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映江潭底有情[1],望中频遣[2]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3]。
[注释]
[1]“柳映”句: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此用其意。底,许;底有情,何其有情,如许有情。
[2]遣:使,让。
[3]章台走马:章台,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张敞为京兆尹,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
[点评]
此诗向有二解。姑并存之以备考。
一解云柳以自喻。首联云望江潭柳影,已使我惊心。刘学锴云:“诗人目睹江柳,似发现自我之身影,故‘频遣客心惊’也。”三、四忽千山之外雷声殷殷,似乎走马章台之车声。冯浩云:“走马章台,乃官于京师者也。”章台,指代长安。是此诗为思归京华,企望朝籍之作。
二解言柳以喻柳枝。首联言望柳映江潭,而觉江柳于我仍何其有情,念及柳枝于今沦落风尘,故云“频遣客心惊”;客,自指。三、四忽闻雷声,隐隐于千里之外如章台走马之声。司马相如《长门赋》:“雷隐隐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章台,泛指妓院冶游之地。韩翃《章台柳》诗云:“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时,亦应攀折他人手。”故三、四自巴雷而移觉于冶游之车声,回应“心惊”念柳枝之沦落于今仍有情于我也。程梦星笺:“此东川道中偶有所见而作。章台走马,冶游之事也。今在客途,徒然怅望而已。柳枝之掩映有情,客子之惊心何极!”
二解似皆可通。