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1],气势两相高[2]。
[注释]
[1]南山:即终南山。秦岭山峰之一,在陕西西安市南。
[2]气势句:谓清净的秋色与峻拔的山势两者争比高低。
[点评]
这首诗写长安远望中的秋景。全诗紧扣“望”字,从地上、空中、山色三个不同的角度选景,意境高远,格调清新,臻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地。尤其是“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二句,真是把终南山的秋景写绝了。清人翁方纲说:“诗不但因时,抑且因地。如杜牧之云:‘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此必是陕西之终南山。若以咏江西之庐山,广东之罗浮,便不是矣。”(《石洲诗话》卷二)这二句形象地表现了终南山的山势与秋天的季节特点,把本来难以比较的南山与秋色互相比配,互相烘托,说成要比个高下似的。读者至此也就无不置于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中了。所以后人誉此诗为“警绝”之作(陈师道《后山诗话》)。
杜甫《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有“千崖秋气高”之句,令人分不清何者是山崖,何者是秋气,只觉得浑然一体,高远无极。杜牧“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把二者分开来写,使之互相对比,互相映衬,有形的南山衬托出抽象缥缈的秋气,明净的秋色辉映着峻拔高耸的南山,同一意象运用不同的处理手段,各臻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