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者灵魂死而复生,
你认为的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是欢乐的田野,是长满苔藓的洞穴,
还是美人鱼小酒馆?
——济慈
出于方便,文学时期总是以君主的名字或者年代来命名(在英国文学中,女王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比如伊丽莎白、安妮和维多利亚)。但是,没有哪场文学运动的时间与统治者在位的时间完全吻合。大多数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是在伊丽莎白女王逝世(1603年)至詹姆斯一世登上王位期间写的,而这位女王的名字在文学史上得以保留,是因为她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在17世纪前二十五年达到了顶峰。除了莎士比亚,还有许多同样优秀的戏剧家。对于那些不愿意也没机会读完这些戏剧家所有的作品的读者来说,《美人鱼》系列大概是他们读过的最好的戏剧了。而对于那些只愿意品鉴佳作的人来说,查尔斯·兰姆的《莎士比亚故事集》算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戏剧了。
当时莎士比亚戏剧的忠实拥护者之一是乔治·查普曼,但人们多是因为《荷马史诗》的翻译而知道他,而不是因为他的戏剧。查普曼一开始并不是戏剧家,他选择戏剧的原因是,在所有文学形式中,戏剧是“不断改进”的,就好比如今那些富有文学天赋的人,无论是否擅长写小说,他们都愿意尝试一番。
查普曼的喜剧相当沉闷。即便在《全是傻瓜》里也很难找到笑点,甚至有时候会被琼森粗暴的幽默激怒。他的《布西·德·昂布阿》及其续篇《复仇》是建立在同时期历史基础上的血腥悲剧,其中不乏辞藻华丽的诗句,也有枯燥难懂的诗句。查普曼天生是一个善于思考哲学的诗人,他是一个旷世奇才,不过他的作品的质量却极不均衡。
本·琼森是可以与莎士比亚媲美的诗人,或者说,如果莎士比亚在美人鱼小酒馆(智者聚会的一个场所)加入当时的诗人团体,那么本·琼森可能会是这一群诗人的领袖。在整个17世纪,他的声誉和权威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如果只选择他的一部戏剧,那便是《个性互异》(标题中的“个性”指的是人类的情绪和特点,有好有坏)。这部作品嘲讽了人性的弱点,是一部意义非凡且生动形象的“礼仪喜剧”。如果需要证明它的价值,除去戏剧本身的优秀,这也是查尔斯·狄更斯从他所在的戏剧团接触到的第一部戏剧。在世界喜剧的发展史中,琼森不仅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观察者。我们从他的悲剧《西亚努斯的覆灭》和《卡塔林的阴谋》中可以看出他的学识,内容不迂腐且有深刻的悲剧意识。如果说琼森的罗马戏剧在人物和语言魅力方面不如莎士比亚,那么只能说明琼森不是莎士比亚。《蹩脚诗人》是琼森创作的一部罗马戏剧,这是一部莎士比亚及其他戏剧作家都无法写出的杰作。《蹩脚诗人》的风格更像是奥古斯都时代的几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提布鲁斯的结合,然而它却是琼森的作品。此部作品借以讽刺罗马文化表面下同他一个时代的几位精于算计的剧作家,德克和马斯顿。弥尔顿称其为琼森的“学者袜”,袜子里有一只脚,还顺带踢了一脚。
琼森最成功的三部喜剧是《福尔蓬奈》《个性互异》《炼金术士》。琼森的喜剧有一个特点,即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一种特性,比如幽默、贪婪、狡猾或者傲慢。在琼森所有的喜剧人物中,最完美、最可靠的是《炼金术士》中的马蒙·伊壁鸠爵士,他本人和他的名字一样有趣,但谈吐举止又像福斯塔夫那样自大。
