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西郊作一百韵(1 / 1)

蛇年建丑月[1],我自梁还秦[2]。

南下大散岭[3],北济渭[4]之滨。

草木半舒坼[5],不类冰雪晨。

又若夏苦热,燋卷[6]无芳津。

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7]。

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

存者背面啼,无衣可迎宾。

始若畏人问,及门还具陈[8]。

右辅[9]田畴薄,斯民常苦贫。

伊昔称乐土,所赖牧伯[10]仁。

官清若冰玉[11],吏善如六亲[12]。

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13]。

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14]。

健儿庇旁妇[15],衰翁舐[16]童孙。

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

例以贤牧伯,征入司陶钧[17]。

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18]。

晋公忌此事[19],多录边将勋。

因令猛毅辈[20],杂牧[21]升平民。

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

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

中原困屠解[22],奴隶厌肥豚。

皇子弃不乳[23],椒房抱羌浑[24]。

重赐竭中国[25],强兵临北边。

控弦[26]二十万,长臂皆如猿[27]。

皇都三千里,来往同雕鸢[28]。

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筵[29]。

指顾[30]动白日,暖热回苍旻[31]。

公卿辱嘲叱,唾弃如粪丸[32]。

大朝会万方[33],天子正临轩[34]。

彩旗转初旭,玉座当祥烟。

金障[35]既特设,珠帘亦高褰[36]。

捋须蹇不顾[37],坐在御榻前。

忤者死跟屦,附之升顶颠[38]。

华侈矜递炫[39],豪俊[40]相并吞。

因失生惠养,渐见征求频[41]。

奚寇[42]东北来,挥霍[43]如天翻。

是时正忘战[44],重兵多在边。

列城绕长河,平明插旗幡[45]。

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

生小太平年,不识夜闭门。

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生分作死誓,挥泪连秋云。

廷臣例獐怯[47],诸将如羸[48]奔。

为贼扫上阳[49],捉人送潼关。

玉辇望南斗[50],未知何日旋。

诚知开辟[51]久,遘此云雷屯[52]。

逆者问鼎大[53],存者要高官。

抢攘互间谍[54],孰辨枭与鸾[55]。

千马无返辔,万车无还辕[56]。

城空雀鼠死,人去豺狼喧。

南资竭吴越,西费失河源[57]。

因令右藏库[58],摧毁惟空垣。

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

筋体半痿痹[59],肘腋生臊膻[60]。

列圣[61]蒙此耻,含怀[62]不能宣。

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

万国困杼轴[63],内库无金钱。

健儿立霜雪,腹歉[64]衣裳单。

馈饷[65]多过时,高估铜与铅[66]。

山东望河北,爨烟犹相联。

朝廷不暇给,辛苦无半年[66]7。

行人榷行资[68],居者税屋椽[69]。

临门用节制,以锡通天班[72]。

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73]。

礼数异君父[74],羁縻[75]如羌零。

直求[76]输赤诚,所望大体全。

巍巍政事堂[77],宰相厌八珍[78]。

敢问下执事[79],今谁掌其权?

疮疽[80]几十载,不敢抉[81]其根。

国蹙[82]赋更重,人稀役弥繁。

近年牛医儿[83],城社更攀援[84]。

盲目把大旆,处此京西藩[85]。

乐祸忘怨敌,树党多狂狷[86]。

生为人所惮,死非人所怜[87]。

快刀断其头,列若猪羊悬。

凤翔三百里,兵马如黄巾。

夜半军牒[88]来,屯兵万五千。

乡里骇供亿[89],老少相扳牵[90]。

儿孙生未孩[91],弃之无惨颜。

不复议所适,但欲死山间[92]。

尔来[93]又三岁,甘泽[94]不及春。

盗贼亭午[95]起,问谁多穷民。

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96]。

咫尺不相见,旱久多黄尘。

官健[97]腰佩弓,自言为官巡。

常恐值荒迥[98],此辈还射人[99]。

愧客问本末[100],愿客无因循[101]。

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102]。

我听此言罢,冤愤如相焚[103]。

昔闻举一会,群盗为之奔[104]。

又闻理[105]与乱,系人不系天。

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

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106]。

九重黯已隔[107],涕泗空沾唇。

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108]。

慎勿道此言,此言[109]未忍闻。

[注释]

