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作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1]。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后,费甚心情[2]!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注释]

[1]坐地:坐着。地:助词。檐声:屋檐间滴水的声音。

[2]天心:上天之心。此借指朝廷。

[点评]

宋光宗绍熙五年春,作者正在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上。从去年冬天至现在,因为心情的郁闷和志愿的不遂等,他曾屡次上书求归,但是朝廷对他始终没有明确答复,这使他不免焦虑不安。他猜测朝廷政治气候的变化,对于君威难测深有感受。于是在清明节春雨未晴、风云不定的气候中,他写下了这首明志与抒愤的《行香子》。

词的起句,由“当春”到“况而今”,表明了他归隐之志的坚决和急迫。“小窗”以下直至篇末,表面上是赋写闲窗独坐的所见所感,其实是用比兴法,含蓄地表明了自己对于朝廷迟迟不作答复的怀疑、忧虑和幽愤。首先,“小窗”一韵,明接起句“好雨”而来,写自己侧耳倾听屋檐下的残雨迟滴的情状,含有对于朝廷动向的关切之意。下以一“恨”字,领起三小句,短语急促,句式排比,渲染出夜来风云无定的气氛。然而以“恨”字统领,表达的实是他对于朝廷反复变化以及自己受到谗言诽谤困扰的不能忍受。下片首韵,接上片“清明”一词而来,写清明节春残花落和莺声燕语的景象和因路上泥泞而不能到西湖上闲游的担忧。他以莺儿、燕子话语呢喃、殷勤叮咛来写出,巧俏含蓄地将春鸟写得有情有韵。就它的比兴意思来说,也有国事如春残已不可为、自己的归隐山水又受到很多牵制的幽恨。“天心”以下,满腔不满和不耐烦,挟带着疑虑倾泻而出:老天爷如果心意已决,又何必这样麻烦:一会儿阴,一会儿雨,一会儿又晴!这里,他借清明时节江南天气阴晴不定的景象,责备“老天爷”的态度暧昧而犹豫。

全词基本上是采用比兴手法,借南方清明节时阴晴无定的天气变化,来形容朝廷政治气候的风云难定,和天子故意使君威不测以使人不安。措辞用语,隐隐传达出他对于当政者耍弄手腕的不耐和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