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尽管传统的史学研究将中国近代时期的出现时间推后至19世纪,甚至鸦片战争时期,但很多学者认为早在宋代中国就已经具备了近代社会的特点。这一观点在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文章《概括的唐宋时代观》("Outline of the Tang and Song Periods", Rekishi to Chiria 9, 5, Apr. 1922: 1-12)及《中国近世史》(Chugoku Kinseishi, Tokyo: kobundo, 1947)一书,特别是第一章中有所体现。宫川尚志发表过一篇关于内藤及其影响的英文文章,《内藤的假说概述及其对日本研究中国的影响》("An Outline of the Naito Hypothesis and Its Effects on Japanese Studies of China", Far Eastern Quarterly 14, 4, Aug. 1955: 533-552.)。艾伯华(Wolfram Eberhard)也有相似的观点,认为中国的中世在11至13世纪之间结束——参见《征服者与统治者:中世纪中国的社会力量》(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E. J. Brill, 1952.)。
[2]. 此处“海权”一词包括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一个民族的脾性、传统,国家经济资源和商贸等因素,以及船运、基地及殖民地等权利。参见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 12th ed, Boston: Llttle, Brown, 1918: 29-29.)。
[3]. 只有法国汉学家谭霞客在《十至十四世纪的中国海洋》(Jacques Dars, Chinese Maritime Industry in 10-14 Centuries, Paris: Economica, 1992)中有研究。
[4]. 早期的代表性观点可能是:“中国人从来都不是航海民族。中国北方缺少合适的港口,周边没有大国可以与之维持有利的商贸活动,特别是中国幅员辽阔——光是这点就足以占据中国人的精力——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海事活动并不活跃……他们只在过去两百年或不到两百年的时间中,才开始大量漂洋过海移民。”参见赖德烈《大英百科全书14版》(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4th ed New York: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1929.)。
[5]. 欧文·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Owen Lattimore, 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0: 4-8.)。
[6]. 葛德石《中国的地理基础》(George B. Cressey, China's Geographic Foundations,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y, 1934: 7.)。
[7]. 目前有许多书籍专门讨论明代中国航海活动,如:李露晔《当中国称霸海上:天子的宝船,1405—1433》(Louise Levathes, When China Ruled the Seas: The Treasure Fleet of the Dragon Throne, 1405-143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孟席斯《公元1421年:中国发现美洲》(Gavan Menzies, 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America,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2004);爱德华·德雷耶《郑和:明初(1405—1433)中国的海洋》(Edward L. Dreyer, Zheng He: China and Ocean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1405-1433, London: Longman, 2006.)。
[8]. 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局势剑拔弩张,战争频繁。参见魏黎《中国人眼里的鸦片战争》(Arthur Waley, 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58);彼得·费伊《鸦片战争:1840—1842》(Peter Ward Fay, The Opium War 1840-1842, Chapel Hill,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75);詹姆斯·波拉切克《鸦片战争》(James M.Polachek, The Inner Opium War, Cambridge, Ma: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1992.)。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参见韩达德《亚罗战争:中英冲突,1856—1860》(Douglas Hurd, The Arrow War: An Anglo-Chinese Confusion, 1856-1860,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7.)。
[9]. 卡尔·劳顿《海军的历史》(G.Carr Laughton, "The Writing of Naval History", Mariner's Mirror 10, 1, Jan. 1934: 25.)。
[10]. 巴恩斯《新历史与社会研究》(Harry Elmer Barnes, The New History and the Social Studies, New York: The Century Company, 1925: 5-6.)。
第一章 海上强国的崛起
[11]. 许逸超《中国地形研究》(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 1943)第224页。
[12]. 在卫三畏《中国商务指南,含条约、关税、法规、表格等,有利于与中国及东亚的贸易;附海域及沿岸航海指南》(香港:索图利德公司,1863)第五版:附录1—190中多次出现。
[13]. 了解更多关于福建的商业发展史,可参见休·克拉克《社会、贸易和网络:公元3至13世纪的闽南》(Hugh R.Clark, Community, Trade, and Networks: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e Third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4]. 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3,第2690页。
[15]. 费正清,邓嗣禹《清代公文的传递方式》(John K. Fairbank and Teng Ssu-yü, "On the Transmission of Qing document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 1939: 24, table 1.)。
[16]. 关于宋朝的道路系统,可见苏纪兰《宋代延平至浙江与江西的陆路交通》(Su Jiland, Overland Communication Routes from Yanping to Zhejiang and Jiangxi in Song Times,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1989.)。
[17].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3。
[18]. 有关发明船只的传说人物、半传说人物和历史人物,参见陈元龙《格致镜原》卷28。
[19]. 司马迁《史记》(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32,第1页。
[20]. 王庸《中国古代沿海交通史记》(Wang Yong, "Historical records of coastal communications during the ancient period of China", Bulletin Academia Sinica 6, 66, 30 Jan. 1929: 19)。
[21]. 同上。
[22]. 左丘明《春秋左传》(以下简称《左传》),僖公四年。
[23]. 对越人论述来自沃尔夫拉姆·埃贝哈德《东方与南方的地方文化》(Wolfram Eberhard, "Die Lokalkulturen des Südens und Ostens", Monumenta Serica, Monograph III, Peiping, 1942, pt. 2, p. 427 discusses the Yue people.)。
[24]. 《左传》,宣公六年。
[25].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6]. 《左传》,昭公十七年。
