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征战邻国:来自李隆基的反击(1 / 1)

自李隆基即位以来,吐蕃就一直是他的头号心腹大患。当年去泰山封禅回来后李隆基就曾问过张说这样一个问题:“如今吐蕃日益强盛,在与我们的交往中态度也越来越傲慢了,特别是最近与我来往的信函使用的已经是对待敌国的礼节,朕有心兴师问罪,不知爱卿觉得合适吗?”

张说没有多想就给出了否定的答复。他告诉李隆基,虽然吐蕃无礼,确实应该教训他们一下,但是此前大唐同吐蕃已经连续交战了十余年,处在边境地带的甘州、凉州、河州、鄯州等地都因频繁的战事变得残破不堪了。张说认为如果继续打下去,即便王师能屡战屡胜,也得不偿失。不如趁着吐蕃内部有求和的声音接受他们的讲和,让边境的百姓有机会休养生息。

这也算是张说长期以来的理念了。因为张说看得很清楚,吐蕃虽然不是突厥那样的草原游牧民族,但他们却和北边的草原民族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同样缺乏抗风险能力强的可持续生产系统,这就要求吐蕃的领导层必须能够不断给全体族人带来可观的战争红利,用来分散风险,同时保持整体的战斗力和自身的凝聚力。只有接连不停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吐蕃人才会紧密团结在赞普的周围,心甘情愿地为赞普和贵族们服务。所以说,战争是吐蕃维持统一与进步的手段,吐蕃人侵扰大唐的战事从长远来看永远不会停歇。

但即便如此,依旧要能和则和。因为对于唐朝而言,和才能战。相较于草原和高原,大唐的种地模式抗风险能力要更强一些,只要有充足的和平时间,大唐就能够为大规模、持续性且强度高的战事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汉初,在屡受匈奴挑衅骚扰的情况下也要忍辱负重坚持和亲政策不动摇,一旦完成了长达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就能实现汉武帝那样的反戈一击,直接将匈奴打残。

张说的意思大致就是劝李隆基先当汉文帝、汉景帝,蓄足了力气,再当汉武帝一雪前耻,直捣虏穴。

李隆基能够充分理解张说的想法,但是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当足了汉文帝、汉景帝,改元开元后的这几年国势蒸蒸日上,无论是物资储备还是人才储备都十分充分,而且财政和兵制上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可以开始本色出演汉武帝了。

“你的想法我已经知道了,等我和王君?商量商量再说。”

李隆基就此结束了他同张说的这次对话。

张说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李隆基的想法他基本上摸透了。

因此张说告退后,见到了源乾曜就随口感叹了这么一句:“王君?有勇无谋,经常想着凭侥幸取得战功,如果两国和亲,他又如何能立功!陛下肯定不会听我的话了。”

事后的发展表明,张说的洞察非常准确。

不过就当时的情况看来,这个王君?还是被包括李隆基在内的大多数人所看好的。因为此人当上凉州都督不久,就在青海西部地区击败了吐蕃大将悉诺逻,并缴获了数以万计的羊马与辎重。无异于给有意收拾吐蕃的李隆基打了一满管的鸡血。

此战后,李隆基自认为他发现了一位将才,于是满心欢喜地加封王君?为左羽林大将军(从三品),就连王君?年老的父亲也沾了光,被朝廷授予了以少府监(从三品)的职务退休的相应待遇。

唐朝这边从上到下可谓皆大欢喜,而吐蕃那边刚好相反,吐蕃高层必须用胜利来保证他们的领导地位。一旦遭遇到了失败,吐蕃人的唯一选择就是尽快卷土重来,继续作战,直到胜利为止。

吐蕃人这一次的进攻目标特意选择了更靠近边境且唐军守备力量相对薄弱的瓜州(治今甘肃瓜州县)。为了切实保证作战的胜利,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先生给突厥的毗伽可汗写了封信,大致意思是瓜州好打钱多,一起来,别犹豫。

毗伽可汗确实没有丝毫犹豫就把尺带珠丹的这封亲笔信派人转送给了李隆基,从而与唐朝换得了互市(通商)的机会。

见突厥那边不配合,吐蕃只好选择单打。实事求是地讲,吐蕃军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在大将悉诺逻恭禄和烛龙莽布支的率领下,吐蕃人一举攻破了瓜州。由于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唐朝的刺史田元献城破被擒,王君?的老父亲王寿也没跑掉,让吐蕃人给活捉了。

