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是在六月十日获知哥舒翰兵败、潼关沦陷的确切消息的。
事态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即便是御驾亲征也没用,而且缺少粮食和军队的长安也不具备固守的条件,唯一可行的对策就只有进行战略转移了。
但问题是转移到哪里去呢?李隆基紧急召开了宰相会议,想要听取大家的意见。
对于这个问题,杨国忠心里早就有答案了,他当场提议巡幸蜀地。这不仅是因为蜀地易守难攻,更因为杨国忠本人身兼剑南节度使的职务,还曾在那里长年生活,了解情况,比较方便他控制皇帝和朝政。
当然,公开的理由是杨宰相料事如神,早有先见之明,在安禄山谋反之初他就派人筹备物资粮草,如今刚好可以满足朝廷日常运作的需求。
经杨国忠一介绍,幸蜀提案得到了包括李隆基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十二日凌晨,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统领的禁军护卫下,李隆基偕太子、杨贵妃及其姐妹、宰相杨国忠、韦见素等人出延秋门,向西秘密撤离。
必须承认的是,李隆基这次出逃做得很不地道。当时朝廷对外声称皇帝陛下准备御驾亲征,还特地要求百官在皇帝出征期间务必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个幌子,皇帝直接就跑了。而且李隆基这次秘密跑路,不但没跟文武百官通气,竟连一些皇亲国戚都没打招呼,无数王妃、公主、皇孙就这么被丢在了宫里自生自灭。后来要不是伺候皇帝的轮班宫女发现寝宫人去宫空,开始自发逃出皇宫求生,整个长安城里的人还会继续被蒙在鼓里。
虽说李隆基的不辞而别有失皇帝的身份,但好在他还没有完全丢掉自己的良心。比如当时杨国忠建议一把火烧掉左藏(相当于今天的国库),不要留给叛军。李隆基知道了赶忙阻止,他表示如果叛军打进来后找不到钱,就会更凶狠地劫掠百姓,不如留给他们,少让老百姓受点苦。又如在通过渭河上的便桥后,杨国忠马上命人烧桥。李隆基闻讯后,说不久一定会有许多人要通过此桥逃难,我们不能断了他们的生路。于是他特别吩咐高力士留下来,把大火扑灭后再跟上队伍。
逃命的时候还能想着老百姓,应该说,李隆基虽然已经不再是个好皇帝,可依然还算是个好人。
不过李隆基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秘密出逃加剧了关中地区的混乱状况,而这种群龙无首的乱局很快也将直接影响到他本人。
六月十三日太阳升起的时候,经过一夜的奔波,李隆基一行人已经跑到距长安四十里的咸阳望贤宫。他们本打算在这里歇息一下,补充点水和食物,可进到宫里才发现人早就跑光了。这就没办法了,李隆基等人只能继续前进,然后他们很快发现沿途的各级官员也都跑了。在这种大难临头的生死关头,根本没有人把皇帝一行当回事。直到中午时分,李隆基的早饭还没有吃上。
见到皇帝陛下饿着肚子,杨国忠便亲自出马去找饭了,在跑了好几个地方后,杨国忠最终买回了胡饼献上,这才让李隆基不至于继续饿着肚子前进。
不过觉得饿的并不只有李隆基,随行跑了一夜的众人都是饥肠辘辘的状态。可是当地百姓所能提供的食物却只能保证皇子皇孙们吃个半饱,普通士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继续饿着了。当然此时此刻没有人料到,饥饿将会成为一条导火线,在不久的将来引发改变整个国家前途命运的事件。
得知长安以西的各州县都已经陆续出现了官员弃职逃走的现象后,李隆基等人决定加速赶路,至少要在人都跑光前赶到一个大点的地方,先解决吃饭问题。为此西进团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六月十三日的深夜跑进了金城(治今陕西兴平市)。
然而他们终究还是慢了一步,李隆基进城的时候,城里几乎没人了,士兵们搜遍了全城才勉强凑够每人一碗的粮食量。简单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所有人便再次被催着起来赶路。六月十四日的中午,李隆基一行来到了马嵬驿。
关中六月中旬的太阳比较毒,人走在烈日下很容易心生烦躁,特别是在被饥饿、疲劳折磨了一路的状态下,情绪更是不太稳定。
没有人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从哪个人开始,禁军士兵中那股积压已久的愤怒和不满在不知不觉中被释放了出来。
