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称帝以后,有了一个更宏伟的目标,他决定搞一项浩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修纂一部空前宏大的百科全书,将古往今来的所有知识都汇集起来,供后人参考学习。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朱棣说:“天下的知识太多,我们编的书既要内容丰富,又要分类清晰,便于查找。”
如此浩大的工程,必定要找一个有卓越才华的人来统领。朱棣命内阁首辅解缙负责此事。解缙是当朝有名的大才子,十九岁就考中了进士,后来留在朱棣身边伴读,深得朱棣信任。解缙曾在一天内写出上万字的意见书,朱棣钦佩他的才华,甚至亲自给他研墨,让他书写己见。将编修大典这件事交给解缙,朱棣还是比较放心的。
解缙领命后,立即召集了一百四十七个读书人,分头编纂,仅花一年时间就编成了一部《文献大成》。呈给朱棣阅览后,朱棣却觉得和自己设想的相差甚远。觉得这部书的搜集不够广泛,记载也过于简单。于是,又让解缙重新编纂。
此次,朱棣加派了大臣姚广孝和郑赐、刘季等人监修,然后派官员到全国各地寻找饱学之士加入到编纂的队伍之中,前前后后共召集了朝野上下共两千一百六十九人编写。
数千名儒士集思广益,四处搜寻民间材料,历经六年,终于将《文献大成》的正本重新修纂完毕。光目录就有六十册,正文有两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共有约三亿七千万字,装订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朱棣十分满意,大笔一挥,亲自为书籍写了序言,又将书名改为《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