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知行合一取得他人的认同 01 修身是最光明的领导力(1 / 1)

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而孝之德明矣;亲吾之子,以明其明德以亲民也,故能以一身为天下;亲民以明其明德也,故能以天下为一身。夫以天下为一身也,则八荒四表,皆吾支体,而况一郡之治,心腹之间乎?

——《书赵孟立卷》

让他人臣服你最简易明快的方式是权力,但让他人从心底认同你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认同你的良知。于是,若要得到他人的心,你只能用自己的良知作为武器,不但要全力以赴,更要全心全意地致良知,做到知行合一。

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已大致明白了知行合一的意思:遵循良知的指引去行动。在王阳明的思路中,大家都有良知,那么所思所想上人与人之间差别不大。我喜欢吃肉,大多数人也喜欢吃肉,我喜欢美色,大多数人也不会喜欢丑女。我的价值观和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固然在细节上有不同,然而大体上,大家的价值观是相同的。

所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可以交换并且共享的。也就是说,当我的良知判定一些事物是善或者恶时,别人的良知对此事物的判定也大致如此,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知与行本是一体,领导之法就在你的心中。

先来看一个故事。王阳明在浙江时,有个叫朱子礼的人担任诸暨县长。上任前,他来向王阳明讨教领导之道,但王阳明却跟他谈修心,并没有谈及关于领导力的问题。

王阳明对他说,领导之道就是修心之道,而修心只能从心上求,从你自己心上,而不是从心外的那些被领导者上求。

王阳明具体说了以下六点:1.克制自己的愤怒(惩己之忿);2.窒塞自己的贪欲(窒己之欲);3.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抛在一边(舍己之利);4.警惕自己的轻慢之心(惕己之易);5.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去己之蠹);6.彰明自己的本心(明己之性)。

朱子礼到任后,就严格按照王阳明这六个修心办法来管理县城百姓。他本来是半信半疑的,因为这六点好像和管理八竿子打不着,但用心行动后,他发现,这六点的确是管理真经。

我们现在一一来分析:

首先,克制自己的愤怒(惩己之忿)。在任何组织内,领导者眼中都有一些不着调的员工,他们应付工作,有组织无纪律,对组织没有认同感,好像是游**在组织之外的孤魂野鬼。管理者遇到这种员工时,肯定愤怒。可如果管理者能克制自己的愤怒,冷静下来分析他就明白员工为什么会对一些事情那么厌恶。他们厌恶的事情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工资不高,待遇不好,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工资和待遇上想办法。

第二,窒塞自己的贪欲(窒己之欲)。每个人都有贪欲,管理者也不例外。如果管理者能窒塞自己的贪欲,你就能明白员工为什么会喜欢一些东西。其实他们喜欢的也是你喜欢的,他们喜欢荣华富贵,喜欢不劳而获,这一切都是贪欲在搞鬼,那么,知道了这点,你就应该以身作则,对不该得到的金钱和**等贪欲有一个节制。当你这样做时,无形之中就会给下属树立一个榜样,下属也会或真或假地这样去做。

第三,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抛在一边(舍己之利)。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无可厚非,但如果你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那个人利益就应该让位于集体利益,管理者有责任为自己的下属争取最大权益,而不是时刻损害下属的权益。对于下属而言,集体利益固然重要,但个人利益应该更重要,分工的不同决定了对个人利益的看法不同。管理者通过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抛在一边,知道个人利益是什么后,自然就会知道下属追求的是什么,如同你是个有责任心的管理者,就应该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满足下属的追求。

第四,警惕自己的轻慢之心(惕己之易)。很多管理者站在高位时往往会自以为伟大,而不能警惕自己,慢慢就会产生轻慢松散之心。通过警惕自己的轻慢之心,就会明白下属粗心的原因,你在哪里有轻慢之心,在什么时候有轻慢之心,你就明白下属为何会粗心了。另外,你千万不要朝令夕改,否则会让下属无所适从而轻慢你,不把你的话当命令。

第五,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去己之蠹)。人无完人,管理者同样如此。管理者的身上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毛病永远在下属眼里无处可逃。如果你能改掉这些毛病,你就会明白下属的灾祸是什么。下属的灾祸就是他们身上也有和你一样的毛病,这些毛病害人不浅,如果要让他们改正,那就先从你自己开始。

最后,彰明自己的本心(明己之性)。任何人的本心都是向往光明和幸福生活的。当你彰显了这种本心后,你就会知道下属所认同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必须以善和光明为指导思想,凡是黑暗的、恶的,都要从企业文化中扫除。

据说,朱子礼用这种修心方法在任上修了三个月,居然大获成效。他欢喜地跑来向王阳明道谢,顺便请教修心之道。这一回,王阳明没有和他谈修心,而是和他谈管理之道。

图3-1

王阳明的管理之道也有六条:1.治理那些让百姓讨厌的问题(平民之所恶);2.做那些让百姓喜欢的事情(从民之所好);3.顺从老百姓的追求(顺民之所趋);4.对老百姓所忽视的问题加以警惕(警民之所忽);5.帮老百姓解决困难(拯民之所患);6.明白老百姓认同的是什么(复民之所同)。

