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呈南涧[1]
千古老蟾口,云洞插天开[2]。涨痕当日何事,汹涌到崔嵬[3]?攫土抟沙儿戏,翠谷苍崖几变,风雨化人来[4]。万里须臾耳,野马骤空埃[5]。
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6]。黄花憔悴风露,野碧涨荒莱。此会明年谁健,后日犹今视昔,歌舞只空台[7]。爱酒陶元亮,无酒正徘徊[8]。
[注释]
[1]作于淳熙九年(1182),时稼轩罢居带湖。南涧:即韩元吉。
[2]此言云洞古老而位高。蟾口:蟾蜍之口,为古时受水和吐水之具,比喻云洞。
[3]崔嵬:指高山。
[4]言造物神力无穷,变幻自然若儿戏。抟:捏成团。翠谷苍崖:即高山为谷,深谷为陵。化人:会幻术的人。典出《列子·周穆王》。
[5]野马:空中游气浮动,状若野马之浮游。语出《庄子·逍遥游》。
[6]言人世追求真幻莫辨,令人伤感疑惧。蕉鹿梦:《列子·周穆王》载,郑国有一个樵夫,在野外遇见一头惊鹿,迎面拦击之。生怕别人看见它,于是把它藏到土地庙中,并盖上蕉叶。可是不久就忘记了藏鹿所在,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梦。于是沿路自言自语这件事。别人听见之后,照着他话中的意思去寻找,得到了藏鹿。得鹿者归去后,对其家人说:“先前那个樵夫梦见自己得鹿而不知藏鹿之所,被我得到了,他真是做梦呢。”家人说:“也许你得鹿也不过是场梦吧。”画蛇杯:即杯弓蛇影。
[7]此感慨岁月如流,人生无常。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8]元亮:陶渊明字元亮。此以陶自指。
[点评]
作者以雄奇神幻的笔墨描写造化的神奇,正是为了衬托人自己的渺小无奈,而试图以人的微不足道来消解失志的悲凉。
词的上片,以云洞所在的秋水涨落为引子,道出沧海桑田、自然变化的伟力,以之为下片写人事的部分作铺垫。首韵点明云洞所在,并以“千古”这样的时间概念,和“插天开”这样的空间概念,表明云洞气势不凡。而“老蟾口”的比喻,生动幽默,令人想见云洞的形状。接韵追述了当年秋水暴涨、直侵山顶的自然奇观。而“涨痕当日”一语,化实为虚,显出时间上的摇**自如,和现在徒留尘迹的感慨。下两韵从两个方面也即从变化的角度抒发了对自然伟力的景仰之情。上片末韵写景,在意思上回到当前。写现在野马尘埃的漫空飞舞。“万里”一语,直写尘埃弥漫的空间长度,“须臾”与“骤”,显示出由秋雨侵山到现在遍地尘埃之间的短促。这种空间很长而时间很短的比较,写足了自然的伟力。
下片在此自然伟力的背景上显示人生如梦。换头以一“笑”字领起,并可笼至接韵,尽陈苍凉感慨之味。他说自己这些年来,如获鹿覆以蕉叶而忘其所在的樵夫,如同见酒杯中弓影疑为蛇的杜宣一样,不仅一番努力都无所获,而且尝尽忧谗畏讥的心灵痛苦。而今只见黄花憔悴于风露中,秋水又涨到荒草边上。“黄花”就像是作者的精神自画像,“野碧”也似他家园的萧条风景写照,两者相合,传出了自身不堪潦倒失意之恨。然而这一切,在沧桑变化的自然参照系统中,都是可笑的,其痛苦也是不值得坚持的。“此会”一大句,就将这人事的不谐置于自然的背景上去,道出了岁月如流、人事无常的感慨。“歌舞只空台”的空虚,是英雄不得已以历史的虚无来缓解自身失志之痛的“双面刃”:它砍倒了一批他不愿意见其得意的人物,但也深深地割伤了自己。最后,他以隐居田园的渊明自喻,唯求一醉忘情。这样的结句,含意显然要大于字面所示,唯待读者细细体会,可称余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