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一句情话十分动人,那就是“我养你”。不过,女人并不傻,不会真的相信男人会养她一辈子,但仍然会为这份心意而感动。
我也常常说“我养你”,不过,不是对男人说,而是对器物说。它们可能是一个白瓷品茗杯,也可能是一把紫砂茶壶,还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插花瓶。
器物,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工具,即使你不插花,不喝茶,也要用碗吃饭,用盘子盛菜。多年前,颠沛流离,一粥一饭只能凑合,当自己安顿下来后,虽然会静心地做一餐饭,但从来没有对盘碗在意过。
盘子和碗是超市里的打折品,筷子是最为普通的竹筷,对于经常吃的凉拌菜,更是用小钢盆凑合。这一切,我从没有想过有什么问题,因为身边的人也在这样生活着。
前两年自媒体崛起的时候,我也加入了自媒体大军。在那个行业里,我认识了许多自媒体人,他们是私家健身教练、音乐电台DJ、美食达人……
我的世界一下子变得丰富了。看了他们的朋友圈,我认为自己活得有点糙。我那位美食达人朋友,喜欢各式器物,一碗一盘都是精心挑选的,她甚至为不同的菜、汤、饭,配置了不同的器物。每到周末,她和老公就去外面采购,有时还会在网上淘货。
每天早上,她被一份精心制作的早餐唤醒。吃完早餐,她和先生一起做中午便当,一份牛肉炒饭配上煎蛋、柠檬、西瓜、玉米粒、西蓝花,看着就有了想吃的欲望;他们还会做炒面、咖喱饭,以及做不同的菜配以白米饭。
晚上回到家,两小块牛排、一小碗鸡汤,或者一碗清粥配小菜,因为器物不同,普通的小菜都变得有了味道。每次看她发朋友圈,都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有一次,我把她的照片放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并在朋友圈里说:“这才叫生活。”我以为,朋友会跟我有一样的共鸣,谁知,大部分人的回复是:美图,谁不会。
我与朋友分享的是一种精致生活,而朋友看到的,只是一幅幅无用的图。这些人可以PS图片,但却无法PS别人的人生。
受朋友影响,我买了心仪的汤盆,喜欢的盘子和碗,生活随之也发生了变化。先生更喜欢做汤了,而我也更愿意做菜了。那时,我和其他人一起合租,做饭时,合租的朋友看到我的盘子突然眼前一亮,说它真的太美了。我把一份简单的番茄炒蛋装到盘子里时,他说:“有了这样的盘子,最普通的菜也想吃了。”
他问我盘子的价格,我给他说不过几十元,他听完略有遗憾:“怪不得好看,还不是因为贵。”
可是,一只盘子只要不出现意外可以使用一辈子,除非你想要丢弃它。几十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和生活变好,我始终认为是值得的。但我知道,许多人仍然不愿意丢弃自家碗筷,专门花钱去买那些心仪的器物。除非家中盘碗不够用了,或者碎了,才会想着再购入新的。
除了每天必吃的饭,我还爱喝茶,每天都喝。泡茶,是一个技术活,如果不会泡,茶汤就会不对味儿,如果对器物不熟悉,很可能会被开水烫着手。为了泡一杯好茶,我用廉价的盖碗练习了整整大半年,最终它还是在我手里碎掉了。
后来,我买了多只盖碗,各种容量的都有,它们明明已经够用了,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看到身边的朋友养壶,养上等好瓷的品茗杯时,我突然发现,原来少的是价值。
如果饭必须吃,茶必须喝,我们除了要吃干净的蔬菜,喝好品质的茶外,也理应配上好的器物,让它们陪着我们一起成长。
一只盘子、杯子、壶,很可能会陪伴我们一辈子。它们能见证我们的成长、喜好、性情等,等它们的身上蒙上了岁月的痕迹,我们也随着时光老去了。
一件品质不佳的器物,会随着时光的打磨和使用,变得旧不如新。相反,一件品质上乘的器物,会随着时间的精心养护,变得越来越温润,成为一件越老越美的“老物件”。它褪掉了火气和贼光,像青年人褪去满腔热血,变成了一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它摆在那里,带着静气,宛如一件艺术品。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喜欢钻石、手表、铂金,一切闪闪发光的东西。到了一定年龄,又开始喜欢有静气,朴素的玉、老银、翡翠、玛瑙。
土陶、坭兴陶、紫砂,越是亚光的器物,越会爱不释手。当然,也喜欢钧瓷、白瓷、哥窑等瓷器,因为你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可以把它们养得符合属于你的气质。
我喜欢紫砂,有几把紫砂壶。最初购买紫砂壶时,确实需要咬一咬牙,可买回来以后才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一个月、两个月、半年……它在发生着变化,一点一点地越来越温润,器形也越来越完美。
一边喝茶,一边养壶,那茶从紫砂壶中缓缓流出,你就知道它又被滋养了一次。人们常说,是人在养玉、紫砂、木头,其实,它们也在养人。表面上来看,它是一个物品,除了被使用与人没有发生任何关系,但你用心地养它时,它感受得到,它会越来越有灵性,似乎能听得懂你的语言。
有人说,如果戴了多年的玉碎了,说明帮主人挡了一次灾难。虽然,这里面有玄学和故事成分,但滋养过物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什么都是老了贵,你看,那宣纸也讲三年宣、五年宣,越老的宣纸,价值越高,因为褪了火气,写出来的字也静了;蜜蜡要老,几百年的老蜜蜡比新蜡价格高太多;就连艾草,也讲究三年艾、七年艾,越老的艾草,艾灸的效果便越好。有钱也难买老艾,因为少有人能把艾草放老。
存茶、存宣纸、存玛瑙玉石,养壶、养瓷、养手串,养自己。从时光的这头,养到时光的那头,等我老了,它们也就老了。
现在,它们都不值钱,也谈不上什么高价值,但是我知道,总有一天它们会在最隐幽的地方,闪着被时光浸染的光泽,懂眼的人一看,原来它可以对话。
这就是价值,就是知音。
慢慢地,一点点地存,不急不急,总有一天,你能在这样的空间里,长出属于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