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虎穴追踪”(1 / 1)

《兵临城下》——1991年7月,《羊城晚报》头版上一篇通讯的标题。兵临城下,农村第二次包围城市。

兵临城下,乡镇大军兵临大都会。

这是农村对城市的一场大挑战。通讯中写道:兵临城下表现出乡村的经济发展可以赶上或超过大城市;兵临城下体现为乡村及中小城市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可以赶上或超过大城市;兵临城下这一态势揭示出的更深刻意义在于: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多少志士仁人所追求和奋斗的一个伟大目标——缩小乃至消灭三大差别,已在改革开放的前卫地带——珠江三角洲人们的探索中渐露端倪!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以胡国华、王志纲、刘婉玲三人署名的这篇通讯,揭开一个重大新闻策划的序幕。

1990年至1991年之交,伴随苏联、东欧剧变,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也处于严峻状态,不仅改革开放速度减缓,而且极左思潮抬头,也有人主张否定并清算改革开放。

有鉴于此,王志纲把1991年的工作重心明确移到了广东,聚集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因为,改革开放有无生命力,这块先行一步之地最有说服力。当时,内地不少省市也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南方。

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胡国华,与王志纲联手对珠江三角洲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调查采访。最后写成一组一万多字的《广东四小虎调查》直送北京参考。接着,他们又同《羊城晚报》的刘婉玲联手,进一步补充采访,推出一组《珠江三角洲大趋势》,一口气连载了8天,在广东引起轰动,产生了“珠三角”报道热。1992年1月,王志纲与新华社总社社长穆青(左2)在珠江三角洲采访,其后合作发表了《风帆起珠江》,《人民日报》配发社论,全国各大报刊纷纷转载。

为什么宣传定位为“大趋势”,王志纲后来有这样的说明:为什么称为“大趋势”?就是所谈及的话题,都带有趋势性。它用活生生的事实回答:什么叫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叫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些带有趋势性的问题,各地许多人都感兴趣。我们觉得,对珠江三角洲人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成果和探索到的经验做出实事求是的反映,并向内地辐射播扬,让那里的人们作为借鉴,对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有好处的。说起珠江三角洲,人们往往津津乐道“广东四小虎”,这“四小虎”就是顺德、南海、中山、东莞四市县的总称。早在1987年,王志纲对“珠三角”进行第一次探秘时,与总社的名记者于有海以及分社的戚休一起采写了《珠江畔:百万农民大转移》的报道,其中明确提出了“广东四小虎”的概念。第二年,王志纲到南海、顺德采访,当地的负责人对他说:“我们对你又敬又怕,你知不知道,去年你给了我们一顶‘小虎’的帽子戴,上面就要我们当年多交1000万元。你们记者的笔,真是一字千金啊!”

而今,4年过去了,在珠江三角洲这庞大的舰队中,顺德、南海、中山、东莞鼓满风帆,仍然率先行驶在船队前列。

改革开放12年,“四小虎”的社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及国民收入四项指标,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或超过了20%。其发展速度不仅高于全国以至广东全省的同期发展水平,而且创造了超过亚洲“四小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期速度的奇迹。

但是,“四小虎”的成功之路不尽相同,因地制宜、各有千秋,而正是这样,才使他们在广东几百个市县中脱颖而出,比翼齐飞。那么,“四小虎”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呢?王志纲等人进行了一番“虎穴追踪”后,终于弄清了一只只小老虎的底细:“四小虎”同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村镇相望,田畴相连,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大同小异。可在改革开放大气候下,却探索出四条风格不同、各有千秋的发展之路来。

顺德之路:重点发展乡镇集体经济,乡镇集体工业成了支撑全县经济繁荣的支柱。

南海之路:五个轮子一起转(县、镇、区、联合体、户),三大产业齐发展。

中山之路:以地方国有经济为龙头,带动全市经济稳步均衡的发展。

东莞之路:“三来一补”遍地开花,“借腹生子”经济起飞。毛泽东在论述方法论时,十分强调发掘矛盾的特殊性,而“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关键的是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与“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王志纲一行对广东“四小虎”的把握,既注意了矛盾的普遍性(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港澳经济的促进等),更着重于四个县市在不同的条件、基础之上如何扬长避短、营造优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四虎之首的顺德,记者们总结出“三个为主”的模式。

“集体经济”为主是顺德经济所有制构成最突出的特征,而“三个为主”的方针,即集体经济为主,镇办工业为主,骨干企业为主。

“三个为主”为何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呢?