[1]蛇年建丑月:蛇年,文宗开成二年(837)。建丑月,十二月。夏历建寅,腊月为丑。

[2]梁:梁州,即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秦,指长安。

[3]大散岭:今宝鸡西南。

[4]渭:渭河。

[5]坼:燥裂。

[6]燋卷:枯槁卷缩。《山海经》:“十日所落,草木燋卷。”此言干旱。

[7]檞枥荆榛:丛生之杂木。二句互文,谓不论高田、下田,皆长不材之木,一片荒芜。

[8]“及门”句:到了家门。具陈,一一诉说。《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体。”何焯曰:“此下皆述具陈,至末方自发议论,章法绝佳。”此上为第一段,述京郊所见农村荒芜破败情况,引出村民之陈诉。

[9]右辅:京城近地为“辅”,取其辅卫之意。右辅,凤翔及扶风故地。

[10]牧伯:州郡最高长官。

[11]冰玉:喻为官清廉。《晋书·贺循传》:“循冰清玉洁。”

[12]六亲:《周礼·地官·大司徒》注:“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

[13]事四邻:嫁给邻舍,言不远嫁。

[14]荆囷:荆条编成之圆形谷仓。

[15]旁妇:指妾或外妇,亦作旁妻。《汉书·元后传》:元后父“禁有大志,不修廉隅,好酒色,多取傍妻”。旁、傍通。此谓一个健壮的男子正妻外能再养活旁妇,表示其生活富裕。

[16]舐:用舌沾物曰舐,此喻老人之爱孙子。《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17]“征入”句:征入,内调入京。司陶钧,指担任宰相。钧,制陶器的模子,下圆,旋转成陶器,故称陶钧。《汉书·邹阳传》:“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注:“盖取周回调钧耳。言圣王制驭天下,亦犹陶者转钧。”何焯曰:“宰相非人,以天官私非材,则小者草窃,大者叛乱相仍,未有已也。故就前事缕陈之。”以上为第二段一层,追叙唐前期由于宰辅与地方州牧得人,故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

[18]挠:乱。经纶:清理丝绪,加以排列,谓之经;将同类丝组合一起,谓之纶。《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此处为名词,喻国家纲纪。

[19]“晋公”句:李林甫开元二十五年(737)封晋国公。此事,即上文所云儒臣执政和征调贤明州牧为宰相事。

[20]猛毅辈:指凶猛横暴之边将。《管子·法法》:“猛毅之君。”

[21]杂牧:胡乱治理。

[22]屠解:屠戮、肢解。朱鹤龄曰:“言视民如牛狗,屠之解之。”

[23]“皇子”句:指李林甫谗杀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

[24]“椒房”句:后妃宫室以椒和泥涂壁,此代杨贵妃。羌浑,泛指外族,此指安禄山。言“抱”云云,指贵妃以禄山为养子,行洗儿事。《安禄山事迹》:“禄山生日后三日,明皇召入内,贵妃以锦绣绷缚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欢呼动地,云贵妃与禄儿做三日洗儿。”

[25]中国:中原。

[26]控弦:拉弓射箭,指兵士。

[27]长臂如猿:矫健善射。《史记·李将军传》:“李广为人长,猿臂,善射。”

[28]雕鸢:鹫和鹞鹰,猛禽之属。

[29]“五里”二句:《旧唐书·安禄山传》:禄山晚益肥,“每乘驿入朝,半道必易马,号‘大夫换马台’,不尔,马辄仆。”《安禄山事迹》:“乘驿诣阙……飞盖荫野,东骑云屯,所止之处,皆赐御膳,水陆必备。”

[30]指顾:手指目顾。

[31]苍旻:《尔雅》:“春为苍天,秋为旻天。”白日、苍旻均喻指皇帝。

[32]粪丸:蜣螂所排粪便。《古今注》:“蜣螂能以土包粪,转而成丸。”

[33]大朝:隆重的朝会。《穆天子传》:“己未,天子大朝于黄之山。”万方:万邦,指各路诸侯、地方长官。

[34]临轩:在殿前轩槛接见群臣朝贺。

[35]金障:金色屏风。

[36]高褰:高高卷起。

[37]“捋须”句:言安禄山手捋胡须,傲慢而无所顾忌。蹇,骄蹇,傲慢。《左传·哀公六年》注:“偃蹇,骄傲。”

