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贤刺时·留警朝天者惕然 泊秦淮[1](1 / 1)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2]。

[注释]

[1]秦淮:有二源,东源出句容县华山,南流。南源出溧水县东庐山,北流。二源合于方山,西经金陵城中,北入长江。相传秦始皇于山掘流,西入江,亦曰淮,因称秦淮。历代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2]**:唐教坊曲名。南朝陈叔宝与幸臣按曲造词,夸称宫人美色,男女唱和,轻**而其音甚哀,名《玉树**》。后主终因荒于声色,不理政事,以致亡国。

[点评]

这首诗在描写水上夜色的同时,透露出深沉的感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清沈德潜更推为“绝唱”(《唐诗别裁集》卷二十)。近人陈寅恪以为:“此来自江北扬州之歌女,不解陈亡之恨,在其江南故都之地,尚唱靡靡遗音,牧之闻其歌声,因为诗以咏之耳。”(《元白诗笺证稿·新乐府·盐商妇》)可知诗的主旨是针对当时吟诗作曲流于绮靡的风气而发,侧重于听歌时一刹那的感受。首句写景,两个“笼”字,把月、水、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使人对水上的月色烟光产生一种朦胧迷茫而又清秀旖旎的美感。次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又照应了诗题,并引出后二句诗。后二句意在讽刺歌女,她们不晓亡国之愁恨,竟然隔着江,唱起了《玉树**》!故吴昌祺以为此诗“讥艳曲”,颇为得之。

此诗的第二句“近”字,唐人韦庄《又玄集》选此诗作“寄”,是一个重要异文。我以为作“寄”字较为妥帖。杜牧不是船家,故在秦淮津渡停泊时,当不会在船中食宿,夜间一定是寄宿在酒家。“烟笼寒水月笼沙”也正是在水边酒楼上居高临下所见之景。同时“寄酒家”突出了人物自身的活动。但今传《樊川文集》各本均作“近”,故不擅改。又诗的末二句曾被宋人王安石《桂枝香》词化用:“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