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约生于公元1250年,约公元1321年去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马致远著有杂剧十六部,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部。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晚年退隐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
马致远的《汉宫秋》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朝被强大的匈奴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索贿不成,故意在画像时丑化王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又引来匈奴强行索要王昭君,把汉元帝则描写成一个软弱无能、被群臣所挟制的多愁善感、深爱昭君的懦弱皇帝,昭君的结局,则改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投江自杀。
所用的手法是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加上大量的虚构背景,使之带上浓重的故事色彩。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颇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一百零四首,套数十七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是涉及全真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