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和元年(712)八月三日,太子李隆基在上表推辞不成后,终于接受了父皇的传位,正式登基即皇帝位。李隆基成了皇帝后所做的头件事就是昭告天下宣布尊父亲李旦为太上皇。而且还颁布了一整套礼制程序上的硬性规定,比如,太上皇自称朕,命令称诰,每五天在太极殿接受一次朝贺;皇帝(李隆基)自称予,命令称制、敕,每天在武德殿接受朝贺。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军政决策,都需要由太上皇做出最终的决定,太上皇明确表示不参与的其余事务才由皇帝决断,等等。
李隆基先生一上来就出台了这么一个一号文件其实只是为了表明一个态度:虽然我现在做了皇帝,但这大唐的一把手还是我老爹——现任的太上皇。
做皇帝能够做到如此谦逊而低调,历史上也算少见了。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李隆基心甘情愿的,而是无奈之举。因为太平公主再次发挥了她对李旦重要的影响力。
在意识到自己无法阻止皇帝哥哥传位给自己的政敌后,太平公主同自己的谋士们决定转换斗争策略,玩一把釜底抽薪。具体来说是由太平公主出面,跟李旦共同回顾他们的老祖宗李渊在退居二线后的种种孤寂与凄凉,然后再以舜禅让给大禹后,仍然亲自前往各地巡视考察的先进事迹来鼓励李旦发挥余热,在太上皇的位子上继续指导国事。
事实证明,李渊加大舜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事例确实起到了极好的说服效果,李旦听完后当即显露出了明显的兴趣。他随即向李隆基表示,既然你之前提到过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够,需要帮忙,那朕就仿效一下当年的大舜,平日里也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好了。
太上皇话都说得这么明显了,李隆基自然不好拒绝。再加上他考虑到老爹虽然退位了,但在朝中依旧有着势力与影响力,如果拒绝的话,难保那些人不投入到太平公主的阵营里。于是经过慎重考虑,李隆基选择了妥协,搞出来个这样事事以太上皇为尊的双轨权力制度。
李隆基选择了继续隐忍妥协的策略,但是他的老朋友刘幽求却没能忍住,他私下找到了右羽林将军张暐,打算秘密调动羽林军,起兵诛杀太平公主等人。可是刘幽求没有料到,那位张暐患有嘴巴管理困难症,竟然将这么机密要命的事情泄露给了侍御史邓光宾,于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消息公开到了尽人皆知的程度,李隆基也没办法了,只能主动向太上皇报告了刘幽求、张暐企图发动兵变的事,并下令将相关人等打入大牢,依法严惩。李隆基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勉强帮助刘幽求躲过了一刀,可刘幽求到底还是被流放到了当年岭南的高死亡率地区,以后能不能活着回来,真不好说了。李隆基一方因此元气大伤,更要命的是在刘幽求走后,宰相班子经过一轮轮新的调整,已经今非昔比,由太平公主推荐进入宰相班子的人数增加到了五位,崔湜也开始明显回归太平公主的怀抱。为了再次博得太平公主的信任,丧心病狂的崔湜甚至授意广州都督周利贞杀掉刘幽求(但是没成功)。当时政事堂里只有魏知古和郭元振这两个宰相在勉强维持皇帝势力的存在感。
更让李隆基感到头疼的是,除了宗室中的重量级人物殿中监兼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外,军队高级将领中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等人也跟着倒向了太平公主,让太平公主有了发起军事政变,武力逼宫的可能性。
太平公主加强了同军中高层的往来,的确是因为她有发动兵变的打算,不过兵变只是太平公主的后备计划而已。要知道,她本质上还是一个继承了母亲武曌大部分性格特质的厚黑学女高手,政变这种事情在太平公主看来太暴力,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她想要的是尽量以高技术含量的斗争方式来解决李隆基这个问题——比如政治暗杀。