琼森也写了很多假面喜剧。假面剧在17世纪上半叶非常受欢迎,但因观赏费昂贵,在民间不怎么流行,一般只有宫廷贵族才有足够的钱财去观赏。这是一种歌舞杂耍戏剧,或者说更像我们现代的“荒诞剧”,一种集歌唱、舞蹈以及精彩表演等为一体的节目。建筑师伊尼戈·琼斯为其搭建了非常精细的“艺术舞台”,同时由最好的作曲家为其创作音乐。他们的整体协作必须依赖于舞台来呈现,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歌词。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除了培根,还有一位以粗犷豪放且狂妄傲慢的性格著称的人,他的感官如蝴蝶扇动翅膀般细致敏感。有关琼森的介绍,即便篇幅再怎么简短,也不能遗漏他的散文作品,其情节紧凑且内容风趣幽默。琼森有一本叫《发现》的小册子,其中记载了其对人和事的解读,是充满透彻智慧的人间宝藏。琼森逝世后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他的墓碑上刻着“稀世奇才本·琼森”。
琼森的才能在许多方面都很出众,他自身也充满了矛盾。他的诗词精致细腻,他的幽默粗陋蹩脚。琼森的搭档、亦敌亦友的托马斯·德克(不是莎士比亚)是一位更为和善的幽默家。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家们一同在舞台上工作、争论、互相讽刺、喝酒胡诌,这本来就是一出好戏或者一系列喜剧。德克的最佳剧作是《鞋匠的假日》。这部作品描绘了一幅欢快的伦敦生活和风度翩翩且浪漫的人物角色交织在一起的美好画面。谈及这部愉快的戏剧,我们不禁想到德国的鞋匠诗人汉斯·萨克斯。德克笔下的鞋匠虽然不是一个诗人,但绝对是一个萨克斯会很喜欢的有趣人物。
托马斯·海伍德的代表作是《被善意所杀的女人》,故事的内容和书名一样,讲述一个被冤枉的丈夫选择用宽恕的方式惩罚他的妻子,极致地悲哀且坦诚。在措辞上,它是伊丽莎白时代最简单、最朴实的戏剧之一。现阶段它可能和莎士比亚的任意一部戏剧同样成功,我们能从这部戏剧中窥见19世纪的戏剧的踪影,在这些戏剧中,人们并不总是用手枪和匕首这种粗暴的方式进行报复。兰姆称海伍德为“莎士比亚式散文作家”,并解释道:海伍德笔下的人物都很写实,他不同于莎士比亚,没有魔力使我们相信难以发生的任何事情。
人们将莎士比亚戏剧当作衡量伊丽莎白时代戏剧作品的标准,试图找出最接近大师水平的天才。即使对那位崇尚伊丽莎白时代一切事物的诗人史文朋而言,这也不是一种好的评判方式,好在它还比较公平。排名第二的最佳悲剧作家是约翰·韦伯斯特,他的作品《玛尔菲公爵夫人》恐怖而令人心碎。像这种意大利式或伪意大利式的血雨腥风的复仇剧有很多,它们中的大多数不过是诗化的通俗剧,只有少数能够上升到诗意的高度。其中一部是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另一部是两个世纪后的雪莱的《钦契》,还有一部就是韦伯斯特的《玛尔菲公爵夫人》。在这出戏中,强烈的情感迸发出震撼人心的诗篇,比如斐迪南德看到他死去的妹妹时高声呼喊:“遮住她的脸庞,我的双眼早已湿润;我那英年早逝的妹妹啊。”
兰姆对韦伯斯特的这部作品做出了最好的评价:“《玛尔菲公爵夫人》表现出了那种疯狂而又庄严的悲痛。”韦伯斯特另一部伟大的作品《维多利亚·科隆博纳》描写了一位美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将带来死亡和灾难,若没有上升到像希腊悲剧或莎士比亚戏剧这样的境界和高度,很可能会沉浸于死亡和腐朽的想象中而难以自拔。
莎士比亚的其他竞争对手还有博蒙特和弗莱彻,他俩一直合作到博蒙特去世。这两位只写喜剧和悲剧,不同于他人作品中突然出现的让人捧腹大笑或心惊胆战的桥段,两位的作品自始至终都很优秀,读者很容易分辨出。他们生而优雅,且受过绅士礼仪的教育,德莱顿(一位优秀的法官)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英文在他们的笔下是如此完美”。博蒙特和弗莱彻的作品范围很广,他们写的五十部戏剧(无论是单独完成还是双方合作的,或是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完成的)中,具有代表性的戏剧是《菲拉斯特》和《少女的悲剧》。这两部作品浪漫得不真实,又悲惨万分,颇具人性和诗意,从戏剧的角度来看,其内容精致且毫无瑕疵。只有琼森和莎士比亚才知道这两部作品是如何创作的。博蒙特和弗莱彻还有一部喜剧佳作是《烧火杵之王》。几年前,耶鲁大学的学生们曾表演过这出戏,在座的观众们都笑得不能自已——还有什么比长久保鲜更能证明这部剧的乐趣呢?