得知抓了王君?的老爹,吐蕃主帅悉诺逻恭禄一边下令带上王老头一起进攻玉门军(今甘肃玉门市),一边派人去给在凉州的王君?带话,约他出城决战。

王君?没有出战,因为他得知烛龙莽布支去打常乐县城已经打了十多天都没有拿下。所以王君?做出了一个精准的判断:如果不是瓜州遭到了突然袭击,只要坚守不出,打城池保卫战,吐蕃人是很难取胜的。

事实证明确是如此,常乐县也就是个县城,守兵也有限,但即便是悉诺逻恭禄亲自带上主力来打也没打动,最后吐蕃人只好捣毁瓜州城而去。

王君?耗走了吐蕃人,可是他终究没能获得一个抓获吐蕃俘虏换回父亲的机会。一个月后他率少数精锐骑兵赶赴肃州(治今甘肃酒泉市)截击吐蕃使者,在完成任务返回时遭到仇家伏击,力战而死。

王君?被杀的消息一传开,整个河西战区都陷入了惊慌状态。在洛阳的李隆基得到消息后更是非常震惊,但在短暂的失神后,李隆基马上做出了一个堪称英明的决断:立即返回长安。

李隆基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调整了河西的高级将领班子,有鉴于王君?做事不够稳重,智谋方面较弱,李隆基找来了一个他认为智勇双全又值得信赖的人坐镇西部,这个人就是李唐宗室的第一名将李祎。

李祎和李隆基是关系较远的堂兄弟,他们的曾祖父都是大名鼎鼎的天可汗李世民,两个人的祖父则分别是吴王李恪和唐高宗李治。值得称道的是,李祎虽是宗室出身,却是从地方基层一点一点做上来的。在被李隆基委以重任,担任左金吾卫大将军、朔方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前,李祎其实主要是在各地做刺史。

然而他不愧为李世民的后人,相当有军事天赋。到任之后,先看了一遍各种军用地图,又实地去走了一圈,回来就精准地指出了吐蕃人能一次次侵扰河西地区的关键节点——石堡城。

石堡城就在今天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石城山,原本这里属于唐朝,但由于没有得到守将的重视,被吐蕃人轻易攻陷了。刚开始时,谁都没有把这个地方当回事儿,当然也没人有收复这里的意愿。可当吐蕃人在此修筑起了一座更坚固的城池,并以石堡城为据点连年分兵侵扰河西、陇右,唐朝方面才意识到放弃石堡城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战略级错误。

首先,石堡城除了一条可以与外界沟通的山路外,其余三面都是人类无法攀登的绝壁,易守难攻,称得上是一座天然的堡垒。其次,是这个天然堡垒所处的位置实在太绝了。它的东面,就是丝绸之路上最为富庶的陇右地区,以这里为跳板刚刚好可以每次出击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让守军疲于奔命。最后,此地可以像一颗钉子一般楔入唐军已有的西面防线,让守军的防御体系难以真正地成为一个整体。

对于上述三点内容,到了李隆基在位时,朝中有识之士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并达成了基本共识,现在经由李祎的再次提点,大家就看得更清楚了。

于是李隆基下达了命令,令李祎与河西、陇右众将研究后给到一个夺回石堡城的计划。

实事求是地讲,这着实是个难题。石堡城地势险要不用多讲了,当时唐军驻屯地距离石堡城相当遥远,倘若攻城失利,攻城部队大概率会有去无回。

对于这一情况,唐军的高级将领们也是有共识的,因此在会上,绝大多数的人意见都是先按兵不动,等着看看以后会不会有机会。

直到在场将领的讨论声静下来后,李祎才发表他的看法。李祎的看法是与会的诸位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为人臣子,怎能畏惧艰险?如果一定寡不敌众,我李祎愿以死继之。苟利国家,此身何惜?!”

