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寿
燔柴烟断星河曙[1]。宝辇回天步[2]。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3]。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宇[4]。
赤霜袍烂飘香雾[5]。喜色成春煦[6]。九仪三事仰天颜[7],八彩旋生眉宇[8]。椿龄无尽[9],萝图有庆[10],常作乾坤主。
[注释]
[1]燔柴:古代一种祭天的重要礼仪。把玉帛、牺牲同置于积柴之上,焚之,以烟气上达于天。星河:银河。
[2]宝辇:皇帝的车驾。回天步:指天子还宫。
[3]端门:皇宫南面的正门。羽卫:天子的仪仗。六乐:上古的六大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见《周礼·地官保氏》)。舜韶:即《大韶》,是舜帝之乐,又称《舜韶》。举:作,此指演奏。
[4]鹤书:悬于木鹤中的赦书。鸡竿:饰以金鸡的七尺高竿,专为皇帝下赦书时所用。恩霈:此指大赦天下的恩泽。均:此指遍及。
[5]赤霜袍:一种华贵的礼服。烂:谓富丽灿烂。
[6]春煦:春日和暖的阳光。
[7]九仪:或谓指公、侯、伯等九种爵级,或谓指司受职、受服、受位等九种礼仪的官员。三事:指三公。这里都是代指群臣百官。天颜:天子的龙颜。
[8]八彩:《春秋元命苞》云“尧眉八彩”,这里是对君王的谀颂之辞。
[9]椿:椿树,是长寿的象征。《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10]萝图:语出《淮南子》,本指罗列图籍以为席蓐。后以萝图指皇图,是与皇家吉庆有关的典故。
[点评]
此词题作“圣寿”,自是为皇帝祝寿之词。而词中言及“燔柴烟断”与“宝辇回步”,也打上了“天书”事件的时代烙印。宋代在汴京南熏门外设泰坛(又名圜丘),祭礼昊天上帝。三年一享,在冬至日举行,称为南郊。皇帝亲临祭祀,称为亲郊。宋真宗于咸平二年(999)始行郊礼,此后三年一郊,皆遵旧仪不变。“天书”降世后,便每次都奉“天书”以行,仪式也格外隆重。同时由于“天书”降世,真宗在通常三年一享的郊礼之外,还举行了两次盛大的祭天活动,以行恭谢之礼。一次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在泰山举行的封禅大典,另一次是天禧元年(1017)正月,“天书”降世十周年之际,举行了一系列庆典,包括改年号,诣玉清昭庆宫上玉皇大天帝圣号宝册,奉“天书”升太初殿,行宣读“天书”之礼,而以奉“天书”合祭天地于南郊为庆典的**。柳永的这首《御街行》就是专为这次南郊盛典所作的颂辞。燔柴祭天本属郊礼常仪,而用以入词,当推柳永为首创。词中记述了南郊礼数之隆,满朝庆贺之盛,完全符合真宗时期尤其是天禧元年(1017)郊礼的实况。南郊本于冬至日举行,这一年特改为正月十一举行,词中有“喜色与春煦”之语,正可作为有力的证据。郊礼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祭天的前一日,皇帝出京,斋于南郊之青城,次日,奉“天书”合祭天地,等到火燎半柴,即礼毕,乘辇回宫。二是御正阳门宣德楼,大赦天下。三是群臣称贺,上尊号宝册。此词即按其次第叙述。上片“燔柴”两句,写祭天与车驾还宫。“端门”句以下,言还京御宫殿正门,奏乐,大赦天下。真宗时南郊赦免最宽,天禧元年这次郊礼后,常赦所不原者,咸除之。赏赐也极为丰厚,并且大量捐免赋税,词中“恩霈均寰宇”句,即指此而言。下片写在宫中接受群臣称贺。真宗祭天时常服通天冠、绛纱袍,所谓“赤霜袍烂”,就是绛绡袍,或谓指百官的朝服,不确。最后“椿龄”三句,则与《玉楼春》词两结“从此乾坤齐历数”、“齐共南山呼万岁”一样,都是向皇帝称颂献寿的套话。全词所述,就是郊礼的三个阶段依次进行的过程,两者亦一一相符。天禧元年(1017),宋真宗正好六十大寿,同时又是“天书”降世十周年之时,柳永作这首《御街行》以献颂,就正合其时了。真宗时这几次大典,皆有人靠献颂而取得科第,对于坎坷不遇而又急于求仕的柳永来说,正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前选《玉楼春》诸词与本首就都属于这种情况,可惜的是,这个机会仍然没有给柳永带来转机和好运,一直到仁宗即位后,柳永才中举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