[38]“忤者”二句:意谓逆其意则立死其践踏之下,附顺者则立升高位。跟屦,足后跟之履。顶颠,头顶,喻指高位。

[39]“华侈”句:言接连以华侈之事以相炫耀。华侈,豪华奢侈。矜递炫,应读为递矜炫。递,接连;矜炫,炫耀、夸耀。

[40]豪俊:指权势者。

[41]“因失”二句:言执政不以惠爱养民为意,而赋征剥削日益频繁。何焯曰:“二层。”以上第二段第二层,叙开元、天宝以来,由于李林甫之乱政,安禄山之拥兵跋扈,朝政日趋腐败。

[42]奚寇:指安史叛军。《安禄山事迹》:“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十九日起兵反。”

[43]挥霍:行动迅捷貌。

[44]忘战:指天下承平日久。

[45]“列城”二句:意谓叛军连夜攻打沿河相近之城邑,到天亮时即已攻陷,插上叛军旗幡。列城,城邑之相近者。《左传·僖公十五年》:“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

[47]例獐怯:言皆如獐子之胆怯。《韵会》:“獐性善惊,故从章。章者,慞惶也。”

[48]羸:瘦羊。

[49]扫上阳:扫除上阳宫,指唐降臣为叛军扫除东都宫殿,助贼为虐。

[50]望南斗:指玄宗奔蜀。

[51]开辟:原指开天辟地,此言唐之立国。

[52]遘:遭逢。云雷屯:《易》:“云雷屯,刚柔始交而难生。”言云雨雷电**,不免遭此巨大之灾变。

[53]“逆者”句:《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问鼎指有觊觎王室之意。言叛军企图取唐室而代之。

[54]抢攘:纷乱。互间谍:互相侦伺。

[55]枭与鸾:奸邪叛乱与忠于朝廷者。枭,猫头鹰,喻凶恶者。鸾,鸾凤,喻忠贞者。

[56]“千马”二句:言伐叛之军往往全军覆没。何焯曰:“三层。”以上为第二段第三层,叙安史之乱,百姓横遭劫难,皇帝朝臣离京逃窜,藩镇乘乱谋私,举国上下一片混乱。

[57]“南资”二句:言东南吴越一带及西北河西、陇右地区所供朝廷的财政费用已消耗一空。

[58]右藏库:唐朝廷设左、右藏库,左贮全国赋税,右藏四方所贡金玉珠宝。安史乱起,藩镇不复进献,故右藏唯存空垣也。

[59]痿痹:因偏瘫而萎缩麻木。

[60]臊膻:牛羊的腥臊之气,此指外族的入侵。

[61]列圣:指玄宗以后之历代皇帝。

[62]含怀:含藏心中。

[63]“万国”句:谓全国各地衣物匮乏。《诗·小雅·大车》:“小车大车,杼轴其空。”言织机上空无一物。万国,四方。

[64]腹歉:腹中无物,吃不饱。

[65]馈饷:送军粮。

[66]“高估”句:中唐以后,江淮多铸铅锡钱,官府以实物折钱,故意高估钱币价值以克扣粮饷。

[67]“山东”四句:言华山以东到黄河以北一带,虽仍有居民,但朝廷无暇顾及,人民终年辛苦,犹无半年粮食。望,往,到。爨烟,炊烟,指有民居之处。

[68]“行人”句:言对商户征收行商税。行人,行商。榷,征收。

[69]税屋椽:征收房屋税。椽,屋顶木条以架瓦片者。《旧唐书·德宗纪》:“四年,税间架钱。每屋两架为间,上者税钱二千,中税千,下税五百。”

[70]作梗:从中梗阻、捣乱。《北史·魏收传》:“群氐作梗,遂为边患。”

[72]“临门”二句:节,旌节;制,制书。《新唐书·百官志》:节度使“辞日,赐双旌双节。”中唐以后,节镇往往父子相袭造成事实,然后逼朝廷临门把旌节、文书送去追认。锡,赐。通天班,即擎天班,宰相一级的官阶。中、晚唐节镇权重,往往检校同平章事衔,故云。

[73]迁延:观望拖延,继续割据。

[74]异君父:言藩镇对朝廷不像臣子对君父的礼数。

[75]羁縻:笼络、维系。

[76]直求:岂求。

[77]政事堂:宰相议政之处。

[78]厌八珍:厌同餍,饱食。八珍,精美的肴馔。

[79]下执事:下属听差之吏员,为村民称呼诗人之词。

[80]疮疽:喻国家之弊病。

[81]抉:剜却、挖出。

[82]国蹙:言朝廷直接控制的地区缩小了。蹙,缩小、狭窄。何焯曰:“四层。”以上第二段第四层,叙安史乱后,朝廷财源枯竭,赋税苛重,内外危机越演越烈,而执政者腐败无能,一味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83]牛医儿:后汉黄宪,父为牛医,人称牛医儿。此借指郑注。史载郑注以药术游长安,自言有金丹之术,宦官王守澄荐于文宗。

