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161年宋金之战及水师的扩张(1 / 1)

《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之间维持了二十年表面上的和平,但战争的危机一直潜伏着。女真人生性好战,一直觊觎江南富庶的生活和丰富的资源。不过金国皇帝完颜亶的政策十分谨慎保守,所以金兵并未发动大规模的侵袭。但1150年,完颜亶被堂弟完颜亮所杀。完颜亮野心勃勃,在登基之日便当廷放言要攻破南宋:“江南之地他日当为我有。”[574]

1156年,完颜亮正式将都城从会宁(今哈尔滨东南)迁至燕京,以便全面管理军务备战事宜。虽然当时南宋主张议和的秦桧已经死去,但在宋高宗的坚持下,宋朝对金仍采取和平政策,大臣关于金国的军报都被弃置一旁。[575]

至1158年,关于金兵备战的军报越来越紧急。据报,完颜亮曾对大臣言:“然则天与我也。朕举兵灭宋,远不过二三年,然后讨平高丽、夏国……天下一家,方可以为正统。”[576]一些宋朝的叛臣也怂恿完颜亮入侵江南。其中官员梁汉臣于1159年向完颜亮提出四点建议:(1)迁都开封;(2)积粮草,备器械;(3)创制巨船,驯习水军;(4)派细作潜入南宋内部,削弱其防线。[577]完颜亮采纳了他的建议,因此在备战时尤其注重加强水师力量。

建立海军及陈家岛之战

完颜亮命工部尚书苏保衡和一名将领韩锡统筹造船之事。而三名南宋船匠倪询、商简和梁三儿受厚赏的**,进献了造船技术。[578]金朝于1159年在距北京十五里远的通州潞河开始启动造船工程。[579]据传,督造战船的官员残酷压榨工匠,导致很多工匠不堪重负,被活活累死。[580]完颜亮只要在附近,就会视察造船坊,逼迫工人干活。[581]

1160年下半年,金朝招募了三万名有远洋航海经验的人,编入水师。[582]徐文辅助完颜亮组织水师。[583]完颜亮跃跃欲试,想知道这支新建的水师实力。在此之前,1160年春,海州(今江苏北部东海)百姓起义,完颜亮派徐文率九百艘战船前去镇压。徐文疑惑为何在备战进攻南宋时派重兵去镇压区区几个起义的头领,完颜亮回答说:“朕意不在一邑,将以试舟师耳。”徐文率领的水军兵力强壮,很快就镇压了海州的起义。[584]

1161年初,完颜亮在海上阅兵。阅兵的重头戏是新造的战船与被俘的大型宋朝战船之间的模拟战,结果以金朝新建的小型战船大获全胜而告终,[585]完颜亮欣喜万分。宋朝的强大在于其水师力量雄厚,而现在完颜亮手上的水师似乎更胜一筹。

然而,南宋在北方的细作对完颜亮如此高看水师并不以为然。崔陟和孙淮夫于1161年8月14日上呈的文书中有一份简述,其中提到金朝的水师:

金人所造战船,系是福建人,北人谓之倪蛮子等三人,指教打造七百只,皆是通州样。各人补忠翊校尉。金主云:候将来成功,以节度使待之。

其所统主将皆南官,靳赛、徐文、孟彬、王大刀等主管。然所括水手皆灌园、种稻、取鱼之人,实不谙江海水性。其官吏往通贿赂,谓如实曾驾舟之人有钱则得免,其不谙水性者无以为赂,则反被差委。其宿州(安徽北部)水手无处声冤,众人共殴杀本州同知(如本朝通判)。奴婢而行,可见人心是胁从。[586]

该份文书又报告了金兵的武器装备:

有备者,本朝讲和之后二十余年得以生养训练。金人所射弓不过五斗(60~80磅),本朝战士所射弓多是一石(120~160磅)或二石者。铠甲、戈矛之类又皆坚利。

金人所造新军器已毕,尽将往日京城所得军器焚毁了当。其所造甲太沉重,披戴艰难,所造手刀各样长,出鞘亦甚艰难。[587]

朝廷最后还是相信了完颜亮攻打江南的意图,开始集结军队,中止了和北方所有的贸易,禁止商人开船驶往北方,以防被金朝俘获。[588]一部分水师将领,其中包括被招安的水贼头领邵青得到晋升,已经致仕的武将又被朝廷召回统领船队。[589]在和平年间被搁置的造船工程,如今又重新恢复。如福建的造船坊受命打造十艘鱽鱼船,六艘面宽三丈、两千料的巨型尖底海船,[590]江南路受命打造战船两百只,运输船一百只。[591]这些新造的船舶和招募的水军都被编入,壮大水师力量。[592]

1160年夏,南宋的细作来报,完颜亮欲起兵五十万南下,大战一触即发。[593]宋人明白这次进犯必定会有海战。曾向朝廷提议加强水师建设进行防守的韩元吉写道:“传闻敌亦渐治舟船于山东,其意叵测,沿海之备信不可缓。然海路从横,惟借风势一夕千里。”[594]

