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自得于心(1 / 1)

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

——《答徐成之·二》

王阳明说,君子论学,要领在于自得于心。众人都以为“是”的,如果没有和我的心契合,也不敢以为它“是”;众人都以为“非”的,如果契合自己的内心,也不敢以为它“非”。

那么,什么叫与我心契合呢?所谓与我心契合,就是与我的良知契合,我们每个人的良知都是我们自家的唯一准则,它能知是非善恶,是的就还它是,非的就还它非,不要欺瞒它,所有的事情就都能和你的心契合。

王阳明还指出,自得于心就是要心中有定见,不要被外在的所谓真理和权威所压制,如果一句话和你的良知不契合,即使它出自孔子,你也要认定它是错的;如果一句话和你良知契合,即使它出自贩夫走卒,那你也要认定它是正确的。这里最关键的就是和良知的契合。

上述话语,虽是王阳明论学,但同样适用于每个人的工作中,而且是一条如假包换的真理。如何做到与自己良知契合,从而达到自得于心的美好境界呢?

第一,在工作中要自信,而且是高度自信。有一天,王阳明指着正听课的弟子们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圣人,只是大家不相信,所以就把那个圣人给淹没了。”弟子们正在惊讶时,他忽然指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就有个圣人。”这位弟子急忙谦虚地推辞。王阳明正色道:“这就是你自己的,为何推辞?”

这位弟子连连说,不敢当。

王阳明紧逼:“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你却说你没有,难道你不是人?你虽然这样谦虚,但也改变不了你胸中有个圣人的事实,所以还是承认了吧。”

这位弟子只好笑着说:“好,我胸中有个圣人。”

王阳明表示很满意。

为什么王阳明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圣人呢?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圣人,那只要都在心上用功,就能把心中的圣人召唤出来,如同道士用符可以召唤出鬼神,集结了七龙珠就可以召唤出神龙一样。把心中的圣人召唤出来,你就是圣人。

我们每个人之所以都是圣人,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与生俱来的能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良知就是鬼神,就是神龙,道符、七龙珠就是我们的心。另外,如果我们用心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圣人。比如给客人端茶,用心后自然就恭恭敬敬,非常有礼貌;如果你让圣人孔子来端茶,他也只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和圣人无异。

阳明心学主张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圣贤,这就是要告诉每个人,必须自信,而且是高度自信。这自信并非来自外部的加持,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

在工作中,所谓的自信,就是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坚定地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把任何一种工作做到极致。充分认识自己,就是坚信自己有良知。有人曾问王阳明,人生在世,要解决各种生活和工作的问题,只是致良知就可以吗?

王阳明的回答是,人生在世,只是四个字:人情事变。人情是人际交往,事变是解决工作和生活的事情,若要在人情事变上得到真理,只需要懂四个字:是非善恶。知道了是非善恶,我就再用四个字去应对它,这四个字就是:喜怒哀乐。人自信,就要自信可以用这四个字应对一切问题,工作问题也不例外。喜是喜欢上你的工作,怒是对自己不能尽心而愤怒,哀是因为还没有信心胜任工作而焦虑,从而起奋发之心,最后达到乐于工作的境界。

如何做到自信呢?首先要相信自己有无所不能的圣人潜力,只要一激发,就能迸发无穷的力量,这叫自我激励;其次,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因为世界是由人构成的,世界的一切事皆由人制造,而你也是人,所以没有理由解决不了人制造的事。同时,失败时也要安慰自己,是人就会犯错误,重要的是马上改正,汲取教训,这就叫自我安慰、自我接受、自我关怀;最后,从微小的成功开始,简单而言就是要“出活”,做一些微小的事,并让其成功,从而积累自信这座塔基。

直白而言,自信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由此形成无所畏惧面对一切困难的平和状态。自信是对自身能力的正面评估,它应该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健康、积极的个人品质。

只有拥有自信,以高度自信去应对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效。当然,不是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能一帆风顺,有时候会遇到挫折,有时候会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当眼前事和自己的心不契合时,更要让自己保持自得的心态。

王阳明曾引用《中庸》里的话说,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是这样的:在其位而谋其政,不做超出自己分限的事,身处荒蛮之地便做身处荒蛮之地该做的事,身处患难之时便做身处患难时该做的事,无论何种情况都能恰当自处。

这个“恰当自处”就是自得于心。

不做超出自己分限的事,不仅仅是说要专注于自己的本职,更强调的是要专注于自己的良知,良知才是分限。我们现在就进入王阳明的故事,来论述这段话的意义。

1508年,王阳明被贬到龙场驿站做站长,第二年他想离开龙场,有弟子就问他:“您以前对朝中的朋友同事说,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忠君爱国之心,如今您被贬谪此地,这么迫切地想离开这里,思想感情是不是有所改变呢?”

王阳明回答:“现在跟以前的想法是有些不同了,而且现在又生病了,所以想离开这里。”

弟子觉得他在撒谎,说道:“先生说是因为病了,我却觉得是因为命运发生了变化。敢问先生为什么会觉得和以前的想法不一样了?是因为以前地位尊贵如今地位卑贱,还是因为过去身处庙堂之内,如今退处荒野之外呢?可是孔老夫子当年不也做过管畜牧管粮仓的小官吗?”

弟子的这段话,说的是人不能因为工作低贱而产生辞职的念头,这是正确的,工作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王阳明辩解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君子走仕途为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混仕途的人,就是窃居其职。我如今却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古代有那种为了俸禄而做官的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对不起自己的职位。像孔子当年那样,虽然做的是小官,但是管好了账目,能让牛羊茁壮成长,不像我现在这样有愧于职务。那些为了俸禄而做官的人,是因为贫穷,可是我家里有祖辈留下的田产,努力耕种的话足以养活自己,所以,你以为我做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因为贫穷呢?”

