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是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被聘为正妃,迎娶进王府的。虽然我们今天在史料中依旧无法查到她的名字,但根据现有的零星材料推断,这位王姑娘应该是出身于太原王氏一族。她的高祖父正是南梁名将王僧辩的亲弟弟,或许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层关系,王姑娘一家几代人都有过在军中任职的经历。她的父亲王仁皎也是以同州参军的身份入仕,当王姑娘与李隆基成亲那年,他已经做到了甘泉府果毅都尉,算是个中级军官了。
虽说王家的势力不算大,可是王姑娘一家人自从选定了李隆基后就坚定地站在了自家女婿的一方,而且说得上是全家齐上阵。据记载,做老丈人的王仁皎曾亲自带兵参与了李隆基平定韦氏和太平公主的军事行动,他的儿子、王皇后的双胞胎哥哥王守一则更是李隆基早期的兄弟会骨干之一,因此李隆基登基后,特别把自己的妹妹清阳公主嫁给了他。与李隆基亲上加亲后,王守一更加得到李隆基的信任,于是后来在先天政变中跟着李隆基带队闯入皇宫,帮着诛杀了太平公主死党萧至忠、岑羲等人,为李隆基立下了汗马功劳。王姑娘身为一介女流,并没有父兄那样亲自上阵的露面机会,但她事实上的功劳却更大,因为这位将门虎女在幕后全程参与了李隆基主导的两次关键政变的策划工作(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可以称得上是李隆基走向皇位不可或缺的贤内助。
为了答谢妻子一家人的鼎力相助,李隆基知恩图报,一当上皇帝便册立王姑娘为皇后,而且还把王皇后的父亲和哥哥分别封为国公,给予与众不同的荣宠。
如果按照童话的记述,李隆基和王皇后将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直到永远。但生活从来不会出现童话里的结局,现实是李隆基和王皇后刚刚度过那段同甘共苦的日子,李隆基的心就被另一个女人夺去了。
我猜许多人此时此刻想到的是那个女人的名字,但我要告诉你们,不是。
获得励精图治的李隆基专宠的人,是武惠妃。
武惠妃,具体名字同样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她是武则天同族侄子、曾经被封为恒安王的武攸止的女儿。因为武攸止早早就去世了,所以武惠妃在年纪还很小的时候便被接进宫中抚养。等到她长大成人的时候,恰巧碰到了李隆基即位,而在李隆基一次不经意间的后宫巡视中,他邂逅了亭亭玉立的她,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其实李隆基身边从来不缺美丽佳人,想当初李隆基还在潞州做地方官时,就有一个长相漂亮又能歌善舞的赵丽妃深得宠爱,但是赵丽妃的存在却并没有妨碍李隆基与原配王姑娘的恩恩爱爱。除此之外,李隆基还与刘华妃、皇甫德仪分别生下了儿子。可新人武姑娘进入了李隆基的生活后几乎瞬间打破了雨露均沾的和谐后宫局面,什么赵丽妃、刘华妃,包括王皇后在内都被李隆基抛到了脑后,武惠妃一个人就占据了李隆基所有的非办公时间和精力,形成了专宠的形势。
据说武惠妃之所以能获得专宠,不仅仅在于她年轻漂亮,而是她非常能够抓住李隆基的心理,给予李隆基意想不到的温暖。虽然武惠妃在李隆基面前总是一副乖巧且善解人意的模样,但她其实很工于心计,特别是在为李隆基接连生下几个儿子后,武惠妃开始对那个肚子一直没有丝毫动静的王皇后产生了一些大胆的想法。
毕竟七十年前就曾经有一个后妃凭借皇帝对自己的专宠,步步为营,取代了皇后,继而自己做了皇帝,最终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武惠妃认为别人曾经做到过的事情,自己也可以,更何况之前的那位成功者还与自己有血脉关系。
就在武惠妃酝酿自己的夺位计划时,面对似曾相识的境况,王皇后那边也日渐警觉起来,为了避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下场凄惨的王废后,她开始在李隆基面前打武惠妃的小报告,希望向皇帝揭露武惠妃心怀叵测的另一面。
