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克服心不在焉的习惯(1 / 1)

叶潇在一家出版绘本的工作室做编辑,因为平时的工作不是那么繁忙,她就开始懒惰起来。一次,主编让她审核一下约稿的插画师发来的稿件,叶潇答应着,便看起来。

她看着看着开始心不在焉起来,想着今天中午吃什么好,精神一恍惚看错了一个稿子,直接放到了其他文件分类里。几个小时过去了,快到休息时间时她稀里糊涂地检查完上交。几天后,那个放错的文件才被找到,结果叶潇被上司臭骂了一顿。

专注是心不在焉的反面,法国哲学家认为专注是启蒙的重要源头,人们更是把这种持续关注一件事情的行为看作是有智慧的人才会做的事情。

雷杜德从小就喜欢绘画,在他父亲和祖父的培养下,他在绘画上极有天赋。

一开始,他主要做室内设计和肖像画。后来他一路辗转,到了巴黎,遇见了植物学家路易斯和勒内,他们帮助雷杜德认识植物形态,雷杜德开始对植物插画感兴趣。后来,他又找到著名花卉画家杰勒德,成为他的助手和学生,在各地探索研究各种植物。

这时候的雷杜德开始专注于画植物,尤其是玫瑰花。法国皇后约瑟芬在巴黎郊外建造了一座玫瑰花园,种植的玫瑰多达三万株,邀请雷杜德来作画,他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被后世称为“玫瑰圣经”的画册。

他晚年仍专心作画,尤其把玫瑰和百合等植物绘制得惟妙惟肖,被查尔斯十世授予“骑士”称号。他的《玫瑰图谱》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达二百多次。

比起心不在焉的焦躁和坐立不安,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人们更加被成功所青睐。

专注也被教育者推崇,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专注力是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那么要想培养出专注力,就要改掉心不在焉的思想和行为。

听力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所以,当我们的心思不在一件事情上时,可以低声自言自语,告诉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集中我们的注意力,还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们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记忆进行搜索。当我们开始心不在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一些事情进行分类,努力回忆与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相关的记忆,越思考,大脑里给出的线索也就越多,我们的思维也就围绕着这一主题开始加速转动,而不是想一些别的事情。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各种手段引导自己集中注意力。如果我们没有能够把自己的思维引导到正事的能力,可以改用视觉引导来提醒自己。比如,在醒目的地方贴上一些能够立刻让自己专心致志的标语。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主动过滤干扰自己的事情。我们做一件事情时,或多或少都会被干扰,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切换环境或者坚定意志的方式来过滤这些干扰。

适当培养自己专心的习惯。每次做事情给自己十分钟专心的时间,在这十分钟内不想其他的事情,专心做一件事情,多尝试几次,我们的注意力也就能集中起来。

利用外力也可以管理心不在焉的情绪。比如,强制的闹钟、口号,或者是一项运动等。

学会在行动中仔细观察一个事物,并且在观察后给这个事物一个总结。多尝试几次,习惯于观察,也能提高我们的注意力。

当我们心不在焉时,无论是定期的培训,还是用物理手段上的提醒,都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做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