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你若尽心,天理自现(1 / 1)

心,在物为理……有此心即有此理。

——《传习录拾遗》

被推崇为管理大师的彼得·德鲁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着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这段话乍听上去很绕嘴,倘若我们用阳明心学来解释就是这样的:效能是知行合一,效率则不是,效能是尽心做事,效率则是尽力做事。“知行合一”强调的是一种做事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自然就有了效率。尽心后自然就能尽力,从而把事情做好。

王阳明第一次到庐陵做县令,之前从未有过基层工作经验。如果按理学大师朱熹的说法,你没有工作经验,就不可能知道这份工作的道理,那你就无从下手。你必须先通过书本或者是前任的工作总结“格”出你工作的道理,才能胜任这份工作。王阳明用事实反驳了朱熹,按王阳明心学的说法,天理就在我心中,我之前之所以没有说出在基层工作的那些道理,是因为我没有碰到这个机会,现在我碰到这个机会,那些道理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我不需要向外求取任何基层工作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用心,只要你真心为百姓好,就能想到为百姓做好事的办法,然后去做就是了。

这正如他对弟子徐爱说的,孝顺父母还需要去外面学什么?只要你有孝顺父母的心,就必然知道,冬天来了要给父母添衣服,夏天来了要给父母打扇子。正如他在庐陵一样,只要有一颗为百姓的心,就必然会想到百姓的房屋存在防火隐患,这种道理,不需要去外面寻求,只需要在心中求。

在王阳明看来,君子的学问,就是尽心的学问。心,是性;性,与生俱来。圣人的心纯正如天理,不必学尽心。圣人之外的人,因为天理不存而良知蒙蔽,天性丧失,所以需要学习心学以尽心。

那么,如何做,才是尽心呢?一句话:求诸自己的内心。一个人求诸内心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谨守内心的良知。如何做到谨守内心呢?那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1.博学。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博学指的是对你本职工作的内容以及行业要博学多识,只有掌握了更多的工作内容以及对行业了解足够精深,你才可以找到事情的规律,许多工作都有经验可以借鉴,知道了规律,掌握了经验后,你就可以举重若轻,举一反三。

2.审问。不懂就问,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越是用心,就会有越多不懂的事情,把这些不懂的事情搞懂,这就是审问。

3.慎思。同一个行业内必有佼佼者,要认真思考为什么别人能做得好,而你做得不好,是趋势的问题、客观环境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大多数时候,在同一片天空下,处于差不多智力水平的人做同一件事,如果成就高低不同,那可能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简单而言就是没有用心。

4.明辨。在工作中,我们每天要面对的事情很多,有些相对简易,有些就比较复杂,我们一定要辨别清楚,搞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繁杂的现象中找到本质,盯住本质,一以贯之。

5.笃行。衡量你用心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行动。而在行动之前,你必须明白以下几点:(1)王阳明说,天下事先易后难,先细后粗,所以任何事开始时都是容易的,都是细致的,只有把容易的事做好,才能把难的事做成,做任何工作,都不要着急,用尽心思做好每一件小事,无数的水滴就能汇成大海。(2)不能半途而废,用心工作要水滴石穿,一气呵成。(3)要懂得用心和用力的区别。任正非说过这么一句话:“尽心与尽力,是两回事。一个人尽心工作与尽力工作,有天壤之别。”“尽力而为”如果不是建立在“尽心而为”的基础上,就不可能做到。

王阳明曾说,心在物为理,有此心才有此理,无此心就无此理。如何在工作中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的心,必须去工作(物)上呈现,唯有呈现出来才可以称为理。如果真有把工作当成事业的心,就必然能呈现出做好工作的理,这就好像你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肯定能有孝顺父母的方式一样。