[27]. 《左传》,昭公十九年及二十四年。
[28]. 《左传》,定公六年。
[29]. 有关伍员的研究,参见理查德·鲁道夫《伍子胥的一生及身后崇拜:关于〈史记〉的批判研究》(Richard C. Rudolph, "Wu Tzu-hs?, his life and posthumous cult: a critical study of the Shih Chi",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42, ch. 66.)。
[30]. 《左传》,哀公十年。
[31]. 《左传》,哀公二十二年。
[32]. 越王城位于绍兴东南四英里处,是越国的前都城。公元前494年,勾践正是在此处击退吴国的进犯。《左传》,哀公元年。
[33]. 相传公元前471年,孔子到越国谋求官职遭拒,因为越王认为他的学问无法处理舟师事务。参见赵晔《吴越春秋》(《四部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卷10,第26页。
[34]. 袁康《越绝书》。该书中舟师的相关部分已失传,但《太平御览》《渊鉴类函》《丛书集成》和《容斋四笔》中有大量引用。
[35]. 洪迈《渊鉴类函》,卷368,第2页。(译者注:原文如此,据查《渊鉴类函》是清代官修的大型类书,由张英、王士禛、王掞等撰。)
[36]. 洪迈《太平御览》,卷315,第2页。(译者注:原文如此,据查《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类书,由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编纂。)
[37]. 洪迈《容斋四笔》,卷11,第6页。
[38]. Luo Qi, Wu Yuan (Xu Jinbuzhai Congshu), p. 45. (译者注:未找到对应的书名。)
[39]. 转引自《格致镜原》,卷38,第3页。
[40]. 《淮南子》(四部备要),卷6,第8页。
[41]. 毕士博《长屋与龙舟》(C. W. Bishop, "Long houses and dragon boats", Antiquity 12, Dec. 1938: 422.)。
[42]. 赵晔《吴越春秋》,卷10,第23页。
[43]. 《海物异名记》,转引自《格致镜原》,卷28,第10页。
[44]. 李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丛书集成)(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7)卷4,第34页。
[45]. 同上。
[46]. 《墨子》(丛书集成),卷49,第13章,158—159页;英文版参考梅贻宝译《墨子的伦理及政治论述》(Yi-Pao Mei, 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of Motse, London: A. Probsthain, 1929: 254-255.)。
[47]. 毕士博《长屋与龙舟》,注释23。书中认为中国人直到公元3世纪才开始用船帆航行。但伍西斯特在《长江上帆船与舢板:关于中国航海的研究》卷1第25页(G. R. G. Worcester, The Junks and Sampans of the Yangtze: A Study in Chinese Nautical Research, Vol.1, Shanghai: Statistical Department of the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1947-48.)中持相反观点,认为中国比西方更早就开始用船帆航行。
[48]. 范晔《后汉书》(四部备要),卷90。
[49]. 傅路德《棉花在中国》(L.Carrington Goodrich, "Cotton in China", Isis 34, 97, pt.5, Summer 1943: 408-410.)。
[50] 司马迁《史记》,卷28,第10页。
[51]. 同上,卷28,第11页。
[52]. 同上,卷6,第10—11页。
[53]. 同上,卷118,第20页。据记载,徐福于公元前219年就已出海过一次,此次为第二次出海。
[54]. 同上,卷118,第20页。
[55]. 同上,卷6,第10页。
[56]. 另三位方士为韩终、侯公和石生。
[57]. 司马迁《史记》,卷6,第20页。
[58]. 同上,卷6,第60页。
[59]. 同上,卷118,第20页。
[60]. 同上,卷6,第1—10页;卷28, 11,卷118, 20.
[61]. 同上,卷118,第20页。
[62]. 同上,卷116,第1页。
[63]. 同上,卷113,第1页。
[64]. 同上,卷115,第1页。
[65]. 范晔《后汉书》,卷95,第11页。
[66]. 这是卫挺生书中的主要观点,但他认定徐福和神武天王是同一人这个观点的论据并不充分。
[67]. 王辑五《徐福入海求仙考》,《禹贡》5, 6 (16.5.1936): 19-28。
[68]. 司马迁《史记》,卷30,第9页。
[69]. 刘熙《释名》(《四部丛刊》),第4部分,第25条。
[70]. 司马迁《史记》,卷30,第9页。
[71]. 李筌《丛书集成》,卷100,第3页。
[72]. 司马迁《史记》,卷113,第7—8页。
[73]. 班固《汉书》(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95,第10—11页。(译者注:这九个郡分别为南海、郁林、苍梧、合浦、儋耳、珠崖、交趾、九真、日南。)
[74]. 若要了解有关泉州更多的资料,可参见休·克拉克《巩固华南边疆:699—1126年泉州的发展》(Hugh R.Clark, Consolidation on the South China Frontier: The Development of Ch'üan-chou, 699 Deve,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81.)。
[75]. 班固《汉书》,卷6,第13页;卷95,第12页。
[76]. 司马迁《史记》,卷115,第2页;班固《汉书》,卷95,第13—14页。
[77]. 范晔《后汉书》,第卷54,第10页。
[78]. 班固《汉书》,卷28。
[79]. 范晔《后汉书》,卷118,第10页。
[80]. 出自费琅《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 Gabriel Ferrand, Le K'ouen-louen et les anciennes navigations interoceaniques dans les mers du sud, Paris: Imprimerie Nationale, 1919: 87-88 ),原句为:“Le mer de Chine meridionale est une sorte de Mediterranee.(中国的南海就如同欧洲的地中海一样。)”还可参考米尔斯《关于早期中国人的远洋探险》(J.V. Mills, "Notes on early Chinese voyage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pt.1, 1951: 5.)。
[81]. 陈寿《三国志》(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47。
[82]. 同上,卷60,第6页。
[83]. 同上,卷47,第13页。(译者注:原文为“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
[84]. 同上,卷47,第18页。
[85]. 松下见林《异称日本传》(Matsushita Kenrin, Isho Nihon Den),转引自王辑五《徐福入海求仙考》,《禹贡》5, 6 (16.5.1936): 24。
[86]. 王辑五《徐福入海求仙考》,《禹贡》5, 6 (16.5.1936): 25-26。
[87]. 市村瓒次郎《关于唐代以前之福建及台湾》(Ichimura Sanjiro, "Concerning Fujian and Taiwan before the Tang period", Toyo Gakuho 8 (1918): 22-4.)。
[88]. 卫挺生《日本神武开国考:徐福入日本建国考》(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50)多次出现。
[89]. 艾伯华《中国边疆民族的文化和聚落》(Wolfram Eberhard, "Kultur und Siedlung der Randvolker Chinas", T'oung Pao, supplement to vol. 36, 1942: 345.)。
[90]. 市村瓒次郎《关于唐代以前之福建及台湾》(Ishimura, "Fujian and Taiwan before the T'ang period", p. 20.)。
[91]. 艾伯华《中国边疆民族的文化和聚落》(Wolfram Eberhard, "Kultur und Siedlung der Randvolker Chinas", Ttur und S, supplement to vol.36, 1942: 338.)。
[92]. 关于风向图及论述可见格里姆斯《法显从锡兰到广州的旅行》(A.Grimes, "The voyage of Fa-hsien from Ceylon to Guangzhou",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 1, Feb. 1941: 76-92.)。
[93]. 陈寿《三国志》,卷30,第27—28页。
