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传习录·陆澄录》
关于授权,企业谈得最多,如同祥林嫂一样。关于如何授权,几乎所有的企业领导者或是道听途说,或是闭门造车,或是拿来主义,都在半真半假地行动着。
然而,绝大多数领导者都知行不一,他们内心有着无尽的私欲。比如授权可能会失去对团队的控制;一旦被授权人做不好,他还要浪费时间解释、指导和纠正;失去控制后会焦虑,产生压力。对于一个完美的领导者而言,授权一旦出现无法预想的结果,就会让其陷入负面情绪的海洋中,要么降低自己的标准,要么会浪费时间指导和纠正,与其这样不如拒绝多此一举,自己干。
不授权的领导绝对不是好领导,而且也绝对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同。授权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领导者可不必事必躬亲,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最重要的事;第二,人人都有权力欲望,授权可以满足他人的欲望,如此,才能最大限度获取他人的认同。
我们可以从阳明心学的角度来解析授权。在王阳明看来,不会授权的领导注定事必躬亲,事必躬亲的领导其实是心在逐物。他举皇帝的例子说:“真正可以获取他人认同的君主只是垂拱而坐,六卿各司其职。心统摄五官,也要如此。如果眼睛要看时,心便在追逐颜色上;耳朵要听时,心便在追逐声音上。就好比君主要选任官员时,便去吏部;要调用军队时,又去兵部。如果这样,不但君主失去了君主的体统,六卿也无法各司其职。”
看到没有,领导者授权就像任命六部最高长官,让他们按照法律和良知去做。而领导者不授权,就变成了领导者既是皇帝,又是六部长官。据说蒋介石当年作为中国最高领导,居然会直接指挥军队中的营级长官。如此做的后果就是,你累个半死不说,被你侵占权力的人还非常不高兴。
王阳明所谓“逐物”,说的就是企业中那些不肯授权,事必躬亲的领导者。任正非说过,领导者被他人认同的最大源泉不仅仅是有处理问题的超级能力,还会让下属也感受到自己有处理问题的超级能力,人的能力一旦得到释放并被肯定,自然而然会由衷地感谢授予他权力的人。
所以说,授权是取得他人对你认同的最有效、最明快的方式之一。按照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来讲,你的良知喜欢用权力为自己获取价值,你自然要想到别人的良知也是如此,满足他人就是行动,是为知行合一。
当然,授权不但是门技术活,还是一门心法。如何正确、精准地授权,使组织运转如飞,得到下属的认同,领导者必须处心积虑,像狐狸一样狡猾,再像豹子一样迅疾精准,才能心想事成。
西方管理界的大师级人物德鲁克在谈到领导者授权时说:“每个领导者无论大小都在抱怨没有时间,或时间被别人占用,而没有带来真正的效益。其实领导者的时间,天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组织。”这段话非常老到,一方面说明了领导者必须授权,才能产生真正的效益;另一方面则暗示,领导者授权给下属是天理,因为领导者的权力不来自领导者本人,而是来自组织,领导者的权力绝不是自由独立的,它是组织永远的孩子,它始终在组织中流动。蠢材领导者和聪明领导者的区别就是:聪明的领导者让它流动(授权),蠢材领导者则堵截它,或者据为己有。
王阳明的军功中有一项是南赣剿匪。南赣地区的山匪横行百年,中央政府屡屡派人去剿,有的无功而返,有的小功不计。王阳明后来总结了这些剿匪司令无法成功的缘由——授权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中央政府派到南赣的剿匪司令(南赣巡抚)并非官职,“巡抚”是个差事,所有剿匪司令的职务都是御史,御史的权力微乎其微。皇帝在让御史来做这件事时,御史本人只能得到皇帝私下授予的权力,其职务本身的权力几乎没有,比如独立的军权,剿匪司令就没有,他进行任何军事行动前都要和各地军政长官商议,而不是命令。
王阳明后来就指出,皇上授权必须遵循一些原则,第一,确保任务和最终的成功标准是明确的,也是可以量化的。当时皇上授权某御史到南赣剿匪,成功标准不明确,也不能量化,似乎只要去和土匪打几场仗,就算是完成了任务。王阳明说,剿匪成功的标准是彻底平定匪徒,让匪患不再死灰复燃,如果有这样的标准,那才符合授权的第一条原则。
授权的第二条原则是,当你授权给某人或者某团队时,一定要让他们自己清楚明白地告诉你,他们认为的结果是什么!王阳明虽然认为人皆有判断精准的良知,可大多数人的良知没有那么光明,所以你绝对不能指望你说了什么,他们都可以听明白。
授权的第三条原则是,你所授权的对象必须有能力和资源来完成你交代的工作。在许多组织中,领导者授权常常所授非人,不但把事情搞砸,还会让那些有能力却没有得到你授权的人心灰意冷,如此,没有人会认同你,自然也不会追随你这个窝囊废领导。