但在李隆基看来,可爱的小武姑娘会有什么坏心眼呢?王皇后是出于妒忌,在恶意中伤自己的爱人。于是李隆基逐渐开始对王皇后产生了反感。王皇后那里估计也是因为对武惠妃的愤怒和对李隆基的失望而失去了理智,居然没有察觉到李隆基心思的变化,还是照旧一有机会就揭武惠妃的短。久而久之,李隆基对王皇后越看越厌烦,对武惠妃则越来越喜欢,终于有一天李隆基先生也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打算废掉王皇后,另立武氏。
这个想法在李隆基的心里酝酿了很久,但李隆基一直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过。一来是李隆基很清楚王皇后除了没有生儿子外,没有犯过任何错误,而且她在后宫中向来对待下面的宫女太监很好,整个后宫之中都或多或少接受过王皇后的恩惠,因而即便后来王皇后和武惠妃矛盾公开化后,也始终没有人愿意在背后说王皇后的不是。这样的一个后宫之主如果无缘无故被废黜,后宫必然自此再无宁日。二来则是李隆基考虑到了王皇后一家在朝中的影响力。王仁皎在李隆基执掌大权后直到去世都不再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只是居家自娱自乐,过简单的生活而已,就凭这一点,王老爷子给自己家在朝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至于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在殿中少监的任上也干得规规矩矩的,还和清阳公主相亲相爱,同朝中各方的关系也都处得很融洽。李隆基假如贸然提出废后,大臣们想必会有很多帮王家说话,朝中安定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氛围大概率会因此被打破。最后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则是武惠妃的身份,大家都知道武惠妃是那个篡唐自立的武则天的侄孙女,对她大都心怀着警惕,唯恐当今圣上再犯糊涂又一次拱手把江山送给武家人。对于大臣们的这一想法李隆基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为了防止朝中大臣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家事上,李隆基也没敢提这个茬。
在朝臣中看了一圈后,李隆基发现他的这档心事唯一可以找来商量的人,只有不久前被起复为秘书监的老朋友姜皎了。
实践证明,找一个人来好好地倾诉一下确实很有助于心理压力的释放,在同姜皎进行了深入而友好的交流后,李隆基着实感到轻松了许多。不过,压力这个东西,和自然界中所有的力一样,不会凭空就消失不见,只是悄无声息地实现了转移罢了。
和李隆基会面交谈后,姜皎的压力很大。此时的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配合李隆基行动,伺机帮助武惠妃上位,废掉王皇后,这样姜皎就会得到李隆基的感激,日后的荣华富贵和高官显爵就有了保障。但是也会存在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天天被王皇后的同情者骂的风险。更让姜皎担心的是,假如真的像几十年前那样重演了一遍武氏篡唐记,自己就很有可能跟当年的李义府一样,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遭到后世轮番唾骂,遗臭万年。
另外一个选项则是对外揭露李隆基的废后想法,这么干虽然相当于背叛了皇帝的友情与信任,势必遭到李隆基的记恨,但却能挽救无辜的皇后,挽救自己的良心,甚至有可能从武氏一族的手中挽救大唐。当然了,与李隆基做了多年的朋友,姜皎很清楚李隆基被触怒后会是多么令人恐怖,他也毫不怀疑自己会因为这次的告密行为而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是求生时极尽荣宠,死后背负骂名,还是寻一个良心安宁,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个问题。
在几经思索后,姜皎兄最终做出了选择。
几天后,李隆基收到了一份来自嗣濮王李峤的奏表,在扫了一眼后,李隆基气得差点当场掀翻了书案。因为在这份奏表中,李峤告诉他现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皇帝有意废黜皇后的事情,包括宫内是什么斗争形势、皇帝本人是怎么想的、有什么顾虑、预计怎么行动等,全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因此身为大唐宗室的一员兼王皇后的妹夫,李峤表示他有必要防止再出一个武则天式的女人,并知道皇帝的真实想法到底是怎么样的。