朝廷于是派遣一支定海船队驻守长江口,[595]任命李宝[596]为浙西副总管,提督海船,驻扎在浒浦。[597]管辖浒浦的平江知府洪遵与李宝私交甚好,一应物资粮饷都由他供应。[598]所有有远洋经验的人都被招入军中,官员甚至在牢狱中搜寻体格强壮的犯人充军。[599]

1161年夏,完颜亮遣使前往临安,要求宋人立即停止重整军备的计划。金使不承认金国正在备战,并无意中透露出被金国俘虏的宋钦宗已不在人世的消息。这一消息让宋高宗可以全力部署防御措施,不用再顾虑自己兄长的安危。[600]

朝廷任命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李宝为副手,[601]调遣大量各路州府军中的弓弩手以补充定海、浒浦、池州和太平州等地的水师人手。[602]而为了赞助重整军备的费用,宋高宗以身作则节省开支,遣散宫中两百女乐。宫里的嫔妃、公主等也各自捐出首饰。[603]两浙和福建的造船坊受命打造更多的海船,并特别强调规格为“面阔二丈八尺,上面转板,平坦如路,堪通战斗”[604]。还建造了面阔二丈五的战船,主要的船匠会被授予荣誉虚职。[605]

朝廷还号召私人船主捐赠船舶。很多定居在泉州,来自阿拉伯、波斯地区的商人自愿捐出巨型海船,而有些商人则出资造船。[606]1159年,私人船主捐献朝廷的大型海船有179艘,1161年有257艘,总计436艘。[607]

1161年8月,金国迁都开封后,完颜亮对南宋发动了预谋已久的侵袭。[608]完颜亮大规模签军,大批汉人壮丁被编入金兵队伍,总计二十七万人。[609]金兵分为三十三路军,分三路进攻。一小队骑兵从陕西佯攻四川。主力部队从河南经安徽南下到长江,目的是攻占合州和扬州的渡口。还有一路水军配合前两路军队的行动,沿海岸南下攻打南宋行在及防卫中心临安。[610]

很快,宋廷正式应战。在8月29日的诏书中,宋廷传檄契丹、西夏、高丽、渤海诸国,谕出师共讨金人,并号召北方的宋人起义反对金主。[611]

南宋的防御战略是根据1127年攻占海州的计划制定的。[612]海州深入金朝控制区的腹地,又远在江苏沿海以北,掌控这一要塞便可攻打金兵的侧翼,同时又能拦截南下的金兵战船。8月23日,宋将魏胜率一支游兵攻下海州。但不久,大量的金人援兵到来,将其围困在海州。[613]

魏胜被困海州的消息和金兵战船已经起航的消息同时传到了杭州。朝廷命在浒浦操练船队备战的李宝即刻北上解围海州,拦截金人的船队。[614]

李宝于9月5日从浒浦出发,[615]但遭遇暴风雨而不得不返航回定海暂避。等待天气转好之际,朝廷传召其到临安。宋高宗问他手上拥有多少战船。他回答:“坚全可涉风涛者,百二十艘。”宋高宗又问到兵力多少,他回答说:“仅三千,皆闽、浙弓弩手,非正兵也。旗帜甲仗亦粗备。”[616]

天气晴朗之后,李宝的船队再次起航,并于10月21日顺利解围海州。与魏胜会合后,李宝又两次击退来犯的金兵(10月26日及11月3日),守住了海州城。[617]大量来自山东的义军曾积极配合宋军对战金兵,此时也登上李宝的战舰,壮大了他的兵力。[618]

与此同时,11月7日,金兵的大型舰队已经绕过成山头,沿海南下,直奔位于长江口的海门,企图与陆军会合后,再驶向钱塘江攻打临安。[619]李宝收到谍报后,命舰队立即出发北上。当时海面吹着强劲的北风,因此宋军的舰队顶风北上,困难重重。

据记载,宋军舰队一出外海便遭遇金兵。当时的历史学家徐梦莘编撰的《三朝北盟会编》中提到,一千多艘金兵战舰停泊在陈家岛(约今青岛西南128里处),这些战舰都是单桅帆船,船上的帆都是油绸制成。由于北风盛行,李宝率领的宋军舰队难以向北航行,因此停泊在石臼岛(濒海的日照镇向东16里)附近,两军相隔30余里。

此时,数百名大汉军和水手抛弃金兵的战舰,自行驶船前来投诚宋军。李宝和副官曹洋盘问后得知,这些人都是金兵中的北方汉族签军,他们也透露了金兵舰队的虚实和部署。

书中又提到,在战前会议上,统领官冯湛请大型海船十只攻敌。但曹洋建议李宝拒绝冯湛的请求。他私下告诉李宝,冯湛一介懦夫,可能会临阵脱逃。曹洋于11月3日祭风神。四更时分,他命部下收拾武器装备,并填饱肚子。凌晨时分,他下令起碇开船。11月4日早晨,海面依然刮北风,但船开出后,风向转变,成为南风。曹洋的战船都有篷,在靠近敌舰后,他率兵向敌船射出火箭,引燃许多金舰。此时,正好宋兵的主力船队赶到。宋军将火箭射向敌船的索具,轻而易举地点燃了用油绸做帆的金舰,大火迅猛地烧毁了许多金舰。一万金兵跳船投海逃生时溺水而亡。后来,宋军清点舟船时发现,冯湛果然在海战之时背阵而逃。[620]