最先察觉到情况不太对劲的,是身为禁军主帅的陈玄礼。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向李隆基汇报这一问题,而是先去找了另一个人——李静忠。李静忠是个看上去普通其实并不一般的太监。因为他同时是两个大人物的亲信,这两个人一个是高力士,另一个则是李亨。
经过同李静忠的秘密商议,陈玄礼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准备出手除掉自己本就不喜欢的杨国忠。而李静忠则代表太子表示将予以全力的支持,并且马上派人将陈玄礼的打算告知了太子。
据说李亨得知此事后没有当即同意,他认为即便现在带兵砍死了杨国忠,这事也不算完成了,毕竟杨贵妃还在皇帝身边,而自己的老爹又对杨贵妃百依百顺。所以,在他看来需要先详细讨论清楚善后的事情,之后才能谈要不要拿杨国忠开刀。
不过就在李亨犹豫不决的时候,杨国忠已经被一伙人团团围住了,围他的人倒不是想要他性命的禁军士兵,而是二十来个想要找杨国忠讨些食物的吐蕃使臣。
说来这些吐蕃使臣也是挺惨的,因为他们被要求自行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这伙人本来就汉语不大纯正,再加上穿得很吐蕃风格,所以找吃的难度很大。他们大概是实在饿得不行了,这才直接堵住了杨国忠,希望这位大唐宰相能帮个忙。
正当杨国忠用心思索着如何把“闪到一边去,别烦老子”这个意思以合适的外交辞令表达出来时,不知有谁喊了这么一嗓子:
“大家快看!杨国忠正和吐蕃人密谋造反呢!”
只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杨国忠的身上,下一秒钟就群情激愤了。
不等杨国忠开口解释,现场就有人弯弓搭箭向杨国忠射去。只听破风声响,箭矢就钉在了杨国忠的马鞍上。紧接着,杨国忠便看到了让他无比战栗的情景,成百上千个胆大包天的人挥舞着兵刃或是拳头,像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向自己涌来。
值得称道的是,杨国忠虽说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反应依旧敏捷,见状况不妙,他当即催动**宝马,夺路而逃。杨国忠的马不愧是数一数二的良驹,只一会儿的工夫便驮着他逃进了驿站的西门。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杨国忠身后的士兵始终紧追不放。因为不久之前主帅陈玄礼已经暗中和大伙儿通了气,今天就是要铲除杨国忠及其党羽,为国除害。
于是参与护驾的几百名大兵都豁出去,纷纷加入围堵杨国忠的行动中来。
虽说众士兵渐渐把杨国忠的道路彻底堵死了,可杨国忠骑在骏马之上左冲右突,大伙儿一时间也不能接近他。
说时迟,那时快,突然又是一道凌厉的风声,这支箭不偏不倚地正中杨国忠的鼻梁,并且直接把人射落到了马下。
那名放箭的禁军士兵似乎对自己的技术很有把握,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他已然冲到了近前,上去就补了一刀。
为了保证杨国忠死得透彻一点,士兵们蜂拥而上,乱刀齐下,将杨国忠砍为数段。至于他的首级早被射箭的那位仁兄砍了下来,挂到驿站门口示众。
顺便一提,那个立下了除杨国忠首功的禁军士兵,他的名字叫张小敬(此处来源为时人姚汝能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的相关记载)。
杨国忠死了,不过对于士兵们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众人赶忙四散出去,寻找杨国忠的亲戚与亲信。
在愤怒的士兵们的通力合作下,杨国忠的长子杨暄当场被射成刺猬,老婆裴柔被追进林子里自杀,姐妹韩国夫人则死于乱军之中。至于剩下三个跑掉的儿子,不是最终被人抓到杀掉,就是死在了狱里。总之,不论男女老幼都没逃过这一劫。相信这一幕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没能预见到的。
在这场突发的兵变中,一些朝廷高官也跟着倒了霉,御史大夫魏方进因指责士兵们擅杀宰相被当场砍死,跟杨国忠搭班的宰相韦见素出面控场,被一顿乱拳打得头破血流,差点也没了命。