这段话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思:(1)人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为了混口饭吃;(2)任何一份工作,只要用心,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3)如果真的感觉工作的平台毫无前途,无法为自己的理想提供帮助,那就必须义无反顾地一走了之。

弟子再和王阳明探讨说:“先生是被贬到这里来的,不是来做官。做子女的对父母应该唯命是从,做臣子的对君主也应该是这样。不是说要始终如一地侍奉吗?却不照着君主的意思办,难道不是不够恭敬吗?”

王阳明纠正弟子说:“没错,我来这里是获罪被贬,不是来做官。但是,我被贬到这里,也是有职务的,不是来做劳役的。做劳役的人靠的是出力气,而有官职的人是要行道的,力气有用完的时候,道却是没有尽头的。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是来承受罪责的,但是我仍然有我要尽的职责。我是因为不能尽职才想离开这里,并不是因为获罪被贬了就想离开。君主如同父母,应该事之如一,这当然是没错的。但是,我们就不应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吗?只知道唯命是从,却不讲道义,那不过是没脑子的顺从,跟恭敬不恭敬并没有什么关系。”

“做劳役的人靠的是出力气,有官职的人是要行道的”,什么是“做劳役”?就是把工作当成混饭吃的工具;什么是“有官职”?就是把工作当成事业,毕生将工作当成行道的工具。而所谓行道,就是毕生的精神气力一以贯之。做好分内的事,就是做好分限的事,就是要懂得无论你所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分内事就是良知所指引的事,就是以发自肺腑的仁爱——善——来工作。至于唯命是从,其实说的是,老板让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老板没有让做的事,从来不主动去做,只是机械性地来完成工作。事实上,如果你真把工作当成是行道的工具,那有些事是不需要老板交代的,因为你工作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老板。

王阳明的弟子继续质问他:“圣人是不敢抛弃家国天下的,贤士都离去的话,谁来为君王家国出力气呢?”

王阳明谦虚地回答:“贤士这样做难道就是抛弃家国天下了吗?在惊天波涛中不溺水,是会玩水的人的本事。不会玩水的人冒昧地下水,是会被淹死的。我可不希望这样。”

弟子说:“我听说,只要是有利于他人的事,不管大小,贤者都会去做。像这样难道有什么不好吗?”

王阳明说:“贤者见用于世,为的是行其道义。道义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也没有什么好不好。不合适的话,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对君子来说,也算不上是好事。而且我听说,人各有所能,只有圣人是无所不能的。我还没有成为贤人呢,你却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我,所以,你打的恐怕不是一个合适的比方。”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所做的工作和你的心是不契合的,那就会感觉到疲惫、焦虑,这时候你就要审视,你的工作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或者是,你有没有投入真情实感在工作上。很多在职场上的人,每天都在忙碌,永不停息,但内心却从不宁静,感觉一无所得(除了物质),根本原因就在于,你把工作看成了什么,是糊口的工具还是毕生的事业。真正喜欢工作,并肯用心去做,肯定会自得于心,幸福感和使命感都会油然而生。

弟子最后说:“先生你这是不屑于见用于世。如果你愿意做官,堂前一定会有兰蕙之香,茶几案席上也会弥漫着这种芬芳。就是把芦苇割下来,也可以用来盖墙。草木虽然卑微,也有它的用处,更何况是贤者。”

王阳明大笑道:“没错,兰蕙荣堂,几席飘香,芦苇可以割下来盖墙,可是你现在是要把兰蕙割下来盖墙,这是对贤士的爱护呢,还是要害了贤士呢?”

王阳明是幽默的,幽默的背后却是凄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在工作上都没有适得其所,所以活得非常累,特别是心累。心一旦累,就不可能做到自得于心。当然,一部分人是选错了工作,但更多人是选错了态度。只有凤毛麟角的人,才能侥幸选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若想做到自得于心,其实也很简单:把工作当成行道的工具,而不是糊口的伎俩。

《中庸》里面说:“君子身处荒蛮之地便做身处荒蛮之地该做的事,身处患难之时便做身处患难时该做的事,无论何种情况都能恰当自处”意思是,我们唯一能改变外部世界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从而适应外部世界。任何一种工作,都有“治人”者和“治于人”者,无论是身处“治于人”时,还是“治人”时,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心中有阳光,即使是在下水道工作,也处处是光明;心中是黑暗,即使在云端工作,也处处是黑暗的地狱。光明和黑暗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们变成黑暗或是变成光明,取决于你工作的目的是行道还是糊口。

人与生俱来的“趋利避害”“喜光惧暗”决定了我们向往一马平川而又高高在上的工作,适应这种工作容易,而适应艰难困苦的工作难。但也正因为难,当我们顺应它,并解决它后,才能自得于心,才能从黑暗大踏步进入光明。王阳明曾说,良好的天下,是人人各在其位,各尽其力,在本职工作上能做到自尽于心,自得于心,自然就是圣贤,光芒万丈。

孟子说:“君子永无止境地求道,是希望能够有所自得,有所自得才会深信不疑,这样才会有深厚的积累,才能够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希望能够有所自得。”所谓道,就是遵循天性。道,就在我们的天性中。天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秉性。所以我们何必向身外找寻“道”呢?

如果把这段话纳入我们的工作中就是这样的:你在工作内容上永无止境地求取,是希望能够有所得,这个有所得,是心有所得,而不仅仅是物质上有所得。心有所得后才会对工作、对未来深信不疑,这样就会有深厚的积累,才能够取之不尽。

你在工作内容上所求取的是道,道就是遵循天性,天性是什么?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把你的有用全力发挥出来,就能自得于心,你就是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