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了解了内容是如何把一个公司推广出去的。那么你呢?你擅长什么?你在推销的又是什么?其实你完全可以采用YaYa公司的推广方式,让自己在朋友圈内脱颖而出。
独特的创新点是保证工作的法宝。
以前,只要你有手有脚,拿着一张MBA的证书就能大摇大摆地做个公司领导人。今天,MBA的证书只能算是个敲门砖。在当今美国的信息经济中,我们把竞争优势按照知识与创新来衡量。这就意味着,当今市场更看重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而不是单纯的竞争力和泛泛的知识面。如果你做的事儿任何人都能做,那他们总能找到出价更低的人来替代你。现在的很多工作机会不都跑去孟加拉和班加罗尔了吗?不过他们做不到的是将创新能力外包。如果你能不断提供新奇的点子,以及独特的思考方式来保证你的公司始终走在行业前沿,那他们肯定不会找人来替代你。
市场一直急需内容制造者。他们经常得到提升。他们的任务就是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点子。他们经常在各种会议上讲话,出现在各类杂志报纸上。公司,甚至行业内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是行业的名人,出名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想法上似乎总能快人一步。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很简单:靠专业知识。
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的成功秘诀很简单:我总能拿到商界最新奇的点子。我会投入其中,跟所有推广该想法的人近距离接触,阅读所有相关资料。之后就取其精华,广泛宣传该主意的巨大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到我所在的行业中。这就是我能创造出的内容。而成为专家也挺简单:我只不过做了其他专家都会做的事:传授经验,把经验变成文字,跟别人讨论。
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我说服面试官让我这个文科生加入管理培训项目,就当做个实验,看我能不能行。在培训项目中,只要是之前工作过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比那些手里只有证书的毕业生高一等。
靠着我那点儿经验是没法在帝国化学工业公司脱颖而出的。不过在培训的前几个月,我发现整体质量管理非常流行,每隔几年总会风靡商界。
我在闲暇的时候读了所有的相关资料。于是在工作没几个月之后,我主动向领导“贡献”出我的专家意见,我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背景(所谓的背景只不过是我在大学修过的两门课而已)。结果,我成了公司里全面质量管理领域的领军人物。不过事实却是,我只有在公司里制定规章纪律的时候才感觉自己像个专家。我用我不多的经验做赌注,去做演讲,写文章,跟商界精英交流。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甚至说服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给我专门开辟一个职位——北美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的头儿。
学习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得去亲自传授这方面的知识——没有更好的逼迫自己的方法。我知道的很多优秀的CEO就算没有相关技能和经验,也不会轻易对机会说不。相反,他们会把这种情况看作机遇。他们会说:“这个我们能做。”然后再号召员工一起学习。他们大胆尝试新的东西,而且往往收效甚好。事实上,读完这本书后,你也可以给当地的社区大学写本书,内容就是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个人内涵的培养。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跟同学们的交流也会给你更多的想法。
总而言之,忘记你的工作头衔(最起码现在不要被限制住)。从今天开始,你要好好想想,你还需要什么专业的知识才能给你的朋友圈以及你的公司带来更大的价值。
那么怎么开始呢?
方法有简单的也有难做的,两个我都尝试过。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到已经把信息点整合起来的专家,我在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和德勤就是这么做的。
当然,难做的是把信息点整合起来。这个过程没有任何指导可以参照。不过好消息是,创造内容并不是天才的特权,也并不需要天赋异禀。不过就算我觉得灵感不难获得,但它们也不是源源不断。相反,我也借助一些实用的指导、习惯,甚至技巧来获取灵感。
这里有几条助你成为专家的小贴士。
1.走到前沿,分析最新的发展趋势及机会
远见能让你和你的公司随时应对改变,而创新能给你利用改变的能力。今天创新已经比生产力更为重要,如果不向前走就肯定会后退。如果能早点儿适应改变,提前发现潮流发展方向,并积累相关知识,知道自己所在的行业前景如何,下一个发展方向又是什么,那么你就能成为行业内的明星。
找到那些始终处于行业前沿的人,用你所学到的人际关系发展方法跟他们建立起联系。吃顿午饭,订阅他们的博客(其实能读的相关资料都得知道)。每天都有上千的人在网上搜集过滤信息,分析后做出自己的预测。这些分析家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下一步革新的动向。现在就上网浏览相关信息,那些精心编排的新闻推送的意义就在于此。订阅杂志,常买书,跟聪明的人交流。这样一来,你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增长了,因而能发现别人看不出来的信息点。
2.多问一些看起来很蠢的问题
如果你问的问题别人都没问过,那么你得到的答案自然也独树一帜。那么谁会鼓起勇气问这些看起来愚蠢的问题?答案很简单:所有致力于发展创新的人。iPod的诞生来源于这个问题:“你觉得把你所有的歌都放在一个像随身听一样的小装置中——这个主意怎么样?”“我们为什么不能马上看到拍的照片?”——于是立即成像就发展起来了。“人们喜欢吃汉堡和薯条,如果点完就能吃就太好了。”——以麦当劳为代表的速食工业随即诞生。
在商界,有时候简单的想法才能真正指出问题。从电影《飞越未来》(Big)就能看出来。电影中汤姆?汉克斯(Tom Hanks)扮演的小孩时空穿梭变成了大人。有一个场景很是尖锐:汤姆正在参加一个大型玩具公司的董事会,副总裁正在做一个新玩具的介绍,全是用各种数字、图表来证明新玩具的成功。但是汤姆的孩子心理却促使他站起来说:“我不觉得这个有多好。”玩具是用来玩的,在这个过程中数字一点儿用都没有,不好玩就是不好玩。有时候数字也会说谎,各式各样的PPT展示让人眼花缭乱,大家都忘记了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这么多年来,游戏产业的人都觉得自己身处娱乐行业。那么我想问:“如果我们所处的是营销行业呢?”