李峤话说得很像煞有介事,但精明的李隆基一眼就看穿了一切:长安城老百姓讨论自己废后之事不一定有,可那姜皎一定是叛变了。
由于李峤的奏表内容极具爆炸性和八卦新闻的气质,所以不等李隆基进一步确认姜皎具体都做了些什么,至少在长安官场上,各级官员都多多少少听到了李隆基想废掉王皇后的消息,于是此起彼伏的议论声瞬间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反对浪潮,大臣们纷纷以奏表的形式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别想。
事已至此,想废掉王皇后是不可能的了,再闹下去,估计开元以来的国家大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要丢掉,而且王皇后那里发生的一幕也真的触动了李隆基的内心,让他不忍心宣布废后。
据记载,废后传闻传到了宫里后,王皇后变得更加坐立不安,她一见到来到自己这里准备做安抚工作的李隆基,便一下子哭了出来。
李隆基这个时候本来就有些心虚,见皇后哭得伤心,自然马上凑过去安慰。
就在这时,王皇后看向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
王皇后这话说完,李隆基当场就有点撑不住了,他的眼睛开始变得湿润,差一点就跟着王皇后一起哭了出来(帝悯然动容)。因为王皇后刚刚说的那句话牵扯到的是一段足以让李隆基泪目的往事。
那是李隆基一家还被武则天下令幽禁时的某一年秋八月,那一天正好是李隆基的生日,李隆基非常想吃一碗热乎乎的汤饼,但是李隆基名义上是个王爷,实质上也就算个囚犯,所以不但没有人会给他随时做想吃的料理,更不会有人允许他出去吃。当然,即便李隆基在生日这天被特许到宫外放风,估计也很难如愿以偿,因为另外一个现实的原因——没钱。
恰在李隆基准备放弃过生日换换伙食的念头时,阿忠来了。
这位阿忠不是别人,正是王皇后的老爹王仁皎。得知李隆基的生日小愿望时,王仁皎也没有带钱。但是王老头没有丝毫顾虑就拿自己身上穿着的紫色袍子出去换了一斗面,为李隆基做了他想吃的生日汤饼。
李隆基一直还记得,那年的秋天有点冷,王仁皎就那么露着臂膀,有点哆哆嗦嗦地带着那一斗面粉回来了,但即便如此他还是笑呵呵的,用关心而亲切的话语告诉自己,面来了,生日汤饼马上就好。
今日如若就这么废黜了毫无过错的王皇后,他日百年之后,该怎么去面对那个情深意长的王仁皎!
想到了那个寒酸的生日,那碗温暖的汤饼,以及那个亲切的阿忠,李隆基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说出“废后”这两个字。
于是李隆基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暂时搁置废皇后的打算,在带着王皇后出席了几个重要的公共场合,用秀恩爱的方式完成了“辟谣”。把相关舆论压下去之后,皇帝陛下开始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引发了这一系列波折的姜皎身上。
开元十年(722)九月六日,在当时的宰相张嘉贞的奏请下,李隆基决定以“漏泄禁中语”的罪名,先对姜皎执行杖刑,再把他流放到位于岭南地区的钦州(治今广西钦州市)去自生自灭。
当时姜皎也是五十多岁的老汉了,在被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屁股后,基本上就只剩下半条命了,惨的是他根本来不及敷药养伤就被赶上了路,因此姜皎最终只走到了汝州(治今河南汝州市)就死了。
惨的人并非只有姜皎一个,比如姜皎的弟弟姜晦就受到了牵连被贬为春州司马;姜皎的好朋友、时任都水使者的刘承祖则被流放到了雷州(治今广东雷州市),此外还有姜皎的多位亲朋好友因为姜皎事件死在了被流放的路上。
这就有些奇怪了,按理说,姜皎出卖了朋友,泄露了皇帝的秘密,那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且姜皎本人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何必无端牵连那么多人,甚至连和姜皎没有血缘关系的都被流放了呢?