不管太平公主是得到唐中宗暴崩的启发也好,还是因为有过相关的成功经验也罢,反正据史书记载,她在宫中找到一个姓元的女官,并指使元氏找机会把毒药下到李隆基近来常服用的赤箭粉中。然而由于李隆基高度重视自己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元氏迟迟没有找到下药的机会,李隆基反而就此得到了宝贵的反应时间。
最早察觉到太平公主的兵变意图的,是一个叫作王琚的人。王琚,河内(治今河南沁阳市)人,此人是李隆基做太子的时候发现的人才,也是一个对太平公主素来不满的聪明人。据说,当年他被吏部选补为诸暨主簿,照例要去东宫拜谢,却在太子所在的宫殿中不仅像饭后散步般慢慢走,还边走边四处看,气得在场太监赶忙提醒道:“太子殿下在帘下!”谁知,听到这句话,王琚却不紧不慢地?了回去:“在外只闻有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太子有大功于社稷,大孝于君亲,何得有此声?!”李隆基听到这番话后亲自出来接见,并在交谈后直接把他留为自己的东宫属官。
按照王琚的说法,他最擅长的技艺是炼丹药和说笑话,但事后的发展表明,这位仁兄的看家本领其实是谋略。因此在东宫工作不久,王琚就成为东宫众多属官中唯一“常预秘计”的人物,后来甚至直接扮演了李隆基的机要秘书一角。
当时,王琚整理情报时发现,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和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频繁出现在太平公主府第附近的坊市。他察觉有异,赶忙跑来见皇帝,直接就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现在的局势已经非常危急了,我们得赶快动手。
李隆基听了王琚的话,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跟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前的李世民一样,李隆基也有着相似的顾虑,太平公主毕竟和背负弑君罪名的韦皇后不同,他担心天下人不会认可自己处死没有明显罪过的亲戚的行为。更何况,李隆基非常担心在顺利诛灭了太平公主后,自己的父亲李旦会因此发难,向自己兴师问罪,届时他所要面对的麻烦就会更大。
发现李隆基像唐隆政变那会儿一样陷入了犹豫,站在皇帝一方的众位智囊团的成员,开始以各自的方式来劝导李隆基速速做出决断。
这些大臣中,最有创意的应数尚书左丞兼东都留守张说,因为他人在洛阳,又不便写信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于是就千里迢迢派人给皇帝陛下捎回一把宝刀,暗示李隆基要快刀斩乱麻,当机立断。
当年推动唐隆政变进度的崔日用也来了,身为荆州长史的他趁着进京汇报工作的机会当面给李隆基做起了心理疏导:“太平公主一伙人蓄谋已久,陛下过去在东宫时,身份还是臣子,如果去处置她,可能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因此需要谋略,好好安排一番。但如今,陛下已经登上皇位,只需要颁布一纸诏书,谁敢不从?如果迟迟不行动,万一让她的阴谋得逞,后悔都来不及了!”
李隆基想了一下,觉得崔日用说得有理,因此也直言了自己的顾虑:“确实如你所说,只是我担心会惊吓到太上皇。”
原来是担心事成之后太上皇会为了妹妹有所动作,明白了!
崔日用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天子的孝顺在于安定四海,如果奸人得志,社稷就会化为废墟,又哪里能称得上孝顺呢?请求陛下先掌握北门四军,而后逮捕奸党,就不会惊动太上皇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隆基明白了,只要他能干净利落地将太平公主和父亲的亲信全部一网打尽,让太上皇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届时即便太上皇再怎么愤怒,没有人在朝中应和他,太上皇也只能是一个人生闷气罢了。
“崔日用你就不要回荆州了,即日起你就是吏部侍郎,帮着朕多发掘些治国的人才吧!”
