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俗客[1]
几个“相知”可喜,才厮见,说山说水[2]。颠倒烂熟只这是[3]。怎奈向[4],一回说,一回美。
有个尖新底,说底话,非名即利[5]。说得口干罪过你[6]。且不醉,俺略起,去洗耳[7]。
[注释]
[1]疑作于庆元六年(1200)。
[2]厮见:相见。
[3]只这是:只是这一些。
[4]怎奈向:如何。此宋人习用口语。
[5]尖新底:别致的。底:尤今之“的”。
[6]罪过:难为,多谢,此为反语。
[7]洗耳:今言“洗耳恭听”。此处意相反,表示厌闻其语。
[点评]
本词以实描的手法,尽显俗人的可笑情态和作者对他们的厌恶。
上片写那些附庸风雅的俗人。他们自命为作者这个“山林隐士”的“相知”,但他们在生命境界上,无法与作者接近,他们不了解作者,却自以为了解。于是这些附庸风雅的家伙,与作者一见面,就颠三倒四地“说山说水”。也许初听之下,作者虽然觉得其浅薄,还能够忍受。但他们翻来覆去、“颠倒烂熟”只有那么一点内容。他们说得美滋滋的,还以为这样就打进了作者的心胸,能为作者所认可、接纳,可怜不知作者正在忍受着这些无聊的聒噪呢!
下片写那个“尖新”的实即俗中之俗的俗人,他滔滔不绝地言说对于名利的渴望、艳羡之类的话。难怪作者加他以“尖新”的称号。作者以充满讽刺意味的语气在心中对这个客人说,您要是说得口干舌燥,那就对不住了——意下是我绝不会为你添水润喉的。最后,作者不仅不为俗客添茶,还离座而去,去“洗一洗”那被俗客的庸俗趣味污染了的耳朵。这里借用许由洗耳的典故,表明了对这个俗中之俗者的尤其不耐。
在作者的冷嘲热讽中,俗客们的可笑、可耻与可恶充分显示出来。本词文笔流畅而犀利,浅俗而俏皮,很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