顺德县委书记何敏和告诉记者:刚开始,走什么路也弄不清楚,解散集体资产搞个体,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也不符合顺德集体经济已有一定基础的实际;搞国有,机制不灵活;村办工业虽灵活,但实力又有限。于是明确“三个为主”,取其上下辐射,带动全局之功。最重要的是镇办,可使领导力量、技术水平、财力支持得到保证,而且保留了机制的灵活性。

按“三个为主”的方针,顺德县走出了一条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之路。其社会经济综合实力不仅跃居“四小虎”之首,成为广东上交中央财政最多的县,位列全国十大财政上交县第二名,而且建立起一个后劲甚大、具有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全县乡镇企业达349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就有10家,超千万的近百家,创造出数以百计的国优、部优名牌产品。

在中山市,市里抓住几个在全国有名的大型企业集团,注重规模效益,组建了一支“中山舰队”,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破浪前进。

中山威力洗衣机厂一位副厂长告诉王志纲一个故事:“市场疲软时,我们厂也曾一度陷入困境。因开工不足,严重时企业职工工资每人才发到一百多元。职工们不但无怨言,而且群策群力,殚精竭虑为企业出力。有一天,我去食堂吃饭,招待所的大师傅突然跑来问我:“厂长,怎么客商越来越少?今天才一桌!我连锅铲都舞不动啦!”他动情地说:“连厨房大师傅都如此关心企业的命运,我们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呢!”正是靠这种同舟共济的企业精神,威力洗衣机厂终于逆水夺魁,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洗衣机企业。

在南海西樵镇布匹专业市场,镇党委书记向记者们介绍了西樵布市的发育过程。1986年,国家紧缩银根,小遇风浪,西樵积压布匹达三万多米,因流通不畅,生产陷入低谷,全镇272间布厂都处于“休克”状态。接受教训后,镇政府下大力气抓市场建设,在镇上建成了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布匹专业市场。

这个中国最大的布匹市场有一千多家布匹店首尾相连,招引着国内客商。本省的不算,每天省外涌入这里的客商就超过千人,日成交额达数百万元。

云来的客商带旺了一条饮食街。在这条多达六十余户的饮食街上,不仅川、扬、粤、鲁四大菜系应有尽有,还有蓝旗高扬的穆斯林饭店,店主是闻讯专从新疆赶来做穆斯林布匹商人饮食生意的维吾尔族人。

市场的发育和通畅使西樵镇迅速发展成拥有千家厂、千家店、万家机,年产亿米布的纺织城。一业旺带来百业兴,布匹专业市场的繁荣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该镇常年参与运输的机动车辆达650辆;弹丸小镇,大小旅店就有二十多家,其中,还有两家豪华的“星级饭店”:一家三星,一家二星,在镇级单位可谓绝无仅有。兴旺的百业消化了全镇农村3.8万剩余劳力,充足的税源、财源促进了西樵镇的繁荣。当时,西樵镇农民年人均收入1720元,人均存款7000元,即使在以富闻名的南海县,亦为富中之富。

“四小虎扬起四张帆”——王志纲一行对三角洲发展的不同模式进行了生动、准确的总结,探寻了它们各自产生活力的源泉。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充满活力的,不可能整齐划一,也没有适应一切地区的“万应灵药”。正如一年后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所说的:“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什么路都可以探寻,什么办法都可以试验。”

当然,在“虎穴追踪”中,王志纲对“四小虎”各自的弱点、缺憾,也进行了一番了解。他当时比较推崇顺德的“三个为主”,认为中山以国有为依托,不如集体经济有活力;南海藏富于民,民间殷实而集体稍弱,工业上满天星斗,而不见月亮(没有骨干、名牌);东莞的“借腹生子”、“三来一补”经济繁荣,但也造就了一个食利者阶层。他认为广东“四小虎”中,东莞、南海的历史作用不如顺德,“正是顺德强大的骨架工程(实业)支撑起了‘粤军北上’的‘万里长城’,支撑起‘珠三角’工业化的过程。而正是有了这规模宏大的第二产业,才有南海、东莞第三产业和私营经济的繁荣。”

他还强调:“顺德经历了产业革命的锻炼,经过了大工业的洗礼,经受了严格而残酷的产业改造,造就了一大批现代企业家,他们是顺德最宝贵的无形资产,这绝不是靠食利者和小工业主支撑的繁荣能比拟的。”

这些具有政治经济学专业眼光的分析,从宏观上把握了“珠三角”的大局,它为两年多后“可怕的顺德人”的广告策划也进行了积累与铺垫。当时,也有个别“小虎”对王志纲的结论不太服气,曾多次带口信请他再去考察考察。王志纲却认为,真正的检验靠实践,无论哪一种模式,只要是符合生产力发展,就有其存在的理由;当然,在其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时,则必须再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