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之所以决定要出手算计李适之,据说是因为他做了一个十分清晰、真实的梦。梦中的李林甫见到一个瘦高个、长胡子的人步步逼近,然后就杵在自己身边,怎么推都推不走,直到被逼到无路可走才惊醒过来。
起初,李林甫并没有把这个梦当回事,直到他碰见了裴宽。
裴宽是李适之的好朋友。天宝三载(744),李隆基任命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就征召这位身为前范阳节度使的裴宽入朝出任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李林甫见到裴宽的时候就觉得他同梦中的那个人长得有几分相似,心中有了些许不安。不久之后,他得知皇帝陛下从河北地区的将士那儿听说裴宽在范阳期间为政严明,深得各族百姓的爱戴,龙颜大悦,有意进一步重用裴宽。
考虑到裴宽已经是监察系统的一把手兼财政部的部长,再升一级也就是宰相了。再加上此人与李适之交好,一旦进到中书门下一定会同李适之联手限制自己,所以李林甫决意从裴宽开始,将这两位潜在的竞争对手一一除掉。
思来想去,李林甫最终想到了一招借刀杀人的妙计。他先找到曾经被裴宽揭露虚报战功的刑部尚书裴敦复,用一番洗脑式的唠嗑让裴敦复相信他是自己人。随后李林甫巧妙地扩大并利用二人之间的既有矛盾,让裴敦复贿赂杨贵妃的姐姐秦国夫人杨三娘,将裴宽贬为睢阳太守。见裴敦复出招成功,李林甫“黄雀在后”,突然出手将其外调为岭南五府经略使,紧接着又找了个借口将他贬为淄川太守,完成了对李适之、裴宽联盟的彻底扼杀。
等到裴宽再无翻身的可能,李林甫开始一边给李适之挖坑,破坏对方在李隆基心中的美好形象,一边设计剪除张垍、韦坚、皇甫惟明等同李适之要好的朝臣,终于迫使李适之主动提出辞职。
李适之被朝廷批准辞职后,新来的宰相是曾任李隆基贴身秘书的陈希烈,但这位仁兄的行事作风一点也不“烈”,他对李林甫言听计从,甚至依据其提议每天上午十点就下班回家了。自此一切军国大事完全取决于李林甫,他只需在家中做好决定,再让文书官抱着公文找陈希烈签个名就可以了。
李隆基不再关心政务,陈希烈又是一味附和,朝中剩下的大臣在李林甫面前同样唯唯诺诺,大唐仿佛已经成了李林甫的一言堂。看来当初那场噩梦似乎是周公开的一个玩笑,只是虚惊一场而已。
但并非如此。李林甫不知道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找错了人。那个更加符合“瘦高个、长胡须”特征的人其实才刚登上历史舞台,他便是杨国忠。
众所周知,杨国忠是杨玉环的远房堂兄,其祖父杨友谅和杨玉环的祖父杨志谦是亲兄弟。但很少有人知道,杨国忠同另外一个历史名人还沾亲带故,那位就是武则天的情夫张易之。
这里之所以说是沾亲带故,主要是因为杨国忠同张易之的关系存在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张易之系杨国忠的舅舅,而另一个说法一听就很有故事了:杨国忠其实是张易之的亲儿子!