说完,李祎自顾自地整理盔甲,召集军队,不再顾及诸将的反应。

开元十七年(729)三月二十四日,在第一缕阳光点亮天空之际,李祎已经带着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向着石堡城的方向进发多时。由于李祎亲自统领的先头部队都是军中的精锐,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因而直到士兵们摸上了城头,守城的吐蕃士兵才惊觉有人来袭。

不过这个时候发现已经有点晚了,唐军趁吐蕃人惊慌失措的工夫已经开始集中优势兵力去猛攻几个城防的薄弱点了。

在城头的激战日趋激烈的同时,石堡城附近各个要道上的阻击战也接连打了起来。由于李祎前期的部署到位,负责阻击的部队也打得异常顽强,终于在吐蕃的援军到来前,城头插上了唐军的旗帜。

石堡城被攻克了,这座沦陷多年的边陲重镇再次被纳入了唐朝的版图。

在用远途突袭战法拿下石堡城后,李祎趁机率领唐军进一步扩大战果,一路向西又开拓了一千多里的疆土。虽然没能一举收复在唐睿宗李旦时期被骗走的河西九曲之地,但自此之后唐朝河西、陇右地区可以连成一片了,边防军的巡逻预警范围跟着大为拓展,吐蕃军对丝绸之路的军事压力由此大大减轻。

石堡城大捷的消息传来,李隆基大喜,亲自给石堡城改名为振武军,并通令嘉奖前线作战部队。

长安方面是一片欢庆祝贺之声,吐蕃那边则是举国震惊。

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吐蕃主动派出使者来到唐蕃边境致书求和。

好不容易用一场漂亮的奔袭战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李隆基一开始本不打算同意讲和的,但是时任忠王友(官名,从五品)的皇甫惟明得知后,趁着奏请其他事的机会开始向李隆基进言和亲的种种好处。

皇甫惟明讲了半天,李隆基只是冷冷地回了这么一句:赞普曾给朕写信,言辞傲慢无礼,朕岂能原谅他!

原来皇帝陛下的心结在这里,既然知道原因那就好说了。

皇甫惟明随即答道:“在开元初年尺带珠丹赞普还是个年幼无知的小孩子,怎么能写出那种信!这信很有可能是边境的将领们伪造的,他们就是想用这信激怒陛下啊。因为一旦边境发生了战事,将领们就能够趁机盗取、隐匿朝廷的财物,还能假冒军功获取官爵。这对奸臣们来说是件大好事,却非国家之福。兵连祸结,日费千金,河西、陇右地区则会因此日益萧条。陛下如果能派一介使者前往探望金城公主,顺便与赞普当面缔结盟约,令吐蕃对我俯首称臣,从此让边疆永远再无战事,这岂不是统御夷狄的长久之策吗?”

皇甫惟明直说得李隆基心情舒畅,连连点头。于是他同意派人先与吐蕃方面进行接触,探一探尺带珠丹等吐蕃高层的底细。而根据谁提议谁负责的惯例,这一次出使吐蕃的任务就被交给了皇甫惟明。

经过一番艰辛的跋涉,以皇甫惟明及李隆基的内侍张元方分别充任正副负责人的大唐使团终于见到了吐蕃的最高领导人尺带珠丹。对于大唐使团的到访,这位只有二十六岁的年轻赞普表示非常欢迎。他命人拿出了贞观以来唐朝历任皇帝颁发给他们的诏书、命令,回顾了双边近百年来友好交往的历史,并表达了与大唐重塑友谊的诚恳愿望。

皇甫惟明代表朝廷对吐蕃赞普致以了真挚的问候,他表示大唐很重视与周边各国及部落发展友好关系,他愿意偕同赞普的使者前往长安,面见大唐皇帝,为双边关系的改善做出努力。

于是在皇甫惟明一番认真的忽悠下,尺带珠丹决定派遣大臣论名悉猎随皇甫惟明去长安面圣,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开元十八年(730)十月,吐蕃使团来到了长安,并终于获得了李隆基的召见,成功递交了国书。不得不承认,尺带珠丹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够实在,在领略到了大唐的雄厚国力后,一上来就认了舅舅。提到两国关系那就是“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即便偶尔有对抗或战争那也是受到了极少数不怀好意的边将的怂恿或挑拨,一时糊涂而已。谈及为何没有派使者来告罪或解释,则是遭到了坏蛋边将的恶意阻挠,反正说来说去,坏人都是他们,我这个做外甥的只不过未能及时明察而已。所以既然咱们甥舅两个都爱好和平,期望天下太平,两国重归于好才好啊。