这次交战的情况只在《三朝北盟会编》中有记述,其他史籍中均未有记载。可能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冲突,但11月4日的这场胜利,有“一万”金兵溺水而亡。宋军如此大捷,却没有其他文字对此有所记录,这一点难免令人生疑。11月3日,李宝的船队上的士兵仍然在海州抵御金兵的进攻,所以很难相信他们次日早晨已经能登船作战。有种说法认为曹洋主导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其他军官的作用则十分有限。这可能是因为李宝派曹洋前往临安,向朝廷禀报了11月16日海战击毁了金兵的舰队,大获全胜。[621]曹洋利用这次机会夸大了自己在这场战役中的作用。

11月16日的战役在好几本史书中有所记载,尽管在细节上有所差异,但史家都认为这天的战役至关重要。根据《宋史》的记载,李宝得知敌军舰队锚泊在石臼岛后,即刻全速向该岛进发。他于11月15日晚抵达石臼岛,但却发现敌军的舰队已经离开。他又马上出发追击,次日一早,他的部下看到金兵的船锚泊在青岛西南128里处的陈家岛。

根据《三朝北盟会编》的记载,李宝的部下看见金兵的船停泊在陈家岛。金兵的主力船队有六百多艘海船,女真人和渤海军共两万人,大汉军一万人,水手四万人,总共七万人。金兵准备南下攻打杭州前,在此等候补给。[622]

当时海面盛行北风,宋军的舰队逆风驶向金兵,困难不小。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风向有利于金兵的情况下,他们的船依然停泊,而未航行抗击。后来才知道,金兵战船上的水手都是签军的汉族人,他们并不愿意服从金人,便骗金兵说迎面而来的船是运输补给的船。[623]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金兵的行为如此古怪。

李宝焚香拜天,上天好像听见他的祈求,此时风向突变,宋军的战船乘风疾驶。李宝命部下向敌船投掷火炮,并集中火箭射向对方索具。[624]宋军的行动让金兵将领大为震惊,船上油绸制的船帆都纷纷着火。船舶开始燃烧,惊慌失措的船员和士兵们不断跳入海中。宋军的战船靠近后,很多金兵的战舰都举旗投降,而另一些停靠地比较远的船立刻起锚升帆逃离战场。李宝旋即带兵追击。

这场海战持续了一整天,作战范围波及远海。金兵的战船在内陆水域中制造,行动笨拙,完全不敌灵活轻便的宋军战船,因此一艘接一艘被俘获。李宝没有将其焚烧,而是命部下跃登敌船,短兵击刺,俘虏敌军。夜幕降临后,黑暗最终给这场持续了一天的战役画上句号,但李宝还在亲自追击敌军。至二更(晚上9—11时)时分,李宝到达胶西港入口(今青岛)。

对南宋来说,这场战役大获全胜,因为宋军的战船分毫未伤,而金兵则损失惨重。尽管宋军将领曾下令放船救援在海上挣扎的金兵,但仍有一万多金兵溺亡。有三千大汉签军登岛,在宋军到来后脱甲归顺。许多女真人和渤海军乘船冲向布满岩石的海岸时,都落水溺亡了。有些金兵将领发现无处可逃时,便自行烧船。有些船由于破损严重,宋军便直接将其焚毁。宋军缴获官方文书、器甲和粮斛数以万计,无法携带的则就地焚毁,大火燃烧四昼夜不灭。燃烧的船舶延绵二百里。[625]

李宝派曹洋向皇上禀报了这场大捷。曹洋在临安对皇上和朝廷众臣讲述了战役过程,并提到他们俘获了所有金兵高级将领,而他本人也抓获、关押了金兵统领苏保衡。而宋高宗更关心那三个帮金人造船的宋人,问及他们的下落,得知三人都被活捉。[626]

金朝的史书中也承认,金人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折损了几员大将,包括完颜亮的家奴和金兵舰队的五个统领。但苏保衡并未被俘,也不像其他宋朝的书中提到的自杀了。他在此战后还活了多年。[627]金朝的史书也承认,金兵舰队的船舶大半被毁,并担心宋人会乘胜追击,在北方发动海战。金廷派韩锡率三百艘船的舰队驻守海岸,以防类似突袭再次发生。

采石之战

与此同时,完颜亮亲率金兵主力部队,大军南下力压长江北岸的南宋防线。1161年10月21日,一支金兵攻占了长江边上的和州。五日后,他们首次试图渡江,但被宋军击退。金兵这次渡江失败,主要是由于其战船数量不够,而非宋军顽强抵抗。[628]完颜亮立即下令部下在和州大肆拆民居取木材造船。而且,他听信流传在南方的说法,焚煮死尸,提炼尸油,用于造船时捻缝。[629]一部分运棉花的船也被金兵缴获充作战船。[630]金兵再次试图从扬州渡江,但宋军中擅长水性的水手潜水过江,凿穿了金兵停泊在江北的战船,渡江再次失败。