据《天宝故事》记载,当年武则天实在是太喜爱张易之了,于是女皇命人在张家建了一座空中楼阁,张易之回家后只能在楼上睡觉,只要他一上楼,就有专人把楼梯撤掉,以防张易之有机会接触到别的女人。
要知道,武则天平时基本不给张易之回家的机会,即便偶尔给他放两天假,还要束之高阁,这在张妈妈看来就是有心让老张家断子绝孙,所以她买通了守卫秘密安排自己的婢女蠙珠上楼与儿子幽会。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蠙珠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私生子就是后来的杨国忠。
这个说法的真实性有多大,时至今日很难断言,但是从杨国忠年轻时风流倜傥的性格来看,确实很有昔日张易之的风范。而且杨国忠很会讨女人的欢心,一来二去之下,居然同杨玉环的二姐在一起了。因此当天宝四年(745),李隆基正式下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时,杨国忠趁势崛起,先是被委任为金吾兵曹参军,后来很快升任闲厩判官,直至监察御史。
有皇帝最爱的杨贵妃作为后台,自身又是底层一步步混上来的,因而深谙结交奉承之道,所以杨国忠命中注定将成为李林甫最强劲的对手。
不过,要论会说话、能办事、摸得透皇帝心理的本事,李林甫排第一,而杨国忠仅能排第三,这第二的殊荣属于另一个人——安禄山。
安禄山在拍马屁这一领域里绝对属于天才型选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天宝六年(747)的入宫参拜。
当时安禄山入宫觐见,一抬眼就发现李隆基和杨玉环是并排坐在一起的,他二话不说先朝着杨玉环所在的方向干净利落地跪了下去,等到恭敬地给杨贵妃磕完头,这才掉转方向拜见了李隆基。
对于安禄山这样的行径,李隆基说实话有些不太满意,于是便询问安禄山一进来就先拜贵妃是怎么回事。
自称体重三百多斤的大胖子安禄山是这样回答的:“我们胡人见长辈,都是先拜母亲然后再拜父亲的啊。”
如果史籍记载无误的话,安禄山先生说这句话时的年龄应该有四十四岁了,而同年的李隆基和杨贵妃分别是六十二岁、二十八岁。
能在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另一个比自己年轻至少一轮的人面前说出这句话来,脸皮算是相当厚了。
考虑到安禄山从来没有接受过儒家的伦理教育,而且他认干爹早已是家常便饭,所以并不存在什么心理负担,神态也很真诚不做作,李隆基也很难怀疑他是在刻意拍马屁。所以,李隆基马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安禄山变得更为信赖了。
李隆基经常被安禄山哄得笑逐颜开,安禄山也借机一点点在强化自己的地位,争取更多的权力。对于安禄山拍马屁的手法套路,李林甫并不是看不出来,只是他不打算拆穿,因为安禄山成为李隆基的第一爱将正是他希望看到的。事实上,安禄山能逐步得到李隆基的看重与赏识,还得说是李林甫屡次进言称赞的结果。
李林甫会这么做自然有他的原因,他的终极目标是用安禄山来改变原有的拜相途径。
在唐代,想做到宰相有两个途径,一是凭借写文章拼政绩。只要文章做得好,政绩持续优异就有很大可能进入皇帝遴选宰相的视野范围,比如宋璟、张九龄等知名宰相就是这样脱颖而出的。
第二条途径则是靠军功。如果能在疆场上建功立业,文化程度方面也不太差,同样有机会成为宰相。李隆基继位以来的这几十年里,已经有郭元振、薛讷、李适之等多人凭突出的军功从边疆走进了中书门下,顺利成为宰相。
对于第一条途径,自从成为宰相以来,李林甫一直在严防死守、加紧控制,谨防能威胁自己地位的人引起李隆基的注意。可第二条途径,李林甫就无法干预了。毕竟他人在长安,军队里面又没自己人,所以难免会有李适之、裴宽这样的潜在竞争者涌现出来,给自己的专权造成麻烦。这让李林甫一度十分头疼,直到他听说了安禄山的事迹。
在李林甫看来,安禄山这样的胡人将领文化水平有限,比较容易控制,即便做了宰相对自己也难形成实质性的威胁。因此李林甫提出了一个被后世公认的间接促成安史之乱的建议:逐步推动边军将帅的胡人化。
李林甫是这样游说皇帝陛下的:圣上雄才大略,我们大唐如今也是国富民强,可是现如今四夷并没有完全臣服,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出在那些边将身上。目前边军中的高级将领有很大一部分是文人出身,这些人根本不懂军事,还胆小怕事,不敢主动出击为国家开疆拓土。所以各地节度使也一味注重防御,缺乏进攻意识。陛下如果想要平定四夷,就要重用真正的武将作为边帅。武将中,胡人又是佼佼者。他们从小生活在马背上,长大后又经常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战斗能力及战斗经验远远超出汉将,如果朝廷能重用他们,平定四夷就不再那么困难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李林甫拿来做论据的就是安禄山。起初,李隆基并不认同李林甫的说法,然而随着安禄山在平卢节度使任上的战绩越来越突出,李隆基也不能不赞同李林甫的建议,开始尝试着重用所谓的蕃将。