我们在工作的道路上,千万不可好高骛远,也不要把工作当成是物质升级的阶梯。我们要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修心,无论你所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就能得到工作的天理,得到天理,就是圣人。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告诉我们要带着与生俱来的爱去工作: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据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很相信命数,有人看了他的生辰八字,惊骇地发现,他生下来就注定要做皇帝。朱元璋先是大喜,接着是大惧。他把全国和他一样生辰八字的人都捉了起来,想杀掉他们,以防这些人篡夺皇位。

但他审讯后发现,和他生辰八字一样的有养猪的、挑大粪的、还有种地的,也有做生意的,而且都是所从事行业的领军人物。朱元璋想了想,就把这些人释放了。有人提出疑问,朱元璋说,我经过努力成了百姓的皇帝,他们经过努力则成了养猪、挑大粪、做生意的皇帝。人生只要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尽心尽力,那就是本职工作中的第一人。人生高价值的衡量标准不是外在的荣华富贵,而是内在的尽心尽力,只要尽心尽力了,不但能成为其所从事行业的第一人,内心也会愉悦自在!

春秋末期,楚王国为了专心对付背后的吴国,先同北方霸主晋国和解,然后又和西边的秦国建交,双方进行政治联姻,秦国把王室女子孟嬴嫁给了楚王熊弃疾的太子熊建,以结秦楚之好。这当然是件好事,可熊弃疾是个老色鬼,他听说孟嬴有绝代美色,就把准儿媳变成老婆,太子熊建碰上这样的混账爹,也只好自认倒霉。可熊弃疾受不喜欢熊建的奸贼费无极蛊惑,又把熊建驱出首都。不但驱逐,还诬陷儿子谋反,准备杀掉他。

熊建的老师伍奢义愤填膺,指控熊弃疾是个老畜生,不但强娶儿媳,还要杀掉儿子。熊弃疾暴怒,将伍奢囚禁,并让伍奢写信给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要他们自投罗网。

伍子胥和哥哥伍尚了解政治的黑暗和熊弃疾的畜生心理,于是,伍子胥问哥哥,尽孝和复仇哪个艰难?

伍尚回答:“复仇。”

伍子胥说:“好,我来复仇,你去尽孝。”

伍尚于是跑去找老爹,最后和老爹一起被处决。伍子胥则带着熊建逃出楚王国,在逃亡的路上,他遇到八拜之交的申包胥。申包胥同情他的遭遇,让他赶紧逃出楚王国。伍子胥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掉楚王国,为我父兄报仇。

申包胥也是楚王的臣子,他针锋相对说:“你能覆灭楚王国,我就能救回楚王国。”

伍子胥表示同意,他说:“我灭楚国,是为了尽孝悌,这是我应该做的事;你身为楚国臣子复兴楚国,是为尽忠,也是你应该做的事。就看咱俩谁能做到!”

申包胥拍着胸脯说:“你能做到,我就能做到。”

一人灭一国,这种事在现实中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更何况伍子胥当时是个逃犯,能吃上饭活下来就不错了。但他为复仇而用尽心力,连睡觉时都没有放弃这个念头。他跑到楚王国的死对头吴国后,就在大街上乞讨。他乞讨一方面是为了获取食物,另一方面是为了待价而沽,希望吴国能注意到他这个人才。他吸引人们注意的方式是吹箫,吹出凄美的楚音,让人肝肠寸断。后来,他终于得到了吴国公子姬光的注意,把他请到家中畅谈天下大事。

伍子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受到姬光的信任,后来姬光发动政变,干掉老哥,自己登位为王,伍子胥水涨船高,成为吴国重臣。自老爹和哥哥冤死后,伍子胥活下去的动力就是复仇。如今,他借助吴国这个平台,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首先是加快进度和提升力度侵蚀骚扰楚王国,他把吴军分为三支,轮番对楚王国进行军事骚扰,楚王国为了防御吴军的大规模游击战,累得气喘吁吁。在经过十几年的这番神一般的操作后,公元前506年,姬光和伍子胥动员三军,对楚王国发动全线总攻。