所谓凡事反常必有妖,在姜皎事件中趁机作妖的,正是张嘉贞。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张嘉贞是在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的授意下,把姜皎及其亲友一网打尽的。这里很明显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问题,姜皎既然决定了透露出李隆基有意废后的消息,他肯定就和王皇后兄妹是同一个战壕里的伙伴了。虽然从事后王守一的种种表现来看,这位仁兄不是个靠得住的家伙,但相信也不至于会做出一上来先干掉自己一边的战友来换取李隆基回心转意这样的蠢事。
显然,宋朝的司马光先生也是同样的观点。所以后来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叙述到这段时,说的是张嘉贞借着李隆基大怒的时机进行了落井下石的操作,最终把姜皎一事发挥发展成了一个酿成多人死亡的事件。
张嘉贞应该不完全是冤枉的,因为相信大家还记得,姜皎曾在张说的指示下去尝试阻止姚崇入朝执政,这足以说明姜皎和张说的关系非常要好。姜皎泄密事件发生时,张说刚好不在朝中,而是在外地视察,等他得到消息的那会儿,姜皎已经死在流放的路上了。
也就是说,张嘉贞很可能有意地借助了皇帝的怒火,扩大了整个事态,以期打击自己的潜在政治对手张说的势力。而且当时身为侍中的另一位宰相源乾曜选择了坐山观虎斗,坐视张嘉贞下黑手,这也就为张说日后同源乾曜的反目成仇埋下了伏笔。
好在姜皎的牺牲没有被浪费,朝中大臣们在得到姜皎死讯后,纷纷上表替姜皎鸣冤,同时表明对王皇后的支持态度。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李隆基不得不再三出面表示自己绝无废黜皇后的意思。为了防止王守一和他的妹夫嗣濮王李峤进一步联手,将宗室和外戚的反武势力进一步整合,形成一个最广泛的反武统一战线,李隆基还是动了点脑筋,他直接明发禁令,严禁宗室、外戚相互来往。因为以李隆基对王守一的了解,他相信如果这个大舅哥只能独自作战的话,早晚会露出破绽。
事实证明,李隆基的眼光非常准。这个破绽,他只等了不到两年就出现了,而且王守一施展出的还是李隆基梦寐以求的那种大昏招。
开元十二年(724)七月,李隆基接到线报,称王皇后最近获得了一块由妖僧施过咒的霹雳木,目前皇后把这东西随身佩带着,恐怕将对皇帝有所不利。
一得到这样的情报,李隆基当即派人前往皇后的寝宫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最终还真就在王皇后的身上发现了那块霹雳木。
这里有必要先说一下这块木头。所谓霹雳木,就是从被雷电击中燃烧后的树木上截取下来的一段木头。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度劫”的说法,认为无论是动物(包括人)还是植物,一旦修炼到了一定的程度,便会为天道所不容,上天就会降下天劫,用天雷去劈它们,如果能够扛过去,就会飞升成仙,如果失败就会被劈成碎片,意味着度劫失败。不过即便是失败了,像霹雳木这种存在,依旧拥有神奇的力量,可以作为法器,实现普通人的部分愿望。
经李隆基指派的专案组调查得知,这个霹雳木是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送进宫中的。原来经历了姜皎事件后,王守一那里就开始魔障了。在他看来,阻止皇帝废黜自己妹妹的唯一方式就是让妹妹尽快给李隆基生个大胖小子。而且一旦龙子诞下,那就是嫡长子,太子乃至未来皇帝的位子都非自己的这个外甥莫属,不仅皇后能由此转危为安,他王家也可以更进一步享有可持续的荣华富贵。
可是,李隆基已经很长时间不去找皇后,夫妻俩都没在一起的机会,王皇后又不会魔法,怎么能顺利怀孕并保证是男孩呢?