客观地讲,用蕃将不能说是一个绝对错误的政策,因为后来大名鼎鼎的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都是在这一政策之下被选拔出来,且都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边军高级将领的胡人化确实为后面的安史之乱乃至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令大唐直接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林甫猛夸安禄山当然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原因,那就是阻止唐军之中一个厉害的人物入朝为相。而这个人同时也是安禄山继续前行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他就是开元二年(714)大来谷之战中英勇阵亡的丰安军使王海宾的遗孤——王忠嗣。
经过整整三十年的时间,当年那个弱小无助的男孩已经成长为文武双全的大将,而且李隆基并没有忘记他当年的承诺,正是在皇帝陛下的用心栽培下,王忠嗣得以追随李祎学习,逐步走上自己的名将之路。
到天宝五年(746)的时候,王忠嗣已然西挫吐蕃、北灭突厥,被时人公认为近五十年来最有水平的边帅,他此时的身份已经是河西、陇右节度使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使事。换句话说,王忠嗣一人同时担任了四个节度使的职务,比后来的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还要多管一个军镇。
根据《唐历》记载,天宝初年全国的军队总人数为48.69万,其中安西节度使麾下兵丁数量为2.4万人,北庭节度使统兵量应为2万,河西节度使领兵7.3万,朔方节度使拥兵6.47万,河东节度使领兵5.5万,范阳节度使领兵9.14万,平卢节度使领兵3.75万,陇右节度使领兵7.5万,剑南节度使领兵3.09万人,还有岭南五府经略使统率的1.54万人,长乐经略使的1500人,以及东莱守捉使、东牟守捉使,各统领的1000兵丁。
身为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理论上手中所掌握的兵力应该有26.77万人,这个数量已经占了全国总兵力的一半以上。要知道,后来安禄山发起那场给大唐国运彻底改道的叛乱时,他麾下的兵马总数也只有18万左右。
毋庸置疑,王忠嗣称得上当时天底下最有实力的人物之一,而且他不只是李隆基的养子和爱将,还是太子李亨的发小,属于自带双重政治保险。如果李林甫和安禄山不联手,单凭他们单独一人还真拿王忠嗣没辙。
事实上,李林甫和安禄山即便是达成联盟也迟迟没敢出手,在认真观察研究了一年多,安禄山才试探性地打出了第一招。
天宝六年(747)三月,刚刚兼任范阳节度使的安禄山上表朝廷,申请在幽州边境地带修筑一座雄武城作为储存军需物资的枢纽,并以自己兵力不足为由,希望王忠嗣能派出一部分精壮士兵来协助自己完成这个工程。
奏表送上去后,自然是到了李林甫手里,所以毫无意外地得到了批准,他立即派人传旨给王忠嗣,要求其密切配合。
王忠嗣接到朝廷命令后,二话没说就组织人去了。速度快到安禄山的人还没来得及和下级沟通好,王忠嗣就亲自带队到达了目的地。
他在安禄山所圈定的筑城地点转了两圈,并同施工方的负责人深度交流后,就带着自己的人马打道回府了。
等到安禄山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王忠嗣早已带队回到自己的辖区,再也追不到了。
其实安禄山这一回本想着是借筑城为名,扣下王忠嗣那边的精锐留为己用,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王忠嗣会亲自带队来,而且来去都如此迅速。他更没想到的是,王忠嗣刚回去不久便给朝廷上了一份密表,断言安禄山日后必反。
因为王忠嗣本人很重视情报工作,很清楚契丹和奚人根本就无法从安禄山那里讨得便宜,每次都是被安禄山打得四处乱跑。所以在王忠嗣看来,所谓的修筑坚城,扩大战略防御纵深,以更好地防备契丹南下侵扰的原因根本立不住脚。而王忠嗣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安禄山向新城中运送的军械大多是军中最先进的攻城设备,并不是专门用于野战的。在同施工的一方交流后,王忠嗣也大致能够断定以安禄山麾下现有的士卒数量,完全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完成雄武城的修筑任务。
综合上述种种迹象,王忠嗣做出了一个准确的判断:安禄山已经有不臣之心,目前在暗中发展势力,为谋乱做准备。
王忠嗣目光如炬、料事如神,可惜读完了奏表的李隆基却并不相信。在皇帝的眼中,安禄山只是一个憨到有点傻的胖子,这种胖子能有什么坏心眼儿呢?
