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云黯淡天气[1],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2]。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3]。怒涛渐息,樵风乍起[4],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5]、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6],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7]。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8]。叹后约丁宁竟何据[9]。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10]。断鸿声远长天暮。

[注释]

[1]冻云:指将要下雪时凝聚的云层。

[2]渚:水中沙洲。

[3]越溪:此指若耶溪,在浙江会稽若耶山下,据说是西施浣纱处,亦名浣纱溪。

[4]樵风:《后汉书》卷三十三《郑弘传》引《会稽记》云,郑弘上山砍柴,拾得一箭,还给了前来寻找的神人。问何所欲,郑弘说在若耶溪上运柴很艰难,希望早上溪上吹南风,傍晚吹北风。后果然如愿。后世称若耶溪之风为樵风,又叫郑公风。这里有顺风之意。

[5]鹢(yì):一种水鸟。古人常把它画在船头。后世以“画鹢”指代船。

[6]酒旆(pèi):酒旗。

[7]榔:船后靠近船舱的横木。捕鱼时,以木椎敲击,声如击鼓,鱼听见后便不敢动,可以顺利捕捞。

[8]绣阁:闺阁,这里实指闺阁中的佳人。浪萍:随波翻转的浮萍,比喻漂泊无定。

[9]丁宁:即叮咛。何据:无据,无定准。

[10]神京:指北宋都城汴京。

[点评]

这首词分为三片,描写了在会稽附近的一次舟行,以抒发羁旅之感。第一片写道途的经历。此句点明时令和出发时的天气:冻云酿雪,初冬的天色略显暗淡。“扁舟”二句,即写离岸启程,笔致潇洒飘逸。以下叙述行程,“渡万壑”二句,谓小舟于激流险滩、奇岩危濑之间,转折急下,以见舟行之远。“怒涛”三句,则波平浪静,风顺人意,风中隐隐传来远处商旅相呼之声,此谓舟行所遇。“片帆”二句,写一帆高挂,乘风疾驶。“泛”、“翩翩”等字眼,都可见出舟行的轻快急速,而词人独立船头,怡然自得的情状,以及同样轻快的情绪也如在眼前。第二片顺承,写途中见闻,描景如画。“望中”二字,领起全片,所有景致皆自“望中”生发。小舟此时由溪山深处转到江村,只见高挑的酒旗在风中飘闪,村落被炊烟所缭绕,村处点缀着几排霜残叶落的枯树,这是远景;在落日映照的江面上,渔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在渔歌和鸣榔声中缓缓而归,这是近景。以下更由远及近,细致描摹。“败荷”、“衰柳”,皆是秋冬之际的典型物象,但就在如此衰阑萧瑟的氛围中,陡然出现了岸边两两三三的浣纱游女,令人眼明,“避行客”句则写出了她们的羞容娇态。这和周围景物的凄凉、时令的荒寒形成反差极大的对比,使整片的写景灵动生色。但同时这些无忧无虑的少女又牵动了旅途中人的愁绪,让他想起了远方的意中佳人。由此,词意很自然地过渡到了第三片的去国离乡之感。“到此因念”一领,承上启下,触景生情,既怀念闺中佳人,又自伤漂泊无定,当初离别之时,虽有叮咛相嘱、早日归来的约定,但现在终究是无法兑现了。“惨离怀”二句继续铺写,时至岁暮,归期难卜,只能空自抱憾,这是从时间角度而言;“杳杳神京”,归途遥远,只能凝泪长望,这是从空间角度而言。结句以景结情,长天空阔,暮色苍茫,离群的孤雁掠过,凄厉的鸣叫声渐去渐远,欲托雁足传书,亦无可能,同时孤雁的形象无疑也是词人自身孤独寂寞心境的象征。此片前段急管繁弦,针脚细密,后段则疏**浑灏,纯以神行。

沈祖棻《宋词赏析》中曾说这首词所用字句,“都与浙江有关,足见作者用词的细密,若是囫囵看过,未免有负他的匠心”。用典的浑成而贴切的确是此词的一大特点,这在上片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如“乘兴离江渚”句中的“乘兴”,虽是常见语,实则自有出处,《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东晋王子猷居山阴,忽忆好友戴安道,遂连夜冒雪乘船前往剡溪寻访,一夜方至,却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就是著名的“访戴”故事,它的发生地山阴、剡溪都在本词所描写的会稽附近。下面“渡万壑千岩”一句,同样也是化用了《世说新语》中顾恺之称赞会稽山水的名言:“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此外,第二片中的“浣纱游女”,也让读者联想到当年同在若耶溪中浣纱的美女西施。铺叙的细腻是本词另一个主要特点。这首词无奇文,无僻语,纯以精致而有序的铺排来展现。例如第二片“渔人鸣榔归去”以下,与王维《山居秋暝》诗中的名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场景极为类似,同样也带有浓厚的田园风味,是词中较早出现的对田园风光的描写。二者相较,一繁一简,对比鲜明,王诗只用五个字来表达的意思,柳词却用了三句十八字,然而并不觉其琐屑冗重,这就是因为它表现得更透彻、更深入、更细腻。同样,第三片中的“绣阁”二句,意思已足,而“叹后约”以下全是渲染铺叙,随着感情的变化,愈发曲折细密。全词骨气清劲,大开大阖,是柳永长调中大手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