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王守一,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名字叫作明悟的和尚。
明悟和尚自称精通阴阳之术,只需略施法术便能帮助王皇后解决没有儿子的问题。
按照明悟和尚的安排,王守一府中先秘密进行了一次大型的祭祀南斗、北斗的仪式,然后明悟在找来的霹雳木上刻上了天、地以及李隆基的名字,做成了护身符的样子交给王守一,让他代为嘱咐王皇后务必随身携带,并做出保证,称只要一切照他的吩咐办,皇后定会生下贵子,并且皇后本人将来会变得像则天皇后一样尊贵无比。
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精神,王守一犯下了病急乱投医的致命错误。而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本来并不相信的王皇后最终也妥协了,开始把那块要命的霹雳木带在了身上。
谁知,王皇后最终等来的不是想和他生个儿子的李隆基,而是一个满脸怒气,等着审问她的皇帝陛下。
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下诏宣布废皇后为庶人,打入冷宫。
王守一也完了,他因为结交妖僧被判了个抄家贬官之罪。先是被贬为潭州别驾,再被贬为柳州司马,最后还没来得及上任,就被李隆基下令赐死于途中。可见李隆基对他真的是恨得牙痒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个人被卷了进来,而且跟着王守一被贬了官,这个人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张嘉贞。
自被张说坑了一把,出去做幽州刺史后,张嘉贞痛定思痛,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运作,才终于在开元十二年(724)返回长安,出任户部尚书。当然,回来后的张嘉贞并没有忍气吞声,他找准了一次中书省官员和宰相联欢吃宴席的机会,在现场一发现张说的身影就跑过去破口大骂。如果不是另一位宰相源乾曜和大将王晙一道及时出面从中调解,张嘉贞估计就撸起袖子挥拳上去了。
张嘉贞的自由搏击没能如期施展,而且也没有再施展的机会了,随着王守一事发,他被定义为同王守一交往密切的对朝廷不满者,被贬为台州刺史。后来张嘉贞虽然不久就再获朝廷重用,且被封为了河东侯,不过直到开元十七年(729)他因病前往东都洛阳就医,基本上再也没能重回长安朝堂之上(张嘉贞于这一年的秋天病发去世)。
相较于被废黜的王皇后,张嘉贞称得上是幸运的。毕竟他去北平赴任的时候,李隆基特命文武百官到上东门外去给他饯行,还亲自赋诗一首予以勉励。后来张嘉贞生病到洛阳就医,李隆基听说他双目失明了,又赶紧特派御医快马加鞭地前往诊治,可谓时刻关心着张嘉贞的情况。
王皇后事后的境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她在被打入冷宫后,没人关心没人问,仅仅过了三个月,这位苦难时一直守候在李隆基背后的女人就悄无声息地死去了。
王皇后死后,李隆基下令以一品官的葬礼规格将王皇后安葬在长安城中的无相寺内,直到李隆基的孙子唐代宗即位后,王皇后才正式被恢复皇后的封号。
平心而论,王皇后的悲剧并不完全是她的问题,即便是那块霹雳木也不过是王家人急于求子所选择的一种特殊手法而已,不一定有用,也不一定对李隆基有什么损害。这一点估计李隆基本人和其他一些明白事理的人都清楚。因此在王皇后被送入冷宫的当时,便出现了为王皇后鸣不平的声音,有个名叫王諲的诗人效法汉朝时写《长门赋》劝和汉武帝与陈阿娇皇后的司马相如,写了一首名为《翠羽帐赋》的七言绝句用来讽喻李隆基。这首诗一度在朝野间获得了较大的反响,可惜的是并没能打动李隆基,也没有挽救王皇后的性命。