因此王忠嗣接下来的几次上表都同第一次一样毫无动静。见李隆基没有反应,王忠嗣决定以退为进。当年四月,他突然主动申请辞去自己所兼任的河东、朔方两镇节度使的职务。
有鉴于王忠嗣的态度很坚决,李隆基亲自批准了辞呈。不过皇帝并没有多想王忠嗣请辞的背后原因,因为此时对他来说,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不是杨贵妃,而是石堡城。
当年李祎好不容易才拿下的那座天险之城,由于守将的疏忽又被吐蕃人夺去了。在石堡城失守的五年间,唐军曾组织过多次进攻试图收复,但均以失败告终,唐军甚至还为此付出了一员高级将领阵亡的代价。
李隆基一直都在寻找夺回石堡城的机会及将领的人选,而他之所以调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并批准他的辞呈,就是想让他为自己解决这个心头之患。
又等待了半年后,这一年的十月,李隆基正式派人给王忠嗣传令,让他拟订方案,伺机攻取石堡城。
谁知事情并没有按照李隆基的想法发展,因为得到命令的王忠嗣回复道:
“石堡城地势险要,城墙坚固,吐蕃人又倾举国之力驻守。现下我们如果想攻取此城,势必将付出数万人伤亡的代价。而且臣还担心此举得不偿失,倒不如暂且厉兵秣马,等到吐蕃人内部出现了变动再伺机攻取。”
见王忠嗣不愿配合,李隆基很不爽。恰在此时一位名叫董延光的将军毛遂自荐,请求带兵收复石堡城,李隆基当即同意,并命令王忠嗣分兵协助董延光所部。
董延光在这么巧合的时机蹦出来,他的背后是否有推手,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了。攻城战打得很费劲,不过董延光并不认为是自己的水平不够,主要是王忠嗣派来的援兵不够,对于自己的所有要求也没有一一满足。因此等到董延光超过攻克石堡城的约定的期限后,他就将怨气一股脑地甩到了王忠嗣身上,狠狠地向朝廷告了黑状。
事实证明,董延光的告状本领远胜于攻城能力,奏表成功引发了李隆基对王忠嗣的怒火,而作为落井下石高手的李林甫也趁势指使济阳别驾魏林造谣,称王忠嗣曾经公开表示同忠王自幼相熟,亲如兄弟,讽谏皇帝要当心王忠嗣有拥兵尊奉太子的举动。
不得不说,李林甫对李隆基的心思已经拿捏得恰到好处了,在他的运作下,李隆基对王忠嗣的信任瞬间**然无存,皇帝陛下马上派出特使前去召王忠嗣回长安。王忠嗣刚一入朝便被交由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进行三司会审。
会有这样的局面,事实上王忠嗣早就预料到了。
当初董延光在叫嚷着王忠嗣不配合自己要告御状时,王忠嗣的一位部将就好心劝谏他,即便是爱惜士卒不想成就董延光的军功,但表面工作还是要做到位的,至少要让外界看起来是很支持的样子,不然难免贻人口实,朝廷也必然会怪罪下来。
听完了这位部将的话,王忠嗣先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和感谢,然后他对这位部将**心声道:
“李将军,忠嗣决心已定。我平生夙愿,岂在富贵?如今我军与敌人争夺的这座城,拿下了并不足以遏制敌人,拿不下来对国家也没有什么危害,我岂能用数万将士的性命去为自己换取一个更高的官职!假如朝廷真的怪罪下来,大不了把我贬个金吾羽林将军,召回到朝中站岗罢了。最差也不过是将我再降几级,贬到黔中去当个地方上的小官,这样子的处分我都心甘情愿领受。尽管我对那些处分觉得无所谓,但我知道你所说的那些话确实是在为我着想啊!”