朱子礼开始用这六条在任上进行管理,他通过治理那些令老百姓讨厌的问题,得以克制自己的愤怒;通过做那些让老百姓喜欢的事情,得以窒塞自己的贪欲;通过顺从老百姓的追求,得以让自己把个人利益抛在一边;对老百姓所忽视的问题加以警惕,得以对自己的轻慢之心也有所警惕;通过帮老百姓解决困难,让自身的一些毛病得以改正;明白了老百姓认同的是什么,因而让自己的德性得以彰明。

一年后,诸暨大治。朱子礼感慨地说:“我现在算是知道了,治政之道也有助于修身。”再后来有一天,他又向王阳明请教管理和修身的要点。王阳明就告诉他:“明明德(修身)和亲民(管理),两者是统一的。古人明明德从而能够做到亲民,同样,亲民能够让人明明德。所以说,明明德是体,亲民是用。而止于至善,不做到极致不罢休,就是要点。”

朱子礼最后总结说:“我现在是知道了,修身为什么有助于治政,治政为什么有助于修身,这都和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学说有关系。我信了,止于至善的确是最重要的。”

这里所谓的“止于至善”,就是用心修身,用心管理。管理和修身本就是一回事,修身、修心才是最光明的领导力,这领导力可以点亮人心,使人心所向皆是你。自然而然,你就会获得他人的认同。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和高管开会时,多次谈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让员工认同你这个人,而不仅仅是认同你的职位。他给出的建议是要努力抑制自私的本能,有意摒弃私利。

我们看他人的话语千万不能只看表面,比如稻盛和夫说的“抑制自私的本能”,这是修身,但绝对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抑制自私的本能时,知道什么是自私,也就是知道员工的自私是什么,知道了员工的自私是什么,你就能很好地应对它。

稻盛和夫还说,要做到信赖自己的员工,予以尊敬,并且赞赏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一种亲切感,如此才能取得他们的认同。这当然也是从自己修身层面来得出的真理。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赖,得到他人的鼓励,更喜欢和那些亲近的人交往,这就是人心,就是良知所使。懂得了这点,就会明白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谛,也就知道了该如何做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

稻盛和夫还说:“居于人上的领导们需要的不仅是才能和雄辩,而是以明确的哲学为基础的‘深沉厚重’的人格。包括谦虚、内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义的勇气,或者不断磨砺自己的慈悲之心——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必须是保持‘正确的生活方式’的人。”

“正确的生活方式”就是正确、光明的领导力,因为这种力量的源泉正是领导者的良知,能将这种良知付诸实践,就是知行合一。

玻璃大王曹德旺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你对员工如何”的问题。曹德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的员工,我都把他视同为孩子一样。”

曹德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有员工家属患了重大疾病,急需一笔钱救命,曹德旺二话不说,立即无偿捐了200万元。这种方式不仅仅是慈善,更是一种修身。曹德旺经常从自己出发,他会这样想:人在得大病后没有钱,简直可以憋死。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拿出钱给这位员工,这就是一种王阳明所谓的修身先从己出发,只要是发自良知的内省,正确判断,你就知道该如何在对待员工上知行合一,取得他人的认同。

我们谈到领导力时,常常会提到移情能力,简单而言就是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问题是,如果不从自己修身角度出发,明白对方的问题有多严重,即使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也只是个形式。所以,要获取他人的认同,就必须知行合一:先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知道对方的心,这才是阳明心学要求的领导力。

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知行是合一的,天理人欲是合一的,动静也是合一的,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甚至是冰火势不两立的事物居然都能合一,所以,对外的工作和对内的修行,也是合一的,即是说,自我修行是工作,工作就是自我修行。

让我们来看看王阳明是如何解释工作即修行的。他的弟子南元善在担任绍兴知府时,曾和他有过一次工作与修行关系的讨论。和朱子礼一样,南元善也希望王阳明能教他完美的管理之道。

王阳明告诉他:“管理的要点在于亲民(为人民服务)。”

南元善就问:“如何做到亲民?”

王阳明回答:“在于明明德。”

南元善又问:“如何做到明明德?”

王阳明答道:“在于亲民。”

这看着像是个绕口令,南元善大为不解地问:“难道明明德和亲民是一个意思?”

王阳明的回答是:“你说得对。明德的意思是,与生俱来、禀受于天的那种人的本性,是明明白白地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是不会看不到的,而做人的万般道理,都出自这个本性。这个本性就是良知。对于自己的父亲,没有人不知道孝顺的;对于自己的兄长,没有人不知道恭敬的。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感知,都能够自然而然地明白,这是因为人的这种本性明明白白地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自古以来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一点都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谁会看不到,所以叫作明德。但是,人心中的这种明德,可能会被人的私欲蒙蔽。‘明’的意思是,祛除心中私欲的蒙蔽,使这种明德,也就是人的本体得以彰明,仅仅如此,并不是说就能使人的本体有所增益。”

南元善再问:“那么,明明德的要点怎么是在于亲民呢?”