崔日用就这样留了下来,开始秘密替皇帝搜罗挑选可靠的政变帮手,而李隆基则正式决定使用武力去终结这场旷日持久的姑侄之争。
就在李隆基和崔日用的谈话结束不久,侍中魏知古带来了太平公主拟订于七月四日发动政变的计划安排。据魏知古探得的消息,太平公主安排了常元楷和李慈率领所部羽林军作为突击队,来硬闯武德殿;与此同时,以窦怀贞、萧至忠和岑羲三位宰相为首的一群大臣会打着太上皇讨逆的旗号夺取南衙禁军的控制权,进而与羽林军内外呼应,分别控制皇城和宫城;等到他们完成了控制,就会借用太上皇的名义宣布废黜李隆基的皇位,迎太上皇重新做皇帝。
听完了魏知古的汇报,李隆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最担心的正是太平公主借父亲之手废黜自己的皇位,看来时至今日,必须要抢先出手,彻底粉碎太平公主一伙的废立阴谋。
于是李隆基当天紧急召集了岐王李隆范、薛王李隆业两位信得过的兄弟,以及自己的亲信兵部侍郎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中书侍郎王琚、果毅李守德等人,祭出了终极法宝——开会。
事实证明,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只用了不到半天的工夫就制订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应对计划。
整个计划制订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顺利,唯一有争议的地方就是执行行动的领队人选。对于李隆基属意的王毛仲,有些人持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王毛仲不大可靠。会有不放心其实也难免,毕竟王毛仲是有前科的。当年唐隆政变之际,就是他在行动前夜突然行踪不明,以至于大大影响了大家的行动信心。虽说后来政变成功,这哥们儿自己又回来了,李隆基也念及旧情没有说什么,依旧照常重用,可王毛仲临阵脱逃的逃兵形象算是鲜明地树立起来了。想让大家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候全都相信他,着实有些难度。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时候,李隆基出面了,他给王毛仲做了担保,认为这一次王毛仲绝对不会出差池。王毛仲也向在场的所有人起誓,将不惜一切代价圆满完成任务,这才平息了众议。
七月三日,行动开始,在所有人的瞩目下王毛仲带领三百卫兵将被召入宫中见驾的常元楷、李慈当场干掉。不等擦净刀上的血迹,王毛仲又带兵马不停蹄地赶赴内客省,逮捕了身为太平公主内线的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紧接着他又火速转场到了朝堂,把太平公主阵营中的两位宰相萧至忠和岑羲顺利拿下。
由于王毛仲先生找人准、下手快,因此除了尚书左仆射窦怀贞趁乱逃跑(后上吊自杀),太平公主在朝中、军中的党羽全部被就地抓获或斩杀。
王毛仲出色地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接下来就看郭元振的了,他在这次政变中饰演的是当年尉迟恭的角色。当李旦听说了兵变的消息时,慌忙之中登上承天门楼躲避。虽说事发突然,但李旦好歹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上楼之后就开始尝试集结群臣和宫中的卫兵。等到人群稍稍聚集在了一起,李旦更是第一时间露面,并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进行了总动员:“愿意帮助朕的,都留下来。不愿意的,就请离开(助朕者留,不者去)!”