李隆基当然知道尺带珠丹讲的这些都是所谓的外交辞令,不能轻易相信,但他还是最终同意了吐蕃的请和要求。这不只是为了给亲自出面斡旋的金城公主一个面子,更是出于现实的战略考量——因为此时在帝国的北方,契丹人联合奚人发起了大规模的叛乱,亟须朝廷派出大将统领精兵前去平定。

开元十九年(731)正月,李隆基派出鸿胪卿崔琳作为正使出使吐蕃。同年尺带珠丹再派国相论尚它硉带团回访。经过多轮友好的磋商,双方最终达成共识,约定以赤岭(今青海日月山)作为两国的国界,并于甘松岭(今四川松潘境)及赤岭开放互市。此后则是长达数年的和平,直到吐蕃人的烽火燃及大、小勃律,唐蕃才重新走向对抗,并最终引发了那次堪称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的远征。

如果不早点对契丹人闹事加以重视,迟早会出大问题。这是李隆基从他的祖母武则天那里得到的宝贵经验。想当年,万岁通天年间由契丹人孙万荣、李尽忠发动的那次叛乱就是如此。虽然这场叛乱统共只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却让武周在国际上颜面尽失,因为勇猛善战的契丹人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接连击败了前来征讨的武周军队,甚至致使武周方面的大将王孝杰阵亡,此后契丹人一度深入华北平原,侵扰到了瀛州(治今河北河间市)、冀州(治今河北衡水市)一带,杀掠官员百姓累计数万人,差一点就把河北地区变成了无人区。

因此李隆基一听说那位接连赶跑了两位契丹王的契丹权臣可突干再次发动政变,杀害了其主公李邵固,并向突厥投降后,就立刻一面指示幽州长史赵含章领兵前去讨伐,一面命令中书舍人裴宽、给事中薛侃等人前往关内、河东、河南、河北各道分头招募勇士。当然了,李隆基并没有完全寄希望于幽州的地方部队和新招募的勇士们。

开元十八年(730)六月二十三日,李隆基派出了他认为靠谱的军队阵容。这支军队以李隆基的第三子、单于大都护、忠王李浚出任河北道行军元帅,以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为副元帅,三人将率领十八位总管及十万大军北上讨伐契丹和奚人。

为壮军威,李隆基特意命身为主帅的李浚和朝中百官在光顺门相见。奇怪的是,李隆基酝酿了很久,搞了那么隆重的仪式,这支大军却没有成行。

据记载,在光顺门的那次见面会里,已经离开核心政治圈很久的张说也在其中。和李浚打过照面退下后,张说显得有些兴奋,他对相熟的学士孙逖、韦述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曾经看过太宗皇帝的画像,忠王英姿颖发,仪表非常,与太宗皇帝长得很像,这真是社稷之福啊!”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要知道昔日做秦王的李世民就是因为身为皇帝次子,不用留在朝中坐镇,而是被派往外地作战,拉起了一支连父皇李渊都忌惮的私人队伍,这才得以坐上皇位。

或许是张说的话被辗转传到了李隆基的耳朵里,也有可能是李隆基得到了先锋使乌承玼在捺禄山击退了前来侵扰平卢的可突干的捷报,认为没必要大动干戈。反正李浚从此失去了直接领兵的机会。

但不能不服的是,张说的眼光实在毒辣。他所看好的这位忠王李浚后来真的像李世民那样因缘际会地成了皇帝,也就是唐肃宗李亨。

幽州的驻军能够有效地抵御住契丹人南下的攻势,但是实践证明,他们还不具备彻底平叛的能力。在战事持续了近两年后,李隆基明确地意识到派出名将雄师去北边走一趟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平定契丹人叛乱的重任被交给了宗室的第一名将李祎。

开元二十年(732)正月十一日,李隆基下诏以信安王、朔方节度副大使李祎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和奚人;十八日,又任命户部侍郎裴耀卿为副总管,辅佐李祎。

