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1],引胡笳怨[2]。水茫茫,平沙雁[3]、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4]。天际遥山小,黛眉浅[5]。

旧赏轻抛[6],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7]、当愁眼。帝城赊[8],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释]

[1]暮角:指暮色中传来的画角声。

[2]胡笳:胡人卷芦叶而吹者谓之胡笳,其声哀怨。

[3]平沙:平旷的沙原。

[4]画屏展:喻山水景物如画。

[5]黛眉:青眉,喻远山。

[6]旧赏:故知,指意中佳人。

[7]忍:即怎忍。

[8]赊:远。

[点评]

这也是一首羁旅词,大概是柳永宦游江南一带时所作。起处“一叶”二句,点明舟行夜泊。“一叶”、“扁舟”、“轻帆”三个词,都似乎暗示着行旅的孤单。“帆卷”,谓舟人收卷风帆,准备停泊,故下句便云“暂泊”,既是“暂泊”,说明只是暂且止宿,明日仍将舟行,又隐约暗示着旅途的劳顿和游子心理上的疲倦。“孤城”以下,直至上片终了,全是以铺叙之笔描写楚江暮景。“孤城”二句,写岸边孤城中传来阵阵暮角悲吟和胡笳的幽怨之声,引动羁旅之人凄黯的情绪,从而奠定了后面景物描写的基调,处处都流露出飘零凄凉之意。江水茫茫,平沙落雁,旋又惊散,这惊飞的孤雁不正是游子落拓天涯、行踪无定的象征吗?“烟敛”二句,写寒林漠漠,暮烟如织,恍似屏上图画;“天际”二句,写天际空阔,遥山一抹,如同浅淡的青眉。景色虽然十分优美,但在“孤城”二句所营造的氛围笼罩之下,却增强了游子的愁怨和寂寞之感。这种层层铺叙、以景见情的手法,正是柳词长技。下片抒发宦游生涯的感慨。所谓“旧赏”,犹言故交、故知,自然就是指后面所提到的京都“佳人”,“轻抛”,可见游子始终沉浸于当年与佳人离别的痛苦离情之中,始终因“轻抛”而悔恨不已。一方面拘于功名,不得不辗转风尘、驱驰四方,另一方面又自心灵深处深感疲惫,渴望早日结束这种不安定的生活。这不仅是词中游子痛苦的根源,也是柳永自己和古代不少文人共同的心理。“觉客程劳”四句,由自己行役之苦的角度落笔。旅途劳顿之人,特别容易觉得岁月流逝之速,何况又是对此一片萧瑟的“异乡风物”,怎忍以悲愁之眼去当此萧索之景呢?“帝城”三句,则从忆人的角度落笔。举头见日而不见长安,帝城遥远而秦楼阻隔,前欢旧事,一一涌上心头,正因阻隔,故恍如前尘梦影,渺不可寻,自令旅人意乱神迷,愁闷无端。“芳草”四句作结,则伤怀念远,打并一气。芳草萋萋,遮程蔽路,绵延不绝。遥望远天,斜阳冉冉。这既是实景,使下片的抒情富于变化、摇曳多姿,同时又进一步暗示了“帝城赊,秦楼阻”之意。“佳人无消息,断云远”,以实笔作结,显得非常凝重有力而又情意缠绵。柳永的许多双调羁旅词的结构,往往是上片以景起,至上片结尾处归到离情,下片先铺叙离情,结句又往往以景作结,形成情景相生、前后呼应的对称结构。这首词却稍有不同,上片全写景,不直接抒情,下片也仍然以情语作结,不写虚景。情景关系不是以结构布置,而是通过两者的内在联系来展现,显得简洁明晰而又意境含蓄,技巧是相当娴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