事实证明,太上皇的这句话还是非常有效果的,在场的许多大臣纷纷表态愿意留在承天楼,誓死守护太上皇,而为表忠心,不少人还呈上了自己的名帖(事成凭名帖可以论功行赏,即使不成功,有名帖在也是名垂青史的烈士)。
眼看太上皇即将要演出当年唐高祖李渊剧本上没有的戏份,郭元振亲率一队卫兵赶到了。
他先假装是闻讯来应援太上皇的,派兵把太上皇身边的大臣驱散开,换成自己的兵,然后又借着太上皇的名义把来援的其他军队一一支走。
在指挥士兵完全控制了承天楼及周围区域后,郭元振这才来到了太上皇李旦面前,他告诉李旦这是皇帝在奉太上皇的命令诛灭谋逆的窦怀贞一党,目前逆党已然伏诛,没有别的事情了,请太上皇不要担心。
这个话术应该是由李隆基亲自监制的,只说太平公主的亲信、宰相窦怀贞聚众谋反,并不提太上皇最为关心的太平公主本人的相关信息,营造出太平公主没事,只是她的势力被连根拔除的假象,显然是为了把水搅浑,避免李旦奓毛。更值得回味的是,太平公主当时在朝中的众多党羽几乎都被抓人小能手王毛仲顺利抓住后当场处决了,唯一遗漏的就是这个窦怀贞,让人不禁怀疑这是刻意为之,是为了让窦怀贞背锅。
太上皇就这样上了儿子的当,在确认了太平公主没有被乱兵伤害或抓捕后,李旦放心了。在太上皇看来,太平公主人没事就好,至于太平公主的那些党羽,确实有废立之心,皇帝愿意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
于是在李隆基的请求下,李旦下诰宣布了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决定同意皇帝对窦怀贞及其同党进行严惩的意见。不过,太上皇也留了个心眼,他亲自出面把窦怀贞定性为谋逆集团的一号人物,同时宣布大赦天下。很明显,李旦先生想借这一番操作将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做个区隔,再保护起来。
应该说,李旦大意了。因为从大唐的法律规定上讲,谋逆案件必须要由皇帝亲自宣布结案才算了结,而谋反不论在哪个朝代都属于十恶不赦的大罪,就算是王子皇孙也没得商量。更何况七月四日那天太上皇已经对外正式表示“从今往后军国事务全部都交给皇帝处分,朕将无为养志,以遂平生之愿”,所以李隆基无论怎样进行后续的操作,太上皇也无权过问,这就为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李隆基在发起兵变后的确没能找到他的姑姑,派出去日夜搜寻的士兵们只是在山沟里找到了自缢身亡的窦怀贞。直到事发三天后,皇帝陛下才听说他一直挂怀的太平公主从躲藏的山寺中回到她自己家里。
李隆基意识到他的那个骄傲的姑姑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并准备迎接失败后的结局。
那就成全她吧,也好尽快结束这一切。
不久,在家中从容等待的太平公主终于得知了李隆基给她安排的结局——赐死。
太平公主露出了笑容,她发现还是李隆基最了解她。这个侄子很清楚,即便得到了赦免,太平公主这个高傲的人也不会妥协,身为两个皇帝的掌上明珠,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忍受向对手俯首称臣的日子。对太平公主而言,体面地自我了结是最佳的选择。
于是,她请使者向皇帝带去自己诚挚的谢意,然后镇定地在家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四十八岁的太平公主捍卫了自己作为斗争失败者最后的尊严。
太平公主死后,她在朝中的党羽遭到了清算,连崔湜也因为首鼠两端而被流放,之后又被赐死。至于太平公主的儿子们,除了和李隆基平日里走得很近的次子薛崇简被特赦外,其他的三个儿子跟太平公主的数十名亲信一并被处死。太平公主推荐进政事堂的五个宰相里只有陆象先幸免于难,因为这哥们儿在废黜李隆基的探讨会上,表示皇帝没有罪过自己不同意废黜他,凭这一句话保住了自己一条命,事后还得到了李隆基的夸奖,算是彻底逃出生天。值得一提的是,陆象先后来在受李隆基之命,按承天楼收缴到的名帖抓捕太上皇的拥护者时,私自将名帖全部焚毁。靠着一把火,他既救了一帮人的命,同时还帮李隆基在历史上保全了一个好名声,可谓善莫大焉。
