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不需要真的是花瓶(1 / 1)

一位朋友,因为喜欢喝茶爱上了壶。他原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实在太喜欢壶,就找了一位老师专门学习做壶。起初,他白天上班,晚上在家做壶,为了尽快出徒,他常常做到夜里两三点钟。后来,做壶实在影响工作,干脆把工作辞了,变成了职业制壶人。

他没有客户,做出来的壶存在许多问题,根本卖不掉。在爱好与生存之间,他选择了爱好。接着生存压力接踵而来,他怀疑自己,这样的选择到底对不对。

某个做壶的夜晚,又一把壶做废了,他沮丧地想,应该出去找份工作了。他一边想,一边在泥料上捏来捏去,无意中发现,自己好像做了一只花瓶。那个样子类似紫砂壶,他在网上见过,他一时兴起,将这只花瓶烧制了出来。

一次即兴创作的作品,他把它放到了朋友圈,不一会儿就被朋友看上买走了。朋友的鼓励给了他很大信心,他决定继续将这个事业做下去,他相信,总有一天他能烧制出满意的壶。与此前不同的是,他明白了创意的重要性,以及创意带来的惊喜。

如今,朋友的壶已在市场上销售,他靠着兴趣爱好终于能养活自己。他想把那只花瓶买回来,因为这只花瓶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我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想要花,却不想花钱买,男朋友送了花,又无花瓶可插。可是,真的只能把花插到花瓶里吗?

我也见过朋友把一两枝花插到酒瓶里,或者矿泉水瓶里,凑合将就。之前,我就是这样的姑娘,只要能凑合,就决不讲究。

改变我这一看法的是,我看到了一张照片。这个姑娘是一个画家,她有一个培训班,常常带着学生一起画画。有一天,她的学生病倒了,带着药来上课。当学生把糖浆喝完后,画家突发奇想,把糖浆瓶塞子拔下来,里面装了水,把从外面采回来的小雏菊插到了瓶子里。

学生下课后,在茶盘上看到那朵插好的小雏菊,觉得老师太有创意了。它简单,素雅,有意境。虽然不显山,不露水,小到不容易被发现,但只要发现了,它的美就难以掩盖。

对于做壶的朋友来说,是无意中的创意解救了他,对于我来说,是创意的审美解救了我。生活不仅仅要喝一杯好茶,插一枝鲜艳的花,还需要用创意去营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

日常生活中,我们太少时间跟自己相处,生活的空间往往也没那么舒服。其实,活得糙一点和活得精致一点并没有任何区别。粗糙,是当下很轻松,但以牺牲未来没有质量的生活为代价;精致则是,当下努力一点,多学一点,未来的生活就会变得有秩序。

人生苦短,总要做点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美好的事。人们常说,等将来有钱了,我就要去做什么什么。比如,朋友说,等我月入一万元时,我就去海边住几天海景房;等我有钱了,我也去写作,过自由的人生;等我大学毕业了,我就去旅行……

我们常常认为有钱了,就自由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太多有钱人并没有变得多自由。他们要开会、会客、看文件……钱越多,社会责任也就越大。因此,你不需要有一个时间跨度,现在就可以去做。

有一天跟妈妈打电话聊天,闺密回了老家,她和妈妈聊起了我。

闺密说:“希美找了一个爱她的老公,她的老公允许她在一无所有时买大量的书,写不赚钱的稿子。要是我老公,肯定要打死我。”

妈妈听完很开心,笑着说:“是的。遇到了对的人,才能做喜欢的事。”

可能先生是那个对的人,但不管这个人对不对,只要你有一颗活在当下的心,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对的。

在网上看到过一张照片,一位约莫五十岁的环卫工人,在工作之余正津津有味地读一本书。这张照片给我的触动很大,之前,我一直不知怎么去劝身边那些总是“等以后”“等有钱了”的朋友。当我把照片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又改了借口——我忙!

如果我们没有一颗活在当下的心,过去和未来都失去了。我们回忆过去,虚度了半生年华;我们展望未来,以后的以后还有以后……

可是,人生并没有一个以后存在,就算你走到了口中所说的“以后”,也不过是换成了另外一个当下。只有把当下过好,回忆过往才尽是幸福,展望未来,才是一帧又一帧珍爱当下的自己。

七八年前,我坚持写作,如今,成了职业写作者。当它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才有机会把另一件喜欢的事变成今天当下要去完成的事。

三四年前,喝茶插花的生活,是我期望的“以后”,然而,我并没有等到今天才去完成,而是在三四年前,就开始积累自己。今天,我存了一些茶,插了一些花,早就实现了理想生活。

当喝茶插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我的生活中多余出来的时间,就要为另外喜欢的事腾出时间……

在我看来,生活是这样用实际行动一步一步变好的,而不是等有钱了才能变好。尽管有钱了物质生活会丰富,但依然拯救不了那个毫无审美的自己。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知识都救不了的,金钱更没办法。所以,为了以后的生活有审美的能力,我们今天就该去增益自己,让自己先行动起来。

喝茶要买花买器具,焚香也需要不少的支出,如果实在不想在这方面投入金钱,那么插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只要你愿意,任何一个季节的植物、树木,以及其他的东西,无一不能插入花瓶。

一枯枝、一干草、一小麦、一果枝……每一个大自然的作品,都可以插入花瓶中。为了让每一枝“花”更能凸显它的价值,我们可以用创意的方式,将生活里废旧的器具变成花瓶。

销售蜜蜡、绿松石、琥珀的朋友,有一天和先生在小区遛弯儿,无意中发现一块心仪的石头。回到家中,她把那石头掏空只留下表皮,一个简单的花瓶就做成了。

另外一位朋友生活在农村,她四处淘废旧的坛子和罐子,有时还会把一块朽木掏个洞,用木头来插花。

其实,插一朵花根本不需要将花插到厂家制作好的花瓶里。只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人间处处是风景。人们眼中的小风景在一本书,一段音乐,一条朋友圈里。而我的小风景,在熟悉的事物上,在创意的搭配上。

借助事物滋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一步步提升自己,慢慢生活就能越来越轻松。所谓的智慧,就是放下人间的小聪明,从什么对做什么,到只做对的事情。对的事情,就是让生活变得美好的事情。

它可能不是世间追求的金钱、名利、物质,而是能帮助我们提升智慧的事情。约翰·拉斯金说:“阳光令人愉悦,雨水令人清醒,风声令人奋起,雪花令人兴奋。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坏天气,只有不同的好天气。”

人生苦短无常,总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喜欢的事当成药引子,用它去滋生智慧,再把这智慧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慢慢就做什么都对了。

当下即是入口,入进去,就能找到创意的方式,亲手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