事实上,这群士兵并没有完全杀红眼,失去理智,比如当时有人喊了声“不要伤害韦相公”,大家就立马停手了。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人就是皇帝了,他们要逼迫皇帝完成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下令杀死自己最爱的女人。
李隆基意识到外面出了事情的时候,士兵们已经把马嵬驿重重包围了起来。而李隆基不愧是老油条,他第一时间便猜到有人发动了兵变。只不过他不能确定是谁牵头的,因为在李隆基那里有两个人可以做到这件事,一个是太子李亨,另一个则是杨国忠。
不过当身边的人说是杨国忠造反了的时候,李隆基还是显得十分吃惊。因为他很清楚,目前的状态对杨国忠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即便是杨国忠有心谋反,最好的机会也是等到了蜀地再说。
然而只过了一会儿,李隆基就立即反应了过来,并不是杨国忠造了反,而是杨国忠被人诬陷造了反,发动这场兵变的其实另有其人。
可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李隆基已经无从得知,也无法做出判断,毕竟杨国忠被砍死了,连那几位吐蕃使臣也已经是死无对证的状态。素来脑子快的皇帝陛下马上装了回傻,先给这次兵变定了性,肯定了大家为国讨贼的能动性和行动力,紧接着致以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虚的场面话扯完了,李隆基当即话锋一转,要求将士们就此收队回营,好好休息。
结果比较尴尬,没有一个人动。这些士兵不但充耳不闻,反倒是紧盯着李隆基和他身后的住处,好像随时都要冲过去接着砍人一样。
李隆基知道士兵们在打什么主意,但是他不能直说,只得找来了平时人缘很好的高力士去同士兵们交涉。
代表士兵们回复的,是陈玄礼。
由于君臣二人都是有数十年交情的老相识了。这个时候陈玄礼也不绕圈子,直接提出了大兵们的诉求:“杨国忠谋反,贵妃不宜继续留在陛下身边侍奉,希望陛下能忍痛割爱,将贵妃一并正法。”
最为担心的一幕终究还是发生了。
“朕当然自有处置。”
说完,李隆基不再顾及士兵们的反应,转身进到了房间里。
进门之后,李隆基就拄着拐杖低头不动了,好像在用心思考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京兆录事韦谔意识到再拖下去难免会有危险,奓着胆子打断了李隆基的沉思:
“如今众怒难犯,安危只在顷刻之间,还请陛下速做决断!”
见到韦谔在那里不停地叩头,直到血流满面,李隆基终于发话了:“贵妃常居深宫,怎么可能会知道杨国忠造反的阴谋!”
眼见外面的士兵们摆出了一副杨贵妃不死,这事儿就不算完的架势,侍立一侧的高力士不能再继续保持沉默了。
“贵妃诚然无罪,可是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贵妃还留在陛下身边,这样他们岂能心安?希望陛下再慎重考虑一下,只有将士们觉得安全了,陛下才能真正安全啊。”
李隆基知道高力士说得没有错。如果不杀杨贵妃,接下来的局势大概率会失控,到那个时候自己这个皇帝不但救不了心爱的人,很可能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但要是杀了贵妃,李隆基也的确于心不忍。虽说当年两个人并不是因为纯粹的爱情走到一起的,但这么多年分分合合之后,彼此的感情变得越来越纯粹了,李隆基感受得到,杨贵妃已然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就此失去了杨贵妃,李隆基也会丢失一部分自我。
不过时间已经容不得皇帝陛下继续纠结下去了,外面士兵们已经从最初的安静等待变得有些躁动,他们渐渐没了耐心,危险也开始离房间里的人越来越近。
在所有人的瞩目下,李隆基不禁发出了一声长叹:
“就按他们的意思去办吧!”
高力士当即领命带杨贵妃进到了驿馆内的佛堂,并很快缢死了她。随后用小车载着杨贵妃的尸体来到了驿馆的中庭,示意陈玄礼和几位士兵的代表来确认。
在确定这个女人完全没有了呼吸后,陈玄礼立刻带头摘掉头盔,卸下铠甲,向李隆基磕头请罪。
“杨国忠败坏国家大政,引发了这次祸乱,使得天下生灵涂炭,陛下乘舆播越,有着如此大罪若不诛杀掉,祸患是不会终了的。臣等为社稷大计,出此下策,还请陛下惩罚我们的矫诏之罪。”
“杨国忠是朕识人不明,用错了他。朕近来其实也有所觉悟,发现了此人的奸诈。原本朕是想着等到蜀地安顿好后再收拾他,谁知神明启发了爱卿,代朕出手,实现了朕的夙愿,朕高兴还来不及呢,接下来肯定是要给大家封爵奖赏的!”