七月六日,也就是太上皇李旦迁居到百福殿,真正放权退休后的第二天,李隆基作为胜利者登上了承天门楼,宣布大赦天下。两天后,他下令赏赐功臣郭元振等人官爵、宅邸、金帛,并借此机会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了各个重要岗位上,掌控了中央各部及京畿地区驻军的大权。至此,李隆基终于彻底摆脱了所有阻力,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唐皇帝。看着这个自高宗皇帝以来日渐衰颓的帝国,李隆基难以抑制尽快引领大唐重回盛世的冲动。他立志要改正父辈们的种种弊政,让一切回归正轨,帮助大唐逐渐步入有序发展的快车道。他知道,想实现这个理想并非易事,他更清楚的是,只凭自己一个人的体力和智力是远远不够的,发展必须有帮手,得组建一个靠谱又水平过硬的执政团队才行。
李隆基最先想到的宰相班子人选是张说。这位精明的仁兄之前送的宝刀让李隆基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刻,因此李隆基刚一真正执掌大权便重用张说,将其从尚书左丞晋升为中书令,召入政事堂。
紧接着,李隆基一纸诏书发往岭南,将封州流放人员刘幽求直接任命为尚书左仆射、知军国事,召还长安辅佐自己。
张说和刘幽求都称得上是当时朝中少有的顶尖人才,他们的回归对于李隆基重振大唐的事业无疑是极强的助力。不过若论最顶尖的人才,这二位可能还得靠边站一站,因为这个名头在当时属于另外两个人,而他们也即将重回中央舞台了。
第一个人的回归,与一次阅兵仪式有关。
十月十三日,李隆基即位后第一次大规模的阅兵典礼在骊山脚下隆重举行,参与这次阅兵的有来自帝国各个卫的现役部队,总人数高达二十万。这些士兵在山脚下一列队,就是旌旗绵延五十余里,颇为壮观。
但是皇帝陛下只骑马检阅了不到五里,脸色就变了,而且是越变越难看。李隆基看到的是一片片神色无精打采、站姿五花八门的士兵。又走了一段路后,李隆基就彻底看不下去了。
负责人兵部尚书郭元振被愤怒的李隆基一声令下押到了军中大旗之下。李隆基看都没多看这位政变功臣一眼,当即命令砍头。好在平时郭元振人际关系搞得不错,身为老同事的刘幽求和张说马上出面为他求情,表示郭元振立下过大功,不可杀。最后人保下来了,但被流放到了新州(治今广东新兴县),兵部尚书的位置就空了下来。
面对军队军容不整,士气不盛的现状,李隆基深感忧心,他认为需要一个有威望同时又有手段的人来担任兵部的一把手,改变这一局面。只用了不到几秒钟的时间,新人选的样貌就在李隆基的脑海里浮现了出来。
这是张六十来岁的老头子的脸,不苟言笑,虽说长得没有啥特点,但是绝对能让人看一眼就记得,因为他精气神十足,看起来就非常睿智干练。
这个人就是姚崇。
姚崇,本名姚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治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他出身官僚家庭,老爹姚懿在太宗贞观年间就做到了地方一把手,官至嶲州都督。在家庭的影响下,姚崇二十岁出头就以李弘(武则天与唐高宗长子)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在朝廷重要人物去世后,会挑选一些官宦家庭的子弟参与出葬,被挑中的人还有了出仕的资格。因此,很多人甚至要抢破头,但姚崇可能觉得这样获得官职传出去不大露脸,因此主动又去参加了科举考试,在下笔成章举这一科目中成功考上,被授予了濮州司仓参军的职务。后来他凭借着良好的工作业绩,短时间内接连五次升职,还实现了从地方到中央的跨越,成了夏官郎中(兵部郎中)。
当时契丹人正在河北那一带闹事,朝廷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好几个州的前线加急战报。一般来说处理堆积如山的战报会很熬人,且不太容易做好,但经姚崇的梳理,这些军情文件被整得井井有条。更令人感到惊艳的是,每份文件里竟然都有一段简明的对战局的分析,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让当时查阅这些文件的武则天暗暗称奇,就此记下了姚崇的名字。