名将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在幽州节度使赵含章轻敌冒进,被契丹人打得大败,全军士气低落的背景下,李祎用极短的时间就重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他亲自督率众将从三月二十六日开始便有计划地向契丹人发起进攻,连战连捷,大败契丹和奚人的联军,直打得可突干带领亲信逃离战场,一路跑到了千里之外,奚人酋长李诗琐高率领五千余帐归降。

李祎的大军凯旋了,然而北方地区却没有就此迎来安定,因为另一个在一旁蠢蠢欲动的人登场了,这个人就是渤海国的国王大武艺。

渤海国是由长期居住在东北地带的古老民族靺鞨中的粟末靺鞨人建立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历史其实并没有很久,因为它是武艺的老爹大祚荣在武周圣历二年(699)才建立起来的。而且这个国家一开始是叫大振国,同大唐之间也没有正式的往来。直到唐中宗李显复位后,朝廷为了更好地对付突厥,才派使者前去招抚。面对大唐伸出的橄榄枝,大祚荣先生还是很识趣的,他二话不说就表示愿意归附,还主动派出儿子大门艺随唐使回长安宿卫京师(充当人质)。

对于乖巧的大祚荣,唐朝很有好感,一直想给他一个册封,不过由于那边的突厥、契丹年年闹事,去往大振国的道路被阻断了,因此一直拖到了李隆基即位后才把这件事给办了。由于李隆基给大祚荣封的是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兼忽汗州都督。大祚荣便改国号为渤海,从此对外自称为渤海国。

不过此时的渤海国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大唐的附属国,它的辖地忽汗州(治今黑龙江宁安市)则是唐朝名义上的疆土的一部分。对于这一点,大祚荣本人并没有丝毫异议,后来继位的大武艺也是认同的。准确地说,在他听到那个消息以前,是认同的。

开元十四年(726),大武艺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黑水靺鞨派使者去往长安,并成功获得了大唐天子的认同,黑水靺鞨人的聚居地被设置为黑水都督府,天子还向那里派驻了长史。

虽说渤海国所属的粟末靺鞨和黑水都督府下辖的黑水靺鞨都是靺鞨人,但两部彼此征战多年,绝对称得上有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因此在得知北边的黑水靺鞨被大唐收编后,大武艺当场就不爽了。他判断这是黑水与唐朝密谋打算夹击自己,把忽汗州变成等同于中原内地的一级地方政府。于是大武艺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大唐的长史到任前先拿下黑水靺鞨。

被大武艺派去领兵攻打黑水靺鞨的是大武艺的舅舅任雅和弟弟大门艺。作为曾经在长安生活了多年的人,大门艺很清楚老哥这样做是自寻死路,因此他劝大武艺不要冲动,停止发兵攻击黑水这种背叛大唐的行为。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大门艺特意举了处于全盛时期的高句丽因为不听从大唐命令而被灭国的例子。谁知大武艺自认为自己水平到位,根本没理弟弟,只是要求他尽快领军出征。

大门艺领兵走了,不过走到国境线前就停了下来,他又一次尝试劝哥哥罢兵。没承想大武艺起了杀心,在派出堂兄大壹夏前来接管军队的同时,他打算召回大门艺将其处死,然后暴尸在宫廷大门口示众。

大门艺听到风声,反应很快,当即就丢下军队,抄小路投奔大唐去了。在成功到达长安后,大门艺被李隆基任命为左骁卫将军,从此留在了长安。可是大武艺并没有放过弟弟的意思,他写了一份奏表呈送朝廷,罗列了一堆所谓的大门艺的罪状,请求朝廷处死弟弟。

对于这样的无理要求,李隆基并不打算接受,但因此激怒大武艺也是李隆基不愿见到的。几经思索后李隆基派人秘密将大门艺送到安西都护府处暂时安顿下来,然后派人向大武艺表示自己不便处死远来投靠的大门艺,但出于两国关系大局着想,已经将大门艺流放到岭南了。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大武艺后来还是知道了弟弟的真实下落,他再次上表请求朝廷处死大门艺。李隆基没有办法,只好将大门艺送到了岭南,但仍给他以优厚的待遇。

