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道中[1]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2]。
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余懒奈余何[3]?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4]。
[注释]
[1]作于绍熙四年(1193)春。
[2]窠:此指隐居所。做弄:做出、玩弄。
[3]剑戟:两种古代兵器,比喻尖锐的官场斗争。
[4]儿童:指自己的儿辈。莫恁么:别这样。
[点评]
这是作者在离别三山、赴临安道上写下的词作。它十分真实地反映出作者因前景不测而后悔出仕的复杂心情。
上片起韵,作者用“抛却”和“却来”对照,明显地表现出对带湖与瓢泉山中那惬意的诗酒安乐窝的留恋,和对于“官府笙歌”即官场生涯的无兴趣。这一对于自己选择失措的不满和遗憾,启开了下文的抒情之门。“闲愁”一韵,以强烈的夸张,把自己在官场生活中所得的极度愁闷形容出来,并且以一日日增多的白发,来证实他的闲愁。这是他对这一段官场生活的总感受。下片转眼望将来,心情更是压抑。他以“新剑戟”与“旧风波”对举,使词意自然转入对于将来更厉害的“剑戟”即官场争斗的厌恶与担心。一句“天生余懒奈余何”,写得顽皮天真,颇有**之态。它其实含意很深:一方面表明了他不愿参与庸俗无聊的官场斗争的态度,一方面又表明他面对这样无聊的政治环境时心情的黯淡。末韵更把自己失志于当代、不希冀有什么作为的想法和盘托出。而这种没办法时的消极想法,又不能向他的儿辈说明,鼓励他们也采取自己一样的生活态度乃至于生活方式,因为他们的人生还没有展开呢。这种矛盾和隐痛,是一个认清了世局以后,处于两难之地的人所不能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