11月24日,完颜亮在和州以南数里外的江岸集结四万精兵,杀白马祭天,并下令次日一早发动攻击渡江。金兵急于渡江是因为他们发现,在对岸采石的江防宋军不仅人数少——只有一万八千,且由于江北失守被金兵攻占,他们的士气也十分低落。据悉,宋军的增援还没赶到,且宋军的将领刘锜已病入膏肓,副官又被罢职,江防宋军正群龙无首。

守卫的宋军情势岌岌可危,此时文官虞允文决定挺身而出,主动担任指挥。他命步兵和骑兵分布江南沿岸。当时他手上有五千水师,但只有小船和少量戈船可用,于是他让小船排护岸下,让戈船在前。此后,他便终夜等待敌军渡江。[631]

11月25日一早,一批由福建商人捐赠的海鳅船[632]抵达,增援宋军的舰队。[633]虞允文重新布置了战舰的阵形。但其中两名水军军官拒不服从命令派船到位,因此舰队阵形留下了缺口。虞允文当即命附近当涂县的民兵登上踏车海鳅船,填补缺口。[634]

一名金兵老将见到宋军的船后,向完颜亮提议暂停渡江:“臣观宋舟甚大,我舟小而行迟,恐不可济。”完颜亮怒曰:“尔昔从梁王追赵构入海岛,岂皆大舟耶?”[635]

虞允文次日呈送宋高宗的奏报描述了战役的经过:

此虏酋也,昨已登台祭天,刑白马,与诸将盟矣。兵号四十万,马数倍之。臣与统制官张振等共议,列马步军为阵,静以待之。分戈船为五,以其二傍东西岸行;其一驻中流,载精兵以待战;其二藏小港中,以备不测。摆布仅毕,忽闻虏众齐声发喊,虏酋亲执小红旗,麾数百舟绝江而来。未顷刻间,已有七舟遽达南岸,虏登岸与官军战。臣往来行间,再三传令,激以大义,许以醲赏。步军统制时俊先登,军皆殊死斗,俘斩既尽,而战于江中者,艨艟相击,虏舟皆平,沈(沉)溺水死者以万数。天色向晦,北岸鼓声乃止,虏引余舟遁去。

臣等尚虑其诈,不敢以兵掩其前,但以强弓弩袭其后追射之,虏兵多伤。至夜师旋,计其岸上之尸凡二千七百余人,射杀万户一人,服紫茸绵甲注丝战袍。生获千户二人,女真三十余人,余皆伉健者。[636]

根据当时非官方的记载,宋朝舰队一百艘战船列阵,露开缺口让首批敌军战舰冲入后,马上堵上缺口迎战后面几批敌船。“士卒满载迫窄,虽有器械,无所施设。而我之戈船樯壁楼橹甚壮,士卒用命,遇敌船则冲撞劈斫,所向全舟沉没。”[637]大型海船海鳅在此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溺死的金兵不计其数。[638]

赵甡之的《中兴遗史》著于虞允文过世之后,书中对此战役的描述有所不同:他所记述的战役地点是离采石不远的杨林,且日期并非11月25日,而是11月26日:

望杨林口有一舟出江,相次尾首相衔而出,凡出十七舟。杨林口忽生沙塞断江口,余舟皆不可出。允文命发战船,有水军蔡将、韩将二人各有战舰一艘,皆唯唯不动。乃急命当涂民兵登海鳅船踏车,每舟有军兵数人,发十海鳅,往迎之。

官军以海鳅卫十七舟,舟分为二。官军呼曰:官军胜矣!遂皆并杀金人。金人舟其底阔如箱,极不稳,且不谙江道,皆不能动手,其能施弓箭者五七人而已,遂尽死於江中。……

是役也,金人有四十舟在杨林,出江者止十七舟;官军止有海鳅十艘迎战,二战舰终不出。允文追蔡将、韩将,各鞭之一百。金人死士五六百人,不死於江者,亮尽数杀之,怒其舟不能出江也。[639]

11月27日,金兵又妄图渡江,虞允文的排兵布阵则再次出乎他们的意料。宋军用强劲的弓弩向敌船射火箭,然后用火船攻之,但是震慑住金兵的武器是一种原始的炸弹——霹雳炮。[640]

当时朝廷官员杨万里对这种杀伤性武器有如下描述:

舟中忽发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而实之以石灰、硫黄。炮自空而下,落水中,硫黄得水而火作,自水跳出,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撒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吾舟驰之压贼舟,人马皆溺,遂大败之云。[641]