[94]. 有关于吴国卫温和诸葛直率领船队在230年攻入日本西海岸的描述,在Honcho Tsukan卷1第14页中,但这段文字也是来自后来中国的文献,因此并不太可信。
[95]. 陈寿《三国志》,卷3,第8页;卷26,第8页;卷47,第20页。
[96]. 同上,卷59,第3页。
[97]. 同上,卷47,第29页。
[98]. 同上。
[99]. 姚察,姚思廉《梁书》(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54,第5—6页。
[100]. 陈寿《三国志》,卷47,第29页。
[101]. 万震《南州异物志》,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宫常”,卷182,第2页。
[102]. 姚察,姚思廉《梁书》,卷54,第12页。
[103]. 同上。
[104]. 房玄龄《晋书》(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42,第6页。
[105]. 同上,卷100,第17—19页。
[106].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4)1934:4394语言。
[107]. 沈约《宋书》(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1,第3页。
[108]. 房玄龄《晋书》卷100,第19—20页。
[109]. 了解更多刘宋的信息,可参考贾志扬《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John W. Chafee, Branches of Heaven:A History of the Imperial Clan of Sung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10]. 石泰安《林邑》(R.S. Stein, "Le Lin-yi", Han-hiue, 2, 1947: fasc. 1-3, passim, maps.)。
[111]. 乔治·司马培罗《占婆史》(Georges Maspero, Le royaume de Champa, Paris: G.van Oest, 1928: 330.)。
[112]. 萧子显《南齐书》(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58,第7页。1围约有18英尺长。
[113]. 沈约《宋书》,卷97,第1页。
[114]. 萧子显《南齐书》,卷68,第7页。
[115]. 沈约《宋书》,卷76,第3页;萧子显《南齐书》,卷58,第7页。
[116]. 李延寿《南史》(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79,第13页。
[117]. 魏征《隋书》(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74,第4页。
[118]. 同上,卷48,第2页。
[119]. 李延寿《北史》(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20,第1页。
[120]. 金富轼《三国史记》(Kim pu-sik, Samguk sagi, Ky?ngs?ng: Chos?nsa Hakhoe,Sohwa 3, 1928, ch.20, p. 2)。
[121]. 乔治·司马培罗《占婆史》(Maspero, "Le royaume de Champa", p. 5.)。
[122]. 李延寿《北史》,卷73,第10页。
[123]. 同上,卷94,第19页。
[124]. 同上。
[125]. 同上;魏征《隋书》,卷5,第8页。
[126]. 李延寿《北史》,多处。
[127]. 魏征等《隋书》,卷64,第7页。
[128]. 同上,第9页。
[129]. 同上,第7页。
[130]. 同上,卷81,第10页。
[131]. 如,德理文《论台湾及中文名为流求的群岛》(Marquis D'Hervey de SaintDenys, "Sur Formse et sur les ?les appeloes en chinois Lieou-Kieou", Journal Asiatique 4. 1874: 107-121.)。
[132]. 施古德《地理学问题19,东海古流求考辨》(Gustav Schlegel, "Problemes geographiques, XIX, Lieou-kieou Kouo", Te oung Pao, 6. 1895: 169.)。
[133]. Chuma Ko《台湾与流求的混淆之处》("Concerning the confusion between Taiwan and Liuqiu", Shigaku Sasshi 8, 11-2, Nov.-Dec. 1897: 1066-93 and 1187-203.)。
[134]. 更多信息参见萧婷,普塔克《东亚经济与社会文化论丛:东亚海洋史》(Angela Schottenhammer, Roderich Ptak, East Asian Economic and Socoi-Cultural Studies:East Asian Maritime History, Wiesbaden: Harrassowitz, 2006.)。
[135]. 更多关于这段早期中日外交关系的信息,参见王贞平《仙岛来使:汉唐时期的中日关系》(WangZhenping, Ambassadors from the Islands of Immortals: ChinaJapan Relations in the Han-Tang Perio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136]. 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J. Takakusu, "Le voyage de Kanshin en Orient (742-54) par Ao-no Mabito Genkai", Bulletin de l' нcole fran?aise d' Extr许me-Orient, 29. 1930: 53.】。
[137]. 《中山世鉴》,转引自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兰州:兰州古籍书店. 1990),卷10,第151页,引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138]. 同上。
[139]. 《古今图书集成》,“戎政”,卷100,第14页。
[140]. 魏征《隋书》卷64,第7页。
[141]. 同上。
[142]. Kuno Yoshi Saburo《日本在亚洲大陆的扩张:有关与中国、朝鲜、俄罗斯关系的日本历史研究》(Japanese Expansion on the Asiatic Continent: 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Japa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China, Korea, and Russia, Vol.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37-40, pp. 11-13.)。
[143]. 同上,第17页。
[144].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220,第3页。
[145]. 金富轼《三国史记》(Kim Pu-sik, Samguk sagi, ch. 21, p. 2.)。
[146].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同文书局1884年版),卷220,第2页。
[147]. 同上,卷220,第4页。
[148]. 同上。
[149]. 同上,卷220,第8页。
[150]. 范祖禹《唐鉴》(《国学基本丛书》系列,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卷6,第52页。
[151].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0,第12页。
[152]. 同上。
[153]. 同上,卷200,第9页。
[154]. Kuno Yoshi Saburo《日本在亚洲大陆的扩张》(Kuno, Yoshisaburo, Japanese Expansion, Vol. 1, p. 1
[155]. 《日本纪》(Nihongi, Vol.1, translated by W. G. Aston, London, 1896, p. 277.)。
[156].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0,第12页。
[157]. 金富轼《三国史记》(Kim Pu-sik, Samguk sagi, ch. 7, p. 5.)。
[158].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0,第12页。
[159]. 金富轼《三国史记》(Kim Pu-sik, Samguk sagi, ch. 7, p. 5.)。
[160]. 刘昫.唐书(同文书局1884版),卷84,第1页。
[161]. 《日本书纪》(Nihon shoji, in Kokushi Taikei, Tōkyō: Yoshikawa Kōbunkan, Shōwa 4 ,1929, ch. 27, p. 475)
[162]. 同上。
[163].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0,第12页(译者注:这条引用来自《旧唐书》)。
