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以前没有正式的君臣礼数,忽邻勒塔大会实际上就是部落联盟的议事会议。大汗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虽然拥有至高的军事权力,但在礼仪上却与各部落酋长以兄弟相称,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君臣之分。
窝阔台继任汗位的时候,耶律楚材依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帮助窝阔台册立仪礼。
由于仪礼要求皇族尊长都按班列拜,与蒙古的习俗不大相合,所以施行的初期,朝中的许多大臣都不认同,也不执行。
耶律楚材便先从窝阔台身边的亲王察合台入手,做他的思想工作。耶律楚材说:“大王虽然是大汗的兄弟,但也是大汗的臣子,应当率先施行。只要您率先执行了,其他人便不敢不执行。”
拜汗礼的实施,实际上是对中原礼制的继承,它表现了大汗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不可超越的权力。这种制度即便是在元朝灭亡、蒙古统治者退回漠北后,仍然保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