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司考试官[1](1 / 1)

冀北当年浩莫分[2],斯人一顾每空群。

国家科第与风汉[3],天下英雄惟使君[4]。

后进何人知大老[5]?横流无地寄斯文[6]。

自怜衰钝辜真赏,犹窃虚名海内闻。

[注释]

[1]本诗原题为:《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司考试官,时秦丞相孙以左文殿修撰来就试,直欲首选。阜卿得予文卷,擢置第一,秦氏大怒。予明年既显黜,先生亦几蹈危机。偶秦公薨,遂已。予晚岁料理故书,得先生手帖。追感平昔,作长句以识其事,不知衰涕之集也》。陈阜卿:陈子茂,字阜卿,官至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秦丞相孙:指秦桧的孙子秦埙。

[2]“冀北”一联:用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序》“伯乐一顾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之典故,称赞陈子茂是善识英才的伯乐。

[3]风汉:意即疯汉。

[4]使君: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此借指推尊陈子茂。

[5]大老:孟子曾称赞伯夷与姜尚为天下之大,老此指德高望重的人。

[6]横流:沧海横流,比喻文道的衰微。斯文:本指有操持的文人儒生,这里作者自指。

[点评]

这首写于庆元五年(1199)秋的怀人诗,诗题特别长,像一篇小记,详细记录了四十六年前诗人赴锁厅试时的前后遭遇。对主持考试的陈子茂先生公正不阿、不畏权势的行为记忆犹新,对陈的知遇之恩亦永铭在心。

宋代的锁厅试是专为现任官吏和恩荫子弟而设的,是考核他们才干的一种方式。成绩好的,只迁官而不与科第,不及格者则落职停官。当时陆游以恩荫补登仕郎,赴临安参加两浙转运司锁厅考试,适逢当朝权相秦桧之孙秦埙也来应试。秦氏权焰嚣张,志在必得,结果主持考试的陈之茂并未按秦桧的意图行事,只按优劣,把陆游录取为第一名,秦埙只取第二。秦桧为此大怒,迁怒于主考官。第二年,陆游即在礼部考试中被秦桧公然黜落报复,主考官陈子茂也几遭迫害。好在秦氏不久下世,才避免了一场奇祸。但台谏仍据此对他进行了弹劾,竟至罢官,这未免有些冤屈。这一连串事给陆游的触动很大,陆游虽然最终没有及第,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陈之茂的为人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晚年,他都珍藏着陈的手帖。每每念及陈子茂的刚正无私与对自己的赏识厚爱,就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首七言律诗,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前辈主司的推重和感激。

这首诗直抒胸臆,情真而意切,字字从肺腑中流淌而出。典故的运用使诗的内涵大大丰富,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感遇和愤世两种复杂而强烈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