两年后,当武则天在政绩突出的大臣名单里,再次看到了夏官侍郎姚崇这个熟悉的名字时,女皇陛下当即拍板,任命他做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又被安排兼任相王府长史,由此和相王李旦搭上了关系。我们前面提到的推翻武周政权的总策划人张柬之,就是姚崇在出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前向女皇力荐代替自己做宰相的,后来他甚至趁着回京述职的机会,百忙之中参与了神龙政变的谋划。所以,姚崇不但始终都是李旦的亲信,而且有着和李隆基相同的得到武则天赞赏与培养的经历,也和李隆基一样把重塑大唐的辉煌作为毕生理想与愿望。
然而在李隆基即位前,也就是李旦在位期间,姚崇虽然一度以中书令的身份整饬国家各项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史载:当时翕然以为复有贞观、永徽之风),但他的执政思路与举动恰好干预了太平公主对自己势力的扩充,更影响到了太平公主把持朝政的意图。于是姚崇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就出现了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一幕:姚崇联合老同事宋璟为保护太子,稳定政局,建议李旦将太平公主送出京城,最后没承想局面在一片大好的情势下被太平公主逆转,姚崇、宋璟险些被杀,同时被贬到地方上做刺史。
李隆基到骊山阅兵时,姚崇正在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县)担任刺史,距离李隆基驻跸的新丰不到三百里路,因此李隆基想到还有个姚崇可以重用后,便派人秘密召姚崇来行在见驾。
姚崇赶到的时候,刚好碰到李隆基在渭水之滨打猎。姚崇远远望见了天子的仪仗,赶忙策马向李隆基的方向驰来,等到即将赶到天子卫队附近的时候,就当即翻身下马,依照朝廷礼仪一路小跑拜倒在李隆基的马前。
见到老姚都六十好几了,身手还如此灵活利落,李隆基十分高兴:
“爱卿会打猎吗?”
“臣自幼就学过打猎,臣二十岁时住在广成泽一带,每天以呼鹰逐兽为乐,后来遇到了张憬藏(当时与袁天纲齐名的著名相士),他对臣说臣将成为王佐之人,让臣不要耽于游猎,臣这才开始发奋读书,后来真的一度跻身将相之列。不过因为年轻的时候就当过猎师,如今年纪大了,射猎什么的倒是还能来两下子。”
说罢,姚老猎手当场演示了一番呼鹰放犬等标准技能。见姚崇身手矫健,一看就没有忽悠自己,李隆基当即大喜,现场邀请姚崇跟随自己一起打猎。
姚崇也不推辞,当即上马跟着猎队一道前进。
看到姚崇老老实实地骑着马跟在众位宰相的马后,李隆基更是心中暗自称赞不已,认为姚崇是个懂规矩的人,于是皇帝陛下也不再绕圈子了,直接表明了重用的意向:
“朕很久没有见你了,想让你留在朕身边辅佐朕,你可以与宰相并行。”
姚崇似乎没有听见李隆基的话,依然自顾自地骑马缓行着。这下李隆基心里开始打鼓了。他担心姚崇仍旧对当初自己为求自保做的那件事心存芥蒂,因此李隆基只好主动放缓马速,待到姚崇的马慢慢跟了上来,他再次回头问姚崇道:“你为什么还跟在后面?”
“臣官职低微,不应当身在宰相们中间。”
李隆基笑了:“你从现在起就是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了,一起走不碍事。”
皇帝陛下本以为这话说完,姚崇会感激涕零地下马拜谢,或者是谦逊地推辞一番,但事实证明,都没有。
姚崇还是那样,坐在马上一动不动,既不表示拒绝,也不谢恩。
李隆基到底是心怀愧疚,也就不好意思继续追问,只能假装刚刚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继续他的打猎活动。
直到打猎告一段落,皇帝和随行的宰相们都下马坐地休息的时候,沉默了整整一路的姚崇才突然跪倒向李隆基启奏道:“刚才臣之所以没有答谢圣恩,是因为心里想着有十件事情需要和陛下商量,倘若陛下认为这十件事不可行,臣便不敢接受陛下的任命。”
李隆基完全没有顾虑,直接表示但讲无妨。
于是一次名留青史的面试就此开始,当然,被面试的人是李隆基。
姚面试官的第一个问题是:“自垂拱年间以来,朝廷多以严刑峻法统治天下,臣希望日后施政能够先施仁义,讲宽恕,最后再谈刑罚,这样可以吗?”