从这段文字来看有两种炸弹:一种在水中爆炸,发出巨响;一种在空中爆炸,石块、石灰则撒向敌人。[642]金兵见三百艘战舰被焚毁后,也无心恋战,四下逃窜。[643]大量搁浅的敌船后来被宋军缴获。完颜亮大为光火,怒斩梁汉臣及两名造舟者后,便率军前往瓜洲企图再次渡江。[644]

一周后,两军都有援兵,宋廷从福建、两浙及其他地区挑选精兵增援,使宋军作战人数达到二十万,但战船数量仍有缺口,海鳅船不足百艘,戈船也只有五十艘。为补充战船,虞允文命人改修马船为战舰。[645]12月10日,二十四艘踏车船意外来增援,让虞允文心甚宽慰。他的部下将踏车船视为消遣,驾着它巡绕完颜亮驻守的金山岛三周。[646]

连续的溃败使金兵士气涣散,见到这些船不借助船桨或船帆却速度如此之快,不禁惊骇愕然。但完颜亮大笑地嘲讽:“纸船耳。”他的将领中有人跪奏:南军有备,不可轻易渡江,但完颜亮坚持己见。他下令所有将士必须在五日内渡江,否则全部军法处置。[647]然而,惊惧不已的金兵于12月15日在军官的带领下,宁愿发动兵变,诛杀了完颜亮,也不愿意冒险渡江。[648]之后,金兵退屯三十里,遣使议和。议和过程中,就有消息传来,武昌的水师追败金人于洪泽湖(在今江苏)。[649]

尽管人们盛赞长江上的大捷,认为其对击退金兵的进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一些历史学家指出,如果金兵舰队没有在山东沿岸溃败,完颜亮的进犯本可以大获成功。其中有人写道:“世人咸称采石功为雄伟,而不知炀之首谋以海道进兵为第一向。非胶西用奇决胜,则长驱海陵江左,殆未可保。”[650]

南宋水师扩张计划

但是,这几场水战并未对战争进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南宋的兵力主要在于步兵和水师。但步兵在北方平原对阵敌军的骑兵时,效果并不佳;而水师只能在江河湖海中才能施展。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南宋的统治者。对付北方陆军时,南方水师只有在防守时才能发挥作用。

李宝因表现突出,被任命为沿海制置使,管辖范围从南边的广东沿海一直到北边的山东沿海。[651]抗金名将张浚与金兵交手三十多年,被任命为右相。虞允文充川陕宣谕使,助大将吴璘经略中原。[652]当金廷集中兵力阻止吴璘的行动时,宰相陈俊卿上奏:

吴璘得孤军深入,敌悉众拒战,久不决,危道也。两淮事势已急,盍分遣舟师直捣山东,彼必还师自救,而璘得乘胜定关中。我及其未至,溃其腹心,此不世之功也。[653]

张浚对此计划深表赞同。[654]他首要行动之一便是拨款造船。[655]

但政治风向的转变阻碍了南宋实施这一项重要的战略。1162年,宋高宗传位给养子,即后世所熟知的宋孝宗。宋孝宗登基的第一年,一直在主战与主和之间摇摆不定。主和派都追随秦桧的政策,主张与敌人议和,“我军民得以休息,为自治之计,以待中原之变而图之,是万全之计也”[656]。宋孝宗最终应允议和。1163年,宋孝宗又改变心意决定主战,主和派辩称,兵少粮乏,楼橹器械未备,与金人作战太冒险激进。[657]宋孝宗最终被说服答应与金人议和。

宋孝宗罢免了张浚的官职,开始实施为民减负的经济措施。李宝被罢制置使,[658]沿海制置使司的经费也被大幅削减。“官属员多,虚费廪禄,今乞裁减,许于见任得替待阙文武臣内踏逐谙练海道利害之人,先次权摄,如委可倚仗,申廷朝给付身。”[659]宋孝宗听说造船坊所需费用甚高,例如,定海的造船坊每造十只平底船需要钱三万贯,且不适合航海。[660]因此,皇帝下诏削减造船的经费。

1164年,宋孝宗发现与实力强劲的金人议和并未缓和双方紧张的局面,且要向对方做更大的让步,于是他再次转变想法,重用了一批坚定的主战派官员。虞允文官拜知枢密院事,胡铨被任命为沿海制置使,李宝任御营统制官。[661]由于这些官员的努力,水师又渐渐恢复元气,并有所扩大。

朝廷内建立水师的呼声很高,因为官员们一直担心金兵会入侵南方沿海地区。[662]而水师从南方沿海撤离调往北方的几年间,海盗又开始大肆抢掠,福建和广东两地区尤为严重,[663]如今水师又被召回镇压海盗。除了海盗作乱,还有半蛮族毗舍耶人侵扰福建。有人认为毗舍耶人是菲律宾原住民,取道台湾南部到达福建。[664]

宋孝宗大力支持建立水师的计划,说:“舟,我之所长,岂可置而不问?”[665]宋廷大部分重臣也支持这一计划,反对减少水师兵力。尚书省右司郎中杨万里一直关注支持水师的需求,于1185年应诏上书:

