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蓬莱阁怀古[1]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2]。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3]?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4]。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5]。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6]?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7]?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8]?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9]!

[注释]

[1]作于嘉泰三年(1203)秋。时稼轩在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任上。会稽:今浙江绍兴。蓬莱阁:在会稽卧龙山下,是著名游览胜地。

[2]秦望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处。因秦始皇曾登此山以望东海,而有此名。

[3]此谓茫茫一片,云雨莫辨。

[4]变灭须臾:顷刻间变化无常。指雨过天晴。

[5]“回首”三句:谓月色皎洁,自然界大气流**,引起大地千孔万穴呼啸共鸣。

[6]此用范蠡巧使美人计灭吴事。若耶溪:位于会稽南,相传为当年西施浣纱处。美人西去:言范蠡遣送西施去吴国。麋鹿姑苏:言把吴国灭亡,使姑苏台成为麋鹿栖游之地。姑苏:即姑苏台,在苏州城外灵岩山上,为当年吴王与西施的宴游之地。

[7]故国:指范蠡的故里。舸:大船。

[8]岁云暮:一年将尽或年岁将老之意。鼓瑟吹竽:演奏乐曲。

[9]王亭谢馆:王、谢两家为东晋时代的世家大族,其子弟大多住在会稽。

[点评]

词题为怀古,但并不入手擒题,而是先写眼前风云变幻的景象。目的是突出自然界的变化须臾,以为下片怀古的主题张本。上片描绘风云变幻的绍兴秋色。笔力雄健跳**,最足以显示英雄意气。起韵写秦望山头的乱云急雨,以一个精彩的比喻来写风雨之势:那天地间乱云翻滚、急雨直泻的景象,就好像是江湖在天上倒立过来一样,无比迅猛、声势浩大。接韵以一个采自《庄子》的散文化反问句,把云雨茫茫、昏暗莫辨的形势写足。这里虽是用散文中的典故,却浑如己出,于词律毫无隔碍。“长空”一韵,则显出西风强劲,扫尽云雨后的浩浩长天。那种云清气爽、晴空如翠的情状,不著一笔,已能被语境所暗示。然而这里作者所注意的却是“变灭须臾”的自然变化的神奇,这与下片中的人事变化同一情调。四韵续写会稽夜景。突出他侧耳倾听月明之夜的“天籁”——“人间万窍号呼”的情景。这里的“人间万窍号呼”,既是被秋雨清洗后的会稽月夜特有的景象,隽美清幽,又能朦胧启示人们想见那些没有被写在纸上的“民间的声音”,含蓄深沉。

下片着重于怀古,写范蠡助勾践灭吴的往事。范蠡巧施美人计,把若耶溪上的浣纱女子西施送给吴王,助他荒纵,最终帮助勾践消灭了宿敌吴国。在咏怀这一段历史陈迹时,他不正面出笔,而以“谁”字明知故问,把历史故事变得空灵蕴藉。“至今”一韵,表达了对谋虑深沉的越国功臣范蠡的怀念。范蠡堪称越国的功臣,但功成之后却载西施泛舟于五湖,远避越王。他虽至今仍然为故乡的人们所翘望,当时却不能不防备心胸狭隘的越王。这对于希望成为范蠡那样的谋臣与贤相、帮助祖国消灭宿敌的词人,不能不形成启示。“岁云暮矣”一韵,从历史返回现实,以年光将尽、时不我待的感慨,劝慰自己不如沉醉于“鼓瑟吹竽”的人世享乐。显示出对历史与功业已经看穿后的失望。结韵顺势而下,他通过对聚居于会稽的东晋两大豪门——王谢家族的描写,表达他对于人事代谢的惆怅乃至对于历史的理解。王谢的亭馆如今余迹无存,只有冷烟笼罩着寒树,树间也唯有乌鸦的悲啼。有什么是可以在时间里停留的呢?

全词不仅写境雄阔,风格沉郁,而且又能借典言志,曲折表达自己的褒贬和心愿,因而显得余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