马斯顿是一个不太出名的剧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和别人合作完成的。有部有趣的作品叫《向东方去》,是马斯顿同琼森、查普曼一起创作的。值得一提的是,有人控告这部简短的作品侮辱了苏格兰人,查普曼和马斯顿因此锒铛入狱,琼森随后也进了监狱。作为一名讽刺作家,马斯顿在他那个时代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有些消极厌世,不满于当时的社会。因为现在的人很难读懂他的讽刺作品,所以他的作品一直未能跻身一线。剑可以雕刻出精美的艺术品,而棍棒永远不行。比起莫里哀对《恨世者》中厌世者的处理,马斯顿的《愤世者》的缺点很明显。
在米德尔顿的所有作品中,至少还能挖掘出一部佳作——《换生灵》。他擅长写家庭悲剧,而不是英雄故事。因此,他在人性刻画方面和海伍德很相似。劣势让他显得平庸,但优势又让他极为出色,倘若他不像德克和其他戏剧家那样,总是匆忙写作,他的作品可以写得更好。他的作品《妙计捉鬼》在“幽默”上可与琼森的作品相媲美。《女巫》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它可能暗示了《麦克白》中的女巫。在这两部剧中,米德尔顿的写作风格从现实主义转向了浪漫主义。《西班牙的吉卜赛人》生活在《皆大欢喜》的魔法世界中。《一场公平的争吵》是一部极具戏剧性的作品,正如兰姆所说,充满了“令人钦佩的**”。
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黄昏熠熠生辉(虽然已从詹姆斯统治时期过渡到查尔斯统治时期,但这一阶段仍属于伊丽莎白时代),莎士比亚和琼森已经逝世,但又有谁能说马辛格、约翰·福特和詹姆斯·雪利不是有价值的接班人呢?马辛格因一部出色的喜剧《新法还旧债》而闻名,这部戏剧直到19世纪都很受剧院的青睐,剧中的主要角色欧沃瑞奇是许多演员参演此剧的部分原因。马辛格是一位没有**的诗人,正如兰姆所指出的那样,在马辛格的作品中找不到暴力,只有平静、安宁和愉快。
约翰·福特是戏剧诗人中最多愁善感,亦是最忧郁的一个。痛苦的时候,他的情感脆弱到了极点,甚至有些矫揉造作,但他以一种非常现代的情感分析来寻找灵魂。福特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措辞优美,尽管相较于那些热血沸腾、饱满生动的诗人来说苍白了一些。他的戏剧标题常表现出他的心情,比如《情人的悲哀》《破碎的心》和《爱是奉献》。
詹姆斯·雪利身处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黄昏时期。这是一段愉悦甚至美好的黄昏,尽管德莱顿认为它很沉闷。当雪利尝试着写悲剧(比如《少女的复仇》)时,他提醒我们戏剧正在日渐衰落;而当他写喜剧(他写了很多喜剧,比如《享乐女士》)时,他又告诉我们王政复辟时期的戏剧即将回归。但那也许会在多年之后,在许多历史被创造之后的某一个时代。1642年,清教徒关闭了剧院,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就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