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肯为那些普普通通的士兵的性命甘愿放弃自己前程的主帅。这位部将不由得肃然起敬,他当即向王忠嗣道歉,并对主帅深鞠一躬,致以敬意。
事后的发展告诉我们,王忠嗣的这种心存苍生的精神被这位部将身体力行地传承了下来。十年后,他在太原凭借着这样的信仰,团结城中仅有的老弱残兵和平民百姓坚守孤城,扛下了史思明亲自统领的十余万大军的猛攻,取得了太原保卫战的胜利,并为战争进入相持反攻阶段打开了大门。
这位将军便是李光弼。
王忠嗣预料到了自己会被诬告,被召入朝接受审判,但有一点是他没能准确预料到的,那就是判决的结果。
在李林甫和安禄山的联合推动下,三司会审竟然给出了个“罪应死”的结论。
举朝震惊,李林甫下手确实够黑够狠,但是王忠嗣的案件由于牵连了太子实在是过于敏感,而且皇帝还在气头上,完全没有质疑这判决结果,因此朝堂上没有一个有胆站出来替王忠嗣求情。
不过不怕死的人还是有的。
王忠嗣被判了死刑的消息传出来后,他的一位老部下哥舒翰就出头了。此人之前是陇右节度副使,刚刚被李隆基任命为陇右节度使,客观地讲,还是很得皇帝陛下信任和赏识的。这个节骨眼儿上为王忠嗣说话,无异于自毁前程。可他并没有在乎这些,只是一意孤行地上表为王忠嗣鸣冤,甚至表示愿意以自己的官爵给王忠嗣赎罪。
但皇帝陛下不为所动,当场就起身准备回宫。眼见皇帝要走,哥舒翰咕咚一下就跪倒在地,膝行跟随,一边不停地磕头,一边声泪俱下地哀求,直到李隆基终于答应,饶过王忠嗣一命。
十一月二十七日,李隆基下达了对王忠嗣案的最终裁决:贬王忠嗣为汉阳太守。
一年后,王忠嗣又被调任为汉东郡太守,最后在任内“暴卒”,终年四十五岁。
王忠嗣离世的同一年,哥舒翰受命发起了石堡城攻坚战,在唐军一轮又一轮不惜代价的冲锋后,终于实现了李隆基的愿望。战后统计参与攻城的十万大军伤亡大半,一如昔日王忠嗣所料。
战报传到朝廷,李隆基相当激动,当场给予了哥舒翰“拜特进、鸿胪员外卿,与一子五品官,赐物千匹、庄宅各一所,加摄御史大夫”的崇高待遇。
此时此刻,李隆基大概率不再记得王忠嗣做出的那些预言。可是哥舒翰记得,在目睹了王忠嗣从威震天下的四镇节度使一夜之间沦为死囚的全过程后,有一个观念深深印刻进了他的脑袋里:如果遇到了拗不过皇帝的情况,务必遵从命令,不然就会步王忠嗣的后尘。
王忠嗣的被贬对于安禄山来说已经是全面的胜利了,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一个武将可以让安禄山感到畏惧,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不过对于朝中的李林甫来讲,王忠嗣其实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他的终极目标是想要借王忠嗣一案把太子李亨拉下水,废掉这个不在自己规划内的太子,改立自己人。
然而他刚刚准备出手就被李隆基叫停了:“我儿子住在深宫之中,岂能与外人合谋?肯定是有人在造谣生事。你们只需要追究王忠嗣阻挠他人立军功的责任就可以了。”
天子话都撂这儿了,谁再敢牵连太子,估计会比王忠嗣更惨。李林甫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顶风作案。于是他选择了伺机而动。
不过,在等待的间隙他也没闲着。为了更快地获取皇帝的新动向(因为李隆基经常在华清池待着,不怎么在宫里),李林甫决定发展一个新的内线——杨国忠。
杨国忠初来乍到,虽说在宫内有皇帝陛下最爱的杨贵妃撑腰,但终究还是能力和阅历有限,在向上发展的路上感觉很吃力。因此当他发现李林甫主动递过来的橄榄枝后,杨国忠几乎没有犹豫就接住了。
在李林甫的有意提拔下,杨国忠从御史起步,不到一年就成了身兼十余个职位的朝中重臣。
在杨国忠的不断美言下,李林甫在皇帝那边的受宠信程度大增,权势进一步升级,在朝中逐渐建成了一个以自己二十五个儿子和二十五个女婿为骨干,以众多亲信故吏为基石的特殊利益集团。
这个集团强大到什么程度呢?天宝八年(749),咸宁太守赵奉璋再也忍受不了乌烟瘴气的朝政,下定决心要揭发李林甫的二十条大罪,同以李林甫为首的黑暗势力拼个鱼死网破。没承想,赵太守连夜写成的弹劾大作还没送上去,李林甫派来的御史就敲响了房门。最终在李林甫的授意下,御史台捏造了罪名,把这位勇敢的赵太守给干掉了。
这意味着,全国上下都遍布着李林甫的眼线,但凡在日常生活中对他表露过不满的人都被秘密监控着,这才能达到李林甫需要的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的效果。太守级别的一方长官,在李林甫那里不过是一只蚂蚁般的存在,这些人的生死也就在李林甫的一念之间。
简直是大权独揽,只手遮天!