所以,现代企业组织对授权对象的摸底是重中之重,领导者在授权给目标时,一定要对目标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判断,比如业务水平、工作业绩、应变能力、人品等,而人品又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任何组织都重视人品,也必须重视人品,这是传统文化中的“学以成人”的要求。当你授权给人品上乘的人时,会让其他人认可你的授权行为,也会认可你的人品。
王阳明之所以能建立超级事功,就在于他具备反向思维,他认为皇帝应该授权给他的原则是什么样子,比如其中有一条就是,领导者应该给授权对象提供必要的帮助,但不要时时干预。当授权对象寻求帮助时,最聪明的领导应该是先让授权对象提出解决方案,如此既能让他们从中学习,又能让他们刷存在感。这就是授权的第四条原则,用王阳明的说法是:勿忘勿助,“勿忘”是应该提供帮助;“勿助”是不要时刻干预,就像树苗,浇水灌溉免不了,可每天浇灌几十次,树苗就会被你活活整死。
授权的第五条原则是,你要授权给下属有意义的工作,如果授权只是帮你订个蛋糕,找个娱乐场所,或者是打扫一下你的办公桌,这不叫授权,这叫作践下属,当然也是在作践自己。但凡有点良知的人都有上进心,他们希望能在你的领导下快速提升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个交代,但琐碎的事无法让他们成长,他们会认为你把他当成了只能擦桌子的仆人,如此,不但不会跟随你,反而会离你而去。
授权的第六条原则是王阳明所谓的“天理人欲两全法”。被授权人必须感觉掌握了天理——你授予的权力对他而言就是天理。拥有天理的人必须尽到存天理的责任,最后得到人欲。用今天的说法就是“责、权、利”必须三合一:给人以权力,必须让他明白自己只有尽了责任,最后才能得到利益。另外,提醒授权对象:不要越权,只有在许可的权力范围内尽你之责,才有好处,一旦越权,就会有惩罚。
授权的最后一条原则是控权。权力固然是流动的,但毕竟是从你这里流出去的,所以你必须掌控权力之流,不要让它泛滥成灾,给自己和组织带来灭顶之祸。
控权不是像盯贼一样盯着授权对象,只有当出现授权对象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你才站出来。另外就是出现异常的人员变动、资金异常、质量事故、效益下滑、不能如期完成等情况时,授权者一定要及时过问,听取汇报,这就是控权。
领导者遵循控权原则,说明权力虽然流出,但源泉仍然在你手中。所以千万要明白一点:你授予他人的是权力,而不是你本人应负的责任。中国古代有句格言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其实就是,凡是你的授权对象搞砸了,只能说明你是个狗熊货色,根本怨不得别人。
图3-2
若想让下属认同你,团队从心底把你当成真正的领导者,你在授权的同时必须有担当责任的勇气和良知。
在王阳明心学的思路中,领导者授权给他人,其实是良知的转移。人对权力的欲望是无穷的,而且有时候不择手段也要获取,根本原因在于,权力可以改变他人的意志,权力可以决定他人的生死(企业中其实也是如此残酷),权力可以不需要倾听。
让他人品尝到权力的滋味,就像是把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果硬糖放在了蚂蚁鼻子前,蚂蚁必趋之若鹜。要他人品尝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良知判定下的符合天理的行动。
有人曾问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您和任正非的区别在哪里?”柳传志回答:“我不如他的地方就是,任正非比我敢冒险,他确实从技术角度一把敢登上,他是走险峰上来的,他摔下来的时候会很重。我基本上领着部队都是行走五十里,安营扎寨,大家吃饭,再接着往上爬山。”
话里话外,透露着一股子不服气。但柳传志所谓的“冒险”其实不能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任正非的“冒险”是敢于授权,他不懂科技,却敢把科技大权全部授出去。这就是授权的好处:按良知行动,收获必多!
最后,我们回到王阳明的那段关于“逐物”的比方。你终究会发现,做领导人是件特别辛苦的事,只有那些体力好、意志力顽强、心中有光明良知的人,才能把一个组织带上巅峰。而大多数领导者在人类社会最终只是混个脸熟,根本原因在于,在享受权力带给自己的各种花式按摩后,他很难真心实意地遵循授权七原则,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是最牛的,即王阳明所谓的“傲慢”;另一方面是,有的花式按摩让人痛并快乐,领导者既看到了痛又看到快乐,所以他不相信别人能享受快乐而不迷失,更不相信别人可以承受痛苦。
所以,愚蠢的领导者都一副忙得四脚朝天的样子,什么事都要参与下,团队成员跟随他就好像是一群工具,而不是人。“逐物”就是如此,像是个在小区中翻找垃圾的人,到处翻、到处搜,最后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眼中和心中只有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