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得酒芒角出[2],肝肺槎牙生竹石[3],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不瞋不骂喜有馀,世间谁复如君者!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4]。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5]?
[注释]
[1]郭祥正:字功甫,安徽当涂人。北宋诗人。元丰七年(1084)三月,他以汀州通判、奉议郎勒停家居。六月,苏轼过当涂为他作画,郭作诗二首为谢,苏遂写此诗。
[2]芒角:原指植物初生的尖叶,引申为锋芒。
[3]槎牙:同“杈枒”,竹木歧枝。
[4]两首新诗:今郭祥正《青山集》已佚此二诗。争剑铓:言诗与剑都放光芒,有如相争。
[5]蛟龙吼:比喻宝剑和诗。用杜甫《相从行》“酒酣击剑蛟龙吼”句意。
[点评]
这首题画诗表现出苏轼写诗作画都是为了宣泄胸中垒块,因而笔墨淋漓,锋芒毕露,豪气喷薄。黄庭坚《题子瞻画竹石》云:“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又《题子瞻枯木》云:“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宋代画论家邓椿《画继》卷三也说:“(苏轼)所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倪,石皴亦奇怪,如其胸中盘郁也。”而此诗前四句写他醉画竹石情状,正如其画风一致。正如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卷中所评:“稜角四射。”亦如纪昀《纪评苏诗》卷二三所评:“奇气纵横,不可控制。”在此诗中,苏轼的豪放性格与被称为“小李白”的浪漫诗人郭祥正的性格相互映照,都活现纸上。诗中意象奇崛,音节峭硬,节奏急促,转韵灵活,正是以醉诗题醉画。清人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三评此诗:“画从醉出,诗特为醉笔洗剔精神。读起四句,森然动魄也。句句巉绝,在集中另辟一格。”读此诗,确实令人“森然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