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成趣·老来曾识渊明 满江红(1 / 1)

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1]

[注释]

[1]作于淳熙五年(1178)。余参见《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注①。

[3]尘劳:风尘劳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意借自《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4]此化用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裂开。

[5]谓图英雄霸业者,唯据有吴楚地的孙权,可与曹操、刘备相匹敌。

[6]楼观才成:楼阁刚建成。古人以之喻调动频繁,难展才略。如苏轼《送郑户曹》:“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

[7]转相寻:循环往复。

[点评]

这是一篇人生苦闷的抒情词。苦闷产生的原因是对于抗金事业难以实现的失望。

上片就江行起兴,写因半生蹉跎而产生的对于宦游生活的厌倦。首两大句,将实在景致加以虚化处理。对自己过眼的山水,虽知为重来,知为旧时相识,却以“怪似”、“梦中行遍”的语言,表达心理上那种往事如烟的不真实感觉。下两大句,表现出超脱于尘世纷扰、专心地到自然怀抱中沉醉优游的态度,表达出对“前我”的彻底否定。当然,这样的否定,其实是以自我为代价而对现实政治环境所出的彻底否定。“笑”是激愤之余的解嘲,是无可奈何之际的苦笑。“客”字的含义尤其丰富,其中不仅包含了他不得不做“江南游子”而漂泊异乡的苦闷,也有以出世为“归”、以在世尘劳为“客”的意思。

下片因地怀古,试图从历史英雄的幻灭中,为自己的价值虚无寻找精神依据。前两大句,作者以为孙权的雄才大略,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之匹敌。这里写得激昂奋发,似乎他已从上片的消极苦闷中转移了注意力。可接着就是一个强劲的转折——“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这就是价值的虚无和幻灭。他试图以这样的虚无来平衡自己不能成就英雄事业的遗憾。“楼观”以下,写尽自己多年疲于调动、无缘实现收复中原大业的郁愤。这是这首词的“词眼”所在,是他身世之感和政治感慨的来源。对于此,他虽然感受很深,却又无可奈何。所以最后,他只能以带有道家思想色彩的哀乐循环的“人间法则”,来帮助自己解脱于无法实现生命目标、无法体现出人生价值的深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