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从19世纪的铁路公司开始的“利润”(1 / 1)

从铁路公司开始大众化的折旧

在股份公司还较为少见的时候,对象是连业务的形态都看不到的“铁路”,出资的股东想必要有些勇气。

投资了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挑战者每年都拿到分红,把这些看在眼里的人也急着追上去:“那,我也要投资。”

这样一来,铁路公司对于金钱狂热度极高的股东,就必须支付“分红”。

就资产负债表的右侧来说,公司向银行借钱的时候要支付利息,从股东那里得到出资的时候就要支付“分红”。

“应当回应股东的期待,拿出分红!”经营者这样想着,但是存在一个问题。

铁路公司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将这笔支出像家庭记账本一样来处理,就会变为投资时有亏损。相反,没有投资时有赢利。在不同时期成为股东就不公平。

有没有使赢利更为“平均化”,能够稳定地分红的方法呢?铁路公司的经营者思考着。

说服地皮的主人获得土地,进行开凿隧道的工程,轨道和枕木,还有车站的准备,制造机车和客车……开业时期会产生巨大的支出。不要按“基本支出”计算投资,而是“分为数期的费用”计算不就好了吗?他们想到了这一点。

将这个想法变为可能的处理方式就是“折旧”。

折旧的结构

比如说制造蒸汽机车要产生巨额的支出,在首次投资时不负担全部金额,而是将其作为固定资产费用分担到这之后的许多年。基于这样的“折旧”,费用得以平均化。因此就算进行了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变得更容易产生“赢利”(利润)。通过折旧,即便进行巨额设备投资也能给予股东分红。

虽然在此之前也实行过类似折旧的手续,但第一个在理论基础上正式采用这一手段的是铁路公司。因为机车要长期使用,长期性地计算费用非常合理。

这确实有一番道理。与之前的马车相比,蒸汽机车可以长期地使用。正因为可以长期使用,才要支付一笔巨款。

于是,“固定资产折旧”这种我们所熟知的手续开始了。

经过200年进化的“利润”的历史

我认为,即便是在数百年的会计历史当中,“折旧”的出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这也许能与在意大利诞生的簿记相匹敌。这是因为,由于折旧的诞生,会计中的赢利脱离了收支,变为以“利润”的形式来计算。

原本公司就是从计算金钱开始的。虽然我们说了很多,但会计的原点其实就是算钱,收入-支出=收支,这是赢利计算的基本。

脱离这一收支计算,赢利的计算就向“收益-费用=利润”这样稍稍有些难度的体系变化,我认为其契机就是铁路公司采用了折旧。

由于工业革命固定资产的增加

折旧的出现

利润计算的出现

工业革命之后的会计历史,可以说是脱离家庭记账簿似的“收入、支出”计算的历史。

从“收入、支出”中脱离,迈向表现业绩的“收益、费用”的计算,就是企业会计的进化史。

这一进化,从200年前蒸汽机车出现后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如果可以折旧,那么也应该可以“提前将将来的支出,分配到数期的费用上”(准备金)。那是否也应该将被称为预付费用或未得收益的“收入、支出”分配到“收益、费用”上来进行计算呢?形成了这样的标准,在长期工程中领取的“将来的收入”作为前期收益来分配,这样向着“利润”的变化永不停歇,向着后世出现的时价会计和减损会计勇往直前。

像这样从收支向利润的进化,称为“收付实现制会计向权责发生制会计的转移”。

收付实现制会计:收入-支出=纯收入

权责发生制会计:收益-费用=利润

现如今的21世纪,赢利的计算根据权责发生制会计框架“收益-费用=利润”来计算。计算它的就是损益表(P/L;Profit & Loss Statement)。

在此之前对商人而言,“赢利”就是增加金库中的钱,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会计来看就不是这样了。根据权责发生制会计,被称为“利润”的赢利是以损益表来进行计算的。

