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01 领导者三纲之明明德(1 / 1)

见孺子之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

——《重修山阴县学记》

《大学》一书是中国古代学问殿堂级《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首,也是中国古人世界观和人生观之书,可以说,《大学》是专门为中国人量身定制的天启之书。它的念头很简易明快:人应该活成什么样才算是人,怎么活成真正的人。《大学》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其内涵,那就是:和。而真正的人就是能与天地和、与万物和、与己和的圣贤。

无论是理学大师朱熹还是心学大师王阳明,都把《大学》当成是人生首读且必读的书,更把它当成所有人的天启之书。既然是所有人,那组织领导者自然也不例外。一个卓越的组织领导人,该如何从《大学》中汲取道术,成就自己和自己的组织呢?

下面我们就来畅谈。

《大学》有三纲八目之说,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原文这样叙述这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们第一个要讨论的自然是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有弟子问王阳明:“《大学》一书,过去的儒家学者认为是有关‘大人’的学问(所以称为《大学》)。我冒昧地向您请教,‘大人’学问的重点为什么在于‘明明德’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这样问:领导者的学问重点为什么在于“明明德”呢?

我们先来看王阳明站在哲学大厦上的回答,他并没有直奔主题“明明德”,而是先定义“大人”:“所谓‘大人’,就是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的那种人。他们把天下人看成是一家人,把所有中国人看作一个人。倘若有人按照形体来区分你和我,这类人就是与‘大人’相对的‘小人’。‘大人’能够把天地万物当作一个整体,并非是他们有意这样认为,实在是他们心中的仁德本来就是这样,这种仁德跟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和“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是两回事,前者是可以置身事外,自己不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后者才是把自己融进天地万物,自己本人就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

倘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虽然也是把天下人看成是一家人,但由于自己没有严格被限定在一家中,所以做起事情来总会有所保留,做好了是你的功劳,做不好又可以全身而退,特别是领导者,倘若高高在上,总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当成是恩赐交给他人,这就不是好念头。你必须把自己纳入天地万物中,你和他们是一家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才能付出全心全力。

看历史上那些优秀团队的领导人,毫不例外的都是王阳明和《大学》所谓的大人者。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可以把组织看成是自己的,而员工就是为自己打工的;也可以把组织看成是他和所有员工的。两种念头导致的管理手段截然不同。前者会让员工和自己隔离,产生不信任感;后者则能让员工和自己交心,产生荣辱与共的心态。

王阳明乐观地指出,大人者,和天地万物为一体,不是有意识为之,而是他们的本能,在他们看来,世界就应该是这样的。大人者的世界观就是万物一体。那么,为什么和天地万物为一体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大人者的本能呢?

王阳明分析说:“实际上,不仅仅是‘大人’会如此,就是‘小人’的心也是这样的,问题就在于,他们自己把自己当作‘小人’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任何一个人看到一个小孩儿要掉进井里时,必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害怕和同情之心,这说明,他的仁德跟孩子是一体的。或许有人会说,哎哟,那孩子是人类,所以才有害怕和同情的心。可是当他看到飞禽和走兽发出悲哀的鸣叫或因恐惧而颤抖时,也肯定会产生不忍心听闻或观赏的心情,飞禽走兽不是人类,他仍有这样的心情,这说明他的仁德跟飞禽和走兽是一体的。或许又有人疑问:飞禽和走兽是有灵性的动物,如果他看到花草和树木被践踏和折断时呢?我确信,他也必然会产生怜悯体恤的心情,这就是说他的仁德跟花草树木是一体的。又有人说,花草树木是有生机的植物,如果当他看到砖瓦石板被摔坏或砸碎时呢?我仍然确信,他也肯定会产生惋惜的心情,这就足以说明他的仁德跟砖瓦石板也是一体的。这就是万物一体的那种性德,即使在‘小人’的心中,这种性德也是存在的。”

在这里,王阳明举的例子是“见孺子入井”,看到不太懂事的小孩正在井口玩耍,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害怕和同情之心。问题恰好在这里,我们和那个孩子各有身体,根本不是一体的,为什么会产生害怕和同情之心,如同我们自己的手要受伤一样呢?

王阳明的解释是:和万物为一体,不是我们的身体和其一体,而是我们心中的仁德和万物是一体的。只要有仁德,我们自然就会在看到孩子要掉入井中时,感到害怕和同情。这足以说明,孩子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能感知到他,所以才会产生害怕和同情。

其实也正如王阳明所说,无论是大人还是与大人相对的小人,都有这种感知。理论上而言,每个人都有感同身受的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只不过大人纵容这种天赋,使其发见流行,而成为大人;小人则相反,出于各种私欲,要么没心没肺,要么听从这种天赋后,还有额外的想法。比如小人要么对井边玩耍的孩子无动于衷,要么虽然有害怕同情之心,而且也和大人一样去解救了,但想得太多:孩子的父母给我奖励吗?我能获取到做好人好事的名衔吗……

