如何摆脱为资金筹措而操劳的状态
英国画家透纳[3]与乔治·史蒂文森生于同一时代。
他的名画《雨、蒸汽和速度——西部大铁路》发表于1844年。透纳省略了细致的线描,用果敢的色彩描绘出了机车的巨大力量。
这大胆的绘画诞生的背后,是照片的出现。在照片出现之前,人们如果不委托画家画“肖像画”,就无法留下视觉记录。19世纪初期,照片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如果只是想记录视觉,比起绘画,照片更为准确、快速、低价。这样一来,画家的工作被照相机夺走。照片的出现迫使画家重新探讨自己存在的理由。
照片无法表现的画是什么样的?
我们绘画的意义是什么?
一流风景画家透纳应该在意过照片。比起详细的描绘,他反而选择以大胆的笔触来表现动感。这幅画成功地以静止画面表现出了“运动状态”。
这之前的绘画基本上都是“静物画”,将“动感注入画作中”对于后世的画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幅画中所描绘的蒸汽机车上,画有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无法看到的红色火焰。我想,比起准确性来说,透纳恐怕将“内心所看到的”放在更优先的位置。
在透纳画这幅画的1844年,受到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成功的刺激,英国于各地引发了铁路建设热潮。透纳画中所表现出的动感与兴奋,不仅是在表现机车,这种兴奋也在投资机车的人之间传播开来。
再次说明,铁路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固定资产”非常多。
基本上没有库存,通过长期利用固定资产来赚钱——运河公司也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铁路公司的规模更为巨大。
拥有巨大固定资产的公司必须在资金筹措方面下功夫。
东印度公司虽然拥有巨大船舶,但这终究不过是运送香料和服装原料的交通工具,要通过商品的销售才能得到盈利。因为他们每一次航行结束后都有大笔金额入账,预估到之后的金额入账才能进行借款(《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就是如此)。
没有任何商品,只有日复一日的运费收入,而且还是刚刚出现的事物,通过铁路能否得到预期收入还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太过依赖借款非常危险。
这些大致情况政府也非常了解,它们对铁路公司的借款额度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于是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不要过于依赖借款(负债L),而是通过股东(资本E)来筹措资金。
港口城市vs新兴工业城市
被限制借款的铁路公司,要战胜领先了一步的运河公司,必须想办法从股东那里筹到资金。经营者不断主张这些来招募股东,铁路比起运河能以更高效率搬运煤炭,不仅能运煤还能运输人或者货物。
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方面,两边城市当地有权势者都有出资。他们逐渐了解新诞生的蒸汽机车,认为蒸汽机车“会为我们的城市带来经济效益”而决定投资,他们是城市的主人。
如果我们看一下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股东名册,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
比起曼彻斯特,利物浦有更多的人成了股东。
这多半是因为港口城市与新兴工业城市“风格不同”。
在任何国家,“港口城市”都给人以时尚的印象。以日本来说,横滨和神户就是这样。
向异国开放的港口城市的商人富有进取精神,对于未知的投资也非常积极。利物浦的商人也是这样,他们对“通往我们城市的铁路”提起了兴趣。
另一方面,曼彻斯特的商人还是更多地持保守态度。与其投资新兴铁路,不如选择投资扩大自己的工厂——这种将劳动作为美德的想法,也许是从荷兰的加尔文派传承给清教徒的价值观。
准确记账、不做白费工夫的事、认真着眼于工作——奉行以勤勉、禁欲、正直的精神为本的人,是不会喜欢“进行大量借款、做巨大投资”的。
他们喜欢逐渐增加内部保留,踏实地扩大工厂。这就像是农民自己一锹一锹地开拓土地。他们对于在设备投资方面进行借款的态度也非常消极。理所当然,他们对于投资不知真面目的“铁路”也一定犹豫不决。
积极投资新兴铁路的利物浦,和犹豫不决、非常保守的曼彻斯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果,成功赚到钱的是利物浦的商人。
狂热追逐金钱的陌生人股东
利物浦商人将踏实地向工厂进行再投资的曼彻斯特商人甩在身后,积极投资铁路公司股份,赚到了一大笔钱。
他们所出资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经营情况良好,不仅每年会给出分红,其股票的价值也上涨了。因此,“铁路股票”博得了大家的关注。“铁路股票会赚钱!”英国无论何地都在谈论这个。
在19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以“铁路股票会赚钱”为口号的“铁路爱好者”。在日本,提到“铁路爱好者”就是指铁路迷,而英国的鼻祖“铁道爱好者”(Railway Mania)说的就是企图通过铁路股票赚一笔的人。
英国在全境推进铁路的建设,铁路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设立起来,首先成了股东的就是沿线附近的居民。他们出资,不仅是以谋利为目的,更带有一种“为我们这片地区做出社会贡献”的情感。
铁路公司会赚钱,这样的评价传播开来时,不论是否是铁路沿线的居民,单纯“想靠股票赚钱”的股东不断增加。
正如19世纪初的“照片”改变了绘画界,“蒸汽机车”的出现扩大了股东的范围。股东,从威尼斯时期的“家族、亲属”,经由佛罗伦萨时期的“朋友”,向诞生于荷兰的“陌生人股东”进化着。
英国,陌生人股东对金钱的狂热变得极高。
由于股份公司自由化而向前迈出一步的会计
不断被建设起来的铁路、一边合并一边变得规模巨大的铁路公司、对金钱极度狂热的陌生人股东,这样的“狂奔”谁都无法阻止。
透纳发表蒸汽机车画作的1844年,许多铁路相关的新闻成了头条。
这一年乔治·哈德森[4]合并了三家铁路公司,成立了米德兰铁路。
首条铁路投入使用了十多年后,将已经建好的几条线路互相延长,铁路公司开始合并了。
处于中心地位的就是乔治·哈德森。他成了各个铁路公司的老板,一眨眼就成了支配全英国四分之一以上线路的“铁路之王”。
“如果乔治·哈德森来经营,业绩就会上升,分红会变多,股价也会上涨。”
这样的流言散播。如果他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板,仅凭这个传闻,这家公司的股票也会上涨。
但这个铁路之王是个大骗子。
他的高分红,都是通过对出资资金的诈骗得来的。
一边通过新建铁路募集资金,一边将这部分资金充当已有线路的分红,这就是他的手段。
出资资金和赢利必须分开,但乔治·哈德森无视这一点,将新的出资资金作为别家公司的利益来分红。虽然他曾出任过约克郡市长,但他的晚年背着诈骗犯的污名。
在狂热的股市中,铁路公司必须应对股东的期待。除了增加赢利、给股东分红之外别无他法。每年都踏实地计算赢利,将其分配给股东——虽然听上去很简单,但对铁路公司来说,要每年都拿出“赢利”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刚开业后不久,为使投资扩大,拿出“赢利”非常困难。
虽说如此,但像乔治·哈德森那样通过“违反规则”而拿出赢利就会受到谴责。
铁路公司心生一计,那就制定新的规则吧。
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和其他公司合并后诞生的伦敦—伯明翰铁路,还有透纳所描绘的西部大铁路这两家公司,采用了“折旧”这一新的规则。
“折旧”的出现对会计历史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几乎能与“照片”的出现对绘画界的意义相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