且南北各有长技,若骑若射,北之长技也;若舟若步,南之长技也。今为北之计者,日缮治其海舟,而南之海舟则不闻缮治焉。或曰吾舟素具也,或曰舟虽未具而惮于扰也。

绍兴辛巳之战,山东、采石之功,不以骑也,不以射也,不以步也,舟焉而已。当时之舟,今可复用乎?且夫斯民一日之扰,与社稷百世之安危,孰轻孰重?事固有大于扰者也。臣所谓言有事于无事之时者五也。[666]

在皇帝的支持和重臣的努力下,水师舰队数量、水师基地数量以及船舶和人员数量都有所增长,水师的实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水师结构亟须彻底改革。

南宋水师结构变革

1168年,沿江制置使司被废除,[667]沿海制置使司接管了长江的水师基地和舰队,其管辖范围远至安徽。但因宋孝宗本人对水师兴趣十足,一部分水师基地和舰队直接由殿前司掌管,最早收编的是驻扎浒浦的舰队,[668]其职责是保护长江口新开埠的华亭港。华亭港发展十分迅速,至12世纪中期,更名为上海。[4][669]

1167年以前,浒浦水军原隶属定海水军,兵力编额三千人。[670]1167年,浒浦水军隶属御前水军后,原定海的兵力返回舟山岛的基地,由福建左翼军水军派船及两千人北上浒浦。[671]浒浦水军计划驻屯在舰队及岸上的兵力以一万二千人为额,但到1171年,实际只达到七千人。[672]

1176年,冯湛被任命为浒浦水军统制,奏请再招收一千人,但是朝廷只增额五百人。[673]至12世纪末,浒浦水军的兵力才满额达到一万二千人,被分编为四军、八将、六十二队,其中三百人被分拨到附近的江阴驻扎。[674]浒浦的水军也被派往应援建置昆山附近的顾径港水师基地。[675]

定海水师基地和舰队也被编入殿前司,其职责是对都城临安附近进行海防,成为第二大水师基地。13世纪初,定海水军兵力为四千人,其后扩充至六千人。[676]这一时期,屯驻镇江、建康、鄂州、江阴、淮阴、靖安(南昌附近)、临安北部钱塘江口的澉浦和唐湾、采石以及屯驻福州的左翼军和韶州的摧锋军也被编入御前水军。[677] 表18 现役水军的扩充(1165—1174)[678]

表19 现役水军(1167—1189)[679]

表20 现役水军(1205—1221)[680]

战船不出巡时,停泊在几个驻地,这些驻地被称为“寨”或“水寨”。这些寨通常都建在天然港口,若附近没有天然港口,就建造木栅让船舶能够安全锚泊。1225年,有记载江阴成为水寨。福建沿岸有12个水寨,包括:[681]

漳州和泉州地区:巡检司都巡、石井、石湖、小兜;

漳州地区:漳浦、沿海;

泉州地区:宝林;

福州地区:延祥、荻芦、刘崎、南匿(今南日岛);

兴化地区:吉了。

浒浦水军基地于13世纪初创制,由于御前水军统制冯湛不遗余力地推动,最终建成规模最大的基地。冯湛亲自考察长江口的一些港口后发现,浒浦港港汊深远,可以安泊舟船,且港口四周土地高广,可以安立寨栅,因此他认为在浒浦建立基地利于扩张。在他上陈的奏章中写道,浒浦港的条件比江阴的另一个港口要成熟,因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可以护卫华亭港(后来的上海)。一旦敌军入侵,浒浦比定海更方便派出战舰支援淮河的防卫。他奏请枢密院差平江(今苏州)的文官前往浒浦,安排向当地百姓购地,并调派劳动力建造基地等事宜。

枢密院决定先了解平江知府的意见。1170年6月,平江知府汪应辰回复,强烈反对扩张浒浦基地,称当地百姓拒不售地,因为基地扩张牵涉当地80多户人家的迁移,须拆除上百间屋宇、30多座坟茔和一处焚化院。况且,水军将领圈画的练兵场占地7000亩良田,一旦这片地被征收,百姓将无以为生。浒浦的百姓已经到官府哭诉恳请他为大家作主。

平江知府表示,过去浒浦只是作为水师临时停泊之地,而非长期驻地。还有其他港口可以改建成水军基地。在浒浦屯驻一万将士对海防无济于事,因为浒浦距入海口有160多里。[682]然而,尽管遭到平江知府和当地百姓的反对,枢密院还是批准了冯湛的请求,将浒浦建成永久性水军基地。

冯湛关于扩张定海的基地的提议更为成功。1171年4月,他上书虞允文,提出三条措施增强对行在的海防:(1)沿海建造烽火台;(2)加强明州附近的巡逻;[683](3)从神前山差人巡逻。虞允文认为并不需要烽火台,但另外两条措施可以施行。[684]

定海的基地须派船巡逻护卫明州地区,因此基地的实力得到增强,这一点鲜有争议,当时的楼钥在书中指出:

四明为东南大邦,海匝三垂,北通海岱,东控高丽、日本诸国,高皇南巡,驻跸临安,尤为控扼要地。[685]

