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醉书雨岩石浪[1]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2]。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3]。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4]?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东风晓[5]。
[注释]
[1]闲居带湖之作。石浪:巨大怪石。参见《山鬼谣》注④。
[2]此言美人佩兰虽好,却无人赏识,只有幽居深谷,自怨美貌。九畹:泛指田亩广大,语出屈原《离骚》。兰佩:以兰为佩饰。
[3]泠泠:指瑟音清越如流水。千古调:应是俞伯牙对钟子期所弹的高山流水之调。
[4]冉冉:渐渐。汀洲:水边平地。芳草:借喻理想。
[5]湘累:指屈原。石龙:即石浪。
[点评]
本词与《山鬼谣》同是游雨岩所作,并且若论其深层的蕴意,与借浪漫主义手法来曲折抒愤的《山鬼谣》还有几分近似。不过本词纯是运用比兴手法并借用屈原《离骚》所用比兴意象写成,所以他在此抒发的遭受政治打击、缺少政治知音及年华空老的爱国者的悲痛,比之《山鬼谣》更集中。
此词起韵,即化用屈原《离骚》之意,来表达自己与被放逐的屈原相近似的情怀。他以佩兰植芳于空谷之中的美人形象,来形容自己的才高性洁,“空谷”一句,既是实写雨岩的环境,也是借以怜惜自己的幽独。“怨蛾眉巧”,表面上是怨自己长得太美,实是与慨叹“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的屈原一样,怨自己因政治才能出色而遭到政敌的无情打击。接韵写这一佩兰植芳美人的幽怨。她空弹千古稀见的清越之调,可是即使弹断了弦索也不见知音欣赏。下片进一步抒发时不我待、美人空老的悲凉。因为少知音,所以这幽居空谷的美人感到徒任时光流逝的痛心。结韵以他那悲怨万分的哀歌能唤起“湘累”即屈原的冤魂,来进一步晓喻主旨所在:原来他在这里、在这个年代所悲怨的,也正是屈原在自己的时代所悲怨的。遭遇着国家不幸而群小横行的相同政治时代,他们感受到同样的幽恨。结尾一句,补足全词哀歌的背景,在他于月下独自哀歌弹瑟之时,有被感动的石龙为之起舞。石龙的起舞,就像湘累的被唤醒一样,其实是其内心激**不已的感情所凝聚出的意象。可惜这样的哀歌,只能在月夜无人之境独自放声一唱。
此词运用比兴方法,以兰佩、蛾眉、宝瑟、芳草的意象,来寄托自己的品格和理想,显示出与屈原等失败的爱国志士同感的倾向。又以唤湘累而舞石龙的隐语法,暗示自己内心情怀的极度震**和不平,显得曲折多姿,意蕴丰厚。值得注意的是,词虽然是采用美人香草的比兴法抒情,词作风格也以婉曲深幽为主,但结韵唤湘累而舞石龙的描写,却显得激切而悲愤,现出失志英雄的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