组织领导者也如此,真正的领导者,对他人能做到感同身受而且付诸行动;差的领导只管自己,即使想做点事,也希望能获取点实惠,否则干脆不做。

那么,王阳明所谓的能对他人感同身受的仁德是怎么来的呢?大人和小人在这方面的不同是如何形成的呢?王阳明说:“这个问题无须证明,它与生俱来,自然光明而不暗昧,所以被称作‘明德’。只不过‘小人’的心已经被分隔而变得狭隘卑陋了,然而他那万物一体的仁德还能像这样正常显露而不是黯然失色,这是因为他的心处于没有被欲望所驱使、没有被私利所蒙蔽的时候。待到他的心被欲望所驱使、被私利所蒙蔽、利害产生了冲突、愤怒溢于言表时,他就会损物害人、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自己的亲人也会残害,在这种时候,他那内心本具的万物一体的仁德就彻底被遮蔽。所以说在没有私欲障蔽的时候,虽然是‘小人’的心,它那万物一体的仁德跟‘大人’也是一样的;一旦有了私欲的障蔽,虽然是‘大人’的心,也会像‘小人’之心那样被分隔而变得狭隘卑陋。所以说致力于‘大人’学养的人,也只是做去除私欲的障蔽、彰显光明的德性、恢复那天地万物一体的本然仁德功夫而已。根本不必在本体的外面去增加或减少任何东西。”

王阳明所谓“仁德”就是《大学》中的“明德”,小人如果没有被欲望所驱使、被私利所蒙蔽,没有利害冲突时,其内心的这种“明德”活蹦乱跳,光芒四射。而一旦私利进入,产生了冲突时,小人的“明德”马上睡着,大人心中的“明德”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如小人那样睡着,它会毫不保留地呈现出来。但这种呈现,却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功夫,所以明德必须明它,即为“明明德”,明是动词,是下功夫,是呈现。明德是后来王阳明提出的良知,第一个明则是致,明明德就是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只要能明明德,就能毫无悬念地做到和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大人”。

王阳明曾解释过《易经》的《晋》卦的象: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这是对“明明德”的形象解释。“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意思是当光明出现在大地上,应该按照《晋》卦的含义(积极上进)去做,君子这时候应该彰显自身光明的德行。

王阳明解释说:“太阳的本体没有不光明的,所以说这是大明。有时候会出现不明的情况,比如太阳落山的时候就看不见了。我们人心中的德本来都是光明的,所以叫作明德。有时候也会有不光明的情况,那是因为被私欲遮蔽了。祛除私欲的遮蔽,就没有不光明的。太阳从大地升起,是太阳自己从地上出来的,天并没有为此做什么。君子能够使自己明德光明,是明德自己光明的,他人并没有为此做什么。能够自然地昭明心中的明德,是因为自己去除了私欲的遮蔽。”

明德如太阳,太阳发出光芒,就是明明德。当太阳发出光时,其实是没有任何意识的,也不像月球一样还要借助太阳发出光芒。太阳发光是自动自发的,没有任何意识和借口,这是它应该做的事,它唯一做了的事就是这样做了。正如大人者明明德,没有任何意识和借口以及过多的奢望,他唯一做的事就是明了明德,和万物为一体。

太阳从大地升起,是太阳自己从地上出来的,天并没有做什么,这就提醒我们,明明德是自己的事,每个人尤其是领导者,不能让别人催促着去明明德。

然而有些时候,我们不是不想明明德,只不过明德还在地平线下面,没有能力明明德。王阳明说,在这种时候(初阴居下),人就应开始上进,上面的人一旦感应到了,就会有晋升的迹象。但是你当时的意念都在自求上进而没有工夫援助初阴时,又会出现被摧折的迹象。这时如果能固守正道,就可以获得吉运。

大概是因为正要上进的时候,德业还不显著,忠诚之心还不明显,上面的人还不太信任你。如果上面的人对你还没有建立信任,而你却急切地希望上面的人知道你,那就可能有失身枉道的耻辱,并因此心中有不满而耍一些小聪明,千万不要这样做。

这时候就应该宽裕雍容,让自己的内心安定地处于中正的状态,这样的话,如果能长久保持这些好的品德,你就会变得有自信,如果能够不断积累这种诚心,自然就会有所感悟认知,如此才不会犯错。

王阳明经常说,环境和命运的制造者是你自己,你在心中种下什么样的花,精心照料后自然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反之,如果疏于照料,就会杂草丛生。明明德就是打扫你的心灵,心灵干净,思想自然纯洁。你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他人?其实都是为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组织的经营。

如何做到真正的明明德,(1)以善恶而非得失作为标准。明明德要求一个组织领导者不要以得失而要以善恶来做判断。“明德”本身就是善,明明德就是以善恶作为所有事情的标准;(2)先把自己的事放在一边,清楚员工想在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工作,按此去做,完全利他;(3)把“只要自己好就行”的想法彻底祛除,做到和员工为一体;(4)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它对于个人而言是正确的,但对于天地万物一体而言是错误的。因为趋利避害注定会让你考虑得失,考虑得失后你就会算计损益,当然肯定是算计自己的损益,而不是他人的。一旦如此,你和其他人的一体就被打破了;(5)人有两种本能,一是得失利害的快速判定;二是明德的瞬间呈现。这两种本能没有对错善恶之分,你只需要分清下面的情况:当你是个人时,可以采用第一种本能;当你有组织时,你必须听命第二种本能。面对决策或者执行时,这两个本能会同时爆发,在不同的情境下(个人或带领团队)明德本能会告诉你得失利害是对的还是错的,按照它的意思去行动,就是明明德,就是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其最后的境界必然是“和”。

明明德太过重要,以至于《大学》首先谈的就是它,那么,正如王阳明的弟子所问的,“‘明明德’确实很重要,可是为什么又强调‘亲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