1172年初,枢密院同意扩张定海基地,但兵力和船舶数量却严重不足,最后从广东和福建北调兵力和船舶。其中从广东水军抽调五百人,并装备福州的器甲;福州延祥寨抽调船舶三只,荻芦寨两只,刘崎寨一只,南匿寨一只,泉州宝林寨三只,潮州水军两只,广东水军五只。[686]

水师官员设置及武器

水师定期从沿海地区招募新兵。若是经验丰富的水手不足,有时水师官员会在港口招募外族船员。如浒浦基地的官员于1204年招募了二十名日本船员,1206年招募了一百名来自其他三国[5]“武艺精熟”的船员。[687]

御前水军的军饷不如陆军高,但远高于地方军。

表21 各路军队的年收入(1186年和1189年)[688]

骑兵、步兵和水军的番号前都加“殿前”,并被纳入了殿前军,军饷也比地方军要高。

表22 骑兵和步兵的年收入(1186年)[689]

表23 水军年收入[690]

军饷的调整由宋帝提出,因“大江之险,人命所系”[691]。

表24 定海水军[692]

有记载详细描述了当时水师中的各类雇佣兵的情况。如定海水军在宝庆年间(1225—1227)有4000人记录在案,编为20队。

宋朝水师战斗力强的原因之一是其拥有重型火力。3222名士兵中,1416人或一半人是弓箭手或弩手。原因之二是南宋水师十分重视新武器的创制。火炮已经是战船上的标配,士兵要不断接受操作培训。朝廷另拨军费给水师用于生产火炮。[693]

宋人新创制的武器中,有海战使用的烟炮。例如,1183年8月18日,皇帝和朝臣于钱塘江入海口检阅了御前水军。“又命殿司新刺防江水军、临安府水军并行阅试,军船摆布西兴、龙山两岸,近千只。管军官于江面分布五阵,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如履平地,点放五色烟炮满江,及烟收炮息,则诸船尽藏,不见一只。”[694]

民船军用

水师扩张,宋军随之而来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船舶数量不足。他们不得不再次征用民船来解决这一问题。1166年,御前水军左翼军受命巡海抗击海寇,结果发现有两千名士兵无海船可用。朝廷因而向泉州商人征募了26艘商船。[695]在洪迈的建议下,朝廷授予商人爵位以示补偿,[696]允诺支给水手养家钱例。[697]

因害怕失去民心,朝廷征船时十分谨慎,不仅数量尽可能少,还把当地官员强征的船舶返还于民。[698]淳熙年间(1174—1189),有史书记载朝廷共征调373艘大型商船服役,其中338艘于1161年被调集用于对金的海战,[699]因此战后几十年朝廷掌管的大型海船数量只有35艘。

镇压海寇的海战中,商人自发为朝廷提供便利。1167年,一位福州的商船主人王仲珪将自己名下的一些船只拨给屯驻定海的御前水军。[700]也有记载显示,外国商人曾向宋朝水师大方捐赠船舶以剿灭海寇[701]。1187年,他们进献大南船二十二艘,其中四艘轻捷槽船用于巡海。[702]

宋廷非常鼓励造船事宜。设计了新船之人或所造船舶坚固稳健之人,或是重金奖赏,或是加官晋爵。[703]当时建造的船舶主要有三种:战舰、踏车船和海船。

1169年,定海驻扎御前水军统制冯湛创制出一种通长八丈三尺、阔二丈、计料八百的远洋战船。这种船用桨四十二支,可载甲军二百人,往来极轻便,江海、淮河无往不可。造船每艘计用钱一千六百七十余贯,朝廷十分满意,令定海造五十艘,计钱八万三百八十九贯。[704]

1203年,两种被称为“海鹘”,装有铁角的新型快捷战舰被创制出来。

海鹘船一只,一千料,两边各安舻五枝,辟舵一枝。船通身长一十丈,计一十一仓,梁头阔一丈八尺,中仓深八尺五寸,船底板阔四尺,厚一尺……装龙护膝板,高一尺,上安女头,高二尺四寸。装载战士一百八人,踏驾槔梢碗手四十二人。

铁壁铧觜船一只,四百料,两边各安车二座并桨三枝,船通身长九丈二尺,计一十一仓,梁头一丈尺五。深五尺,船底阔八尺五寸,厚六寸,拖泥艬板厚三寸,通心眷骨一条,厚九寸,……装载战士七十人,踏驾兵梢二十人。[705]

另一项有重大改进的是踏驾车船。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对这种船似乎特别着迷,宋孝宗曾在朝廷上赏赐过几名发明此船的人,[706]他说:“车船,古之艨冲。辛巳用以取胜。”[6][707]重赏之下,造船匠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制造车船。1168年,建康造船坊制造大型独轮十二桨战船。[708]但有时造船也会失败。如1181年,幽州造船坊制造的八车船重滞不堪行驶。[7][709]