[164]. 同上。
[165]. 池内宏《高句丽的毁灭与唐军的行动》(Ikeuchi Hiroshi, "The destruction of Koguryo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Tang forces", Man-sen Chiri Rekishi Kenkyu Hokuku 16, 1941: 79-255.)。
[166]. 范坰《吴越备史》(《学津讨原》本),卷2,第3—4页。
[167]. 同上。
[168]. 《广东通志》(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4),卷184,第3354页。
[169]. 山本达郎《安南史研究》(Yamamoto Tatsuro, Annanshi Kenkyu, Vol. 1, p. 131, Tokyo: Yamakawa Shuppansha, 1950.)。
[170]. 司马光《资治通鉴》1869版,卷231,第25页。
[171]. 薛居正《旧五代史》,(上海:同文书局. 1884),卷117,第7页。
[172]. 河原正博《论宋初的水师演习》(Kawahara Masahiro, "Concerning Naval Maneuvers of the Early Song Period", Wada Toyoshi Ronzo, 151-170.)。
[173].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浙江官书局1875年版),卷12,第3页;卷290,第11页;卷332,第14页。
[174]. 关于中国船舶是否到达过波斯湾一直存在争议。乔治·霍拉尼在《古代及中古时代阿拉伯在印度洋的航海史》(Arab Seafaring in the Indian Ocean in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Tim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1, p. 75.)一书中称文献中提到的“中国船舶”实际上是指“参与中国贸易的船舶”。
第二章 走向海洋
[175].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海权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Alfred T. Mahan,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In?u, Boston: Ll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18.)第28页。
[176]. 同上,第4章和第5章。
[177].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6),第11页。
[178]. 《通典》,卷174,第925页,第1列。
[179]. 房玄龄《晋书》,卷56,第2页。
[180]. 《通典》,卷174,第925页,第1列。
[181]. 参见《宋会要辑稿》(北京,1936,影印本,食货七,第2—3页)中皇甫选和何亮的记录。
[281]. 同上。
[183]. 司马迁《史记》,卷118,第17页;《汉书》,卷35,第12页。
[184].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Key Economic Areas in Chinese History,London: George Allen &Unwin, 1936.)第6章和第7章。
[185]. 《韩昌黎集》(四部备要),卷19,第6页。
[186]. 夏定域《吴越钱氏之文化》,《文澜学报》(1), 1.1935:1—6。
[187].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第36页。
[188]. 艾尔沃斯·亨廷顿,萨默·库辛《人文地理学原理(第三版)》(Ellsworth Huntington, Sumner W.Cushing, Principles of Human Geography, 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24.)第325—326页。
[189]. 中国早期与东南亚贸易的问题和其他相关贸易问题,参见齐东方《唐代扬州与海外贸易》、柯凤梅《莆田“祥应庙记”碑考》及陈国栋《台湾考古与中国出口瓷器》,上述论文均见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2007年3月12日—14日举行的“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陶瓷出口贸易”研讨会。
[190]. 有关中国陶瓷更多信息,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奈良研讨会》(Unesco maritime route of silk roads: Nara Symposium '91, Nara: Nara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1993)中P. Y.Manguin的《西亚考古遗址出土陶瓷的历史意义》("The historical signi?cance of ceramics excavated from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West Asia".)。
[191]. 李觏《李直讲文集》,卷28,第20页。
[192]. 《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十三,第27—28页。
[193].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4,第2页;卷17,多处。
[194].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卷1,第341页(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Vol.1, translated by A.C. Moule and Paul Pelliot, London, 1938.)。
[195]. 同上,第342页。
[196]. 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重庆. 1944),第103—107页。
[197].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94,第5页。
[198].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第120页。
[199]. 艾尔弗雷德·哈登《流浪的民族》(A.C.Haddon, The Wandering of Peopl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9)卷1,多处。
[200]. 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历史研究》(Arnold J.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9)卷3,第439—440页。
[201]. 艾尔沃斯·亨廷顿《文明与气候(第三版)》(Ellsworth Huntington, Civilization and Climate, 3rd 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24.)第319页。
[202]. 欧文·拉铁摩尔《蒙古历史中的地理因素》(Owen Lattimore, "The Geographical Factor in MongolHistory"),《地理杂志》(Geographical Journal)91(1).1.1938,第1—16页。
[203].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1894版),卷8,第49—50页。
[204]. 同上,卷19,第1页。
[205]. 钱穆《中国史上之南北强弱观》,《禹贡》半月刊3(4)(16.4.1934),第1—8页。
[206]. 徐元文《历代帝王宅京记·序》,《历代帝王宅京记》由顾炎武撰。
[207]. 转引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2,第3页(译者注:该段文字出现在刘侗《帝京景物略》)。
[208]. 劳榦《两汉户籍与地理之关系》,《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1936),第179—214页;毕汉思《公元2年—742年中国人口统计》(Hans Bielenstein, "The census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2"),《远东古物博物馆学报》(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19(1947),第133页。
[209]. 徐益棠《中国南北之人口升降》,《中国文化研究汇刊》7(9.1947),第30页。
[210]. 同上,第31页。
[211]. 毕汉思,《公元2年—742年中国人口统计》,第136页。
[212]. 同上,第145—151页及158之后。
[213]. 章潢《图书编》(中国:涂镜源等刻本. 1934),卷34,第28—29页。
