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1 / 1)

南村诸杨北村卢[1],白华青叶冬不枯。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子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2],风骨自是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3]。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4]。先生洗盏酌桂醑[5],冰盘荐此赪虬珠[6]。似闻江鳐斫玉柱[7],更洗河豚烹腹腴[8]。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矣轻莼鲈[9]。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注释]

[1]“南村”句:作者自注:“谓杨梅、卢橘也。”

[2]“不须”句: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尤物:指特别美的女子或特别名贵的物品。

[4]桧:圆柏。楂梨:山楂和梨。二句谓荔枝生于南方,得与云山松柏同长,不像北方的山楂、梨子,因困风霜而果质粗糙。

[5]桂醑(xǔ许):新酿的桂酒。

[6]赪(chēng称)虬珠:赤龙珠。

[7]江鳐柱:蛤蜊一类名贵海味。

[8]腹腴:鱼腹下的肥肉。

[9]莼鲈:莼菜羹和鲈鱼脍。《晋书·张翰传》:张翰见秋风起,想起吴中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便弃官归乡。后以莼鲈之思代指乡味或乡思。

[点评]

绍圣二年(1095)在惠州作。苏轼对我国南方的名果荔枝情有独钟,集中写过几首有关荔枝的佳作。本篇是初食荔枝所作。诗中运用拟人、幻想、比喻、用典、衬托、对照等手法描绘荔枝的生长季节、环境,荔枝的本性、形、色、肉质、美味、风韵等,可谓形容备至,穷形尽相。特别是“海山”“红纱”二句,把荔枝写成海山仙姝,身穿大红罗袄,里面是红纱的贴身内衣,映现出莹白如玉的肌肤,真是形神兼具,风姿优美。纪昀评:“生香真色涌现毫端,非此笔不能写此果。”(《纪评苏诗》卷三九)由于得以品尝、欣赏这名贵的荔枝,以至诗人发出“南来万里真良图”的感叹,把自己被贬谪海角天涯的艰危境遇,看作一次美好的远游。近人高步瀛评赞此诗:“情景音节皆极入妙,可为咏物诗之轨则。”(《唐宋诗举要》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