随着远洋舰队的壮大,制造海船的任务就要优先于制造江河船舶。1193年,泉州御前水军左翼发明了三种新式海洋战船,屯驻淮南的另一位将领发明了一种阔二尺三的双桅多桨海洋战船。水师将领请求打造二百只此类海船,但皇帝只批准打造一百只。[710]同时,朝廷规定受损船只要即行修整,[711]即使运输马匹的船舶也被改造成战船。[712]

宋朝水师的鼎盛时期

12世纪末、13世纪初,宋朝水师已经壮大成一支实力强劲、卓有成效的战斗力量。其战船巡逻海道,搜索敌军行动,护卫海上贸易不受海贼侵袭,检查外国商船是否走私银两等,在中国海域上毫无疑问处于先列。[713]“若海道之责,则西接浒浦,南接福建,北接高丽,东接日本,广袤且逾万里。探望以舟师,巡逴以舟师,把守诸处隘口以舟师。”[714]

宋廷也开始利用水师向外扩张势力,因为“庶几远人皆知朝廷柔远之恩,亦于海道之防密有关系”[715]。水师将领作为使臣被派遣出使日本和其他国家。[716]

随着水师的大举扩张,一些反对声音逐渐出现了:许多官员质疑投入大量的经费是否明智之举。朝廷在削减水师经费和支持扩张两派意见之间举棋不定。1204年至1206年,由于海贼再举进犯,且宋金开战,[717]朝廷决定维持现有水师力量。但1211年,宋金之间暂时休战之后,朝廷取消了用于造船的拨款,[718]并调拨水师执行运漕粮等其他任务。

此时,形势又发生了变化。1215年,新兴崛起的蒙古人攻陷金朝都城燕京。四年后,高丽国也臣服于蒙古人,不久,在蒙古人凌厉的攻势下,金朝丧失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受此警醒,宋朝立即着手安排防卫。[719]为避免受到侵袭,朝廷又在长江沿岸和宋廷都城临安附近建立了一些水师基地。

蒙古人于1231年入侵高丽,1234年灭了金国,引起了宋廷的焦虑不安。官员吴潜被派往巡视防御事项之后,上书朝廷,而朝廷也震惊于水师竟如此衰败。吴潜于1239年上奏:

言乎水军,仅有镇江五千人。去秋臣始上事,即加阅视,密记其人物坚壮可以出战者,极不过五百人,余皆疲癃脆懦,纤细短弱,指一可什,决不能于惊涛巨浪之中飞戈走戟,击刺如神。此皆三十年之积弊。既不堪战斗,又不可汰遣,惟可于江之南守寨栅、张旗帜而已。

外此则浒浦一军,见管一万一千五百八十六人,而戍淮东者二千二十五人,戍峡州者千人,戍鄂渚者五百人,戍金陵者千人,运淮西粮米者二千九十七人,诸杂巡逴防把差使窠役又千余人,其在寨者止二千五百四十人,而老弱疾废亦且三之一矣。

如澉浦金山小军分合而计之,其在寨者通二千六百余人,而老弱疾废亦且三之一矣。[720]

吴潜的另一份奏章中提到,水师因船舶数量不足而实力削减。朝廷从商人手中征调的大型海船,“其二十年前已籍之船,或以遭风而损失,或以被盗而陷没,或以无力修葺而底沉,或以船身老朽而弊坏”[721]。

吴潜上陈,水师的残败会让临安置于险地:“所以创浒浦水军于平江,创澉浦水军于嘉兴,创定海水军于庆元府,无非为京师左右前后门户之防……今定海水军虽得控扼之地,然于防制倭、丽则有余,而于遮护京师则不足。”[722]

宋廷再次担心敌军会从北面进行海上侵袭,开始着手建置水师。1234年至1237年的四年间,宋朝水师扩张得最为迅速,各路厢军及禁军中习水之人都被调往福州的两个水师基地,[723]两浙制帅漕司及浒浦水军司,置游击军壮士三万人。[724]朝廷鼓励水师招募民船上的海员、渔民甚至曾经做过海盗之人,[725]并于1245年下拨一百万贯犒赏这些人。[726]

朝廷不仅要求征调大型民船,[727]也增加了造船经费。[728]1245年,宋廷命浒浦、浙江及江苏的水师基地打造轻捷战船。156两年后,朝廷又下拨十万贯钱在淮河一带打造战船。

结论

一百多年来,这是南宋第三次扩张水师。每一次都是因为担心来自北面的海袭而开始加强和扩张水师力量、建造水师基地,以护卫长江下游的富庶地区、都城临安以及南方海道和商业港口。

1161年,宋朝在水战中的一系列胜果极大地提升了朝廷对水师事务的兴趣,而其战后打造的水师实力强劲,成为阻挡金兵南下的因素之一。北方的金人对南宋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南宋的应对策略便是调集其最强的防御武器——水师。

蒙古人的入侵让汉人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考验南宋是否能运用其水师力量抵挡住蒙古铁骑的强劲攻势。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发达的海洋经济支持。下一章将会论述中国作为海上帝国的创举及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