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燕飞华屋[1],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2],扇手一时似玉[3]。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4]。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5],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6]。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注释]

[1]乳燕:雏燕。

[2]生绡:生丝织成的纱。白团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美而能文,后来为赵飞燕所妒,失宠退居东宫,曾“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将自己比作秋凉后被遗弃的团扇。这里暗用其事。

[3]扇手一时似玉:扇子和执扇子的手,都洁白似玉。《世说新语·容止》载,王夷甫容貌整丽,他拿的玉柄麈尾,同手的颜色一样白。

[4]瑶台曲:瑶台的幽深处,指仙境。

[5]“石榴”句:石榴花半开时形状像有皱褶的红巾。蹙(cù促):收缩,皱起。

[6]西风惊绿:西风惊动绿叶,指秋天来临。

[点评]

本词作年不详,宋人记述多说与杭州有关。今人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系于元祐五年(1090)夏天知杭州时。词人着力刻画一个仙姿绰约、理想高远却孤寂无依、自伤迟暮的幽居佳人形象。前人有说作者是为杭州官妓秀兰而作,有说是为其侍妾榴花写照,还有说是咏赞一位在杭州万顷寺中昼眠的歌女。对于这些索隐附会之谈,宋人胡仔反驳得好:“东坡此词冠绝古今,托意高远,宁为一娼而发邪?”(《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作者运用比兴寄托手法,以秾艳孤高、不与浮花浪蕊争艳的石榴花象征佳人,又借佳人失时之态,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孤高自守的政治情怀。构思巧妙,笔墨婉曲,托意高远。

全篇运用映衬烘托、象征暗示手法颇为细致。例如,用乳燕飞、桐阴转、风敲竹烘托出清幽洁净的庭院环境,借以映衬佳人的孤独寂寞;以扇手似玉表现佳人的纯洁玲珑,并暗示她与秋后团扇相似的命运;又以孤眠、梦断透露她对理想的憧憬、追求、失望、怅惘的复杂心态,都很细致微妙。特别是用榴花象征佳人,既写出花形花貌、花格花品,又使之与佳人感情交融,形神合一,尤新颖警策,意趣无穷。今人刘乃昌、崔海正指出:“本篇与一般的婉丽之作不同,它用华艳的形象与缠绵的格调写政治题材……这在词史上是富有独创性的。”(《东坡词》,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见解颇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