话音刚落,陈玄礼马上带领士兵们三呼万岁,感谢皇帝陛下恕罪。待李隆基令其替自己晓谕军士,陈玄礼这才统领在场将士叩头退下,回营去了。
至此,马嵬驿的这场突如其来的兵变终于以还算平和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不过事情还没有完全了结。第二天一早,李隆基下令继续前进时就又出事儿了。士兵们公然拒绝执行皇帝陛下的命令,他们表示蜀地是杨国忠的地盘,那奸贼虽死,可他的亲信属下都在那边,所以不能过去。
可若是不去蜀地,那去哪里呢?有的人建议去河西、陇右,有人提议去灵武,有人主张去太原,更有人提议趁早返回长安,别瞎折腾了。
对于以上种种建议,李隆基全都不认可,他还是想要按照既定计划前往蜀地。但考虑到士兵们的情绪,皇帝陛下也不敢直接下命令强制执行。
眼看事态再度陷入僵局,韦谔提出了一个建议,考虑到目前的兵力情况,回长安肯定是不行的,为今之计不如暂且前往扶风郡(今陕西宝鸡市),再慢慢商议去向。
韦谔的这一意见得到了李隆基和广大禁军将士的认同,于是队伍终于继续西行,可没走多远,突然被一拨人拦住了去路。
拦路的是一群老百姓,为首的是一个老头,身手相当利落,一个俯身就跪倒在李隆基的马前:“皇宫,是陛下的家;陵寝,是陛下百年后的安息处。如今陛下舍弃了这里,是打算到哪里去呢?”
这句话十分直击心灵,当时就把李隆基给问住了,让皇帝陛下手握马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好在李隆基瞥见了身旁的太子,他很快就有了主意,留下了太子给老百姓做详细解释。于是太子李亨很快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上千名百姓围在了垓心,李隆基则趁机驱马前行,先到下一站等候。
然而李隆基最终等来的不是太子,而是太子的长子广平王李俶,他被派来向祖父告知太子的决定,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字:不走了。
根据李俶的说法,太子在被众多百姓哭劝挽留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在此国家危难之时,自己身为太子所必须做出的牺牲。于是太子决意就此与皇帝陛下分开,带领东宫的原班人马收拢西北驻防守边的各部队,伺机讨贼平叛,收复失地。
事态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李隆基的预料,听完李俶的话,他沉默了一会儿,随即表示这或许就是天意,命令从后续部队中分出两千人划归太子统领,并把平日里只有自己可以骑乘的飞龙厩马送给太子。
在接连下达了这两个命令后,李隆基似乎依旧不大放心,他召集了被派出的士兵嘱咐道:“太子仁孝,足以奉持宗庙,你们务必好好辅佐他。”
同时他还特地让人给太子带了话:“你要好好努力,不要挂念我。西北诸族的部落,我素来待他们很好,你一定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
据说,太子听了这句嘱咐后泪流满面,向着南边父亲的方向号泣痛哭。
不得不说,当时的场面应该是非常煽情感人的,这充分展现出一个父亲所能给予儿子独自走上战场、面对未知凶险的那份深沉的父爱。可是,如果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我们同样不得不承认,这看似和谐有爱的场面似乎有些问题。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在与李亨确定兵分两路后不久,李隆基就又派人把随同自己前行的东宫部分家眷和亲信送去给李亨,同时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自己有意传位给太子。
当初都知道要分开行动,好马也给了,兵也给了,为什么就没有想到把李亨的东宫人马一次性送过去呢?如果真的是想要全力支持太子,给他凝聚天下兵马的合法性和权力,为什么不直接下诏传位,却只是传递过去一个有意传位的意向?
