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春晚[2],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3]。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4]。
自惜风流云雨散[5],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6]。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7]。
[注释]
[1]《一斛珠》:即《醉落魄》,同调异名。
[2]洛城:洛阳城,宋之西京。
[3]篆(zhuàn撰):汉字形体之一,笔画屈曲。
[4]离歌宴:送行的酒宴。离歌:离别时唱奏的乐歌。
[5]风流云雨散:既喻指分别,又暗用宋玉《高唐赋》写巫山神女别楚王时所说“妾旦为行云,暮为行雨”之典故,专指与妻子的别离。
[6]寻芳伴:游览取乐的同行者,这里指作者自己。
[7]西楼燕:比喻在西方的亲友。古乐府有《东飞伯劳西飞燕》,后世以“劳燕分飞”喻亲知的人各往一方。又据《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郭绍兰适巨商任宗,任至湘中,数年不归。郭托双燕捎书,书达,任归。
[点评]
今人朱靖华先生在未刊稿中考证此词作于嘉祐元年(1056)三月,21岁的苏轼赴汴京秋试经洛阳时。为今存苏词中写作年代最早的一首。词中抒写对新婚妻子王弗的怀念。上片写洛阳暮春三月的优美景色,触引起他在烛下花前与爱妻离别饮宴的情景。下片抒发热烈、深挚的思念之情。“自惜”句兼用比喻与典故,点醒思妻之意,含蓄双关。“关山”句,抒出关隘山河纵然能限隔情人不能见面,但深长的情谊不是关山所能限隔的。此句意蕴与唐人王勃名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近,却以自家语出之,同样饱含深情妙理,概括力强,可称警句。结拍三句展望未来与爱妻重逢情景。夫妻相携寻芳,那时再听爱妻诉说别离期间常因相思而目断西楼,盼望双燕捎书之情。词人妙用唐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抒情手法,表达出遥想日后重逢时亲热温馨氛围和今日遥想时的悠然神往情态。全篇写景如画,抒情热烈亲切又曲折含蓄。可见,苏轼早年一开始写词,便已显露出“以诗为词”、抒写自我真情实感的创作倾向,与传统婉约词代女性立言的路数迥然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