在得知弟弟依旧没死后,大武艺彻底失去了理智,而邻居契丹人的叛乱则直接刺激了这位仁兄将想法付诸实践。

开元二十年(732)九月,大武艺派出大将张文休对大唐发动了攻势,并轻易取得了胜利,杀死了唐朝的刺史韦俊。

但平心而论,这不是韦俊这个刺史无能,而是大武艺太狡猾。因为渤海军玩的这一手是当年比较少见的跨海登陆作战,他进攻的目标是登州,部队中又招募了大量资深海贼,所以真的打了唐军一个出其不意。等到李隆基收到消息命右领军将军葛福顺发兵前往征讨时,渤海军早就完成抢掠,带着财宝百姓扬帆回国了。

消息传来,李隆基很生气。开元二十一年(733)正月,李隆基以大门艺为主将从幽州领军出发讨伐渤海王大武艺,同时他还命太仆员外卿金思兰出使新罗,要求新罗发兵进攻渤海国的南部边境,来个大武艺一直期望的两面夹击。

客观地讲,李隆基的安排到位,相关人员的选择也没有问题,但就是运气差了些。

开元二十一年(733)的初春,天气很冷。唐军出征后就赶上了天降大雪,雪后的平地雪深达到了一丈多的程度,再加上北上的路本就难行,结果唐军还没见到渤海国的军队,就因士卒被冻死过半,被迫班师。

听说唐军带队的是大门艺后,大武艺更加怀恨在心,他派出一批刺客潜入大唐境内伺机刺杀弟弟。这群刺客也真的很不容易,每日风餐露宿,四出侦察,这才在洛阳发现一个机会,并成功在天津桥南刺伤了大门艺。

虽然大门艺只是受了皮肉伤,可李隆基那里依旧震怒了。他当即下了死命令给河南尹,要求限期破案,且务必搜捕到行刺者及其所有同党。

这种皇帝点了名的天字第一号大案自然被破获了,来自渤海国的那伙人悉数落网,并在充分体验了大唐先进的审讯手段后老老实实地交代了他们所知道的一切。只不过这些人没能带相关交流经验回国就被生气的李隆基下令全部处死了。

李隆基之所以生气,除了大武艺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派刺客在帝国的东都繁华街头行凶外,还在于正是大武艺的所作所为让原本已经被打成了游击队的可突干一下子又精神了。

同年三月,幽州节度使薛楚玉派遣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统领吴克勤、邬知义、罗守忠等将及精锐骑兵一万多人在榆关(今山海关)设立大营,预警并伺机**平可突干的残余势力。

当郭英杰率军行进到都山(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山下时,出乎意料的一幕出现了,可突干居然自己统领部众送上门来了。当然了,可突干之所以敢在老盟友奚人投降唐朝的情况下露面,是因为他找来了更靠谱也更能打的突厥人充当自己的外援。

于是一场遭遇战就此打响了。战斗刚一开始,跟着唐军一起出征的奚人就突然撤离战场,跑到地形险要处去扎营固守了。由于被奚人冲乱了阵型,唐军败绩,郭英杰、吴克勤当场阵亡,邬知义、罗守忠则带领所部向南逃去。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这仗一上来就打成了烂仗,但唐军依旧有六千多官兵宁死不降,战斗到了全军覆没的一刻。战斗的结局有多惨烈,李隆基得到战报后就有多愤怒。此战过后薛楚玉被免职,幽州战区军事一把手的位置就此空了出来。

在任命新节度使这一最重要的问题上,李隆基犹豫了。都山惨败使得东北的局势再度恶化了起来,因此必须要有一位兼具丰富战争经验和外交经验的人才能扭转乾坤。可是问题在于,李隆基能记得起名字的将领不是死了就是老得不行了,可选择的余地不大。信安王李祎是个好人选,打可突干不叫个事儿,可惜可靠又可信的李祎目前在担任朔方节度使,看着突厥本部实在是走不开。想来想去,李隆基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名字:张守珪。

此人曾在河西节度使王君毚被杀,西部战区形势不稳之际临危受命担任瓜州刺史兼墨离军使。到任之后,张守珪不但迅速把瓜州从当初一座较大的废墟,重新恢复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还仅凭智谋就解除了吐蕃军队对尚未修整好城墙的瓜州的围困。此后又屡次取得了对吐蕃作战的胜利。

这样优异的表现让李隆基认定张守珪足以挑起幽州的大梁。于是张守珪被任命为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营州都督、河北节度副大使,调往幽州工作。