这里冒昧地揣测一下,此时的李隆基大概率已然怀疑,他在马嵬驿所经历的都是太子精心设计好的,自己不知不觉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被迫同意太子势力脱离自己的掌控,独立发展。所以,带着东宫的人又走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是为了拿这些人当人质,谨防自己遭遇不测,遣使传达让位的意向则是为了试探,以确定接下来的凶险程度。
由此也直接关联到了一个争议了上千年的议题,那就是马嵬驿之变到底是自下而上突发的一次兵变,还是由太子势力设计谋划的一次军事政变。
不论史书上怎么包装,都不难看出,李隆基一直以来对李亨是有防备的。比如借李林甫之手除掉和太子关系密切的军方大将皇甫惟明、王忠嗣等人,利用太子妃嫔的父兄犯错误的机会敲打太子,迫使太子被迫两次离婚,等等。甚至于在安禄山叛乱之初,李隆基组织出征的平叛军队所任命的大元帅都不是理所应当的太子,而是自己另一位很优秀的儿子、第六子荣王李琬。
很明显,李隆基并不愿意太子同军队方面再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更不希望太子能直接掌握兵权。
不过太子和他背后的智囊们轻易就化解了危机,比如李亨通过曾做过高力士仆人的李静忠和高力士深化了友谊,让高力士选择帮助自己抗衡杨国忠;荣王李琬受命出征仅仅数日,竟然莫名其妙地死掉了,死因不明。可见李亨也并不像表面上那么逆来顺受、毫无手段。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李亨就是马嵬驿之变的幕后黑手。虽说如果在杨国忠活着的情况下进入到蜀地将万分凶险,而且他们二人早已经失去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可能性。而兵变发生的前夕,太子的心腹太监李静忠也的确同马嵬驿兵变的实际指挥者陈玄礼有频繁的秘密接触。可以说是动机和行迹都很明显,然而这种断言的背后其实存在着一个极大的漏洞。它忽略了李亨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由于前半辈子先后处于李林甫、杨国忠的算计中,又很清楚皇帝聪明又敏感,因而李亨被打磨出了偏优柔寡断的性格,这就使得他在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情况下不会冒险出手。所以相信李亨应该确实像史书中讲到的那样,事前知道有人要搞兵变除掉杨国忠,却犹豫不定没能下定决心深度参与。只是在兵变结束后借机设了一个被迫留下的局,帮助自己摆脱了被老爹和杨国忠残余势力控制的命运。
之所以这么断言,也是因为在马嵬驿之变全过程中有一个太子李亨完全没法搞定的人,这个人就是陈玄礼。
自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开始,陈玄礼就一直不离不弃。直到后来李隆基入蜀成为太上皇,再到回长安后被软禁,他都始终守候在李隆基的身旁。这样一个跟了李隆基四十多年的铁杆亲信,太子是无法更不敢尝试去收买的。因此所谓的太子联合陈玄礼一起策划兵变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种种迹象表明,马嵬驿之变应该就是因为饥肠辘辘的禁军士兵对身处的境遇不满意,然后被身为禁军长官的陈玄礼发现,随即在他的有意引导下把怨气撒在了杨国忠的头上所引发的一次兵变。陈玄礼的用意并不在帮助太子或逼迫皇帝,只是为了替天行道,除掉祸国殃民的杨国忠。至于杨贵妃的死,很可能只是一场意外。当然,前提是杨贵妃在那一夜真的死了的话。
从事后的发展来看,李隆基并没有找当夜迫使他做出赐死杨贵妃决定的任何人的麻烦,即便是对于陈玄礼,李隆基也是一如既往地信任,后来俩人还搬到同一个宫中去住,成了同一个屋檐下的室友。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李隆基想要招揽人心,维护政局的稳定与自己的安全,所以法不责众、既往不咎了。但这并不符合李隆基先生有仇必报的性格。
如果从陈玄礼的角度来看,只要他精神正常的话,绝对不会敢在逼迫皇帝下令赐死爱人的情况下,还日日夜夜在他的眼前晃来晃去,反倒是应该主动申请带兵跟着太子李亨留在北方。毕竟夺妻之恨和杀父之仇一样,自古就是不共戴天的梁子,有仇不报的话,基本上就没脸出来混了,对于皇帝来讲,更是如此。
可陈玄礼似乎丝毫没有心理负担,他不仅实现了陪李隆基走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诺言,回长安时还被封为食邑三百户的蔡国公,这充分说明他和李隆基之间没有出现隔阂,也就是说或许逼迫皇帝杀妻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虽说无论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无一例外地称杨贵妃在当夜是被下令缢杀,而且以陈玄礼为首的一群将领士兵还特地跑来验明了正身,当场宣布确认死亡的。但是在事后相当多的笔记杂谈、私家野史里,人们却普遍认为杨贵妃其实没有死,而是活到很大年纪才老病去世的。比如《长恨歌》以及相关的小说《长恨歌传》就持这种意见(一般《长恨歌传》都会以前言的形式载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前面)。