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首云飞[1],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2]。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3]。忍凝眸[4]。
杳杳神京[5],盈盈仙子[6],别来锦字终难偶[7]。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8]。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9]。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10],却下层楼。
[注释]
[1]陇首:陇头,山头。
[2]凭阑:即凭栏。
[3]萧索:萧条冷落。
[4]忍凝眸:谓不忍注目观赏。
[5]杳杳:遥远貌。神京:指京城汴京。
[6]盈盈:仪态美好貌。
[7]锦字:据《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载,前秦秦州太守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思之,织锦为回文璇玑图以赠滔,题诗二百余首,共三百四十字(一云八百余字),可宛转循环而读。故后世常以锦字代指夫妻或情人之间的书信。难偶:意谓锦书难托,音信断绝。
[8]断雁:离群孤雁。冉冉:缓慢状。
[9]期:期盼,约定。翻:反。
[10]永日:长日,整天。
[点评]
《曲玉管》本为唐教坊曲名,词为三叠之“双拽头”,即前两片句法相同,于第三片为双头,如二马共拉一车,故名“双拽头”。此词写羁旅愁情中的别离之恨。第一片,写眼前所见之景。起句“陇首云飞”,当出自梁柳恽的名句“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然全无沿袭痕迹。此句为仰视,下句“江边日晚”,则是俯观。“凭阑”二字,可见飞云、寒江、斜日、烟波,皆是凭阑所见。烟波满目,徒增怅惘,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秋江晚眺之图。“一望”二句,由近及远,纵目骋望,但见关河冷落,千里高秋,可望而不可尽睹,遂逼出“忍凝眸”三字,极写触景伤怀、不堪入望之意,“忍”即“怎忍”,表现了再也看不下去的激动情感。情由景生,情景融汇。第二片,写怀人之感。“杳杳”三句,承“一望”、“千里”诸语而来,天涯望断,而思绪已飞至遥远的汴京,所思之佳人正在彼处。“盈盈仙子”,也点明了佳人的身份,唐人常以仙女来指代歌伎或女道士,这里无疑所指的也是一位汴京城中的歌伎。当年一别之后,音信全无,锦书难托,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锦字”,用窦滔、苏蕙夫妻的故事,这里只是取这个典故中“寄锦”之字面,不必拘泥。“断雁”二句,承“锦字”而来,非常巧妙,它既与前面的典故相关,鸿雁本可传递“锦字”,而曰“无凭”,就表达了惆怅之意;同时这个意象又是眼前实景,所谓“断雁”,即是离群之孤雁,它满怀忧郁寂寞地“冉冉飞下汀洲”,自然使得漂泊游子睹物兴怀,而不得不“思悠悠”了。这三字,也是对第二片的总结,与上片结尾处的“忍凝眸”相呼应。一、二两片音律齐整,词意则各有侧重,有分有合。第三片,承“思悠悠”,继续铺叙。“暗想”二句,回溯当年之“幽欢佳会”,随即折入相离相别的痛苦,再写如今“雨恨云愁”这种难以言说的酸辛。“有多少”、“岂知”、“翻成”,三个虚词,十分传神,它们使得词意不流于平铺直叙,而是波澜起伏,动**曲折。“阻追游”三字,横亘于中,突兀有力。“每登山”以下,急管繁弦,以细腻之笔抒写缠绵之情。“每”字,可见这种相思之苦与羁愁之感,早已非一朝一夕,而是“惆怅还依旧”。故只能黯然凝伫,长日销魂。“无言”,可见悲痛的深沉。“却下层楼”,遥接上片“凭阑久”,在残照西落,暮色苍茫的背景下,这位游子独自走下楼来。以景结情,余味不尽。在章法上也显出结构的回环照应。这首词境界开阔,感情深沉,情景互为生发。层次井然不乱。清代刘熙载讲柳永词“善于叙事,有过前人”(《艺概》),此词正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