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为朴,字太素,号兰谷。

白朴出身于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公元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年间进士,曾做过县令;叔父虽然很早就去世了,但是诗却很有名。

白朴出生后不久,金国的南京汴梁便被蒙古军包围。位居中枢的白华为金国的存亡而奔忙,只得把家人留在汴京,只身随金哀宗渡河而上。后来金国灭亡,白华又投降南宋,做了均州提鲁。然而不久,南宋均州守将投降元朝,白华遂北投元朝。公元1237年,白朴十二岁。白华和金国的一些亡命大臣来到真定,依附在守护真定的蒙古将领史天泽门下。

蒙古统治者的残暴、掠夺,使白朴与母亲失散,致使他常有山川满目之叹,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自称亡国遗民,以替人作诗、填赋为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闷。

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十五部剧本。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部,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