[214]. 加藤繁《宋代人口及变化》(Kato Shigeshi, "On the population of the Song period and its changes"), Toyoshi Koza 15(1941),第21—22页。
[215]. 《续文献通考》,卷10,第115页,第1列;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丛书集成),卷6,第1056页;脱脱,欧阳玄等《宋书》卷86,第1页。
[216]. 姚善友《从公元前206年—公元191年,中国洪灾与干旱在时间与季节上的分布》(Yao Shanyu, "The Chronologic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Floods and Droughts in China History, 206 B.C.?A.D. 1911",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 3—4, Feb. 1942: 274—276.)。
[217]. 脱脱,欧阳玄等《宋书》,卷88,多处;《续文献通考》,卷11,各处。有些情况下亦称为税户和佃户。
[218]. 加藤繁《宋代关于主户与客户的统计数字》(Kato Shigeshi, "Statistics of the settled and migratory population during the Sung period"),《史学》(Shigaku)12, 3(8.1933),第379—411页。
[219]. 同上,第383页。全国10,179,989户中有3,708,994户为客户。
[220]. 同上,第384—387页。
[221]. 同上,第384页。
[222]. 同上,第409—410页。
[223]. 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一次人类学的探索》(Li Ji,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 anthropological inqui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8, pp. 72-89, tables 25-42.)。
[224]. 同上,第235页,表73。
[225].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85—90。
[226]. 同上。(译者注:原文如此,但文中列出的数据在《元史地理志》中可以查到。)
[227]. 《明史》,卷40—44。
[228]. 姚善友《从公元前206年—公元191年,中国洪灾与干旱在时间与季节上的分布》(Yao Shanyu, "The Chronologic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Floods and Droughts in China History, 206 B.C.?A.D. 1911",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 3—4, Feb. 1942: 363.)。
[229]. 海登斯坦《长江三角增长》(H. von Heidenstam, "The Growth of the Yangtse Delta",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North China Branch 53, 1922: 30-31.)。
[230]. 《咸淳临安志》,转引自加藤繁《南宋都城临安的人口》(Kato Shigeshi, "Concerning the population of Lin'an, capital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hakai Keizei Shigaku 3, 8, Dec. 1933: 260.)。
[231]. 同上,第269—170页。
[232].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卷1,第339页。
[233]. 《续文献通考》,参见前面引述的内容。
[234]. 耐得翁(匿名)《都城纪胜》(见《武林掌故丛编》)第2部分,卷1;慕阿德译《神奇之都》,见《新中国评论》3, 1(2.1921),第12页。
[235]. 同上。
[236]. 利·裕尔《东域纪程录丛:古代中国闻见录》(Henry Yule,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Vol. 2, Series 1, London: The Hakluyt Society, 1866, p. 496.)。
[237]. 同上,第334页。
[238]. 转引自Keda Shizuo, Suiri Chirishi Kenkyu, Tokyo: Seikatsusha, 1940, p. 111。
[239]. 《咸淳临安志》,卷52。
[240]. 《元史》,卷58,第2页。
[241]. 郑所南《心史》(约公元1280年),转引自桑原骘藏《历史上所见的南北中国》("North and South China in the view of history", Shiratori Toyoshi Ronzo, fn. 60, a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Yang Jun in the journal Wenzhe Jikan 1, 2, 1930: 281-350.)。
[242]. 《韩昌黎集》,卷20,第1页。
[243]. 《金史》,卷8,第3页。
[244]. 同上。
[245]. 赵翼《廿二史劄记》(四部备要),卷26,第19页。
[246]. 赵翼《陔馀丛考》,(上海:文瑞楼. 1790),卷18,第5页。
[247]. 杜佑《通典》,卷182,第960页,第2列。
[248]. 章潢《图书编》,卷36,第24页(1623.)。
[249]. 潘光旦《近代苏州的人才》,发表于《社会科学杂志》(清华大学出版社)1, 1(10.1935):57—63。
[250].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6: 493-495.)。
[251].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97,多处。
[252]. 同上,第3页。
[253]. 《 续文献通考》,卷134,第3991页,第1列。
[254]. 孙光宪《北梦琐言》(《北海全书》),卷5,第2页。
[255]. 罗香林《从历史上看中国伊斯兰教徒的职责》,发表于《历史之认识》(重庆. 1944: 10—21.)。
[256]. 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燕京大学专题论文)16.1938: 25—34。
[257]. 同上,第217页。
[258]. 石原道博《中国的嫌畏的日本观的形成——元代的日本观》(Ishihara Michihiro, Sidelights on the attitude towards Japan during the Yuan period, Wada Toyoshi Ronzo, 51-68.)。
[259].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国学基本丛书),卷72,第579页。
[260]. 稻叶岩吉《清朝全史》(Inaba Iwakichi, Sincho Zenshi, Tokyo: Waseda Daigaku Shuppanbu, 1914: 24-25.)。
[261]. 谭希思《明大政篡要》,卷1,第17页。
[262]. 同上。
[263]. 《周礼》,卷10,第15页;《续文献通考》,卷22,第215页,第1列。
[264]. 郑麟趾《高丽史》(Chong In-ji, The History of Korea, Vol.3, 1395, revised in 1451, Tokyo: Kokusho Kankokai 1909 ed, p. 202, col.1.)。
[265]. 葛德石《中国的地理基础》(George B. Cressey, Chinae B. Cressey Kankokai 1909, New York: McGraw-Hill, 1934: 299.)。
[266]. 姚善友《从公元前206年—公元1911年,中国洪灾与干旱在时间与季节上的分布》(Yao Shanyu, The Chronologic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Floods and Droughts in China History, 206 B.C.nological, Harvar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 3-4, Feb. 1942: 363.)。
[267]. 同上,第277页。
[268]. 同上,第274页。
[269]. 竺可桢《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Chu Co-Qing, Climatic pulsations during historical times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view 16, 2, Apr. 1926: 280, table 6.)。
[270]. 《宋会要辑稿》,蕃夷四,第10页。
[271]. 同上,卷4,第91—92页;卷7,第22页。
[272]. 同上,卷4,第9—10页。
[273]. 同上,卷7,多处。
第三章 中华海权的建立
