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临皋[1]

夜饮东坡醒复醉[2],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3]。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4],何时忘却营营[5]!夜阑风静縠纹平[6]。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释]

[1]临皋:在黄州城南长江边,苏轼曾寓居于此。

[2]东坡:黄州城东营防的数十亩废地,苏轼开垦耕种,名之曰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

[3]“鼻息”句:指已熟睡。语出韩愈《石鼎联句序》写道士即倚墙睡,“鼻息如雷鸣”。

[4]“长恨”句:化用《庄子·知北游》:“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5]“何时”句:化用《庄子·庚桑楚》:“无使汝思虑营营。”营营,指为功名利禄而奔走劳神。

[6]縠纹:水纹如縠。縠,有皱纹的纱。

[点评]

苏轼初到黄州后,曾居住在临皋。元丰五年(1082)在东坡筑雪堂五间,作为游憩之所。随后不断往来于雪堂、临皋之间。本篇作于是年九月。据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载,苏轼与客人在江上饮酒夜归,见“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感而作此词,与客人大歌数过而散。不料第二天哄传苏轼挂冠服于江边,乘舟逃走。太守徐君猷连忙赶赴苏轼寓所去看,苏轼却“鼻鼾如雷”,睡意正浓。这件事后来传至汴京,甚至引起了宋神宗的怀疑。可见这首词在当时就广为传诵。

词的上片写醉归。仅四句,就写出他纵饮的豪兴和醉眼蒙眬的情态。再从敲门不应、倚杖听涛的行为动作中,写出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与达观超旷的精神世界,一位风神萧散的“幽人”形象已呼之欲出。同时,借助于家童的鼾声、词人的敲门声以及江声的衬托,营造出一个安恬静美的秋夜境界。情、景、事、理四者妙合无垠。“倚杖听江声”一句还自然引出下片的慨然长叹。“长恨”“何时”两句,议论带深情迸发而出,化用庄子语意不着痕迹,表现了词人要摆脱功名利禄羁束、追求精神自由超脱的心愿。在这两句之后插入一个写景句,以繁密的意象,展现秋夜江天风平浪静、寥廓美好的景致,活画出词人顾盼自如、欣然陶醉的意态神情,隐寓着词人对静谧空阔的理想天地的向往与追求。此句承上而启下,于是从词人的笔底,流出了结拍两句,唱出了驾舟流逝、浪迹江海、将余生融入大自然的心音,也使全篇增添了飘逸浪漫的情调。此篇语言平易、流畅、精练、优美,在短小的篇幅中写出了真景致、真性情,饶有理趣,是东坡小令词的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