正如透纳“向一幅画中注入了动感”一样,新式会计成功地向损益表中注入了名为利润的赢利。

撒谎是偷盗的开始,权责发生制是粉饰的开始

19世纪英国的铁路公司有了不得的革新,它们为了得到利润,自己制定了规则。

革新有时候会孕育出一些反面人物。铁路之王乔治·哈德森便将公司的出资资金挪用到别的公司,以此达到“粉饰[5]”的目的。

过去的东印度公司进行过粗糙的粉饰,但哈德森则进行恶意的粉饰。事实上,由于权责发生制,形成一个更容易粉饰的环境。

权责发生制会计中,在决定将“收入、支出”分配到什么时期的“收益、费用”时,无论如何都会掺入人为的操作。这时就无法避免地会混入操控利润的恶意分配。如果收入、支出是Fact(事实),那用收益、费用来计算利润就是一种Fiction(虚构)。

这样“卑鄙的分配”(存疑的分配)在之后的各种时代里反复上演。

到了21世纪,日本东芝被发现进行不正当会计计算,它将未来会得到的工程收入提前计算。如果非要粉饰的话,不如像铁路公司那样催生出新型会计处理方式。那样,他们说不定还会有功劳。可惜的是,在既有规则框架内修饰数据的乔治·哈德森和东芝,最终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污名。

操控利润的卑鄙分配

利润的计算,有时会一边带着恶意,一边随着时代变化。从折旧到准备金、工程进度标准……在各种利润计算的同时,收支和利润变得越来越不一致。当然,那是理所应当的,正是“利润”的计算方式不同造成了这样的变化。

黑字破产终于开始发生,这是因为虽然有利润,但是没有钱。

如果公司有将要黑字破产的迹象,股东会担心得夜不能寐。

不仅是铁路公司,英国大量投资都流向了美国,这里也有许多无赖。例如有人以实现不了的建设规划来募集出资,收集到出资资金后逃跑。蒸汽机车从英国到了美国,资金也流到了美国,坏家伙也到了美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现金计算进化后的“利润”

我们在下一章再说他们的活跃,在本章的最后,让我们确认一下由权责发生制会计而诞生的“财务报表体系”吧。

权责发生制会计中,“两份财务报表”是原点。首先是计算每期“利润”的损益表,它根据收入、支出进化而成的“收益、费用”来计算利润。

还有一份就是显示每期末财政状况的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是原因与结果,在损益表中如果出现“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就会增加。相反,出现“损失”,资产就会减少。

山丘上“为了人类”工作的男人

从意大利到荷兰,会计逐渐发展,在英国迎来了重要转折。

铁路公司里的股东影响力越来越强,为了给他们分红,出现了新的会计体系——权责发生制。账簿原本是“为了自己”记录,却进化成为股东制作的财务报表。

从此以后,会计的主角从“自己”(经营者)向着“他人”(股东)一点点开始变化。这是财务报表从“为了自己”制作变成“为了股东”制作的一个过程。

为股东制作的财务报表,在下一章中的美国会进一步发展。

乔治·史蒂文森一边帮助父亲,一边学习着摆弄机械。

虽然他连学校都没去过,是个没文化的人,但是他从煤矿的阀门控制员升职为轮机员,终于完成了足以让他名留青史的发明。他与儿子罗伯特一起开发了蒸汽机车,为铁路推广到英国乃至世界做出了诸多贡献。

多亏了这对父子,人类不用再依赖马匹,从此拥有了使用燃料的能力。

英国开花结果的工业革命,最辉煌的标志,就是自动前进式蒸汽机车的出现。之后,铁路也撼动了会计的历史。如果蒸汽机车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折旧,还有赢利计算,也会推迟相当长一段时间。

乔治·史蒂文森不断地思考着造福人类的发明,他年轻时,为矿工设计了煤油灯。他受到了所有人的爱戴。乔治退休后,晚年搬到了乡下,摆弄着庭院度日。

登上附近的塔普顿山丘,沿着轨道疾驰的蒸汽机车就会迎面而来。

他经常在山丘上眺望着蒸汽机车,发着呆,过着悠闲的生活。

1848年8月12日,山丘上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乔治·史蒂文森去世。

听闻这一消息的英国人,以及世界上的铁路工作者,都为他哀悼。

“不过是一个喜欢机车的老朽(The hool on the hill)走了。”

他一定会在天国害羞地微笑着。

山丘上无法看到他的身影,机车驾驶员拉响了汽笛,回**着“呜——”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