[274]. P. A.西尔伯恩《海权的演变》(P. A.Silburn, The Evolution of Sea-Power, London: Longmans, Green, 1912: 199.)。
[275]. 雷海宗《皇帝制度之成立》,发表于《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20, 2(7.1936):257—261。
[276]. 脱脱等《辽史》(同文书局版,1884),卷1,第1—2页。
[277]. 陶希圣《中国政治思想史》(重庆:南方印书馆. 1942),卷3,第82—106页。
[278]. 同上。
[279]. 转引自顾炎武《日知录》(四部丛刊),卷8,第20—21页。
[280]. 陈亮《龙川文集》(四部备要),卷1,第22页,第1列。
[459]. 同上,卷3,第33页,第1列。
[282]. 陶希圣《中国政治思想史》,卷4,第145—149页。
[283]. 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上海. 1933),第149页。
[284]. 徐道邻《中国法制史论略》(台北:正中书局. 1953),第66—68页。
[285]. 《元典章》(1908版),第1页。
[286]. 艾伯华《“五代”时期的政治领导集团布局》(Wolfram Eberhar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eading political group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Asiatische Studien 1-2, Bern, 1947.)。
[287]. 内藤湖南《中国近世史》(Naito Torajiro, Chugoku KinseishTokyo: Kobundo, 1947, ch.1, pp. 1-18.)。
[288]. 周谷城《中国政治史》(第2版. 重庆:中华书局. 1944),第203页及以后各页。
[289]. 夏俊文《元代商人的权力》,发表于《中央日报》的历史增刊,(南京. 1948年3月10、17、24日)。
[290]. 陶希圣《中国政治思想史》,卷4,第13页。
[291]. 李觏《李直讲文集》,卷16,第104页。
[292].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 1937),第453页。
[293]. 王安石《临川文集》(四部丛刊),卷73,第436页,第2列。
[294]. 陶希圣《中国政治思想史》,卷4,第61页。
[295]. 宋晞《宋代士大夫对于商人的态度》,发表于《学术季刊》1, 4(6.1953):73—6。
[296]. 同上。
[297].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45,第332页,第2列至333第1列。
[298]. 叶适《习学记言》,转引自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第472页。
[299]. 赵靖《宋代之专卖制度》,发表于《燕京社会科学》2.(10.1949):59—94。
[300]. 转引自KashiharaShozo《中日间的贸易与宁波港》(Commerce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and the port of Ningbo, Rekishi to Chiro 5, 4, Apr. 1920: 347.)。
[301]. 苏天爵《国朝文类》(四部备要),卷4,第14页。
[302]. 《宋会要辑稿》,卷44,第1—2页。
[303]. 《福建通志》(上海:商业出版社),卷56,第3页。
[304]. 周密《齐东野语》(《学津讨原》本),卷18,第3页。
[305]. 《宋元学案》,卷56,第1051页。
[306].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97,多处。
[307]. 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饮冰室合集》)3, 44. 昆明. 1941:4—14(论沿武)。
[308]. 孔子《论语》,卷12,第7部分。
[309]. 《 左传》鲁成公13年,第2部分。
[310]. 《伦语》,卷13,第29—30部分。(译者注:“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
[311]. 《礼记》“檀弓”,卷2,第2页,第22部分。
[312]. 汤姆金森《中国历史学家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态度》(L. Tomkinson, Chinese historical attitudes to peace and war,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North China Branch 71, 1940: 63.)。
[313]. 庄士敦《中国对于军事英雄的崇拜》,发表于《新中国评论》3, 1,(2.1921):49。
[314]. 《宋元学案》,卷51,第941页;陈亮《龙川文集》,卷1,第22,第2列。
[315]. 邱濬《大学衍义补》,卷116,第23页。
[316]. 谭吉璁《历代武举考》(丛书集成),第3页。
[317]. 《明史纪事本末》,卷14,第66页。
[318]. 同上,第74页。
[319]. 顾炎武《日知录》,卷17,第36页。
[320].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4: 134.)。
[321]. 王庸《中国地理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7),第4章,第25—32页。
[322]. 特别是其中一本书中的内容记载了东南亚36个国家的信息。达奚通《海南诸蕃行记》(674年),转引自王应麟《玉海》(1883年版),卷16。
[323]. 王应麟《玉海》,卷15,第25页;王庸《中国地理学史》,第65—70页。
[324]. 王应麟《玉海》,卷15,第25—26页。
[325]. 刘昫《旧唐书》,卷138,第9—10页。
[326]. 同上,卷43,第22—23页(译者注:经核对,出自《新唐书》43卷)。
[327]. 同上。
[328]. 同上。
[329]. 戴闻达《中国人对非洲的发现》(J.J.L.Duyvendak, China's Discovery of Africa, London: A. Probsthain, 1949: 12-13.)。
[330]. 参见《诸蕃志》(《学津讨原》本)的提要部分。
[331]. 关于对旧地图的评论以及海外诸国的描述可参见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1部分,卷5,第1页。
[332]. 施瓦茨《中国人与非洲联系》(E. H. L. Schwarz, "The Chinese Connection with Africa",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Bengal Branch 4, 1936: 175-93.)。
[333]. 周去非《岭外代答》(知不足斋丛书),卷2,第9页。
[334]. 《唐六典》(1515年版),卷5,第11页。
[335]. 王应麟《玉海》,卷16,第34页。
[336]. 同上,卷15,第38—39页。
[337]. 《元史》,卷15,第3—4页。
[338]. 内藤湖南《中国近世史》(Naito Torajiro, Chukoku Kinseishi, Vol.1, Rekishi to Chiria 9, 5, Apr. 1922: 1-18.)。
[339]. 见《广舆图》前言部分,转引自王庸《中国地理学史》,第85页。
[340]. 王庸《中国地理学史》,第89—92页。
[341]. 米尔斯《〈武备志〉海图中的马来亚》(J.V.Mills, Malaya in the Wu Pei Chih charts, Journal of the Malaysi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5, 3, Dec. 1937: 1-48.)。
[342]. 福斯特·H.威尔斯《中国海员的指南针、海图与航海方式》(Forest H.Wells, "The Chinese Marinerssia Bran, charts and methods of navigation",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60,373, Mar. 1934: 368.)。
[343]. 李书华《指南针的起源》,发表于《大陆杂志》7, 10(30.11.1953):1。
[344]. 沈括《梦溪笔谈》(《学津讨原》本),卷24,第7页。
[345]. 朱彧《萍洲可谈》(长沙:商务印书馆. 1939),卷2,第2页。该书成书于公元1099年—1102年间,于公元1119年出版。
[346].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知不足斋丛书),卷34,第9页。
[347]. 关于罗盘的使用指南可参见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校注》(1520年)的前言部分。
[348]. 茅元仪《武备志》(1617年),卷240,第22页。
[349]. 戴闻达《中国人对非洲的发现》(J. J. L. Duyvendak, China's Discovery of Africa, London: A. Probsthain, 1949: 1-2.)。