[84]“城社”句:言郑注如城狐社鼠,依托君主,作威作福。攀缘,攀附。《韩诗外传》卷七:“社鼠出窃于外,入托于社。灌之恐坏墙,熏之恐烧木。”《说苑·善说》:“孟尝君客曰:‘臣未尝见稷狐见攻,城鼠见燻也。何则?所托者然也。’”

[85]“盲目”二句:《新唐书·郑注传》:“貌寝陋,不能远视。”盲目,双关,言其近视,又刺其政治上缺乏远见。把大旆,谓其持旌坐镇,任凤翔节度。凤翔辖京西,故称“京西藩”。

[86]“乐祸”二句:言郑注乐于制造事端而忘怨敌(指与李训共谋诛宦官事),其结交之党羽亦多为狂躁之辈。《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此处狂狷则指狂躁褊急之士。

[87]“死非”句:言郑注、李训谋诛宦官不成,发生甘露之变,给朝廷、百姓以祸害,后虽诛死如下云“快刀断其头,列若猪牛悬”,人们亦并不同情。汉成帝时童谣:“桂蠹花不实,黄雀巢其巅。昔为人所爱,今为人所怜。”此反其意。

[88]军牒:调兵之文书。

[89]供亿:供给匮乏,以得安适。《左传·隐公十一年》:“寡君惟是一二父兄,不能供亿。”此言禁军勒索财物以作军需,数字之大,令人惊弦。

[90]扳牵:谓相挽相携。因禁军勒索,百姓只好扶老携幼,四处逃亡。

[91]孩,小儿笑。《老子》:“如婴儿之未孩。”

[92]“但欲”句:言但求能在深山里安静地饿死,也胜为禁军所屠杀。何焯曰:“五层。”以上第二段第五层,叙甘露事变及京西人民遭受之灾难。

[93]尔来:近来,指甘露事变以来。

[94]甘泽:甘雨,及时雨。《荆楚岁时记》:“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谓之甘泽。”

[95]亭午:正午。《广雅》:“日在午曰亭午。”

[96]“节使”二句:冯浩曰:“言民穷为盗,节使不务求其源,而徒杀亭吏,则捕之终恐无因也。”

[97]官健:州县自征召之土兵。《旧唐书·代宗纪》:“州兵给衣粮者谓之官健。”

[98]荒迥:荒郊僻远之地。

[99]“此辈”句:言官健还自为盗。何焯曰:“灾荒之时,兵即为盗,千古一辙。”

[11]0本末:因果,指造成变乱,田园荒芜,民生凋敝之由。

[101]无因循:不要多耽搁。

[102]忌黄昏:言路途兵祸连接,多不平静,至黄昏即不能通行。以上第二段第六层,叙甘露之变后,天灾人祸,兵自为盗,民亦随之而起,京西一带形势极危恐。自“右辅田畴薄”至此,借村民之口叙有唐一代治乱兴衰之迹,并揭示其致乱之根源。

[103]“冤愤”句:言感民之冤愤,忧心如焚。

[104]“昔闻”二句:《左传·宣公十六年》:“晋侯请于王,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且为太傅,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会,即士会。意谓弭乱之源,在于政治清明,而政治清明,在于举用贤人。晋举荐一士会,则盗奔国平。

[105]理:义同“治”。

[106]“滂沱”句:滂沱,流溢貌。紫宸,唐代皇帝听政之便殿。

[107]“九重”句:宋玉《九辩》:“君之门兮九重。”九重,君门,借指皇帝。意谓皇帝为小人所蒙蔽。

[108]“使典”二句:使典,官府中之文书小吏。唐尚书省置左右仆射,分管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亦设尚书一人,为中央朝廷之高级官吏。《旧唐书·李林甫传》:“玄宗欲以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曰:‘仙客本河湟一使典耳。’”厮养,析薪养马者,义同仆役,此指宦官。

[109]此言:指上述村民之具陈。以上为第三段,抒发作者的忧愤之情。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