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永乐,文长老已卒[1](1 / 1)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2],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3]。

[注释]

[1]永乐:乡名,在秀州(今浙江嘉兴)。文长老:秀州报本禅院的住持,作者的同乡。

[2]“三过”句:从熙宁五年(1072)至今,作者先后三次过访,文长老由老病到死。

[3]“欲向”二句:唐袁郊《甘泽谣》载:唐洛阳惠林寺僧圆泽与李源友善,临死告诉李源,他将投生为王氏子,相约后12年中秋月夜在杭州天竺寺外相见。后李源如约赴杭,只听见葛洪川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歌中有“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之句。

[点评]

作于熙宁七年(1074)。诗中痛悼同乡诗僧文长老的辞世。首联上句以鹤瘦喻文长老之病态,下句以云归喻其死亡。落笔扣题,喻象贴切。颔联以“三过门间”对“一弹指顷”,“老病死”对“去来今”,对仗灵活流动。“老病死”,既实写文长老由老到病到死,又是佛教名词(佛教以“生、老、病、死”为四苦)。“弹指”是佛教名词,喻时间短暂;“去来今”,也是佛教名词(佛教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为三世)。诗人用佛教的典故名词,构成对仗,可谓巧妙精工。所以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引《藜藿野人诗话》说,此一联“句法清健,天生对也”。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卷中也说这是“天然绝对”。颈联用了反对,上下句意相反,句中有曲折顿挫,表达出深挚的情谊。尾联又借唐代僧人故事虚拟出与文长老来世重见的情景。情痴之语,动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