吴兵团经过伍子胥的训练,加上多年骚扰楚王国的战场经验,所向无敌。双方在楚王国境内打了五场大战,吴兵团五战五捷,最后攻陷了楚王国都城郢(湖北江陵),楚王国领导人熊珍(楚昭王)逃亡至随(湖北随县)。伍子胥进入楚王国都城后,先把熊弃疾的尸体挖出,然后鞭尸三百。伍子胥终于大仇得报,他对楚王国的恨深入骨髓,下令吴兵团在楚境烧杀劫掠,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宝从郢运送到吴国都城姑苏(江苏苏州)。

现在,他践行了之前的血誓:灭掉楚王国。

他的好友申包胥也开始践行他当初的誓言:复兴楚王国。

但和伍子胥一样,他本人没有这个能力,必须借助外力。他的外力就是秦国。他跑去秦国,辗转多次才见到秦王。他请求秦国出兵赶走吴军,但秦国认为楚王国已经灭国,死灰难以复燃,纵然复燃,也不能长久。于是,拒绝出兵。

申包胥的爱国**不允许他轻易放弃,他在秦王宫外站着,不吃也不喝,一直站了七天七夜,秦王被他那颗爱国心打动,下令出兵复活楚王国。

吴王国并没有想接管楚王国,楚王国地域辽阔,不适合长期统治。所以秦军才进入楚王国边境,吴军就携带着大批金银财宝退出楚王国。楚王国经此一战,实力衰退,但它毕竟活了下来,而让它活下来的功臣就是申包胥。

申包胥复楚和伍子胥灭楚是一个道理:只要你用心做一件事,那就必能成。两个人做同一件事,甚至方向相反,只要用心,两人都能成功。

用心,需要领导者做好以下的功课:首先,(1)不知道自己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马上去学;(2)自我问答,对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假设是别人问到的——能否做出正确的回答;(3)假设你提出一些构想,即使你自己可以做到,也一定请同事帮忙,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达而达人”,让同事们有种意识,你提的方案,其实也是他们内心所想的;(4)千万不要搞办公室政治,它对你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其次,找到你行动的所有动机。(1)在任何组织中做任何事,你必须跟随组织的体制,顺应它而不是倒行逆施;(2)你的直接领导不喜欢你的方案时,你是否要越级上报?如果越级上报,你的念头是什么,必须找出来;(3)对组织中的难题,要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哪怕见解不成熟,也要这样去做;(4)以正面态度而不是负面态度去面对问题,比如受到领导的批评后,不要心灰意冷,而是要积极改进。

最后,对自己的行动负责。(1)全心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如果很顺利,说明你有能力做其他事;(2)如果还没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那就不要好高骛远,还是要回到第一条,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3)记住一点:判断力的精进,只在行动中,不在你静坐胡思乱想中,所以行动是第一步。

有人曾问王阳明,圣人之学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回答:圣人之学,其实就是心学。学习心学追求的只是“尽心”,为的是事事处处都能遵循我们的良知。尧、舜、禹代代相传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中,“道心”,也就是良知,就是遵循天赋于人的本性,它没有掺杂人欲,无声无味,无处不在,越是微不足道的地方,越是不为人知的时候,越能显现它的作用,所以,道心是“至诚”的根源。人心,则掺杂了人的私欲,因而是危险的,是世间一切虚伪和危机的起因。

看见小孩掉到井里会心生恻隐,这是道心;如果是因为跟这个小孩的父母有交情,或者是想得到同乡的赞誉才救人,那就是人心。饿了就吃东西,渴了就喝水,这是道心;如果吃东西是为了享受美味,是为了放纵口腹之欲,那就是人心。

尽心,是尽道心,而不是人心。明白了这点,就能明白“自尽于心”是知行合一的起脚处,更能明白,所有的尽心首先都是做对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唯有如此,才能真的对工作用心,一旦用心,就会力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