[350]. 约翰逊《公元前1279年幸存的蒙古刊论中的希腊、穆斯林和中国乐器设计》(M. C. Johnson, Greek, "Moslem and Chinese instrument design in surviving Mongol equatorials of 1279 A. D", Isis 32, 35, Dec. 1947: 31.)。
[351]. 塞缪尔·莫里森《海洋统帅哥伦布的生平》(Samuel E. Morison, Admiral of the Ocean Sea: A Life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Vol.1, Boston: Llttle, Brown, 1942: 251.)。
[352]. 威尔斯《中国海员的指南针、海图与航海方式》(Forest H.Wells, The Chinese Marinersr Columb, charts and methods of navigation,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60, 373, Mar. 1934: 366-367.)。
[353]. 张燮《东西洋考》(丛书集成本),卷9,第126—130页。
[354]. 马苏第《黄金草原》(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8),卷1,第216页。
[355]. 桑原骘藏《宋末提举市舶西域人蒲寿庚的事迹》(Kuwabara Jitsuzo, So-matsu no Teikyo shihaku Saiikijin Bu Ju-ko no Shiseki, Tokyo, 1923.),中文版由冯攸翻译,题名为《中国阿拉伯海上交通史》,第2版(上海. 1934.)。
[356]. 参见皮埃尔—伊芙·芒甘的研究,特别是《南中国海的贸易商船:造船技术以及其在东亚贸易网络发展史中所扮演的角色》(Pierre-Yves Manguin, Trading Ship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hipbuilding Techniqu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Trade Networks,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36, 1993: 253-80.)。
[357]. 同上,第111—115页。
[358]. 《元典章》,卷22,第71—79页。
[359].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Vol.1, London, 1938: 126.)。
[360]. 同上,第354—355页。
[361]. 鲁道夫·霍梅尔《手艺中国》(Rudolf Hommel, China at Work, New York: John Day, 1937: 338-339.)。
[362].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多处(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passim.)。
[363].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第3—4页。
[364]. 吴自牧《梦粱录》(知不足斋丛书),卷12,第15页。
[365].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多处(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passim.)。
[366]. 亨利·裕尔《东域纪程录丛:古代中国闻见录》(Henry Yule,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pt.2, London: The Hakluyt Society, 1866: 217.)。
[367]. 邵远平《元史类编》(《四朝别史》),关于海运部分,第5页。
[368]. 费信《星槎胜览》(学海类编),卷1,第1页。
[369].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第3—4页。
[370].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1,第38页。
[371]. 曾公亮《武经总要》,卷11,第11页。
[372].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87,第15页。
[373]. 《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十,第22—23页。
[374]. 同上,第32—33页。
[375]. 同上,第18页。
[376]. 张萱《西园闻见录》,卷57,第10—11页。
[377]. 李昭祥《龙江船厂志》(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1947),卷1。
[378].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第3—4页。
[379]. 亨利·裕尔《东域纪程录丛:古代中国闻见录》(Henry Yule,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pt.2, London: The Hakluyt Society, 1866.)。
[380]. 朱彧《萍洲可谈》,卷2,第2页。
[381].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第3—4页。
[382].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卷1,第354页。
[383]. 亨利·裕尔,亨利·考狄埃《威尼斯人马可·波罗阁下关于东方诸国奇事之书》(Henry Yule, Henri Cordier, The Book of Sir Marco Polo, the Venetian:concerning the kingdoms and marvels of the East, Vol.2, 3rd ed. London: J. Murray,1903: footnote on 252.)。
[384]. 白珽《湛渊静语》(知不足斋丛书),卷2,第25页。
[385]. 周去非《岭外代答》(知不足斋丛书),卷6,第8页。
[386]. 《玉篇》,可查阅夏士德《长江之帆船与舢板:关于中国航海的研究》(上海:海关总税务司署统计科,1947—1948),卷1,第97页。
[387]. 郑鹤声《郑和遗事汇编》(上海. 1948),第175—176页。
[388]. 《玉篇》,可查阅夏士德《长江之帆船与舢板:关于中国航海的研究》(上海:海关总税务司署统计科,1947—1948),卷1,第97页。
[389]. 傅路德《棉花在中国》(L. Carrington Goodrich, Cotton in China, Isis 34, 97, pt. 5, Summer 1943: 408-10.)。
[390]. 朱彧《萍洲可谈》,卷2,第9页。
[391].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第3—4页。
[392]. 管劲丞《郑和下西洋的船》,发表于《东方杂志》43, 1(15.1.1947):49。
[393]. 宋应星《天工开物》(上海. 1936年版),卷9,第173页。
[394]. 费信《星槎胜览》,卷1,第1页。
[395].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Vol.1, London, 1938: 354.)。
[396]. 亨利·裕尔,亨利·考狄埃《威尼斯人马可·波罗阁下关于东方诸国奇事之书》(Henry Yule, Henri Cordier, The Book of Sir Marco Polo, the Venetian: concerning the kingdoms and marvels of the East, Vol.1, London: J. Murray, 1903: note on 252-3.)。
[397]. 理查德·勒巴伦·鲍文《东方帆缘》(Richard LeBaron Bowen, Eastern sail af?nities, American Neptune 13, 3, pt. II, July 1953: 196-7.)。
[398]. 赫伯特·沃灵顿·史密斯《欧亚大陆的桅杆与风帆》(Herbert Warington Smyth, Mast and Sail in Europe and Asia, 2nd ed., Edinburgh: W.Blackwood & Sons, 1929: 455.)。
[399].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第3—4页。
[400]. 吴自牧《梦粱录》,卷12,第15页。
[401]. 亨利·裕尔,亨利·考狄埃《威尼斯人马可·波罗阁下关于东方诸国奇事之书》(Henry Yule, Henri Cordier, The Book of Sir Marco Polo, the Venetian:concerning the kingdoms and marvels of the East, Vol.1, London: J. Murray, 1903: note on 252-3.)。
[402]. 《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十。