张守珪来的时候,可突干闹得正欢,幽州边境各地基本都被侵扰过,哪哪儿都严阵以待,搞得生产生活全都不能正常进行。张守珪觉得仗是要打的,但老百姓的日子也得过,因此在各地走了一圈后,他将各地最精锐的人马抽调组成了一支可以实现快速反应的劲旅。在集中了最优质的兵员后,对上契丹人南下侵扰的部队,唐军做到了既打得过,又跑得过,让契丹人每次来都抢不走东西,还要留下点什么。渐渐地,契丹人发现这么玩不太划算,便越来越没有抢掠的热情了,南下的次数开始呈现断崖式下降的势头。

在做好巩固边防,击退入侵者的工作之外,张守珪也经常主动出击。比如开元二十二年(734)六月他就带着精锐主动深入敌境打了一个漂亮的突袭,大破契丹人。当张守珪遣使赴长安告捷,李隆基当即下诏给有关部门进行了告庙献俘的仪式来庆贺胜利。

形势突然出现了这样的逆转完全出乎可突干的预料,在与自己拥立的契丹王屈剌商议之后,可突干决定归降唐朝。他向张守珪处派出了使者表明了自己的意图。没想到战场上下手够黑的张守珪却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在重赏了来使的同时,就派出了身边的管记王悔带着礼品前去安抚契丹人。

得知张守珪派人来安抚,可突干露出了笑容。因为他认定自己终于成功骗过了张守珪。事实上,可突干根本没想着投降,他玩的这招叫作诈降计外加借花献佛。他的真正意图是用从张守珪那里骗来的财物及唐使的首级(具体来说就是王悔的)来向突厥人投降,从而得到突厥人的全力支持,继续称霸东北一带。

然而可突干没有料到的是,此时此刻露出了笑容的不只有他一个人,这个笑脸名单上至少还应该加上张守珪和王悔的名字。

张守珪并没有那么轻易地相信可突干,事实上,他交给王悔的任务有两个:如果契丹人大部分有归降的意思的话,那就假戏真做,扶植契丹人中主张和解的一派,促成和解,架空可突干;如果没有,依旧可以将计就计,去找到那个与可突干素来不和的契丹牙官李过折,同他联手趁机消灭可突干。

身怀重要使命的王悔来了之后,马上敏锐地发现契丹人的部队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意图,而经过交谈和观察,他基本上能够判定契丹上下并无归降之心。于是王悔执行了第二套方案,找到了李过折,劝服了他同唐朝合作。

十二月十八日深夜,李过折统领所部兵马偷袭了屈剌和可突干所在的大帐,顺利杀死了二人及其全部同党。政变成功后,李过折宣布自己将改弦更张,同唐朝交好。

其实王悔也不怕李过折会事后反悔,因为就在同时张守珪已经如期率领大军进抵紫蒙川(今辽宁朝阳市西北),并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事实证明,这样的仪式很有震慑效果,一些可突干的残余势力见到了威严的唐军阵容后都不敢再有反对的声音,持续了四年的契丹叛乱总算宣告落幕了。

契丹和奚人都消停了,大武艺那边也就不敢再冒头了。开元二十三年(735),大武艺遣使朝觐,附表谢罪,并最终得到李隆基的准许。

两年后,大武艺去世,其子大钦茂继位后进一步改善与唐朝的关系,开始更大规模地向唐朝学习先进的制度和文化,等等,在他的努力下,渤海国逐渐有了“海东胜国”的迹象。

至于让东北恢复了和平与安宁的张守珪,李隆基并没有亏待他。李隆基亲自赋诗一首对张守珪的功绩予以了高度肯定,同时加拜张守珪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赏赐杂彩一千匹及金银器物等作为嘉奖。张守珪的两个儿子也被封了官,他的战功还被李隆基下诏刻在了碑上,这块碑还被立在了幽州最繁华的街头。

张守珪可谓极尽荣宠,这也是他应得的,毕竟正是此人推动了和平的进程,不过他对这个帝国的影响还不止如此。几年后,他将在刑场上救下一人,又在军营中把另一人收入帐下重点培养,从而无意识中将历史的车轮推向了另一个轨道。这两位,一个叫作安禄山,另一个则叫史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