这样的局面用常规的办法是无法破解的,因而部分反对李林甫的官员想到了一个熟悉的操作——政变。
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前鸿胪少卿邢璹之子邢縡联合了龙武万骑部分军官试图在十一日这天突袭万骑军营,杀死龙武将军,控制部队,再通过纵火的方式声东击西,袭杀李林甫、杨国忠和陈希烈等人,控制朝政。但是保密工作没有做好,走漏了风声,被得到消息的李隆基亲自调派军队剿灭了。
事情发生后,李隆基震怒,下令将参与其中的京兆尹王鉷赐死。王鉷是李林甫的重要心腹,更是李林甫找来制衡杨国忠的关键角色。此人一死,杨国忠很快通过杨贵妃取代了王鉷生前的所有职务,开始有了与李林甫分庭抗礼的念头与实力。
不久,李林甫突然发现,杨国忠居然有意学习自己的套路,打算将邢縡谋反案牵扯到自己的身上。
李林甫惊怒之余,依旧沉着冷静,主动找到皇帝陛下谈心,又派人同审案的主官沟通,成功将这件事压了下来。不过他同杨国忠也撕破了脸,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李林甫不再顾虑,建议朝廷派杨国忠去征讨反叛的南诏。
南诏是蒙舍诏的领袖皮逻阁在李隆基的支持下建立的,他统一了位于今日云南洱海地区的“六诏”,因此这个国家自诞生以来就同大唐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后来由于云南的地方官员没能做好统战工作,南诏就去抱了吐蕃的大腿,并在吐蕃的支持与配合下屡次侵扰大唐的南部边境。
唐军曾发起过数次防守反击战,且一度进驻到南诏境内,但还是在熟悉地形和气候的南诏军队的反攻中几乎全军覆没。
时任剑南节度使的鲜于仲通曾有恩于杨国忠,因此在他请辞后,杨国忠便没多追究,乐呵呵地接过了鲜于仲通的官职,遥领剑南节度使。
李林甫这下可真是乐坏了,他拿着蜀地送来的战报直接找到了李隆基,力劝皇帝批准杨国忠暂且赴任平乱。
李隆基觉得李林甫的建议没毛病,马上就同意了。
杨国忠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差一点吓晕过去。这位仁兄虽说对大事缺乏敏锐的判断力,不过对自己的能力还是心知肚明的。他很清楚以自己的水平去了蜀地,不是被南诏军队干掉,就是会因畏葸不战被朝廷召回来干掉。即便战事顺利,以杨国忠对李林甫的了解,他也很确信李林甫仅凭在皇帝面前进谗言就足以置自己于死地。
既然无论如何都是“死”,不如拼一把。杨国忠打定了主意后就直接进宫去向李隆基哭诉,经过一番堪称奥斯卡级别的哭戏表演后,最终却只得到了皇帝陛下这样的一句安慰:
“爱卿暂且去蜀地处理一下军务,朕会数着指头估摸时间的,等日子差不多了,便会召爱卿还朝,到时候你就可以做宰相了。”
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推辞就是打皇帝的脸了。杨国忠没有办法只得上路了。
然而就在杨国忠即将抵达成都的时候,李隆基的特使来了,并带给杨国忠一个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消息:李林甫快不行了。
李林甫并没有耍什么阴谋诡计,他是真的病重到连床都下不来。但即便如此,奉皇帝之命探视李林甫的杨国忠依旧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生怕这个老狐狸在自己的府邸埋伏了什么刺客。
李林甫虽说是病得不轻,但他很清楚杨国忠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为免自己死后遭到清算,落得个被刨出来示众的下场,李林甫决定主动示弱。
“林甫就要死了,而您一定会升任宰相,我的后事就托付给您了!”说这番话的时候,李林甫泪流满面,双眼中满是乞求。
这可再次吓坏了杨国忠。据载,当时的杨国忠不禁汗流满面,赶忙拜倒在李林甫的病床前,连称不敢当。直等到李林甫昏沉沉地睡去,他才敢爬起来告退。而且自打这次见面后,杨国忠就闭门不出,只等李林甫的死讯传来。
天宝十一年(752)十一月二十四日,杨国忠终于舒了一口气,因为李林甫真的咽气了。
消息传来,杨国忠高兴得直想放炮仗庆祝,倒是李隆基深感悲痛。
这十九年来李隆基并非不知道李林甫有结党营私、嫉贤妒能等问题,但他依旧一直重用李林甫,将国家大事委托给此人操办。这看似不可理解,可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只有李林甫能扮演好皇帝所需要的那个平衡各方势力的角色。
现在李林甫走了,李隆基精心维持了多年的平衡局面终于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