3.认识自己和自己的才能
在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我没有机会也不会与科技控们一决高下。我在发展自己长处的时候会巧妙地避开自己的短处。窍门就是别老是纠结于自己不会的东西,而是把精力放在发展自己的长处上,这样你的短处也没那么明显了。我建议你在自己的长处上和短处上花的时间应该是八二分。
4.学无止境
学得更多,得到更多。所有的内容制造者,或者能提出深刻问题及见解的人都会不停阅读,他们同样非常看重自我发展。因此,你的个人成长计划应该包括读书看报、听录制的课程、每年参加3~5场会议、选修1~2门课,并且跟你所处行业的精英们建立关系。
5.身体健康
有研究指出,在下午3左右,因为缺乏睡眠,很多公司的执行官的敏锐性会降到相当于70岁老人的水平。你觉得他们现在还能创新得起来吗?当然不会。虽然听起来很夸张,不过你确实得照顾好自己——身体、头脑、精神,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虽然我的行程很紧,但我从不会忘记锻炼(1周5次)。我每两个月尽量拿出五天休假(当然还会查收邮件,读读书)。我每个月进行一次精神放松,哪怕是在当地花一整天冥想。我每周也会做些跟宗教相关的事儿,最常做的是去教堂。正是这些给了我动力来执行疯狂的“每天24小时”计划。
6.做些从没做过的事儿
有人请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给出一个能让人在商界混得更好的建议。他的回答是:“去学小提琴。”不同的经历会给你不同的思考方式。看看你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以及感兴趣的原因。逐步累积你的创新能力。学些偏门知识,去很少有人去的偏远地方看看。知道自己所处行业的知识,知道当地市场的行情还不够,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得跳出舒适区,带着好奇心探索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7.别泄气
我第一封写给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信一直没收到回信。甚至直到今天,我也经常被拒绝。如果你想变成创新型人才,想走在行业发展前沿,想脱颖而出,就得习惯一次次碰壁。更残酷的是,每次你快碰壁的时候总还会有人推你一把。这是你必须承担的风险。你得记住,无论多大困难,**总能带你穿越一切阻碍。改变与挑战是不间断的,你必须坚持不懈,投入其中。把注意力放在未来的成果上,永远观察着行业最前沿正在发生的事情。
8.使用新科技
行业的创新过程急不来。你无须成为一个科技通,不过你得清楚科技会给你所在的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并且能利用科技为自己服务,雇一个科技控吧,或者培养一个也行。
9.找到一席之地
一些小公司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能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从而能进行主导。个人也能这么做。想想你公司的哪几块业绩不好,然后选择别人关注最少的那个。
我以前有个学生在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工作,工作主要做宠物的周边产品。他工作不久之后,就发现很多新公司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就是高额的邮寄费用。对于新公司来讲,这并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不过,当时这个学生的级别也不高,也轮不到他去处理那些分量更重的问题。
他自己开始了调查,给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联邦快递公司里负责小企业业务的人都打了电话。几个星期之后,他给公司CEO递上了一份详细清单,上面是如何降低公司邮寄费用的建议。CEO很高兴。该学生对邮政的了解最终使他成为公司奋发有为的新进员工。而现在他处理的也都是些高级别的问题了。
10.跟着钱走
如果没有相应的回报,那么创新一点儿价值也没有。工作的底线就是能挣更多的钱。销售和资金流动是每一个公司的血液。在商界,不管你的主意多好,如果没人买单,那它就是毫无价值的。
真正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行动的是人的情感。所以,在讲述你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情感,让怀疑你的人明白,一切都有可能:弱者能成为黑马,巨人有跌倒的时候。
当今的经济社会更加看重情感,而不是数字,因此会讲故事的人胜算更大。迈克尔?哈特斯利(Michael Hattersley)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写道:“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认为商业就是严密理性的分析,过不了几年,电脑就能做得比人更好。大家经常在会议室或者公司走廊上听到这样的话:‘这些数字代表什么’‘直接跟我说现在的情况就行’‘我们得根据手头的资料做个最适合的决定’。事实是,成功的管理离不开讲故事的能力。”
所以,别再痴迷于工作要点和PPT了。知道了自己的能力与独特之处,下一步就是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你细细地讲述给别人,从而激励你的朋友,为你的事业成功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