[403]. 顾起元《客座赘语》(1617),卷1,第38页。
[404]. 陆游《老学庵笔记》(《学津讨原》本),卷1,第6页。
[405].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83,第15—16页(译者注:经核查,应出自卷490)。
[406]. 《宋会要辑稿》,蕃夷七,第48页。
[407]. 同上,“职官四十四”,第17页。
[408]. 沈括《梦溪笔谈》(《学津讨原》本),卷24,第7页。
[409]. 乔治·斯通《关于人类历史上所有国家武器和铠甲的制造、装饰、使用词汇大全及其相关主题》(George C.Stone, A glossary of th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and use of arms and armor in all countries and in all times, together with some closely related subjects, New York: Jack Brussel, Pub., 1961: 57.)。
[410].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8,第36页。
[411]. 沃纳《中国人的武器》(E. T. C. Werner, Chinese weapons,Shanghai: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North China Branch, 1932: 35.)。
[412]. 《续文献通考》,卷134,第3994页,第1列。
[413]. 同上。
[414]. 冯家昇《火药的发现及其传播》,发表于《史学集刊》5(12.1937):28—84。
[415]. 范坰《吴越备史》(《学津讨原》本),卷2,第4页。
[416]. 冯家昇《火药的发现及其传播》,第53页。
[417]. 路振《九国志》(守山阁丛书),卷2,第29页。
[418]. 许洞《虎钤经》(丛书集成),卷6,第44页。
[419].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3,第11页。
[420]. 冯家昇《火药的发现及其传播》,第46—47页。
[421].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97,第15页。
[422]. 同上,第2页。
[423]. 冯家昇《火药的发现及其传播》,第61页。
[424]. 赵与容《辛巳泣蕲录》,第20—35页。
[425]. 曾公亮《武经总要》,卷11,第27—28页。
[426]. 冯家昇《火药的发现及其传播》,第64页。
[427]. 同上。
[428].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1—6页。
[429]. 汤璹《德安守御录》,卷2,第8页。
[430]. 冯家昇《火药的发现及其传播》,第82—83页。
[431]. 同上,第68—69页。
[432].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97,第15页。
[433]. 《元史》,卷203,第10页。
[434]. 《续文献通考》,卷134,第3991页,第1列—第2列。
[435]. 傅路德《中国早期火炮的一些说明》(L. Carrington Goodrich, Notes on a few early Chinese bombards, Isis 35, 3, Summer 1944: 211-2.)。
[436]. 《续文献通考》,卷134,第3994页,第1列—第2列。
[437]. 同上,第3995页,第2列。
[438]. 《宋会要辑稿》,兵二十九,第32。
[439].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364,第7页。
[440]. 同上,卷370,第4页。
[441]. 同上,第383卷,第8页。
[442]. 《续文献通考》,卷134,第3993页,第1列。
[443]. 《元史》,卷128,各处。
[444]. 苏天爵《国朝文类》(四部丛刊),卷41,第20页。
[445]. 《元史》,卷256,第13页(译者注:应出自卷156)。
[446]. 施古德《火药的发明与使用》(Gustav Schlegel, "Invention and use of Gunpowder in China", T'ventiPao Series 2, 3, 1902: 6-9.)。
[447]. 《明实录》,洪武朝卷4,第1页。
[448]. 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卷1,第8页。
[449]. 《续文献通考》,卷134,第3995页,第1列。
[450]. 同上。
[451]. 费信《星槎胜览》,卷3,第4页。
第四章 南宋水师的建立
[452]. 外山军治《公元1126年北宋灭亡前保守派与变革派之间的对立》(Toyama Gunji, "Antagonism between the conservatives and the progressives at the time of the fall of Northern Song in 1126", Haneda Toyoshi Ronzo: 663-88.)。
[453]. 张溥《历代名臣奏议前言》(1635年),卷334,第1页。
[454].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24,第6页;《宋会要辑稿》,兵二十九,第31页。
[455]. 河原正博《宋代初期的水师演习》(Kawahara Masahiro, "Early Song naval maneuvers", Haneda Toyoshi Ronzo: 151-70.)。
[456].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80,第8页及以后各页(译者注:应为卷189)。
[457]. 同上,第6—7页,第21—22页。
[458]. 同上,卷189,第11页。
[581]. 《宋会要辑稿》,兵二十六,第37页。
[460]. 王应麟《玉海》,卷147,第16页;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97,第2页。
[461].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89,第2页。
[462]. 同上,卷197,第7—12页。
[463]. 同上。
[464]. 同上。
[465]. 同上。
[466]. 同上。
[467]. 《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十,第6—7页。
[468]. 同上,卷50,第4页。
[469]. 同上,卷50,第6页。
[470].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04,第10页,1127年7月12日条(译者注:应是卷105)。
[471].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04,第10页,1127年9月9日条(译者注:应是卷112)。
[472]. 同上。
[473].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93,第16页(译者注:应是卷195)。
[474]. 同上,卷187,第11页。
[475]. 《宋会要辑稿》,兵二十九,第9页(译者注:应是卷28)。
[476]. 《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十,第8页。
[477]. 同上。
[478]. 《宋会要辑稿》,兵二十九,第9页(译者注:应是卷28)。
[479]. 脱脱,欧阳玄等《宋史》,卷193,第14页;卷24,第8页。
[480]. 《淳熙三山志》卷14,转引自曾我部静雄《南宋的水师》(Junxi Sanshan Zhi, ch. 14, cited in Sogabe Shizuo, "The Navy of Southern Song", Haneda Toyoshi Ronzo, p. 548.)。
[481]. 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四库全书》珍本),卷30,第20页。
[482]. 《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十,第8页。
[483]. 《宋史》,卷24,第8页;卷25,第3页。
[484]. 同上,卷487,第8页。
[485]. Takeya Mizuki《关于刀伊入寇及入侵者的真实记述》【"The true account of the invasion of the Toi and of the invaders", Rekishi Chiri 47, 5 (Nov. 1926): 35-49, 6 (Dec.): 47-64.】。
[486]. 转引自山下次男《高丽仁宗朝高丽和宋的关系》(Quoted in Mikami Jiro, "KoryoSong relations during the reign of Injong of Koryo", Ikeuchi Toyoshi Ronzo 842.)。
[487].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丛书集成)(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7),卷18,第3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