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拒绝自由女神的召唤,但自由从来都不是恩赐的,靠自己争取的同时也要付出代价。现实的世界除了权力依旧强大,便是商界精英成为时代的主流而文化精英隐退孤寂、物质与精神双重失落,放弃对时代的介入而甘愿清贫寂寞不是王志纲的性格,他要寻找一条不亚于权力、金钱的第三条路。
身处经济发达的广东,王志纲切身体验过经济的伟力和物质的能量,他不会拒绝金钱、也不该拒绝。
广东闯**8年,无论在“文山”或“商海”,王志纲都当之无愧地成了“成功人士”。而此时的王志纲,当然还不至于到了对金钱视如敝屣的地步,但他早已不是那种在商海里苦苦挣扎等着别人给他派活的文化人,也不想挣大钱,但他绝对不缺钱花。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生存压力并不大,金钱只是顺带的结果。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我对钱、权都不看重。如果我拍了一部好片子,父母会高兴,但如果我仅仅是买了栋别墅或升了个官,他们未必兴奋。”
王志纲活得颇为潇洒,也很有目标。以策划为事业的他,对这一新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他说:“市场经济、‘第四产业’为策划家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作为策划思想载体的策划人将是日后中国最先富起来的新一代文化人。”
王志纲的策划家定位之后,有不少财团蜂拥而来,希望把总体策划交给他的工作室打理,有的甚至以能见一面、能侃一场为荣。于是,有人怀疑,王志纲是否成了商界的“御用文人”,而他则声明这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他不愿依附金钱,也不依附权力,他希望做到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来的文化人探一条路子,让知识产权在商业社会里实现它的物质价值,从而建立起不亚于权力、金钱的第三种尊严。
当今的时代,为策划者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表演舞台,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积极地投入各项策划工作之中,并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显示自己卓越的才华和能力,也为这个时代增添了许多斑斓的色彩。
许多初入策划这一行的青年,总是希望从先行大家那里学得几招“策划秘诀”。王志纲在回答他们的求教时通常是:“要策划别人首先得策划好自己,自我准确定位是一切策划的起点。”
在策划的过程中,要求策划者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卓越的创造能力、执行能力。在一些策划经典中,往往要求策划者具有以下的能力和素质:
——主动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积极进取。
——存疑性。对现成的事情不盲从,而是大胆发问,敢于脱出一般观点的窠臼。
——洞察力。富有直觉,对环境有敏锐的感受力,可以觉察到人们所未注意到的情况和细节。
——变通性。思路通畅,善于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因此能想出较多的点子,提出非同凡响的主张,做出不同寻常的成就。
——独立性。较少的依赖性,不肯轻附众议。
——独创性。有别出心裁的见解,与众不同的方法。勇于弃旧图新,别开生面。
——自信心。深信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勇往直前,直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或预期目的。
——坚持力。创造的完成需要百折不挠、持久不懈的毅力和意志。抓住目标后锲而不舍,不得结果决不罢休。在百思不得其解、寝食不安之时,坚持力的作用更加突出。
——兼容并包。能理解别人提出的创意,领会其创新的地方,并加以借鉴,激**自己的头脑,开发出更新、更实用的构想。
——想象力。思想中新的观点、形象,来自合理的联想、幻想或来自偶然的机遇。想象力丰富的人联想多、幻想奇,有利于揭开创造的序幕。
——严密性。在策划时,由于“前无古人”且一旦涉及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种关节都得一一打通,因此创意还需严格的逻辑分析、可行性论证,才能使灵感的火花变成现实的财富。
——勇气。从事各类策划,有时需要不惜冒险犯难。在策划过程中,常常得面对巨大的困难,甚至面对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困境,所以先有个“敢”字,然后才会有高明的策划产生。
王志纲认为,策划人也有各种类型,因人而异,因材而用。一个操作型的策划者,若被盲目地赋予把握大局的重任,就可能把整个策划带进死胡同里去。他认为:“人才要互补才能出优势,切不可菜刀当成锤子用。”
他还认为,策划人亦有一个道德观、伦理观:贪婪的人使尽吃奶的力气只能独占一个小小的月饼,而善于分利的人分得的纵然只是蛋糕一块,却远大于若干月饼——共享经济出效益。
这些话的背后,都有不少策划人的荣辱浮沉、甜酸苦辣。
20世纪90年代末,王志纲以一个文人下海的题材筹拍电视连续剧《阿文的时代》,他说:“这部片子讲的是这10年里知识分子的历程,是他们灵魂演变的展现。最初他们都是小人物,拉广告、讨赞助,最后有些幸运儿发了迹,或为股票大亨或为报业巨头。全剧涉及四十多人,没一个是坏人。我表现的是一种必然的过程,不是不负责任的调侃。它是黑色幽默,会让你哭也会让你笑。”
有意思的是剧本的结尾:
“功成名就后的阿文开始怀念以前的日子,他又回到校园去教书了,闲暇时他就骑着自行车到夜校讲讲课,或是到郊外钓钓鱼……”
这或多或少反映了王志纲的人生观。他在回答人们“最后的归宿”问题时,多次这样表示:
“最后,我会返回大学去教书,”王志纲说,“那时,我将带去全新的社会信息,带去丰富的见解与阅历。我会向大学生们讲授全新的社会学、纵横学、策划运筹学、新闻采访学、多媒体经济学,也许还会创建一两个新的学科呢。”
其实,现在的王志纲仍然是两栖人:策划家+学者。他用极其特殊的方式撰写他的经济学论文。不久前,中国生产力学会向王志纲颁发了“经济学论文特等奖”,获奖的两部作品均为电视专题片——《北方的躁动》与《南方的河》。同获此奖的是中国当代经济学巨擘孙尚清、熊映梧。
“重归苏莲托”——王志纲引以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