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1]。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2]。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3]。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4]。
[注释]
[1]金河二句:谓金河的胡人在八月仲秋时节,开弓射猎,以使雁群惊飞四散,在空中哀鸣。这里暗指发动战争。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当时是回鹘统治的地区。虏弦开,比喻回鹘南侵。虏是对敌人的蔑称。惊飞,以雁群惊飞比喻百姓四处逃散。
[2]仙掌二句:谓在月光映照之下,只见孤雁的身影掠过仙掌,经过长门时,在暗淡的灯光中传来几声凄清的惨叫。仙掌,汉武帝为求仙,在建章宫神明台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一说陕西太华山东峰曰仙人掌。长门,宫殿名。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长门借指失宠的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杜牧用此,一方面表明长门是帝京的所在,另一方面也烘托出当时凄清的气氛。
[3]须知二句:谓须知胡人的骑兵还在北方横行,雁群怎能随着春风回到北方的故乡呢?意谓胡人铁蹄下逃难的人民,已无家可归。逐,跟随。
[4]莫厌二句:谓不要厌弃潇湘一带是地僻人少之处,因为这里水中的菰米与岸上的莓苔,足以提供暂且栖身的环境。潇湘,潇水与湘水,二水流经湖南境内,在零陵县合流,向北注入洞庭湖。菰米,菰实之一,一名雕胡米,古以为六谷之一。莓苔,青苔,阴湿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植物。
[点评]
本诗作于会昌二年(842)八月。唐武宗会昌二年二月,回鹘南侵,突出大同川,转战于云州城门,大肆掳掠,唐王朝下诏发陈许徐汝诸处兵屯于太原、振武、天德,准备第二年春天击退回鹘。这时正是早雁南飞的季节,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想到北方边境的人民因为回鹘统治者带兵南下,仓皇逃难,颠沛流离,而写了这首忧时感事的诗,表达了对北方饱受异族**的苦难人民的忧念和对时局的感伤。因为八月还未到深秋,所以用《早雁》标题。全诗用比兴手法,借雁以寄慨,以高超绝妙的艺术手段表达了深厚的同情,颇耐人寻味。这首诗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托物寄慨的抒情诗。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人,句句写时局,将身世之感慨、时世之艰难融汇于对征雁的描绘中。清贺裳《载酒园诗话》说此诗“似是寄托之作”,一语切中鹄的。
会昌二年春天,杜牧由比部员外郎外放为黄州刺史。他推测自己由京官外放,是由于宰相李德裕的排挤。并在德裕执政数年中很不得志。黄州是一个穷僻的小州,杜牧又与朝中人事离阔,深感孤独寂寞,如同孤雁一般,不知归期何日。诗的末尾故作慰藉语,谓此州虽小,尚可栖身。杜牧的忧时感事之作,大多直陈时事,而《早雁》却另辟蹊径,通体用比兴手法,全篇以想象贯之。以虚衬实,虚景藏情,虚实结合,曲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