据考证,白居易和《长恨歌传》的作者陈鸿创作的时间是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的冬天,距离马嵬驿兵变刚刚过去了五十年的时间。由于当时在位的唐宪宗已经是李隆基孙子的孙子,当年亲身经历过马嵬驿兵变的绝大部分人都早已不在人世,所以那会儿公开谈论马嵬之变并不会惹来什么麻烦。再加上陈鸿本人很有历史学家挖掘真相、秉笔直书的责任感,他毫不避讳地把李隆基耍手段从自己的儿子府中强取杨贵妃的事情写了出来,所以陈鸿和白居易这对好朋友对这段历史的记述应该是比较接近真相的。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人是可能出现假死状况的。也就是说,即便当时没呼吸和脉搏,看起来像是死去了一般,但只要稍微过上一段时间或是稍后立即进行抢救,这个人是可以活过来的。
当然,在当时如果要做到这一点,瞒过所有士兵的眼睛,就必须同时具备专业的技术和高超的演技。不过这也是可以办到的,因为奉命对杨贵妃执行死刑的,是高力士。
高力士是李隆基心腹中的心腹,深知李隆基的心思和需求,他和杨贵妃平日里关系也很不错,再加上史料中透露出他很有可能早就知道了兵变会何时发生,所以有充足的动机和时间在帮助杨贵妃逃过一死的事情上进行某些操作。比如使用特殊药物或勒脖子的特殊技术让杨贵妃进入假死的状态,又如找个宫女来代替杨贵妃,等等。要知道,那会儿已经是深夜,不论是在强迫皇帝逼死爱妃的精神压力下,还是在男女尊卑之防的限制下,陈玄礼等检验尸首的人都不会看得特别清楚。更何况,陈玄礼本人还有配合做戏,带头放水的可能。
至于官修正史上对于杨贵妃的死亡与否,其实也留下了一丝转圜的余地。
在两唐书的《杨贵妃传》中都写到李隆基从蜀地回到长安后,曾秘密派出亲信宦官前往马嵬驿改葬杨贵妃的遗骸到别的地方。但这件事最终没办成,因为当这位宦官打开坟茔后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尸体,有的只是当初充当棺椁包裹杨贵妃遗体的那一席紫色的褥子,以及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启瘗,故香囊犹在)。
那杨贵妃到底在哪里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其中比较靠谱,能够自圆其说的说法大致就有修道说、隐居说、赴日说、留美说这四种。在这四种说法中,又以修道说的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
这种说法主要是依据现存史料加《长恨歌》《长恨歌传》进行推理的。出身北大的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俞平伯就是这一说法的主要支持者。他在《〈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中指出《长恨歌》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以及“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这几句诗是白居易在向世人暗示杨贵妃其实没有死在马嵬坡。据俞先生的考证,当时六军哗变,贵妃是被人劫走了,虽然她未死于乱军之中,可从此流落民间,后来辗转成了女道士,最终孤独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有必要说明的是,俞老先生说的这个女道士并不是我们想的女道士,而是对某种古老的特殊职业人群的讳称,因为诗文中对杨贵妃所居住的海外仙山中住所的诸多细节描写很像是当时的青楼,所以俞老先生得出了“太真以贵妃之尊,乃不得免风尘之劫,贻宫闱之玷,可恨孰甚焉”“明皇知太真之在人间,而不能收覆水”“其事殆丑恶……乐天为有唐之诗史……按而不断,其意自明。陈鸿作传,唯恐后人不明,故点破之”的一系列结论,而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之所以称作“长恨”,是由于杨贵妃因杨氏一门在马嵬之变中遭受惨祸而耿耿于怀,随之下定决心要将李隆基彻底忘记。也就是说,杨贵妃主动抛弃了李隆基和二人之间多年的感情与誓言,因此造成了李隆基的“长恨”。
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不能不说确实有些虐心。相较于修道说,其余的几个说法就相对好一些。比方说在隐居说中,杨贵妃在被勒死后“既解帛而气复来”,随后在处理后事的太监、宫女的帮助下逃回了老家,就此隐居到去世。她在隐居期间对李隆基依旧十分想念,但考虑到杨家的名声太差不敢同宫内取得联系,于是只能靠刺血抄写佛经的方式来为皇帝祈福。在我看来,这一结局谈不上美好,却让人感到十分温暖。至于赴日说和留美说大致路数相似,说是杨贵妃没死,之后传奇地漂洋过海到了日本或美洲,最终在当地无疾而终。据当地人介绍,到现在还保留着杨贵妃当年的居所、墓碑等遗迹。是真是假,今天是很难断定了,反正是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的旅游收入,也算是杨贵妃身后的一点功德吧。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自六月十四日后,李隆基同杨玉环再也没有见面,只留下了一个老人手拿香囊独坐在深宫之中,望着月亮,唏嘘哭泣,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