王阳明回答说:“如果你什么都不做的话,心中的明德是不会被彰明的。一个人如果想彰明心中的孝德,那他一定要对父母孝顺,做到了这一点,然后他才会明白地看到他心中本来就有的孝德;一个人想彰明心中的为弟之德,那他一定要对兄长恭敬,然后他才能明白地看到心中本来就有的为弟之德。君臣之道、夫妻之道、朋友之道,都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要想彰明心中的明德,要点一定在于做到亲民,亲民就是他能明白地看到心中的明德的原因。所以说,明明德和亲民是一个意思。”

南元善说:“亲民可以明明德,可以帮助一个人修身,但是,对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说,亲民也有这样的作用吗?”

王阳明回答说:“人是天地之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民’的意思是,世间万物对你来说都可以叫作‘民’;能以天地万物为‘民’,天、地、人三才之道当然也就可以兴盛起来。所以说,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善待天下人的父亲,那么天底下的父子就没有不亲善友爱的。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对别人的兄弟也恭恭敬敬的,那么天底下的兄弟就都能够恭敬友爱。君臣、夫妇、朋友,乃至鸟兽草木都亲善待之,为的是尽力按照心中的天性来为人处世,使自己心中的明德得以彰明。这样去做的话,就可以说是使自己心中的明德彰明于天地万物,自然也就家齐国治天下平了。”

南元善问:“那么,为什么要止于至善呢?”

王阳明的回答是:“过去有的人想明明德,但往往会失于虚妄空寂,对于家国天下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是因为他不知道明明德的要点在于亲民,像佛家道家的思想就有这样的问题;而有的人的确是想亲民的,然而最终却不过是弄一些智谋权术,没有什么仁爱善良的诚心,这是因为他不知道亲民是为了明明德,像春秋五霸那样的功利之徒就是这样的。他们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不知道止于至善。所以‘至善’是明德、亲民的终极原则。人禀受于天的本性是极为纯粹的至善,它那种灵明不昧的特质,就是至善的生发显现,这就是明德的本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良知’。至善的生发显现,表现在肯定对的、否定错的,这都是我们心中天然自有的,不容许有些微的人为的设计、考量、增益减损。如果稍微有一点设计、考量、增益减损,那就是有了私心和耍了一些小聪明,就不是我们所说的‘至善’。可是有的人就是不知道至善之心就在自己内心,而向外去耍一些小聪明,所以才会蒙蔽了内心的是非准则,以至于至善之心奔腾决裂,人欲肆虐,天理灭亡,明德亲民的学问也就变得混乱不堪了。所以,止于至善对于明德亲民来说,就像规矩画方圆一样,就像尺度量长短一样,就像权衡称轻重一样。方圆如果不止于规矩,就失去了准则;如果长短不止于尺度,丈量就会出错;如果轻重不止于权衡,重量就不准确。如果只知道明明德和亲民,却不追求‘止于至善’,那就失去了明明德和亲民的原则与宗旨。这就是所谓的大人之学。大人,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只有对明明德、亲民以及止于至善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南元善最后感慨地说:“太妙了!大人之学原来是这么简易。我今天算是知道了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什么意思了。我今天算是知道了,天下是一家,中国人是一人!‘世间哪怕只有一个人没有感受到上天的恩泽,那我也会觉得自己正在苦难中受罪。’伊尹说的这句话算是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了。”

亲民和明明德就是一回事,明明德必须去亲民上呈现,如此才能合二为一。很多管理者在做管理时,恰好忘了管理的要义不是管,而是服务,如此则会不顾员工的感受制定各种让员工高不可攀的规则,让员工抓耳挠腮,愤愤不平。倘若管理者真能做到明明德,也就是以良知来制定规则,以良知来为员工服务,那就是止于至善,就是将亲民和明明德合二为一,修行就是工作,工作同时也是修行。能拥有这种意识,并能辅助实践,纵然是平天下这样的事也能做到,何况是一个小组织呢!

有个叫赵仲立的官员也向王阳明请教管理之道,王阳明说:“管理一方的职责,以亲民为要,如果不懂得亲民,就不可能治理好一方。”

赵仲立问:“怎样亲民?”

王阳明回答:“明明德可以做到亲民。”

赵仲立继续问,“怎样明明德?”

王阳明回答说:“亲民可以明明德。”

赵仲立问,“明明德和亲民是一回事?君子治理一方,难道像您说的这样就行?”王阳明说:“当然,如果你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别人的父亲,那么孝德就得以彰明、弘扬;弘扬内心中善良光明的德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民,就能一心为天下百姓着想;亲民,弘扬了光明的德行,所以能以天下为一身。一旦能以天下为一身,那么八荒四表都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何况是一个郡县的治理,难道不更是在心腹之中吗?”

中国古人常称那些地方官员为“父母官”,其实正是希望管理者能做到亲民。唯有亲民,才能有意识地为人民服务,才能用真心换真心,才能和员工做到良知的交换。把员工当成自己的亲人去对待,就没有做不好的管理。

领导者在工作中的修行,其实就是在服务员工中进化自己,从而让组织不停地进化。这既是领导力的高超表演,也是获取他人认同的最立竿见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