王皇后郁郁而终后,倒是宫中的妃嫔宫女们有感于皇后昔日的恩惠,纷纷自发地追悼她们心中的好皇后,并且此后也经常有意无意地在李隆基面前谈及王皇后生前的种种德行。在后宫一片对王皇后的怀念氛围的影响下,李隆基开始慢慢回忆起王皇后的好来,早年间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的记忆片段越来越多地闪现在了李隆基的脑海里。他有点后悔了,但已悔之无及。
也许是出于对王皇后的愧疚,李隆基之后再也没有另立一个新皇后,哪怕是他(当时)最爱的武氏,也只是在宫中享有等同于皇后的礼仪待遇罢了,武惠妃到最后的封号也就是个惠妃。
而且武惠妃其实也不完全具备当选皇后的条件,除了朝中大臣强烈反对外,她还面临着一个更为严重的现实问题:所生子女全都出现了“襁褓不育”的现象。
虽然武惠妃很能生,且生了不止一个儿子,但她所生的夏王李一、怀王李敏及上仙公主这三个孩子不知是什么缘故,没有一个能活过幼儿期的。后来好不容易又生了个儿子李清,为了避免这个孩子也像他的哥哥姐姐一样夭折,武惠妃便找到李隆基商量,做出了把儿子交给李隆基的长兄宁王李宪抚养的决定。
在李清获得宁王妃元氏亲自抚养,并对外宣称是宁王的儿子之后,武惠妃孩子早夭的情况才开始出现变化,武惠妃的这个儿子最终活过了他的哥哥姐姐,健康地长大了。之后,武惠妃又接连为李隆基生下了盛王李沐和咸宜公主、太华公主。不过由于这位李清自幼就住在宁王府上,因而他一直没有被李隆基封王,宫里的人只管他叫作十八郎。后来等到开元十三年(725)三月,他的弟弟李沐到了可以封王的年纪,李清才跟着被封王,开始进入宫中生活。
十年后,被封为寿王的李清正式改名为李瑁,迎娶了一位在洛阳长大的杨家姑娘为妻。
命运的安排实在是令人捉摸不透,但似乎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李隆基突然离开长安,前往东都洛阳工作和居住。李隆基此行很大原因是他想暂时远离那个伤心地,转换一下自己的心情。而在张说看来,封禅泰山就是帮助李隆基走出王皇后阴影的良方。于是在张说的带领下,一部分大臣开始接连不断地上表请求李隆基同意封禅。最后,以张说为首的封禅派声势压过了以源乾曜为代表的反对派,促成了泰山之行。
事情定下来后,张说唯恐中途生变,所以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写出了一份系统而又严谨的封禅大典计划书草案呈送给了朝廷。
李隆基看完了张说递交的计划书草案后十分满意,当即批准张说继续推进接下来的相关工作,而张说也不负领导的期望,一件一件地落实了计划书上的内容。
突然有一天,张说意识到他在计划书里遗漏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封禅期间的边境安全问题。当时的突厥虽然已经不复往昔般强大,朝廷也不怎么愿意去搭理他们,但是突厥毕竟还有一定的实力,哪怕不再是唐朝的心腹大患,但是在皇帝封禅期间大规模入寇,恶心一番大唐还是没问题的。而且这些年来突厥屡屡遣使入朝请求和亲,都被李隆基坚决拒绝了。张说很是担心恼羞成怒的突厥可汗会有什么想法,为此他特地找来了兵部郎中裴光庭商量对策。
别看这个裴光庭只是兵部的小小郎中(正五品),其实这位仁兄堪称整个大唐最了解突厥的人,没有之一。因为裴光庭的父亲便是有着“突厥克星”美誉的名将裴行俭。裴光庭从小耳濡目染,可以说是听着父亲及其战友同突厥人斗智斗勇的故事长大的。后来参加工作后,他也没有放弃对突厥人心理及行为的继续研究,所以要获知突厥闹事的概率有多大,张说认定裴光庭大概率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陛下即将去往泰山行封禅大典,届时御驾东巡,京师空虚,我担心突厥人会借机生事,侵扰北境。故此有意在北方地区增加守军人数,巩固防御,你以为这么办可以吗?”