李隆基想都没多想就回答道:“朕真心希望你能如此行事。”
姚面试官没有对李隆基的回答做出表态,只是继续问道:“朝廷自出师青海失利后,从未对贸然出兵进行认真反思或追悔,臣请求在任期间,陛下不要再追求开疆拓土,息兵休战,行吗?”
“可以。”
“近年来,一些违法乱纪,但往往凭借皇帝的宠幸被赦免,臣请求对这些人依法进行惩处,可以吗?”
李隆基点点头:“朕也早对此类现象切齿痛恨很久了。”
“自太后(武则天)临朝以来,宫中顾问之官多用阉人,臣请求陛下禁止宦官干预朝政,行吗?”
“此事我也思考很久了,正准备下诏禁止。”
“豪门大族喜欢贡献奇珍异宝向皇帝谄媚,而且这一风气已然蔓延到各级地方,影响极坏,臣恳请一概杜绝正常赋税外的所有额外进奉,可以吗?”
“这个当然可以接受。”
李隆基依旧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武后临朝以来,武氏族人、韦氏族人、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相继擅权用事,致使朝廷吏治混乱,臣希望陛下同意皇族及后妃宗亲族属今后不得在朝中担任要职,此前的斜封官、待阙官、员外官等名目也一律废止,可以吗?”
“此乃朕之夙愿。”
“先朝对待大臣十分随意,君王对臣下有时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尊重,臣请求陛下能对臣子以礼相待,行吗?”
李隆基当即表态道:“君臣之间本来就该互相尊重,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自从燕钦融、韦月将因直言进谏被杀后,谏官们个个三缄其口,不敢再谈论朝政得失。臣希望陛下能允许所有朝中大臣逆鳞犯谏,可乎?”
李隆基笑了:“朕不仅能包容他们,而且还能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
姚面试官此时还是面无表情,继续他的发问:
“武后修建了福先寺,太上皇则修建了金仙、玉真两座道观,这些都耗费了上百万钱,臣希望陛下禁止再建造任何佛寺道观,可以吗?”
“朕每当看到这些建筑,内心都非常惶恐不安,岂会自己再下令建造呢?”
“汉朝因吕、王、阎、梁这几家外戚而天下大乱,我大唐的江山社稷更是险些由此断送,臣愿陛下能以此为鉴,把禁止外戚干政作为万代之法,不知道可以吗?”
姚崇的最后一问可以说是直戳李隆基的内心深处,皇帝陛下竟然在听到这句后,不禁潸然,过了一会儿,李隆基才肯定地回答道:“此事真可谓刻骨铭心!朕一定保证实行。”
见自己所提出的施政纲领全都得到了皇帝的准允,姚崇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神色,他当即郑重向李隆基下拜道:“这是陛下行仁政之初,是臣千年一遇之日,臣愿承当辅政大臣之任,天下幸甚,天下幸甚。”
然后只见这个六十三岁高龄的老头子像是遇到了天大的喜事一样,再次拜谢李隆基,紧接着竟手舞足蹈地高呼万岁。而此时在周围已经旁听围观了很久的大臣们大都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知道姚崇所提出的这十条意见意味着什么,在不远的将来“姚十条”会成为治国的基本纲领,成为重塑大唐这个国家的基石。
事情的后续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姚十条”正是李隆基踏上明君之路的第一阶段测试。当十多年后,功高自满的李隆基逐一突破这些封印的时候,也就是他治下的盛世开始走上逐渐瓦解的下坡路之时。
十月十五日,姚崇被李隆基正式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元盛世就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