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佳节名空在[2],承露丝囊世已无[3]。
惟有紫苔偏称意[4],年年因雨上金铺[5]。
[注释]
[1]勤政楼:唐兴庆宫楼名。唐玄宗开元二年(714),以旧邸为兴庆宫,后于宫之西南建楼,其西题为“花萼相辉之楼”,南曰“勤政务本之楼”。
[2]千秋佳节:即千秋节,玄宗生日。玄宗生于八月初五,开元十七年(729),源乾曜、张说等请以这一天为千秋节。天宝二年(743)改为天长节,至元和二年(807)停止举行。
[3]承露丝囊:唐开元十七年(729)定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是日百官献承露囊,囊以丝结成。民间也仿制为节日礼品,互相遗赠。承露,意谓接受皇帝的恩惠。
[4]紫苔句:谓只有青苔随意滋生,年年趁着雨天,爬上勤政楼的门上。紫苔,青苔。称意,得意,此指随意滋生。
[5]金铺,门上兽面形铜制环纽,口中衔环,用以装饰、启闭门户。
[点评]
勤政楼即勤政务本之楼,在长安兴庆宫内。诗是由今思昔,借勤政楼的颓废而慨叹唐王朝的兴盛已一去不复返。八月初五是玄宗生日,开元十七年由宰相奏请,定为千秋节,“群臣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唐会要》卷二九)。但眼下千秋节还在,承露囊已无影无踪。首尾仅仅一个世纪,变化如此之大。诗人以承露囊反映百年的盛衰变化,是以小见大之笔。末二句写眼前景。现在的勤政楼,只是一片荒凉,连宫门上的金铺都长满青苔了。更照应上半“空”字。诗虽四句二十八字,但在感慨之中蕴含着对朝政败坏的暗讽。昔年玄宗建勤政楼,口头上说要“勤政务本”,实则上在玄宗生日的千秋佳节,楼前杂陈百戏,举国欢腾,玄宗渐近晚年,也日益昏聩,以至于安禄山一反,皇帝也做不成了,还谈什么勤政务本。而今勤政楼已成废址,更可反映出此时之政治环境尚不如玄宗时。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开元之勤政楼,在长庆时白乐天过之,已驻马徘徊,及杜牧重游,宜益见颓废。诗言问其名则空称佳节,求其物已无复珠囊,昔年壮丽金铺,经春雨年年,已苔花绣满矣。后人过萤苑诗云:‘闪闪寒磷犹得意,夜深来往豆花丛。’与此诗后二句同意。因废苑荒凉,为萤火、苍苔滋生之地,客子所伤心者,正萤与苔所称意,其荒寂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