张说本以为裴光庭会给出一个突厥人出兵的概率,然后从突厥人的行为习惯层面出发,给出几个对方可能的南下路线方案,再提供一些相应的防守建议。谁知,裴光庭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
“陛下去泰山封禅不就是要向上天汇报所达成的功绩吗?能称得上功绩,肯定需要做到恩德无不及,百姓无不安,万国无不怀。如今朝廷将要对外彰显功绩,却担心夷狄入侵,这恐怕不能展现君王的盛德吧。大兴兵役,用来防备不测,虽然是个法子,可却不是安民之道。一边讲要会同各方共享太平,一边仍要想着阻击北境的各族,这也不是怀柔远人的态度。如果存在着这三种现象,封禅时所谓的功绩事实上也就谈不上了。”
张说一听这话就笑了,他意识到裴光庭不是个简单的人,能有这样的政治高度和如此逻辑严密的说辞,这也意味着眼前的人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所以张说没有打断裴光庭的话,而是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裴光庭也没有犹豫,仍旧继续着他的分析:“四夷之中,突厥素来被视作最强大的,这些年来我们双方持续着各种形式的交往,突厥人也传达了想与我大唐重修旧好的意愿。只不过我们这些年来一直没有给他们明确的回应。如今只要朝廷能派出一名使臣去征召突厥的一位重臣来参加封禅仪式,对方一定会欣然从命。突厥接受诏命派人赴会了,其他各部落的酋长首领们也一定会相继前来。这样自然可以做到偃旗息鼓,高枕无忧了。”
张说听完了裴光庭的这番话不禁连连点头:“你说得对,我真的是比不上你啊!”
于是根据裴光庭的意见,朝廷向突厥派出了使者。突厥人果然按照裴编剧的剧本,派出以大臣阿史德颉利发为首的入贡使团去参加封禅大典。
开元十三年(725)十月十一日,李隆基带领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及四夷酋长从东都洛阳出发,启程前往泰山,开启了属于他的封禅之旅。据记载,这支封禅队伍相当庞大,一眼望去浩浩****的,数十里间全是人,光是专门负责给封禅团运送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车辆就能排得绵延数百里之遥。
平心而论,如果不是盛世,这么大的排场还真的拿不出来。不过相对于李治的那次,李隆基在沿途表现得低调了很多,每日的行程时间与路线也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尽量避开了农田和市集,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走到了泰山脚下。
在山脚下休整了三天后,十一月九日,李隆基带着宰相和祭祀相关官员开始登山,至于从行的百官则被留在了泰山的山谷口等待。由于上山的人数有限,所以李隆基等一行人当天就登上了泰山的顶峰。
从泰山上俯瞰云海,李隆基心旷神怡,紧接着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前代来此封禅的帝王们为何对封禅时献给上帝的玉牒之文秘而不宣啊?”
这句话是对着随行的众臣说的,但有必要立即做出回答的,只有礼部的官员,而李隆基眼睛所看向的也是礼部的领导们。
应该说这个问题很难给出接近真相的回答,毕竟前代的玉牒上写了什么也只有前代的当事人知道。不过这个问题却必须要回答,而且还得答得让领导满意。
挑战礼部干部们水平的时候来了,好在礼部也有能人,这个人就是当时担任礼部侍郎且还是状元出身的贺知章。
贺知章略微思考下就给出了一个相对靠谱的答案:“可能是前代皇帝有私密的事想询问神仙,所以才不愿让其他人知道。”
李隆基笑了,他随即招了招手示意侍从把玉牒展示给在场的人看。
“我此来封禅,是为万民祈福的。”
这下所有人都放心了,虽然经历了王皇后的那件事,但现在看来皇帝陛下并没有就此沉溺于儿女情长中,他依旧是那个励精图治,希望有所作为的李隆基。
在向朝中各位重臣明白地表明心意后,李隆基按照计划开始了他的封禅与祈福。
十一月十日,李隆基在泰山山顶上完成了对昊天上帝的祭祀,留在山下的群臣则在山脚设好的祭坛上,祭祀了五帝百神。
第二天,李隆基登上社首山祭祀了土地神,完成了帝王封禅的标准流程。
十二日,李隆基依据乾封年间的规矩坐在御帐中,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拜,宣布大赦天下,并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封禅典礼至此实现了完美落幕。但此时此刻,李隆基并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这场封禅,那个辅佐他把开元盛世推向顶点的人将急速跌落到人生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