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重太息,吾行无终极[2]。
冰霜迫残岁[3],鸟兽号落日。
秋砧满孤村[4],枯叶拥破驿[5]。
白头乡万里,堕此虎豹宅。
道边新食人,膏血染草棘。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即今冒九死[6],家国两无益。
中原久丧乱,志士泪横臆[7]。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8]。
[注释]
[1]太息:叹息。
[2]终极:完结。
[3]迫残岁:逼近年终岁末。
[4]秋砧(zhēn针):秋天的捣衣声。
[5]拥:堆满。
[6]九死:无数次死亡的危险。
[7]臆(yì亿):胸前。
[8]“上马”句:用《魏书·傅永传》“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文书)”语,说明自己才兼文武。
[点评]
乾道八年(1172)秋天,诗人到阆中视察,途经青山铺时写下了这首诗。诗下原有自注:“宿青山铺作。”青山铺位于四川昭化至阆中的路上,诗人叙述了驿中夜宿时的所见所感。
诗一共十八句,分三个层次。前两句承题旨总起,定下感伤的情调。次八句写青山铺一带萧瑟的自然环境和战乱时代山村荒芜凄清、满目衰败的景象。诗人取“冰霜”、“落日”、“孤村”、“枯叶”、“破驿”等衰飒之象,又以“鸟兽”悲号、“虎豹”食人、“膏血”遍地等惨不忍睹事件穿插描写,极力渲染青山铺一带的阴森冷落,为下面诗人引发浩叹作情绪上的铺垫。这种手法,很像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一段的赋写。所不同的是,李白用笔多虚,为情设景,陆游用笔偏实,情景相因相生。后八句即景抒情,抒发了舍身忘家、一心报国但理想不得实现的悲哀。特别是最后二句,透露出诗人未被重用的苦闷,与题意丝丝相扣,道出了诗人之所以太息的缘由。
整首诗取景衰飒,下笔凝重,情绪感伤愤懑,与诗人在南郑期间的其他诗作和后来的大量追忆诗相比,情调风格很不一样。可能与当时有感于“会从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等一系列建议未被王炎采用而心情落寞有关。再加上身处羁旅,在特定的环境中,很容易诱发类似伤感的情绪。陆游南郑期间写的诗留下的不多,有的说是落水而佚,有的说是可能因涉嫌与王炎的关系而自删。这首诗能幸存下来,大概因为情绪比较个体化,且是抒发不能遇合的伤感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